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的時間跨度,從一號堆的4800年前到二號堆的3000年前,近2000年的時間,出土文物之精美,蘊含的思想之深刻,至今科學都難望其項背,但沒有一件文物刻有文字,以三星堆所呈現(xiàn)的文化高度,這是一件不可思義的事情,除非刻意為之,把不立文字當成一個基本原則,至始至終,一以貫之地遵循。 把不立文字當作基本原則,讓人想起后世的禪宗。 不立文字,就是不憑借語言文字來解釋、傳授教義。傳教的人不立文字,學佛的人不依文字;禪宗認為語言在傳遞意義的同時又遮蔽了意義,因此,佛學、佛教最精微最深刻的義理,在佛經的文字以外,在語言以外,“第一義”不可說。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大迦葉. 這便是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十六字玄旨的由來 直指人心,即傳道授意,要以心印心,以心觀心,心外無法,離心以外,也不見有性或非性的存在。自覺內證,內外一切法,無非都是自心的現(xiàn)量境界。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都與精神與靈性高度相關,不立文字,正法眼藏,縱目的蠶叢青銅面具,似乎是在向世人昭示這一蜀人的無上至高的思想原則。 蜀的甲骨文,寫成目私,意思是向內看,內觀入定是道家的功法,相傳《黃帝內經》便是源于內視,三星堆縱目的青銅面具也許是用夸張的手法表示向內縱深而視,蠶叢縱目的秘密不是眼睛向外凸出,而是向內縱深而視,縱面青銅面具便是寫了一個蜀字。 若此推論成立,正法眼藏,不立文字是三星堆文化的基本原則,那么蠶叢所代表的古蜀文化,方是禪宗的源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