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苑 xyzych1988 本文選自網(wǎng)絡(luò),欲知詳情,點擊文末左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治療偏癱十二大法(下) 七、益氣散風法 適應證:氣血俱虛,寒濕內(nèi)蘊,外受風寒,偏癱身重,心中寒,氣短乏力,手足厥冷,舌苔薄白,脈沉細弦。 方藥:侯氏黑散加減:菊花40克,白術(shù)10克,細辛3克,茯苓3克,牡蠣3克,桔梗8克,防風10克,人參4克,明礬3克,黃芩5克,當歸3克,干姜3克,川芎3克,附子5克。共為細末,一日3次,一次1一3克,黃酒少許,冷服。 病例:李翰卿先生治一男性患者,右側(cè)輕度偏癱1年,四肢沉重,行路困難,有時翻身亦感困難,畏寒怯冷,納差神疲,舌質(zhì)淡苔薄白,指厥脈微。予侯氏黑散2月而愈。 八、苦寒瀉火法 適應證:肝膽實火,筋脈失養(yǎng),頭暈頭痛,煩躁易怒,輕度偏癱,惡熱,尿黃赤,舌質(zhì)紅苔黃或黃白,脈弦數(shù)者。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木通10克,當歸10克,防風10克。 若大便干燥,舌苔黃燥者,去車前子、澤瀉、木通,加酒軍6—10克。 病例:胡××,男,成。高血壓、腦血栓形成3個月來,雖經(jīng)針灸、中、西藥物治療有效,但仍左半身活動不便,頭暈頭痛,煩躁易怒。詢之,除上癥外,并見目赤口苦,便干尿黃,舌苔黃,脈弦數(shù)。予龍膽瀉肝湯加減20劑而愈。 九、化痰通絡(luò)法 適應證:氣滯痰郁,絡(luò)脈不通,偏癱攣急,難于屈伸,疼痛,癡呆,或無故悲哭,舌苔白或黃白,脈沉滑。 方藥:癲狂夢醒湯加減:桃仁24克,柴胡9克,香附9克,木通9克,赤芍9克,半夏9克,大腹皮9克,青皮9克,陳皮9克,桑皮9克,川芎9克,蘇子30克,甘草15克。 若僅輕微偏癱,頭暈,口干,脈弦滑者,熄風通絡(luò)湯:鉤藤30克,地龍10克,桑枝30克,木瓜10克,枳殼10克,香櫞10克,佛手10克,連翹10克,絲瓜絡(luò)10克。 病例:高××,女,60歲。腦血栓形成4年多來,癡呆妄語,右側(cè)偏癱,翻身站立等均困難,飲食尚可,舌偏歪,舌質(zhì)紅苔黃,脈沉弦滑。診為氣滯痰郁,脈絡(luò)瘀滯,予癲狂夢醒湯加減10劑,偏癱、妄語、癡呆等好轉(zhuǎn)。20劑后翻身自如.并能在他人攙扶下走路。 十、益氣養(yǎng)血,化痰通絡(luò)法 適應證:氣血俱衰,痰濁阻滯,痰多或不多,昏迷或失語,或癱瘓緩縱不收,心悸失眠,煩躁易怒,舌苔白或黃白而膩,脈虛大弦滑。 方藥:十味溫膽湯加減:黃芪15克,當歸9克,丹參15克,麥冬9克,人參9克,五味子9克,竹茹9克,枳實9克,半夏9克,陳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川芎9克,知母6克。 病例:岳××,男,71歲。腦血栓形成2個多月來昏迷、癱瘓不見改善,審其證除昏迷、癱瘓外,喉中痰聲漉漉不止,發(fā)熱,舌苔黃白厚膩,脈虛大弦滑。診為氣陰俱衰,痰火郁結(jié),絡(luò)脈瘀滯,心竅被蒙。予十味溫膽湯加減10劑神志轉(zhuǎn)清,偏癱好轉(zhuǎn),繼服1個月后上下肢活動明顯改善,但行走仍略感不適,半年后諸癥消失而愈。 十一、補氣養(yǎng)陰法 適應證:偏癱數(shù)年久久不愈,氣短乏力,汗多口干,舌質(zhì)紅,苔黃白,脈虛大。 方藥:芪脈地黃湯加減:黃芪15克,當歸10克,麥冬]O克,黨參10克,五味子10克,蒼術(shù)10克,生地15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 病例:徐××,男,69歲。偏癱9年,翻身困難,雖兩人攙扶亦僅能走六七步,氣短乏力,疲乏思睡,食欲正常,自汗盜汗,舌質(zhì)紅少苔,脈虛大。診為氣陰兩虛。予芪脈地黃湯40劑后能自如的翻身,60劑后能在放下拐杖的情況下走路四五百米左右。 十二、培補腎氣法 適應證:腎氣虛衰,筋骨失養(yǎng),癱瘓久久不愈,脈沉細弦或虛大無根者.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熟地30克,肉蓯蓉15克,巴戟天10克,山萸肉10克,石斛10克,麥冬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6克,菖蒲10克,遠志10克,薄荷1.5克,生姜3片,大棗4個。 脈細數(shù),舌質(zhì)紅或舌尖紅赤,尿黃者,虎潛丸加減:酒黃柏6克,炙龜甲30克,知母3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陳皮10克,鎖陽10克,干姜1克。 病例:商××,男,50歲。右側(cè)偏癱,語澀5年多。審其脈微弱,指趾厥冷。予地黃飲子加減2年,愈。 醫(yī)案 以下是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的介紹 《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 1 民國時期最淳樸、最原生態(tài)、最接地氣的醫(yī)案; 2 全國各地名醫(yī),有家傳者、有拜師者、有自學者、有傳奇者,各類醫(yī)生的醫(yī)案具有涵蓋; 3 紹派名醫(yī)何廉臣主編,從病人到醫(yī)生、從起病到痊愈、從診斷到治療的全過程,來龍去脈,清晰明確,方藥劑量各不短缺,每案后還有名醫(yī)點評; 4 和“學院派”完全不同的風格,讓您領(lǐng)略不一樣的醫(yī)案、不一樣的中醫(yī)、不一樣的民國。
|
|
來自: 源源118 > 《中醫(y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