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懷蘇亭前懷東坡

 取經(jīng)的兵 2020-12-26

懷蘇亭(九曲亭),聳立在長江中游南岸古武昌(今鄂州)西山東側(cè)半山腰間,層層山巒,蒼翠欲滴,萬松密布,掩映在綠色畫屏中,確有“萬綠叢中紅一點”之妙。它歷經(jīng)近千年風(fēng)雨,日夜俯視大江,看潮起潮落,把久遠的歷史一次又一次沉淀;聽江河嗚咽,漁舟唱晚,讓從古至今對蘇東坡懷念的種子在一代又一代人心里發(fā)芽開花?!熬灰娢洳谟慕^處,東坡先生留五年”。蘇軾對古武昌、樊口、西山一往情深。

一、喜游西山

西山同神州大地上的名山大川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座集古、幽、奇雄于一身的江南名山,英雄避暑,才子賦詩,陸機譽“王畿”,李白稱“帝里”,蘇軾比“幽絕處”,這就是千古風(fēng)流的西山所擁有的驕傲,以及其氣吞長江藏珍臥寶所獨具的魅力。

西山北臨長江,與黃州赤壁相望;南瀕南湖,與萬頃碧波相連;東有鄂黃大橋,似彩虹飛架;西有百里樊川,如玉帶縈回。西山總面積雖不及廬山之大,但有一山飛峙,凌空突兀之奇;主峰海拔雖不及黃山之高,卻有丹巖翠壑,姹紫嫣紅之秀。由大江仰望西山,重巒疊嶂、一脈九曲、群峰競峙、挺拔多姿、紅樓凌云、瑞氣沖天。登上絕頂,俯視江湖平原,水光山色,盡收眼底。這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全山植被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八,萬木蔥蘢,滿山蒼翠,夏無酷暑,被譽為游覽避暑勝地。

西山不僅風(fēng)光美麗,而且歷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它就是祖先們開拓生息之地。帝堯時為樊國,殷商為鄂國,春秋時期,楚王熊渠封其子熊紅為鄂國之王,湖北簡稱鄂由此而來。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放逐江南,乘鄂渚而返顧,西山有屈原望楚亭。三國時期,吳王孫權(quán)定都武昌稱帝,西山就成為孫權(quán)操武、修文、避暑、游獵、宴飲之所。東晉太元年間,中國佛教“凈土宗”的初祖高僧慧遠,掛錫于寒溪寺,得陶侃贈給寒溪寺的“文殊師利”金像,即辟吳王避暑離宮建西山寺,首創(chuàng)“凈土法門”,至此,西山又成為中國佛教“凈土宗”在江南的發(fā)源地。

西山臥虎藏龍,山奇景秀,名噪江南,古往今來吸引了多少名人雅士。晉代陶侃、庾亮、庾翼、孟嘉、陶淵明、車胤,南朝謝脁、庾信,唐代李白、元結(jié)、李陽冰、劉長卿,宋代蘇軾、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蘇轍、張耒、王十朋、陸游、辛棄疾,元代丁鶴年,明代何以讓、熊桴、鐘惺、譚元春,清代曾國藩、彭玉麟、官文、張之洞、楊守敬,當(dāng)代賀龍、陳毅、徐遲、王蒙等名人騷客,或?qū)懴铝艘髟佄魃降那Ч沤^唱,或?qū)ξ魃矫麆僮髁司棵枥L,充分展示了西山的地位和他們對西山的無限向往與眷戀之情。

貶謫期間的生活非常艱苦,樂天派的蘇軾是個戴斗笠穿草鞋的農(nóng)夫、敲牛角打拍子的詩人,但他沒有消沉,而望秀美的武昌山水想游西山,見江波而思武昌魚美,看修竹而羨西山筍香,一股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蘇軾到黃州不久,就急著要過江到武昌來。是什么原因呢?其弟蘇轍在《武昌九曲亭記》中作了交代:“齊安(黃州)無名山,而江南武昌(今鄂州)諸山,陂陀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焙茱@然,是武昌西山吸引了謫詩人,這里是十分理想的幽游隱居之地。在《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一詩中,他也真實地描寫了自己急切期望渡江南游的原因和心情:“連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我來已百日,欲濟空搔首?!睋?jù)此可知,蘇軾謫居黃州后,頭一次渡江游西山,當(dāng)在元豐三年五月中旬,正是一年中游西山的最好時期。

之所以百日后才渡江,原因也很清楚,就是沒有船,當(dāng)然,也有可能因為此時正值長江汛期 ,連綿陰雨,風(fēng)高浪大,小船無法渡江,所以一拖再拖耽擱了下來。因此,只能每日隔江遙望,“坐看鷗鳥沒,夢逐麏麅走”。一旦成行,他顯得十分高興:“今朝橫江來,一葦寄衰朽。高談破巨浪,飛屐輕重阜?!薄叭ト嗽鴰缀危^壁寒溪吼。風(fēng)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西山九曲亭,眾山皆培塿。卻看江北路,云水渺何有。離離見吳宮,莽莽真楚藪。空傳孫郎石,無復(fù)陶公柳。爾來風(fēng)流人,惟有漫郎叟。”

蘇軾乘一葉扁舟過江,到地處長港入長江之口衙門港(抔湖)至釣魚臺之間長數(shù)十丈的樊口(不是現(xiàn)在的壩上),沿崎嶇路徑拾級而上,進山半里許,便是唐代詩人元結(jié)隱居樊上的退谷,是西山與雷山相接而自然形成的一個狹長的山谷,三面環(huán)山,蒼崖如鐵,谷幽林深,中有抔湖,清水盈盈,碧波蕩漾,冬暖夏涼。退谷東面有一塊巨大徑石,遠看似一只青蛙蹲伏,故又名蛙蹲石。蘇軾學(xué)著當(dāng)年元結(jié)邀伴來這里飲酒唱和之舉,依著蛙蹲石,聽滿谷松濤,看一湖紅荷,輕聲吟詩,真有點世外桃源之感。

蘇軾走出退谷,迎面便是西山主峰西麓絕壁石門開,有雙石凌空聳立,對峙為巨門半開?!笆T開左右,一劍自中分,何人施妙法,千古創(chuàng)奇聞?!贝嗽妼懗隽耸T的雄峻奇險。沿石門中間石縫向上攀登,“好漢坡”幾成九十度角,登上一半已無退路,蘇軾只好壯著膽子向山峰攀去。

沿石門開山徑而下,來到孫權(quán)的“讀書堂”遺址,傳說孫權(quán)都鄂,在西山避暑,常來書堂夜讀。遺址上修竹密茂,霧籠煙凝。旁有石泉,稱“吳王井”。石隙間有臘梅數(shù)株,每當(dāng)臘盡春回,清香四溢。

登西山主峰,蘇軾來到半山處,有一“望楚亭”,迎風(fēng)玉立,上摩蒼穹,下臨幽谷,飛檐射日,云煙繚繞,置身亭中,楚天山水一覽無遺。相傳當(dāng)年屈原曾流放行吟來到這里慷慨悲歌,回望楚國故都,故名望楚亭。亭下有塊巨石一分為二,一立一臥,像是被劍劈開,旁立有石碑,上刻“吳王試劍石。”試劍石旁有一塊平臥的巨石分為四塊,傳說赤壁大戰(zhàn)前孫權(quán)和劉備比劍時留下的劍痕。試劍石下有池水清澈甘美,名“洗劍池”,相傳孫權(quán)試劍后下山常到池里洗劍。

離開試劍石,蘇軾邊走邊看,來到白虎山,山頂有一土壇,名曰“即位壇”,傳說孫權(quán)在武昌即皇帝位時,筑此壇祭告上天?!陡嫣煳摹吩斴d于《三國志·吳書》。最早記載西山郊壇遺址的是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武昌城西有郊壇,權(quán)告天即位于此?!碧K軾知道這一點,所以在《樊山記》中說,山頂即位壇,為孫氏遺跡。站在即位壇上,蘇軾隱約可見西山古靈泉寺被群峰環(huán)抱,樹木蔥蘢,山墻繞寺,藤蘿拂綠,重檐飛閣,丹柱碧瓦,曲榭迂回,復(fù)道凌空,梵鐘悠揚,經(jīng)聲幽出。蘇軾悟出西山一些真諦,人文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古中有今,靜中有動,虛實相兼,實乃勝地。

蘇軾走累了,到西山寺休息,與寺僧相交頗深,受到寺僧歡迎。寺僧常以泉水烹茶、香油煎餅招待,東坡食后,大加贊賞。此餅獨具特色,薄如紙片,酥起數(shù)層。不像通常的油餅,如北方的火燒、廣式蘇式月餅、南方的油糍。那模樣,恰似古代仕女盤在頭上的螺髻,而餅上撒一層白糖,又像螺髻上簪了幾朵茉莉花。一般人吃時用便捷的方法,將餅壓成過端午吃的油散子一般,一小根一小根的粘了吃。蘇軾怕破壞了它的圖案美,寧可象解士女盤著發(fā)辮的螺髻一樣,一層一層地剝了吃。吃到嘴里甜香酥脆,格外可口。蘇軾高興地說:“爾后復(fù)來,仍以此餅餉吾為幸”。至此,寺僧便以“東坡餅”命名。

西山東坡餅為何得天獨厚?這與水質(zhì)有關(guān)?!八疄槭持?。獨特的水質(zhì)才能造就別具一格的美食。西山寺前有一眼名泉,曰“菩薩泉”,又名靈泉,它聚山川靈秀之氣,日月之精華,水色白而味甘,清洌異常。用之烹茶是為上品,取而冷飲,可祛病強身。此泉無鉛無鉀,含豐富的人體必需的礦物質(zhì),是優(yōu)質(zhì)礦泉水。東坡餅即以此泉和上等面粉經(jīng)特殊加工制成,不需發(fā)酵而自然酥松,不添香料而自有清芳。正是菩薩水賦予了東坡餅獨特的美味與品質(zhì),很快走出寺院,暢銷武昌,黃州市場,千百年來久傳不衰。

蘇軾知道,被李白稱之為“帝里”,陸機譽為“王畿”的西山,附近還有吳王峴、避暑宮、鳳雛庵、周瑜火炮臺、遠公橋等眾多名勝景點;以及眾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詩文軼事,使他有目不暇接之感。這次游西山,詩人興致勃勃,自稱是“徐行欣有得”,并且初步打算在武昌買田,在西山中置屋,在竹林深處安放井臼,用菩薩泉水釀酒?!百I田吾已決,乳水況宜酒。所須修竹林,深處安井臼”。當(dāng)然,要把氣象萬千的西山游好,一天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正式到西山安家之前,他還打算帶上3天的干糧,遍游西山勝景。“相將踏勝地,更裹三日糗(干糧)”。這種種想法,在這首詩里都明白無誤地表露出來。

從那以后,蘇軾游西山次數(shù)甚多甚頻。在《答吳子野尺牘》中,他告訴朋友:“對岸即武昌諸山,時時扁舟獨往?!痹诮o上官彝的書信中,他向?qū)Ψ浇榻B:“所居臨大江,望武昌諸山咫尺,時復(fù)葉舟縱游期間。風(fēng)雨云月,陰晴朝暮,態(tài)狀千萬,恨無一語略寫仿佛。”在《武昌西山詩》之序中,他也自稱:“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碧K轍還說:“每風(fēng)止日出,江水伏息,瞻策杖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泵恳淮味加蔚谩耙膺m忘返”,方盡興而歸,甚至“往往留宿于山中。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武昌九曲亭記》)。蘇軾從西山之游中,當(dāng)然也包括武昌的其它山山水水中,找到了人生的樂趣。武昌山水的自然之樂,武昌人民的樸野之純,給蘇軾心理上以很大的慰藉,幫助他沖淡乃至忘卻了當(dāng)前的困厄,驅(qū)除了精神上的煩惱,撫平了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

蘇軾不僅自己熱愛西山,經(jīng)常游覽西山,還熱情地將西山介紹給他的朋友、熟人和他的詩文讀者。他在黃州期間,給友人的書信中反反復(fù)復(fù)提到西山,幾乎是一有機會就詳盡地 介紹西山,盡情地贊美西山。如《秦太虛題名記》:“西望武昌,山谷喬木蒼然,云濤際天?!薄杜c司馬溫公尺牘》:“寓居去江無十步,風(fēng)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幾席下,此幸未始有也?!薄洞鹎靥摃分姓f:“所居對岸武昌,山水佳絕。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為風(fēng)濤所隔,不能即歸,則王生能為殺雞炊黍,至數(shù)日不厭。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徑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釅,柑橘裨柿極多”。明人馮云路在《武昌寒溪寺記》中也指出:“蘇軾謫居黃岡,愛其(指武昌)山水,多見吟詠?!?/span>

在蘇軾傳世的詩文中,直接寫西山的有《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武昌西山詩》、《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并引》、《過江夜行武昌山上聞黃州鼓角》和《樊山記》、《西山詩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韻為謝》等,間接寫西山的也有《南堂·望西山》(《南堂》五首其一)、《定惠院夜月出望樊口》、《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薩泉見餉二首》、《書王定國所藏?zé)熃B嶂圖 》等,至于與武昌其它山水有關(guān)的詩作則更多。

蘇軾還把西山熱情地推薦給自己的弟弟。元豐三年(公元1080)五月,蘇轍由應(yīng)天(今河南商丘)判官謫監(jiān)筠州(今江西高安)鹽酒稅,赴任途中經(jīng)江州,專程繞道黃州來探望闊別多時的胞兄,蘇軾就曾帶著弟弟同游西山。蘇轍在《陪子瞻游武昌西山》詩中自稱:“千里到齊安,三日語不足。勸我忽重陳,起游西山麓?!毙值軅z久別重逢,要說的話很多很多,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哥哥提議:不要再說了,我們還是一起去游游西山吧!對蘇轍來說,這一次西山之游,大概也是他一生中僅有的一次西山之游,印象是非常好的,因為有熟悉西山的兄長作導(dǎo)游,又有武昌縣令的熱情招待。直到紅日西沉?xí)r方長踏入歸舟。美中不足的是時間太短了,不能好好地把西山看夠,所以,臨下山時,他還余興未盡,略懷遺憾地表示,下一次有機會來武昌,一定要再游西山,到時候,還要帶上棉被,以備山中歇宿。這與蘇軾第一次游西山后的感覺,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軾陪弟弟游西山時十分高興,隨后寫有《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詩:散人出入無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高安酒官雖未上,兩腳垂欲穿塵泥。與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攜。千搖萬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鳧鹥。層層草木暗西嶺,瀏瀏霜雪鳴寒溪??丈焦潘乱嗪斡?,歸路萬頃青玻黎。我今漂泊等鴻雁,江南江北無常棲。幅巾不擬過城市,欲踏徑路開新蹊。卻憂別后不忍到,見子行跡空余凄。吾儕流落豈天意,自坐迂闊非人擠。行逢山水軏羞嘆,此去未免勤鹽齏。何當(dāng)一遇李八百,相哀白發(fā)分刀圭。

蘇轍游覽西山的余興未盡,即興寫有《陪子瞻游武昌西山》詩:千里到齊安,三夜語不足。勸我勿重陳,起游西山麓。西山隔江水,輕舟亂鳧鶩。連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策杖看萬松,流汗升九曲。蒼茫大江涌,浩蕩眾山蹙。上方寄云端,古寺倚崖腹。清泉類牛乳,煩熱須一掬??h令知客來,行庖映修竹。黃鵝特新煮,白酒亦近熟。山行得一飽,看盡千山綠。幽懷苦未遂,滯念每煩促。歸舟浪花溟,落日金盤浴。妻孥寄九江,此會難再卜。君看孫討虜,百戰(zhàn)不搖目。猶憐江上臺,高會飲千斛。巾冠墮臺下,坐使張公哭。異時君再來,攜被山中宿。

軾兄弟熱愛西山,有其特定的原因。自古以來,松、竹、梅被視之為植物王國中品性高潔的代表,其耐霜傲雪、歲寒不凋的堅貞品質(zhì),超凡脫俗、不慕富貴的卓犖特立精神,素為中國文人所稱道所景仰,故有“歲寒三友”之譽。這“三友”西山皆有。

西山多松,僅九曲嶺亭旁,當(dāng)時就有“古木數(shù)十,其大皆百圍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堪稱松景奇觀,萬松嶺一帶尤甚。蘇氏兄弟游西山,就曾一同到萬松嶺觀松聽濤,蘇轍有“策杖看萬松,流汗升九曲”的詩句記之。

西山亦多梅,據(jù)科學(xué)考察,是中國野梅的故鄉(xiāng)之一,綠萼梅頗有名氣,今鄂州即選梅花為市花。蘇軾每至武昌,必定“步上西山尋野梅”。他還有“風(fēng)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兩句名詩,道出了西山自然景觀的兩大特色——松風(fēng)颯颯,流泉潺潺,構(gòu)成了西山的兩部樂曲;松、竹、梅三益友同居一山,交相輝映。

當(dāng)時蘇軾在武昌的朋友中,可能有少數(shù)如武昌縣令那樣的士大夫,但更多的是漁樵野老,并且,他們間的關(guān)系是融洽無間的。因此當(dāng)蘇軾貶謫期滿離去的時候,不禁發(fā)出了“江山清空我塵土,雖有去路尋無緣。還君此畫三嘆息,山中故人應(yīng)有招我歸來篇”的感嘆!表達了他對西山的留戀心情。

二、修九曲亭

人世間相信緣份,九曲亭與蘇軾的緣份真是“千年等一回”。九曲亭始建于三國時期,吳王孫權(quán)為紀念將士鑿山開道的功績,建起一座山亭,歷經(jīng)東西晉之風(fēng)霜,南北朝之雨雪,走過隋山唐水五代月,迎來送往如屈原、陶淵明、王羲之、李白、孟浩然、元結(jié)等不少落魄失意的詩家文人。不管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山野草民;不管你是遠道而來的教徒香客,還是落魄生意的詩家文人,它都邀你入座,惠爾清風(fēng)。

東晉時的大學(xué)者王隱,因才高過人,遭妒受謗而被罷官,夜半躑躅在西山小徑上,在亭中舉杯邀月,一吐塊壘;唐至德二年(公元757),李白劫后余生,來到鄂州西山,也是駐足于這座亭子,嘆一聲“平生不下淚,于此哭無窮”。爾后還有孟浩然、劉長卿、岑參、元結(jié)等幾個失意詩人來到西山,或亭中靜聽西山寺里的悠悠鐘聲,在禪境中品味歷史與人生;或憑欄遠眺蟠龍磯上潮長潮落,參悟人世的榮辱沉浮。

唐后,這里又經(jīng)歷了五代時期半個世紀的兵燹戰(zhàn)亂,真?zhèn)€是“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九曲亭在凄風(fēng)苦雨中已是頹垣斷壁了,期待著一個能讓它重現(xiàn)生命之光的人到來。

宋代元豐三年(1080)五月中旬的這一天,九曲亭它終于盼來了中國人千年共享的大文豪蘇軾。人世間不能不相信緣份。九曲亭與蘇軾的緣份也算得上是“千年等一回”。設(shè)若沒有“烏臺詩案”,設(shè)若神宗皇帝不是將他貶謫至黃州而是發(fā)配西北荒蠻,那么吳王故都這片土地上就沒有蘇軾重建九曲亭的一段佳話。

五月,是一年中最明麗的月份。蘇軾在黃州定惠院那棵山楂樹下,已沉默冥思三個月了,心魄震撼、死里逃生的詩人渴望的是一種精神和諧的解脫。他要走向社會,回到老百姓中去,實踐儒家對同胞的責(zé)任。就這樣,他泛舟來到黃州對岸的武昌。人在旅途,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被厄運擊中。厄運突然光臨,消極的人,埋怨上天的不公,指責(zé)命運的無情,還不如打點好精神,給自己命運化個妝,命運從來不相信眼淚抱怨與憐憫。內(nèi)心堅強的人面對厄運,或許也會扼腕嘆息,痛哭流涕,但在擦干眼淚后,用毅力磨成粉脂,將理想當(dāng)鏡子,把自己的命運打扮得光彩奪目。

蘇軾知道,東吳大帝孫權(quán)興建的山亭,是彌足珍貴的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賴以生存發(fā)展走向未來的根基。他忘記了磨難屈辱和傷痛,決定要修這個亭子。他要回到百姓中去,在困頓中建立功業(yè),決定要修這個亭子??伤?dāng)時生活十分艱苦,是一個戴著斗笠穿著蓑衣的耕田的農(nóng)夫。他物質(zhì)上雖然窮困,但精神上富有,他心中裝著清風(fēng)明月,裝著長河落日,裝著千古江山,英雄無覓的孫仲謀,裝著一個赤子的愛國熱忱和精衛(wèi)填海的信念。他發(fā)誓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于是,他到黃州不久,在“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生活一派凄涼的情況下,還慷慨解囊,把夫人的一根銀簪典當(dāng)了,精神可嘉,寺僧也紛紛捐獻,擴地重修。

蘇軾游西山時,認識一位隱居山中草屋的吳山子。這吳山子自小聰明,3歲背誦,6歲能背經(jīng)史和《春秋》,10歲通琴書畫。稍長,隨父親學(xué)過營造測繪技藝。他的父親是位飽學(xué)之士,懂得地理風(fēng)水之道,武昌城里建筑和廟宇,大都出自其手,一些官員富豪的陵墓,多由其擇穴安葬,后在一次兵亂中身亡。吳山子繼承父業(yè),在官場當(dāng)差。因不滿官場你爭我斗黑暗腐敗,辭職隱居西山,開墾一塊荒地,種上小麥、玉米、紅薯,白菜、架豆、絲瓜等,過著自給自足、自由自在的生活。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