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成語叫“人言可畏”,出自《詩經(jīng)·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毖哉摽此茮]什么殺傷力,實則可以對他人造成精神性傷害,精神傷害又會帶來生理影響,最終“流言蜚語,積毀銷骨”。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新聞界的真實案例。 普利策新聞獎設立于1917年,歷經(jīng)一個世紀,已成為新聞業(yè)標桿般的存在。通俗點說,新聞界的諾貝爾獎就是它了。拿到這份獎項,按理說應該是值得驕傲和開心的事情,然而26年前,《饑餓的蘇丹》攝影師卻在拿獎2月后抑郁自盡了。 攝影師的名字叫凱文·卡特,當年憑借這張聞名世界的照片,他拿到了普利策“特寫性新聞攝影”獎項。自從照片問世后,見過它的人,無一不為照片展示的非洲落后地區(qū)真實災難饑荒場景感到震撼。 照片拍攝于1993年,美國的《紐約時報》于當年3月首次刊登了它。在引發(fā)人們的廣泛討論后,許多媒體爭相將其推廣到全世界范圍內(nèi)。照片上的蘇丹小女孩看起來非常可憐,她常年忍受饑餓折磨,身上只剩皮包骨頭,頭大身小,瘦弱不堪,一點力氣也沒有。 這些還不是讓看照片的人最悲傷絕望的。小女孩餓得沒力氣,走不動,她將頭埋起來,靜靜地休息。她沒發(fā)現(xiàn),自己身后不遠處有一只禿鷲正直直盯著她,好像已經(jīng)把她當成了可以撿食的對象。也就是說,連禿鷲都感受到了女孩的衰弱氣息。 因此,照片一經(jīng)刊登就引發(fā)了巨大爭議,為什么拍下這張照片的人,可以拿到新聞界高級獎項?他為什么沒有放下攝像機,先去拯救身陷危險的小女孩?為什么普利策新聞獎,會給這樣一個冷血無情的攝影師送上榮譽? 實際上,攝影師卡特來自南非,是一個黑白混血兒。他致力于反種族歧視,為了呼吁更多人關注非洲的饑餓與貧窮,關注黑人權(quán)益,卡特拍攝了許多真實照片。拍到《饑餓的蘇丹》畫面時正值蘇丹國內(nèi)戰(zhàn)亂與饑荒并存,卡特在蘇丹糧食救濟點附近看到了小女孩。 他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馬上拿起攝影機,按下快門,隨后趕走了那只禿鷲。小女孩并不是孤身一人,當時她隨母親一起去領取聯(lián)合國派發(fā)的救濟糧,她手上還戴著一個人道主義保護的環(huán)。母親忙著去拿糧食,沒顧得上小女孩,她就靜靜地在旁邊等待。 而當時的卡特是搭載聯(lián)合國派發(fā)糧食的飛機來到蘇丹,負責拍攝真實饑荒場景的攝影師。他同情那些可憐的孩子,照片中的小女孩走后,他坐在一棵樹下,精神恍惚地念叨著女兒的名字,說自己很想抱抱女兒,他還不停地呼喚著上帝,邊呼喚邊流淚。 但照片登出后,很少有人關注事實真相,大部分的媒體與公眾都只看到照片拍攝時禿鷲站在女孩身后,因此他們批評卡特無情,只顧著拍照片,不管小女孩死活。有家媒體的評論是這樣寫的:“(卡特)踩在小女孩的尸體上得了普利策獎。” 在接連不斷的負面輿論攻擊下,卡特精神崩潰了。1994年,卡特拿到普利策新聞獎項,隨后南非警察便發(fā)現(xiàn)卡特在自己的汽車內(nèi)自盡,已經(jīng)救不過來了。他留下遺言,說“真的對不起大家”。 然而,即使卡特已經(jīng)死去,那些“正義人士”對他的攻擊卻并沒停止,甚至轉(zhuǎn)移到他家人身上。直到2011年,媒體找到了“小女孩”的父親。對方說,《饑餓的蘇丹》照片拍攝對象其實是他的兒子,他們家一直靠領取救濟糧生活。 不幸的是,兒子已經(jīng)在4年前因病去世了。至此,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些攻擊卡特踩著小女孩尸體得獎的人,甚至沒有花心思去調(diào)查卡特的經(jīng)歷,也沒有去調(diào)查小女孩一家的真實生活狀況,他們只是用自己的“道德”去嚴格要求卡特,最終逼死了這名攝影師。 卡特拍攝那張照片,本意是想讓人們關注落后貧窮地區(qū),否則他也不用冒著戰(zhàn)亂風險前往當時的蘇丹??杀氖牵嘘P他個人道德討論的謠言甚囂塵上,蘇丹饑餓狀況卻因此被人們忽略得很徹底。如果再來一次,不知卡特是否還會按下快門。 author:蜀山筆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
來自: singer0852 > 《攝影類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