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是位70后媽媽,有兩個兒子,大寶今年上初一,小寶今年才1歲多,這位媽媽的大寶在今年疫情在家休息時候迷上了網(wǎng)絡游戲,多次勸說無效,她毅然斷了家中的網(wǎng)絡,砸了孩子玩游戲的電腦。 今年5月份疫情過后,六年級下學期開學后,孩子就開始有厭學情緒了,中途總是不斷尋找各種借口不上學了。今年9月份孩子上了初一后,僅上了三天課就徹底不去上學了。 媽媽的自我覺醒從兒子開始輟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仿佛覺得天塌了一樣。我內(nèi)心無法接受他這么小就不上學呆在家中,反鎖房門,不按時吃飯和休息,整日瘋狂地玩游戲。 我的心里無比焦慮,在他不上學的兩周里,我瘦了整整12斤,頭發(fā)一把一把地掉,整夜睡不著,吃不下飯。 通過參加相關網(wǎng)上家庭教育課程的學習,我也知道自己不應該焦慮,要接納孩子,理解孩子。但是我越學習,越反省,就會越焦慮,我內(nèi)心很想得到一個標準答案告訴我怎么做才能讓他復學。 在孩子不上學的這段日子里,我覺得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感覺自己整個人生已經(jīng)崩潰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好奇對話技術相關文章,當時的感覺就如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進黑暗的小屋。 于是,我主動聯(lián)系上了教練,跟隨教練開始自我覺察與自我療愈,勇敢地內(nèi)觀自己,主動不斷檢討懺悔,對自己過往的成長經(jīng)歷進行回溯: 我出生于一個極其普通又傳統(tǒng)的家庭,父親骨子里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比較嚴重的,但是對童年的我還是有慈愛的。 母親性格雖然倔強,卻面對生活的艱難總是可以忍辱負重。同時母親對于父親的強勢,她經(jīng)常有不滿,但最終還是很忍耐。 我自小被父親影響較多,性格方面爭強好勝,有點愛面子,很多時候不太會顧及別人的感受。 我自記事起就有種認知:我認為父母愛弟弟遠勝于愛我,我從小就感覺到不公平、孤單委屈。正是因為這樣的認知,讓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都是一意孤行、自我為中心。 我在工作上同樣是爭強好勝,我這樣的性格同樣也投射到我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很多時候情緒極不穩(wěn)定,遇到一點事情就開始生氣,然后我就會不自主地語速加快、聲音拔高。 感謝過往家人給予了我極大的包容與理解,但我卻一直沒有恍然醒悟,直到孩子出現(xiàn)了厭學問題。 首先,長大成家的我和父母的關系一直很平淡。但是我第一次懷孕后,父母就主動搬過來照顧我,大寶出生后,也是父母一手操辦,從不需要我和老公任何操心。 孩子雖然在我身邊成長,但是我與孩子的主動連接次數(shù)寥寥可數(shù)。我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事業(yè)上,事業(yè)上的進步也很大,在別人眼中我是個很完美的女性。 隨著孩子的長大,就開始慢慢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但是我對孩子猶如“直升機媽媽”,恨不得在他出現(xiàn)任何問題之前就掃除所有障礙、快速解決所有問題,為孩子盡可能提前鋪就一條通暢無比的人生康莊大道! 所以當孩子不按我的標準與期待去做的時候,我是很沒安全感,生怕他會犯錯,走彎路。于是我就經(jīng)常生氣,然后就會情緒失控,孩子也跟著惴惴不安、小心翼翼。 當我的父母和愛人指出來的時候,我就覺得他們不理解我,他們只知道否定我,從沒在自己身上找問題的根源。 我在單位上也是如此,當同事、領導對我的意見、安排或決策提出異議時,我即使表面和顏悅色,其實內(nèi)心是緊張和不安的,生怕得不到別人的認同。 用教練的話來講就是:我的自卑、不自信深入骨髓卻從不自知! 于是,當別人沒法滿足我的期待、標準時候,我就會覺得別人就是在跟我抬杠,特別是自己的親人。 面對兒子的言行,我總是看不順眼,認為兒子總是喜歡與我抬杠,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 自己一直是以付出之名去綁架兒子,期待兒子能滿足我的要求,用愛的借口去控制他,期待兒子言行能嚴格按照我的標準。 過往的我對孩子有很深的執(zhí)念:因為媽媽是愛你的,所以你不能對我無禮,不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回溯我自己的過往,在很小有記憶開始,我與我父親的關系就是如此。 我父親來自于貧困山村,早年獨自一人外出讀書后背井離鄉(xiāng)到我母親的城鎮(zhèn)工作、定居,身邊沒有他那邊的親人,朋友也很少。 我想這個可能也是父親一直以來性格內(nèi)向、寡言少語的原因吧。小的時候,我稍有不滿足,我就冷落父親,對他不理不睬。然后,父親會以近似討好的形式與我和解。所以我一直很依賴父親,總認為只有他對我最好。 成家后的我對丈夫的方式竟然也是如此:我和他吵架了,深夜他就黑暗中摸摸我的臉,怕我獨自落淚。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他沒有這樣了,我就覺得他對我的愛少了。 我從懷孕到大寶7歲時都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仍然對我做了一切他們能做到的。父親身體不好,我也對他盡心盡力。 2016年,我從美國回來,我弟弟的孩子出生了,父親非常想與自己的孫子住一起,就不愿意和我們住了,當時我就很生氣,我覺得我這輩子一直把父親當自己的命,我對他這么好,他怎么有了孫子就完全不要我了呢? 于是,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和父親幾乎沒有來往,沒有問候,甚至對我弟弟也有怨恨…… 直到現(xiàn)在我跟隨教練開始做自我療愈時,我才猛然驚醒:原來我自己一直在用所謂的愛控制我身邊的親人,我內(nèi)心中一直有個聲音—我這么愛你,你怎么能不按我的想法做? 猶如抽絲剝繭般,我每日勇敢地剖析自己,才發(fā)現(xiàn)原來的自己竟然是如此可怕! 自己其實一直很自私!很冷漠!不懂得感恩父母! 我這些日子經(jīng)常自我問心:我怎么了?我怎么是如此的一個人?我不接納這樣的一個自己,于是我陷入深深地難過中,我在反省懺悔中不斷在落淚,直至撕心裂肺大聲哭出來。 我重新反思了自己與孩子的過往:自己曾經(jīng)說要對兒子全部接納、理解其實都是有目的,有功利性的! 我還是在想他滿足我的要求與期待,讓孩子虧欠我,以達到我控制他的目的。過往的我真的就如兒子對我說的:你很假,很虛偽! 在教練的指導下,我不間斷地練習身體正念與5A自我對話,開始學會不評判、不當真、不抗拒,慢慢嘗試去接納自己,勇敢與父母和解,真實地對他們說出愛的語言。 當我開始踏上真正接納自己之路,不再對自己與他人苛刻,我突然發(fā)現(xiàn)與兒子的相處,不再像過往帶目的和功利性而讓自己說話小心翼翼、遷就、討好,不再壓抑自己內(nèi)心中的真實感受,不再像過往一樣對自己的生氣和不滿不敢對孩子表達。 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教練所說的: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不僅要有彼此的界限,更要做到長幼有序!這樣兒子才能真正有他自己的價值感和安全感! 當我慢慢去做了,雖然很多細節(jié)方面,我現(xiàn)在做的還是不夠到位,但是我的焦慮大大減輕了,雖然自己的焦慮擔憂還是有反復,畢竟為了兒子搬到現(xiàn)在的學區(qū)房,學校就在一墻之隔,每天聽著學校的廣播與學生們打球的歡呼聲,自己內(nèi)心還是不由得揪心。 現(xiàn)在的學區(qū)房距離自己上班的地方更遠了,每天耗在路上的時間就多了一小時,而兒子還是不上學,天天打游戲,我有時想到這些,還是會焦慮、擔憂…… 每當我內(nèi)在情緒上有波動,幸好教練能及時與我溝通,通過教練每次耐心的層層剖析指導,我開始覺察到了自己隱藏在深處潛意識中的各種信念。 孩子之所以變成現(xiàn)在沉迷游戲、厭學在家,其實是因為我在兒子的成長中缺位了,我潛意識里希望兒子離不開我。再者我自己成長中處處受母親的管制,長大后受觀念的限制,不能活出來,做我自己! 于是潛意識里,正如教練說的:我其實是欣賞兒子他能自由做他自己的這種狀態(tài)。覺察到這些后,我更加著重活在當下,接納自己,成長自己! 隨著自己的成長,兒子和我的親子關系逐步緩解,原來反鎖房門呆在房間玩游戲的時間慢慢減少了,偶爾他也會幫我做點家務事,晚上到了時間,他也會自動下線,關掉電腦。 當我一次次覺知到自己隱藏在潛意識中的信念后,我就自然『轉(zhuǎn)心轉(zhuǎn)念轉(zhuǎn)命運』了,就如黎明前黑夜與白天交替,其實無須改變自己,如如不動,隨心而動!相信我成長了,兒子就重回天然成長軌道,未來的他自然會越來越好! 教練寄語對于一個家庭來講,家長是樹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問題,多半是樹根也有問題。 家長們常?!翱吹健钡暮⒆拥膯栴},其實是他自己的問題在孩子身上的“開花”。家長意味著“頭腦”,孩子代表著“心”。 當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現(xiàn)問題時,那是“頭腦”出了問題。也就是說孩子厭學、叛逆、沉迷游戲等問題,其實唯一徹底解決的途徑在于家長成長過程中的不斷自我覺醒! 我們看到很多家長把孩子變成他們自己“內(nèi)在安全”、“感受到被愛”的要挾物。當一個小孩是父母眼中的“人質(zhì)”時,那么這個孩子能否感受到真正的親子教育嗎? 當孩子變成了整個社會或家庭的內(nèi)在恐懼之河上的波濤,他自然無法獲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 當你因為恐懼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擔憂、焦慮時,他也能感受到恐懼,即使他很??;當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 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內(nèi)心敏感的接收器,他在真實反映你內(nèi)心中的各種信念與情緒。 一個好的家長,應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心”上來! 孩子的問題其實不用急著解決,無須到處尋覓答案,更多的是你要明白孩子問題此刻存在的意義!它其實是向你自己的內(nèi)在顯示著:
在這里我想起曾經(jīng)看過的一句話,我稍微修改一下: 所謂的親子關系只能確定是一種血緣關系,它的主要成分不一定就是愛,如果你想愛孩子,請先學會愛自己! 今生要認清自己、接納自己才真的是人世間最深的修行! 如果你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叛逆、早戀、厭學、玩手機……),或者想學習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親子溝通技巧,你可以通過微信聯(lián)系壹心大哥,免費幫你分析孩子教育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