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泛舟,人間清歡 大家好呀~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讀「儒家經(jīng)典」,四書里《論語》的共讀。 上一篇里,我們了解了「學習」的方法。 在孔子來看,學習,分別是兩個詞,即「學」與「習」,其中,「學」的意思是「模仿」,模仿圣人或是厲害的人的一言一行,「習」是「反復練習」,直到它們內化成你日常習慣中的一部分。 更多內容,請戳:孔子談「學習」:學習,就是模仿和練習 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論語》里《學而第一》的共讀。 01.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里的「朋」,是指同類,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那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當今這個社會,「朋友」一定是一個被用爛了詞語。 學校里念書的時候,很多人會稱自己的「同學」「室友」為「朋友」,步入社會以后,又會把工作外參加活動的,新認識的人稱為「朋友」。 殊不知,「朋友」是人際關系中,很親密的一類,只有三觀一致,志同道合,彼此都愿意為了對方付出的人,才叫做「朋友」。 一個人若是相識滿天下,人人都是自己的「朋友」,Ta往往沒有幾個能夠推心置腹的好友,可以說是人生一大憾事了~ 所以,既然我們這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請把時間投入在那些你喜歡,也喜歡你的人身上,與他們在相互切磋中成長吧~ 02.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里的「知」和「慍」,分別是指「理解」和「生氣」的意思。 我們要把這句話和前面那半句連起來看。 前面那半句講的我們與「志同道合」的人的關系,人人都很熟悉,都能夠做到,因為不管是什么人,都會很有共鳴;后面這半句,雖然都「知道」,但「做到」就難了。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人不知而慍」,人家不理解自己,就很郁悶,很生氣。 畢竟,人之常情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支持。一旦發(fā)現(xiàn)別人和自己的觀念向左,下意識都會有種被冒犯的感覺,自然也就「慍」了。 于是,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你怎么連這個都不知道」,或是背地里埋怨說「唉,他這個人,我簡直和他沒法說。這腦回路也太清奇了」。 然而,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別人知道的事情,我們難道都知道嗎? 不要以為別人都跟自己一樣,我們知道的,別人就有義務知道;我們認為很簡單的道理,別人就該很明白。說不定有些對別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你根本就想不通呢~ 另外,《大學》里也講了,修身是你自個的事情,你因為多讀了幾本書,多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對這個世界上的事與物又多了幾分了解,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本是一件好事。 你本可以在這條自己認定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直到到達你心中的終點,至于別人理不理解你,怎么評價你,那是別人的事情。 若是別人的評價真的那么重要,重要到能夠牽動你的情緒,讓你大動肝火,非要爭個輸贏的話,你這個所謂的「目標」也不過只是心血來潮罷了~怕是難成氣候。 因此,走自己的路,學自己的知識,讓別人說去吧~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 下一篇里,我們將繼續(xù)《論語》里《學而第一》的共讀。 敬請期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