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是江南地區(qū)的水系根基。攝影 / 黃明 蘇州,真的太富了,這是有歷史依據(jù)的。 在東方式皇權社會中,當時蘇州所在的江南地區(qū)可以說是天選之地,富絕海內、文化繁榮,作為財富中心,不僅農業(yè)賦稅全國最重,對工商業(yè)的雁過拔毛也與時俱進地水漲船高。為歷朝最高統(tǒng)治者所關照和護佑——雖然他們的最終目的可能只是讓這里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財富。 說來或許令人難以置信,江南的開發(fā)史,可以說是一部從不毛之地中長出來的造富史。 -01-從澤國到水鄉(xiāng),與水爭田 受水的因素影響,村鎮(zhèn)聚落大多緊沿河道、農田排布,人們的生產生活 也圍繞水而展開。攝影 / 孫偉忠 最初的“江南”—“江之南”,泛指整個長江以南,若以《禹貢》的“九州”觀念 來劃分,則幾乎整個荊州和揚州都可以納入“江南”的范疇。今日所指的江南,是明清時代才逐漸成形的狹義的江南,它指向蘇南浙北這片多水的平原地帶,專指以蘇州為中心的幾個平原府域。這片地帶始終是整個帝國境內財富匯聚度最高的經濟中心,“江南”之名也最終從自然地理領域,過渡到經濟和文化概念上。 船過去是通行于太湖水網的重要交通工具。攝影 / 焦青 長江寬廣浩蕩,太湖煙波浩渺,是蘇州必定多水的基調。 蘇州的湖,不僅多,而且大。翻開蘇南的地圖,我們能看到陽澄湖、淀山湖、澄湖、獨墅湖等一連串較大湖泊,以及它們之間穿插密布著的無數(shù)小湖。 太湖之水給予了江南地區(qū)農田灌溉之利,也讓這里享有豐厚的水產資源。攝影 / 張克新 蘇州城的選址仍不失巧妙。蘇州城地勢高亢、泥濘不沾身,有平敞的地利和臨水之便,位置可謂恰到好處。與水稻種植業(yè)所需的理想土壤環(huán)境非常契合,這種墾殖形式就是被后世稱作“圍田”的雛形。圍田的本質其實是與水爭地,通過圍擋筑堤把原有的湖澤或河面占據(jù)成田,這樣松散的圍田也不會影響到河湖的正常排水。 -02-農業(yè)革新,絲棉的出現(xiàn) 蘇州的“四季水田” 圩田系統(tǒng)的完善是江南從“饒”到“富”的關鍵一步。 圩田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也深刻地影響著地理空間的格局。早期的圩田規(guī)模很大,吳 越時,一個大圩基本相當于當時的一座城池。經過一代代發(fā)展,圩田工程逐漸純熟,為了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釋放,占城稻在江南地區(qū)促成了這個質變。這個優(yōu)質稻種在江南的氣候條件下可以實現(xiàn)一年兩熟,使單位面積土地上的生產更高效,占城稻的引進是中國農業(yè)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新。除糧食之外,其他各種農作物也逐漸出現(xiàn)在江南的圩田之中。 -03- 運河水網,江南之富的命脈 京杭運河南北貫穿蘇州境,一度給沿線市 鎮(zhèn)帶來繁榮。攝影 / 吳娉 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發(fā)生長,棉和絲成為太湖平原地區(qū)除了魚米之外最重要的兩種農產品—東部的沿海高地產棉,碟形洼地腹心部位的圩岸上植桑養(yǎng)蠶。正因為有了原料的供給,當?shù)氐纳a逐漸聚集、規(guī)模逐漸擴大,成為了地方性產業(yè)和市鎮(zhèn)人民的個體謀生手段。 日頭初上,船民 們劃著小舢板出來打招呼,解開繩索,再開始新的路途。攝影 / 丁嘉一 生產產品還不夠,如何把產品賣出去,變換成財富流轉回來,才是能否形成工商業(yè)繁榮的關鍵。 這就依賴于江南密集繁復的水網,水運的低成本優(yōu)勢。水能載舟,舟能裝貨。作為當時江南的航運中心,只要一條船,蘇州就可以將數(shù)量巨大的絲棉制品和其他貨物運輸出去。對工坊商號來說,高效而暢通的貨物運輸,意味著產品可以賣到更遠的地方、賣給更多的消費者;對農民來說,運力增大,就能為工商市鎮(zhèn)提供更多絲棉原料,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04- 白銀助力,中國的財富集散地 蘇州城南的寶帶橋始建于唐代,它平行于運河,是運河古纖道的一部分。攝影 / 殷啟民 蘇州稱雄江南的唯一原因,并不是“被動”地成為交通樞紐。 蘇州作為區(qū)域性政治經濟的中心,地位從未被動搖過。中心勢必帶來各方面資源的積聚,尤其是精英階層的聚居,幫助蘇州城積累了豐富且高端的商品和服務。因此周邊村鎮(zhèn)甚至府縣的購買力源源不斷地匯聚過來,刺激著市場消費,同時再反哺財富水平的增長。 已有千年歷史的虎丘塔,聳立于姑蘇城西郊的虎丘山上,也是古老蘇州的標志性建筑。攝影 / 任祝成 隆慶元年(1567 年),海外來客帶來了巨量白銀,用以購買中國產品。但當時的中國本土,金銀更多會作為儲值物、而非貨幣而存在。在一段時間的輸入積累和改革后,政府同樣可以用征收來的銀子去購買所需的物資和勞力。白銀,這些廣受歡迎的“外來者”開始在遼闊的疆域中流轉起來。作為中樞環(huán)節(jié)的“集散地”,產品與勞動力在這里越聚越多,也意味著更多的財富在這里來而又往。 歷數(shù)明清時代的各大經濟地理中心,毫無疑問,作為全國性生產與商品貿易的中樞,唯有江南算得上這樣的“集散地”。作為江南的中心,蘇州自然也擔得起整個中國的財富集散地。 江南煙雨 江南,是繁華富庶的江南。 蘇州,更繁華富庶了上千年。 |
|
來自: 花小鼠 > 《蟲二天堂-蘇杭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