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偶然看到了一個問題:已經(jīng)有男朋友,但遇到了更喜歡的男生怎么辦? 下面的回答,各持己見,有人叫她跟從本心,既然不愛,那么就早點分手,有人勸她青春寶貴,為何不能沖動一次呢,也有人勸她理智冷靜,考慮清楚到底是因為新鮮還是真的喜歡,更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說她是渣女,就是想出軌,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那么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到底該怎么做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一天,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來找他求教,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 于是蘇格拉底帶領弟子們來到一片麥田,讓他們每人在麥田中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不能走回頭路,且只能摘一支。 第一個弟子剛剛走了幾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認為是最大的麥穗,結果發(fā)現(xiàn)后面的大麥穗多的是; 第二個一直左顧右盼,東瞧西望,直到終點才發(fā)現(xiàn),前面最大的麥穗已經(jīng)錯過了; 第三個把麥田分為三份,走第一個1/3時,只看不摘,分出大、中、小三類麥穗,在第二個1/3里驗證是否正確,在第三個1/3里選擇了麥穗中最大最美麗的一支。 盡管第三個其實并沒有摘到嚴格標準上的最大的麥穗,但是他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 這就是號稱能讓每個人受益終身的擇偶準則——“麥田理論”了。 其實這個故事中的那片麥田,和我們每個人的感情境遇很像。第一個弟子,一開始就急著把他認為最大的麥穗摘下來,可是走了沒幾步就開始后悔。 這就像是經(jīng)驗不足的人戀愛一樣,在沒有任何經(jīng)驗加持,因為一個人的某項特質,就快速愛上對方??僧斦嬲谝黄鹬螅瑓s發(fā)現(xiàn),你們根本不適合,對方也根本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 而第二個弟子的做法,就有點像是擁有了一兩段感情經(jīng)驗,但由于結果不大理想,并且自身條件又不錯的人。 他們的心里建立起許多條件,不斷的對比所遇到的人,總覺得后面還有更好的。而忽略了自身價值的評估和相處的重要性,所以始終找不到最合適的那個人。 而今天我們說到的這個問題,其實就像是在這兩種情況結合的一種輪回,有些人終其一生,在麥穗田里不斷尋找著她所認為的最大的麥穗。 當他向前走,很輕易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他認為大的麥穗,可是沒走兩步,卻發(fā)現(xiàn)自己原先摘的那個不如現(xiàn)在眼前的這個大,于是不停的扔掉再摘,扔掉再摘,到頭來兩手空空什么都沒有留下來。 這種就像是大家在交往過程中,當你看到一個新的對象,看到他身上的某項特質,你就會覺得他是你理想的那個人,所以就會有種想要拋下現(xiàn)任去追求那個完美的人的想法。 但殊不知,相處之后,這個完美的人身上總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喜歡的點。人都有多面,就像是有魅力的人,會讓你沒有安全感,而有安全感的人又容易讓你覺得無趣。 到頭來你會發(fā)現(xiàn),欲望和完美,其實就像是一個黑洞,怎么填都填不滿。 而第三位弟子的做法,其實就比較聰明了,他把麥田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收集信息,去了解大中小的;第二個部分,去認證他之前的判斷是否正確;第三個部分,他就依照前兩段所建立的標準,去尋找最大的麥穗。 雖然最后他得到的麥穗,絕非真正意義上這片麥田里最大的,但他卻已經(jīng)心滿意足。 這就像是我們深入的跟一個人相處,去拓展資源,你先跟別人相處了解,才知道什么樣的人是適合你的,什么樣的人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很多時候,感情不只需要感性的判斷,還需要理性的把控。你要清楚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麥穗,有的只是互相尊重跟包容。人都有私心的,只是看雙方愿意付出多少代價,維持這段愛情。 完美的人,你這一生可能會遇見很多,但真正適合你的,一定是那個愿意跟你長久磨合的人。 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無法承受的傷痛,應該是當一個人,拋下手中的麥穗,去摘下他認為更大的麥穗后,認真的比對,才發(fā)現(xiàn),原來扔掉的才是最大的,但遺憾的是那個麥穗已經(jīng)被別人所擁有了。 可能看到這里,有些人會說,我身上又不存在這種情況,這個麥田理論,好像跟我關系不大呢。 你錯了。因為麥田理論還蘊含著一個大前題,那就是:無論你現(xiàn)在擁有選擇的困擾與否,你都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要讓自己處于選擇方。 因為如果今天你連自己的高價值都做不到,那么你自然也就不會擁有選擇權。而是變成了你所向往的對象眼里,麥田里最普通的一顆麥穗,只能呆呆的被人挑選,并且還很大程度入不了眼。 你是被選擇的那個人,還是選擇的那個人,自身的價值感很重要。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你必須確保你的異性資源的充足性,因為這樣你才能更加有效的去尋找你合適的對象。 否則你面前連麥田都不存在,又談什么摘麥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