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是貫穿一生的技能包,溫故知新絕對是最簡單的方法,在回看古人的智慧結(jié)晶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先人們給我們總結(jié)好了的,我們后來的創(chuàng)新也要有根可循,而這本書便可視為根的一部分。一個好的建筑沒有所謂的好看不好看,但是有沒有文化,有沒有根是很關(guān)鍵的。 繼續(xù)分享…… 第三章 臺基臺基單獨看是一個高出地面的臺子,與建筑物結(jié)合時,它就是建筑物的底座。臺基的四面全部為磚石砌筑,里面大多填土,表面也鋪墁磚石,堅固結(jié)實,形體大多比較方正。中國古代大部分的建筑都筑有臺基,而且越是等級高的建筑,臺基也越為顯著、高大。有些重要建筑就干脆用裝飾精美的須彌座作為臺基,如北京故宮中的太和殿等三大殿的臺基。據(jù)資料記載,臺基早在奴隸社會以前就出現(xiàn)了,《韓非子》中就描述了三皇五帝中堯帝所居宮室的臺基:“堯堂崇三尺”、“第蠟土階”,意思是說,堯帝所居宮室的臺基是土筑而成,高達(dá)1m。當(dāng)然,這還只是流傳典籍中零星的記載。對于臺基形制規(guī)定比較清楚的,憑借目前的可知資料看當(dāng)時宋代和清代,宋代編纂有《營造法式》,清代編纂有《工程做法則例》,兩者均是由官方頒布的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建筑工程專著。 如清代就規(guī)定:公侯以下、三品以上者,所居房屋的臺基高二尺;四品以下和普通士、民,所居房屋的臺基高一尺。但是實際上的臺基高低并不完全按規(guī)定而制,很多都根據(jù)具體情況有所改變。
臺階中間砌置的一級一級的階石稱為 “踏跺',宋代時稱為“踏道”?!叭缫馓ざ?是踏跺中的一種,就是踏跺的兩側(cè)沒有垂帶石,從臺階兩側(cè)可以直接看到踏跺的退齒形狀。有的如意踏跺不僅從側(cè)面看層層退縮,而且從正面看,石階也是從下到上逐步減短。此外,用天然石塊砌成不規(guī)則形狀的臺階,也叫如意踏跺。如意踏跺常用于園林或住宅建筑中。
天然石如意踏跺是如意踏跺中的一種, 也是踏跺兩側(cè)沒有垂帶。天然石如意踏跺與一般的如意踏跺的不同之處是:它由天然石塊鋪砌而成,看起來比較自然隨意,石頭不經(jīng)刻意雕琢。這種天然石的如意踏跺更適用于普通住宅與園林中,尤其是適合追求自然山水意味的園林。
兩邊安有垂帶石的踏跺,,叫做“垂帶踏跺”。其形象主要是區(qū)別于不設(shè)垂帶石的如意踏跺。
礓碴是慢道的一種,即,臺階不是一步一個階或一個級,而是用磚、石等的棱角向上側(cè)砌成搓衣板似的路,路而呈鋸齒形,鋸齒比較整齊,而且不是突出得過高。這樣的路面不但可以行人,更方便車馬通行。除了一般建筑前方的礓碴外,在城墻上的馬道也多采用礓碴形式,方便城上、城下運輸物品。
輦道是一種有坡度的道路,但坡度比較平緩,便于車馬通行。在唐、宋時期的壁畫中,就有置于踏跺之間的輦道。后來,輦道上又被雕刻上了水、云、龍之類的裝飾,漸漸地演變成了御路,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行走功能。
當(dāng)坡道較長時,可以將坡道做成平、坡相間的形式,而這種長長的逐步上升的坡道,形象就如微有起伏的龍尾,所以稱為“龍尾道'。龍尾道實際上就是一種形體較長的階梯,長者可達(dá)百米左右。龍尾道大多用在宮殿建筑前方,以增加宮殿建筑的氣勢。關(guān)于龍尾道的形象,可以從唐代大明宮含元殿復(fù)元圖中看到。唐代大明宮含元殿前的龍尾道,上下共有七折,分左中右三階,中為皇帝行走的御道,兩側(cè)為臣僚上殿通道。
用來鋪設(shè)御路的石塊就叫做“陛石”。既然是鋪設(shè)御路,所以石塊都是漢白玉或大理石之類比較珍貴的石料,而不是普通的石頭。這些石塊的表面還雕飾有各種精美的紋樣,尤其是龍、云、山、海之類最多。
在我國古代建筑臺基中,有大型建筑和高等級建筑中所使用的須彌座式臺基,也有普通磚石臺基,本圖即是一座三開間帶回廊的普通建筑的臺基。平面比較方正,它與須彌座式臺基最大的區(qū)別是臺基的立面中部沒有束腰。同時,這種普通臺基一般也沒有雕飾,不像須彌座式臺基會在束腰等處飾有多種雕刻。雖然這只是一座三開間的建筑,但基本能代表中國古建筑中普通臺基的總體形象,因為這類普通臺基中的組成構(gòu)件它都有,諸如踏跺,階條石、陡板石、金邊、土襯等,并不因為它只有三開間而缺少哪一個構(gòu)件。
較為平緩的斜坡道或階梯,就叫做“慢道”,它是相對于平行道路和陡直道路而言的一種道路稱謂?!奥本褪恰熬徛钡囊馑肌K未稜I造法式》中規(guī)定:堂前慢道的高與長之比為一比四,而城門處的慢道的高與長之比為一比五。
《羲訓(xùn)》中說:“陛升高階也”,也就是說特別高的臺階就叫做“陛'?;实鬯訉m殿的臺基最高,所以殿前的臺階就叫做“陛”,因此臣子都稱皇帝為“陛下”,意思是說自己在臺階之下向皇帝稟報事情。
在宮殿、寺廟等大型建筑或等級較高的建筑中,其臺階的中間部分不砌條石,而順著臺階的斜向放置漢白玉石或大理石等巨石,石面上雕刻龍紋等精彩圖案,顯得富麗而尊貴,這一部分石面帶就叫做”御路”。御路雖稱作“路”,但人并不能在上面行走。
北京故宮中的重要宮殿前后臺階中間都有御路,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御路多由三塊巨石組成,每塊巨石為一階。御路表面主要雕刻龍紋,附有寶山紋和云紋。龍在云霧與寶山間穿梭、嬉戲,時隱時現(xiàn),兩旁有淺浮雕花邊作裝飾,使中央的龍雕更加突出,栩栩如生。其中,位于保和殿北面臺階中部的御路陛石,長度16m多,重有200多噸,堪稱故宮之最。石面上雕刻著“九龍戲珠'圖案,周圍浮云繚繞,精美異常。
階就是一級一級的梯狀的走道, 因為是呈階梯狀逐層上升的形式,所以稱為“階”。
在宮殿、廟宇或高級大宅等重要殿堂的前方,其臺階分為左、中、右三列,中間一列是不能行走的,一般多是在其表面施以雕刻等作為裝飾。兩側(cè)的臺階是可以行走的通道,被稱為“左右階”。居于左邊的為“左階”,居于右邊的是“右階”。周代時左右兩階的使用還有一定的禮儀規(guī)矩:左階是主人行走,而右階是客人行走。這種禮儀制度在漢代時也極為盛行。不過,宋代之后便逐漸消失了。
角石是宋式臺基中所用的構(gòu)件,它位于角柱石之上、壓闌石之下,比角柱石大,略呈正方形。角石上常雕刻有龍、鳳、獅子等形象。清代時的臺基上沒有這種構(gòu)件。
斗板石就是位于臺基的土襯石之上、階條石之下,并且是在左右角柱之間所鋪砌的石構(gòu)件。斗板石一般來說都是用石料砌筑,這從它的名稱也可以看出來。但是如果沒有可用的石料,也可以用磚代替。斗板石也稱為“陡板石”。
在臺基露明部分的下面,平行著墊層石板,石板的上皮比地面高出約一到兩寸,這塊石板就叫做“土襯石”。土襯石也就是襯在臺基與地面之間的石板。
臺基的拐角處立置的石構(gòu)件。宋代的《營造法式》中規(guī)定:“造角柱之制,其長視階高,每長一尺則方四寸;柱隨加長,至方一尺六寸止。其柱首接角石處合縫,令與角石通平”。這個規(guī)定不但確定了角柱石的尺寸與比例,而且還說明它位于角石之下。清代時因為臺基變矮,所以角柱直接放置在階條石下面,而不用角石。
臺基四周沿著臺邊平鋪的石件,叫做“階條石”,一般為長方形?!半A條石”主要是依其形而命名,而依其位置命名又叫做“壓面石”,因為它是壓在臺基邊緣表面上的石件。
垂帶石一般也可以稱為“垂帶”,也就是臺階踏跺兩側(cè)隨著階梯坡度傾斜而下的部分,多由一塊規(guī)整的、表面平滑的長形石板砌成,所以叫做“垂帶石”。宋代時稱為“ 副子”。
“象眼”簡單地說,就是臺階側(cè)面的三角形部分。宋代時的象眼是層層凹入的形式,《營造法式》中就規(guī)定,象眼凹入三層,每層凹入半寸到一寸。清代時的象眼大多是陡直的,有些表面平整,有些表面飾有雕刻或鑲嵌圖案。另外有一些清式的象眼做成多層疊澀形式,顯然是受到宋式象眼的影響。除了臺階處之外,凡是在建筑上其他類似地方的直角三角形部分,也都稱為“ 象眼”。
須彌座原是佛教造像的底座,由印度傳來。須彌即須彌山,是印度佛教傳說中的世界中心,以須彌山作為佛教造像底座以顯示佛的偉大。須彌座傳入中國以后,常用來承托較為尊貴的建筑,如宮殿和廟宇中的大殿等。須彌座由圭角、下枋、下梟、束腰、上梟、上枋等幾部分組成。
在須彌座的束腰轉(zhuǎn)角處,有時候就是自然轉(zhuǎn)折,有時候還會做一些特別處理。其中的一種處理方法就是在轉(zhuǎn)角處使用角柱石,這樣的角柱石就叫做“金剛柱子”。
如意金剛柱子是須彌座轉(zhuǎn)角金剛柱子的一種形式,柱子的上下兩端設(shè)置有如意類的裝飾。
馬蹄柱子也是須彌座束腰轉(zhuǎn)角處的一種處理方法。其處理手法特點為上下分為三段式,三段之間以珠鏈裝飾作為分割,.上下兩端裝飾手法對稱。
瑪瑙柱子也就是馬蹄柱子的俗稱。
宮殿建筑下面的須彌座,大多使用漢白玉石砌筑而成,高大潔白,氣勢非凡。北京故宮三大殿的須彌座就是漢白玉石,它不僅突顯了黃瓦紅墻的三大殿的富麗堂皇,更顯出其不同一般的高雅與不凡。故宮三大殿須彌座上的雕刻較少,除了束腰處雕有梔花結(jié)帶紋之外,其上梟、下梟、上枋、下枋幾乎都沒有雕飾,簡潔大氣。當(dāng)然也有一些宮殿建筑的須彌座雕刻比較豐富。
蓮花須彌座就是須彌座雕刻以蓮花紋為主,并且蓮花形象非常突出。一般來說,蓮花須彌座的蓮花主要雕刻在上、下梟處,這樣的蓮花須彌座可以用在宮殿建筑中,也可以作為佛教造像的基座。而比較突出的蓮花須彌座,除了束腰,甚至是包括束腰在內(nèi),全部為蓮花瓣,并且大多是從束腰處開始,上下各為仰俯蓮瓣形式,這樣的須彌座大多是作為佛教造像的基座。
不同的須彌座有不同的雕刻,雕刻的多少也不盡相同,而是繁簡有異。雕刻最少的須彌座是僅在束腰部分實施雕刻,而上下枋、上下梟都不施雕刻。
在帶有雕刻的須彌座中,比僅在束腰處作雕刻稍復(fù)雜的做法是在束腰和上枋處,或者是在束腰和上下枋處,分別施以雕刻。
在帶有雕刻的須彌座中,除了僅在束腰處作雕刻和在束腰與上下枋同時作雕刻的形式外,還有滿布雕刻的形式,即在束腰、上下枋、上下梟處都施以雕刻,這是須彌座雕刻中最為復(fù)雜的一種。當(dāng)然,它的裝飾性與藝術(shù)性也更強。
螭是傳說中的一種有角的龍,螭首也就是龍頭,在古代的碑額、殿柱、殿階上常塑、刻有螭首形的花紋,起裝飾作用。除紋樣外也有雕刻成形的突出建筑之外的螭首,常常設(shè)置在建筑下面的臺基外部,欄板之下。
在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的漢白玉臺基的外面、須彌座與欄板之間,就有一個個突出的角石,角石前部雕刻有一個個大獸頭向外伸出,這就是螭首。它們的造型是口張開,上吻高抬,眼窩深陷,眼珠突出,額頂突起,上生兩角。整個螭首表面凹凸有致,龍鱗龍須清晰可見,線條或流暢柔和、或粗壯有力,使螭首看起來威猛中帶有一種可愛之態(tài)。三大殿須彌座的每一個望柱下面都挑出個螭首,三層臺基,三座大殿,螭首達(dá)一千多個。在眾多的螭首中,位于臺基各轉(zhuǎn)角處的螭首較大、較突出,其他的則小得多。在這里,這些螭首除了具有重要的裝飾功能外,雨天還可以排除臺基上面的雨水。
螭首也就是“龍頭”,所以一般臺基上的螭首都是龍頭形。但是北京天壇祈年殿下的臺基螭首,卻是與眾不同。祈年殿臺基螭首有上中下三層,上層為龍形、中層為鳳形、下層為云形。
除了外朝三大殿外,內(nèi)廷三宮、御花園欽安殿等處,臺基外沿也都雕有突出的螭首,其形狀氣勢雖不能與外朝三大殿相比,但也非常壯觀,雨天一樣會產(chǎn)生飛泉流瀑的美妙景觀。欽安殿臺基邊上伸出的白石螭首,與上面的漢白玉望柱欄桿及須彌座相映相適,相得益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