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比爾》系列電影是由昆汀·塔倫蒂諾執(zhí)導,烏瑪·瑟曼,劉玉玲,達麗爾·漢納等主演的精彩劇情動作片。該片自2003年上映以來,共獲得美國金球獎、歐洲電影獎等重要獎項5次,提名12次,累計票房1.8億美元。 《殺死比爾》講述了一名代號“新娘”的女殺手,厭倦了亡命生涯,想要脫離組織過平靜的生活,不料卻在自己的婚禮當天,慘遭到組織頭目比爾與其黨羽的虐殺,整個婚禮現場一篇血腥。大難不死的她昏迷了4年,蘇醒后立誓要復仇,不惜一切追殺組織頭目比爾。從美洲到亞洲,她的刺殺足跡遍布美國、墨西哥、中國和日本,包括達麗爾·漢納飾演的獨眼女殺手Elle以及劉玉玲飾演的日本殺手石井御蓮等五大強敵紛紛死在她刀下,最終迎來了與頭目比爾的決戰(zhàn)。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被稱為好萊塢鬼才導演,他的作品以非線性的情節(jié)敘述以及暴力血腥的震撼場面著稱。他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獨立電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輕導演,在全世界有大量粉絲,他們將他稱為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其作品中暴力的場面以藝術的形式來展現,使人嘆為觀止,沒有絲毫的不適感。但與此同時,詆毀他的人也不在少數,他們認為他的作品中充斥屏幕的暴力血腥場景是在博眼球,制造噱頭而贏取票房。 但在我看來,昆汀的暴力美學背后,恰恰是對人性深刻的揭示和警醒。在昆汀的作品里,人性灰暗的一面往往以最直觀和刺激的方式呈現出來,跳脫出日常生活平庸的表面,給觀影者帶來截然不同的感觀。這種揭示并不意味著要挑戰(zhàn)人倫道德或放棄對真善美的追求,反而是一種警醒。這篇文章,我將從故事情節(jié)、敘事手法和鏡頭語言三個角度,深度解讀《殺死比爾》這部電影,并就暴力美學的正面意義,談談自己的思考。 平實直白的故事情節(jié),去掉復雜線索和心理描寫,帶給觀眾喘不過氣的節(jié)奏緊密感①不添加支線情節(jié)和反轉,全片緊密的節(jié)奏讓人喘不過氣 《殺死比爾》的劇情非常的簡單直白,就是在講述一個瘋狂復仇的故事。除了在片尾時“新娘”知道自己的女兒原來還沒死這處“彩蛋”,全片幾乎沒有支線劇情和其他線索,平實直白到讓你在觀影時甚至懷疑,主人公是不是有其他的隱情?劇情是不是還有尚未揭開的秘密?再或者,被殺掉的人是不是還有可能復活?劇情會不會最終反轉等等。 但這些都沒有,觀眾就這樣看著女主一步一步干掉殺手組織里的其他核心成員,逼近組織頭目比爾,并最終手刃比爾,完成了自己的復仇大業(yè)。但就是這樣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不但沒有感覺到枯燥無聊,反而讓觀影者擺脫了枝枝蔓蔓的復雜線索和九曲十八彎的反轉套路,可以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觀影中去,享受這種緊張到喘不過氣的緊密節(jié)奏感。 ②不刻意美化復仇的正義感,沒有心理分析,更直觀震撼 老套的復仇電影,通常都通過大量對主人公心理活動的描寫,為復仇添加正面的意義,美化復仇的正義感。而不去刻畫人物的深層心理,卻是昆廷電影的一貫風格。在《殺死比爾》里,除了片尾時“新娘”與比爾還有些關于感情的糾葛外,全片幾乎沒有任何的心理分析, 女主“新娘”仍然是代表血腥與暴力的殺手,就好像街機游戲里的一個平面人物,一直機械地重復著“殺死比爾”這句話,通過一場又一場的“闖關游戲”干掉一個個對手,最終遇到終極大BOSS。 雖然沒有刻意的心理描寫,但人物行為的反差卻更加直觀地反映了人物情感的鮮明對比。比如在與“銅頭蛇”對決的這場戲里表,“新娘”不愿意當著“銅頭蛇”女兒的面殺死“銅頭蛇”,這似乎反映了她冷內外表下的柔軟內心,但一轉頭還是將對手一擊斃命。再比如在片尾“新娘”發(fā)現自己的女兒尚在人間時表現出強烈的母愛溫情,但最終她還是手刃比爾,完成了自己的復仇。這種更加直觀的對比和反差,比細膩的心理描寫和加入了導演主觀闡述的劇情更加令人震撼。 非線性敘事手法,令影片宛如一部生動的章節(jié)小說,留給觀眾情節(jié)整合樂趣和遐想空間。①無頭無尾的非線性敘事方式,增加了觀眾情節(jié)整合的樂趣 作為鬼才導演的昆汀,從不按套路出牌。在他的作品里,往往沒有線性的時間,整部片子是由幾個片段化的情節(jié)敘述組成的,時間是跳躍的,觀眾需要完全集中注意力在觀影當中,并在自己腦海中對這些片段化的情節(jié)進行拼接,才能完整的理清故事的來龍去脈, 把斷裂的時間線理順和鏈接,這無疑大大的增加了觀影的樂趣。 在《殺死比爾》系列中,“新娘”是貫穿全片的唯一人物,她的經歷以及復仇名單是觀眾唯一可以理清全片故事情節(jié)的線索。比如“新娘”蘇醒以后,殺的第一個人其實是“百步蛇”石井御蓮,這也是她復仇名單上的第一個人,然而昆汀卻把這段劇情安排在第一部的最后面,而率先出場的則是復仇名單中的二號人物“銅頭蛇”維尼塔。在干掉她之后,鏡頭出現了“新娘”的復仇名單,此時的一號人物石井御蓮的名字已經被劃掉了,說明此時“新娘”已經殺了御蓮。再比如“新娘”復仇的起因,居然一直到第二部的開頭才出現,而作為這部電影的最終大Boss比爾,在第一部中竟然連臉都沒露。 這樣的劇情順序安排,使得看完第一部后,觀眾心里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比爾是誰?“新娘”和被殺的兩個人有什么關系?比爾為什么要殺“新娘”?這些疑問無疑挑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和繼續(xù)觀影的期待。 ②片段化結構的處理讓整部影片如同章節(jié)小說,環(huán)環(huán)相扣 確切地說,《殺死比爾》如同一部章節(jié)小說,分為兩部,共有10個小章節(jié),每一個小章節(jié)都有鮮明的主題和獨立的劇情。比如第一部第二章的標題是“浴血的新娘”,是演“新娘”被虐殺四年后蘇醒并發(fā)誓報仇的情節(jié)。第二部第七章標題是“寶拉·休茲的孤墳”,是演“新娘”向“響尾蛇”巴德尋仇未果,不幸被活埋的情節(jié)等。 這些章節(jié)的時間線是被打亂的,觀眾只能靠自己的推理整合來理順整個劇情,但卻并沒有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其妙處就在于,在導演昆汀的鬼斧神工之下,每個章節(jié)之間是有若干細節(jié)的聯系的,這讓每個章節(jié)如同一塊塊的拼圖,能夠根據線索對章節(jié)進行拼貼與重組,最終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劇情來。 與此同時,每個章節(jié)的內部劇情又各有起伏懸念, 形成一個小高潮。比如第一章中,當“銅頭蛇”的女兒回家時,“新娘”與“銅頭蛇”停止了打斗將刀藏在身后,但轉頭又開始血拼。第二章中,當ELLE準備謀殺“新娘”時被比爾的電話打斷了。第十章中,“新娘”終于找到比爾,可以完成復仇的使命,卻意外地發(fā)現自己的女兒尚在人間等等。 眼花繚亂的鏡頭語言,充分利用各種混搭元素,帶給觀眾別開生面的感官刺激和心理快感。①強烈的色彩沖擊力和精彩的配樂,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官刺激 昆汀非常善于運用色彩、配樂和場景來營造電影的感官刺激,他的作品往往極具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和場景代入感,讓觀眾身臨其境地被代入到他所營造的暴力場面中來,緊張到手心冒汗或者刺激到大聲尖叫。這種感官刺激在《殺死比爾》的青葉屋一戰(zhàn)中被運用到了極致,也是全片的高潮和亮點。 先是色彩的運用,女主一身黃色緊身運動裝,明顯是在致敬李小龍,同時也與全部身著黑衣的嘍啰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隨著打斗的開始,紅色噴濺的鮮血,青葉屋五顏六色的燈光讓整個畫面色彩斑斕,眼花繚亂。戰(zhàn)斗開始慢慢升級,嘍啰人數也開始變多,彩色的畫面突然被濾成黑白色,象征著冗長的打斗使得“新娘”逐漸麻木, 同時也有效地消除了觀眾的視覺審美疲勞。緊接著,電閘突然被拉斷,黑白色的畫面一轉,又變成了深藍色的幕布背景,象征著“新娘”此時已趨向冷靜。在最終與御蓮的決戰(zhàn)中,一身白衣的御蓮與滿身是血的黃衣女主站在滿天飛雪的庭院里,像極了中國武俠片里的場景,有一種殘酷的唯美感。 在配樂上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先是大姐大御蓮那個經典的出場配樂,把一行人的囂張跋扈烘托到了極致。接著酒吧里響起美國西部的牛仔音樂,觀眾的心情隨之放松,但又好奇地期盼著接下來的打斗。Gogo的出場掀起了一個小高潮,穿著校服的大眼睛黑發(fā)女孩,手持鐵錘,有種失衡的美感,但這段打斗偏偏沒有配樂,只有呼呼的風聲,和武器的摩擦聲,讓觀眾緊張到了極致。最后的決戰(zhàn),唯美的飄雪庭院,美國殺手和日本殺手的巔峰對決,配樂居然是一段西班牙的弗拉門歌舞曲,卻一點都沒有違和感,反倒有一種黑色幽默意味。 ②東方功夫與西方寫實的混搭,樹立了鮮明的個人特色 在《殺死比爾》系列電影中,昆汀對于混搭元素的運用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將意大利黑幫片、香港功夫片、日本武士道、美國西部片甚至是動畫片的元素全部糅合在了影片中,猶如一個萬花筒,創(chuàng)造出獨有的昆汀風格,讓觀眾眼花繚亂。 《殺死比爾1》中,服部半藏賜刀給“新娘”時鄭重莊嚴的儀式,青葉屋雪地對決前石井御蓮優(yōu)雅的屈膝行禮,打斗中御蓮譏笑女主沒有日本武士精神等細節(jié),都能展現出日本武士電影的風格特征。《殺死比爾2》中,白眉道長站立在劍端的絕頂輕功,借力打力的鷹爪拳,包括最終殺死比爾的“五步穿心掌”,全是香港功夫片的常見場景。 混搭中也能看到美國西部片的身影:比如在《殺死比爾1》中,Elle和“新娘”的尖頭皮靴,《殺死比爾2》中巴德的牛仔帽,巴德打中女主的那一槍,還有汽車駛過揚起的漫天沙塵等等。而《殺死比爾1》中石井御蓮的成長經歷則全部由動畫形式來展現:御蓮童年時眼睛的特寫,夸張的慢放鏡頭,還有那宛若煙花的鮮血噴射,表現出動畫展示的吸引力。 這些混搭的方式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出奇制勝。就像昆汀自己說的:
在各種細節(jié)中呈現不一樣的元素,通過影片剪輯切換手法,讓這些混搭元素呈現出協調的美感,這正是導演昆汀的高明之處之處,也是電影頻頻吸引觀眾的精彩和魅力所在。 顛覆傳統的創(chuàng)新與警醒,談談對于昆汀的暴力美學正面意義的思考所謂“暴力美學”,是指在感官上,將暴力以藝術的方式呈現,詩意的畫面,甚至幻想中的鏡頭來表現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為。觀賞者本身往往驚嘆于藝術化的表現形式,無法對內容產生具體的不舒適感。 作為好萊塢有名的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將暴力與美感這兩種看似毫不沾邊的元素充分結合,創(chuàng)造出了獨具個人風格的“暴力美學”電影。對于這種個人風格,影評界一向褒貶不一,對他奉若偶像的影迷多數驚嘆于他出神入化的鏡頭表現力和極具黑色幽默感的電影語言。而對他口誅筆伐的人們則更多側重于倫理道德層面的批判,認為他極致的暴力鏡頭是在為博取票房而制造噱頭。 在我看來,凡事都有兩面性,鬼才導演昆汀和他的“暴力美學”,雖然游離在傳統道德評判的邊緣,但在以下三個角度而言,還是有其正面意義的: ①從電影美學角度來看,暴力美學是一種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 在電影行業(yè)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對于觀眾而言,傳統電影對于暴力行為的表現形式和創(chuàng)作手法,早已喪失了新鮮感和活力,令觀眾“熟視無睹”。而“暴力美學”用一種全新的和價值觀念和創(chuàng)作手法,重新營造出身臨其境般的感官刺激,顛覆了觀眾的常規(guī)審美經驗,讓大眾認識到原來暴力也可以被美化、詩化、戲劇化和風格化,可以說,如果單純只從藝術欣賞的角度,而非倫理道德的角度看,“暴力美學”的出現,使得電影藝術的源頭不斷創(chuàng)新,永不枯竭。 縱觀當今影壇,從西方到東方,從美國的昆汀·塔倫蒂諾,到日本的北野武,很多耳熟能詳的電影大師都是“暴力美學”的忠實擁護者,就連盛產長腿歐巴和整容美女的韓國,也有樸贊郁等“暴力美學”大師,其代表作《老男孩》中崔岷植在走廊上一人單挑數人的長鏡頭,至今都堪稱影史精典。充分證明了“暴力美學”在當今世界影壇上,儼然已成為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潮流和票房的重要保證。 ②從道德本質來看,暴力美學是對人性的深刻揭示與警醒 從古至今,關于“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爭論幾乎從未停歇,也一直都沒有一個令眾人信服的答案。但就“人性本身具有攻擊性的一面”這一結論,卻得到了大量科學研究的印證。也就是說,人類在處理矛盾時采取暴力行為,或者說采取有暴力傾向的行為,是有內在的生物學根據的。 既然人性天然的“攻擊性”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在電影中用夸張的影像來構筑觀眾對于暴力行為的感觀,打破平常人平庸且日常的生活體驗,展現出一個比日常生活更為真實的人類世界,深刻揭示出人性當中原本就存在的丑惡和黑暗的一面,才能讓觀眾擺脫傳統認知和經驗對于心靈的桎梏,在經歷感觀的刺激與狂歡后,正視最最本真的自己,獲得對自身的再評價、再認識。 從這種角度來說,“暴力美學”敲響了對于人性本質認識的警鐘,讓人類不高估人性的善和低谷人性的惡,時刻對人性保持著警醒,認識到人性的不確定性,不盲目自信,對自己可能犯的錯誤保持警惕,并盡量不讓自己“暴露”在不受控制的人性之下,身處險境。 ③從心理療愈角度來看,暴力美學釋放了人們對于死亡的焦慮 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最原始的一種本能。暴力攻擊,從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對人類死亡本能的直接外化,是人類對于死亡的一種窺視,這也是“人性本身具有攻擊性”的根本原因。出于道德倫理和社會習俗的限制,人類潛意識里的攻擊欲望在現實中能夠釋放的途徑非常狹窄,比如拳擊運動、斗牛等。而在虛擬世界(如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游戲等)中,就表現為層出不窮的暴力攻擊描述。 相對于現實世界中拳擊、斗牛等面對真正的血腥的方式,這種虛擬場景的暴力展現,更具開放性、刺激性和多樣性。而相對于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的暴力描述又更加直觀、形象,因此成了人們發(fā)泄攻擊能量的最好選擇?!氨┝γ缹W”正是抓住了人們這種“窺視死亡”的獵奇心理,用經過美學處理之后的暴力血腥場景,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電影中對于暴力和死亡的描寫,背面其實也蘊含著人類強烈求生的本能。觀眾觀看“暴力美學”電影的過程,實際也是一種釋放死亡焦慮的途徑。這就是為什么“暴力美學”誕生至今受無數影迷追捧的原因,也是“暴力美學”形成的最根本的心理機制。 總結: 《殺死比爾》系列電影作為“暴力美學”的代表之作,以其平實直白卻又節(jié)奏緊密的故事情節(jié),如章節(jié)小說般環(huán)環(huán)相扣卻各有高潮的非線性的敘事手法,以及令人眼花繚亂卻又個性鮮明的鏡頭語言,講述了一個簡單但并不老套的復仇故事。 這部電影除了其在電影美學角度的創(chuàng)新以外,也顛覆性地通過美學處理的暴力場景和感官刺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復雜和黑暗的一面,引起觀眾的自省與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