社會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心理實驗 第一步,找一組人,告訴其中一半人說:“社會心理學發(fā)現(xiàn),無論擇友還是墜入愛河,那些性格與我們不同的人對我們最有吸引力。古語說得好:‘異性相吸’?!?/p> 第二步,告知另一半人:“社會心理學發(fā)現(xiàn),無論擇友還是墜入愛河,那些性格與我們相似的人對我們最有吸引力。古語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p> 然后讓人們解釋下這個結論,然后問他們是否感到詫異。無論他們被告知的是哪些結論,我們都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能很好地解釋屬于自己的那個結論,并且都言之有理。 事實上,我們發(fā)現(xiàn)任何結論都會有因諺語格言的解釋而變成常識。假如心理學家說[分離加深愛意],甲聽到后會說:這誰都知道“小別勝新婚”“距離產(chǎn)生美”;如果心理學家說[分離會澆熄愛火],乙聽到便會回答:我外婆都可以告訴你“人走茶涼”。 這種看似相反的命題,人們竟然都可以給出看似合理的回答,而且聽起來并不突兀。在我們生活中也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不管啥事情是如何發(fā)展,最后的結果是什么,事后人們總是說得頭頭是道。 做個事后諸葛亮總是容易,心理學家把這種情況稱為后見之明偏差,也被稱為“我早就知道了現(xiàn)象”。 導致這種情況的產(chǎn)生是因為在事情發(fā)生之前,我們沒能把導致后來事情發(fā)生的“線索”串聯(lián)起來,等到事實真相出來之后,才清楚認識到那些“線索”其實就預示著這件事情可能發(fā)生,就造成一種“我早知道”的錯覺。 比如小紅和小明是一對情侶,有一段時間小紅發(fā)現(xiàn)小明跟別的女生經(jīng)常打電話。小明解釋是女同事,打電話時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因為小明平時溫柔貼,小紅也沒太在意。后來小明突然跟小紅提出了分手,小紅這才突然把小明提出分手的行為與他經(jīng)常跟別的女生打電話聯(lián)系起來,“我早就知道你會變心!你之前就一直跟別的女生打電話……”。 “我早就知道了”這一現(xiàn)象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因為當人們經(jīng)常有這種感覺的話,就會誤認為自己很“聰明”,這種感覺令人狂妄尊大,高估自己的智慧。 其實是我們在回憶某件事的同時,由于已經(jīng)知道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即這件事的結果),于是我們的大腦便會本能地尋找簡單的因果關系,并對事件的順序重新整合,這就是敘事謬誤現(xiàn)象。 不僅如此,由于結果看起來似乎有預見性,所以我們更傾向于那些時候看起來“顯而易見”的錯誤決策而責備決策者,卻并不會對那些同樣“顯而易見”的正確決策卻褒獎決策者。 上面的小紅就是這樣,因為小明“分手”的決策對她來說就是“錯誤”的,她會責備小明;而之前小明對她溫柔體貼無疑對她是“正確”的,她也不會特意“褒獎”小明。 我們有時也會為自己所犯的“愚蠢錯誤”(比如說錯話,沒能很好與人相處,沒有更好地辦好事情等)而自責不已。 當回頭看時,我們就知道當初到底應該怎么做了?!拔以缇蛻撓氲铰飞线@么堵,就應該早點出發(fā)。”這時候其實是我們忘記了事后看起來顯而易見的事情在當時并非那么明顯(早上起床并不能直接感受到路上堵,是出去后才知道。) 那么,我們應該得出怎樣的結論:難道這些感覺都是錯誤的?有些時候確實如此。另外一些時候,這些感覺是正確的,或者說正反兩面都有道理:幸福是得知真相還是沉迷幻想?是與人共處還是離群獨居?觀點之多如大海浩瀚,無論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總會有人對此有所預見。 結論總是在事后證明是正確的。這樣一來就免不了我們誤以為自己有某種“天賦”,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科學的理由:幫助我們區(qū)分真實和幻相,區(qū)分真實的預測和簡單的后見之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