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我們,出于種種顧慮,經(jīng)常會在自我與實現(xiàn)之間選擇做出讓步和妥協(xié)。 因為我們清楚,也許不是在所有場合都適合完全展露真實的自己。 青年作家蔣方舟曾在一檔公開欄目中說道,自己雖年少成名,一直扮演著別人家的好孩子的角色,但為了維持好這樣的“人設(shè)”,她需要在很多時候委屈自己,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且在之后很長時間,都抹不去這樣不斷壓抑自己所帶來的困擾。 這就是造成不斷壓抑自己的原因之一 ——趨利避害 孩子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想吃到糖,就必須乖、聽話,做到滿足大人預期的事情之后,就能被獎勵自己想要的。 反之,如果隨性壞了規(guī)矩,那么大概率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甚至還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 這樣不斷壓抑自己,久而久之,習慣了趨利避害,漸漸養(yǎng)成了“討好型人格”。 在日本小說家太宰治所寫的中篇小說《人間失格》中,主人公葉藏就是這樣一個角色。 他從小就和別人不同,害怕人類,卻又能敏銳的洞察人心,于是他通過偽裝真實的自己來博取他人的歡心。 偶爾能在自己身上看到葉藏的影子。 因而,會在學校里變成勤奮的學生,在家族親戚之間做一個溫順的晚輩,在各種社交場合中規(guī)中矩。 這些由社會期待組成的人格面具成了必不可少的社交禮節(jié)和自我保護。 這就講到了壓抑自己的原因之二 ——社會潛意識(social unconscious) 所謂社會潛意識,是指一個社會的大多數(shù)成員共同存在的被壓抑的領(lǐng)域。 弗洛姆認為意識是文化的產(chǎn)物,人的任何行為都是特定歷史文化的結(jié)果,而特定的歷史文化則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多數(shù)人所共同擁有的語言、邏輯和社會禁忌等,這些都被稱作社會過濾器。 而壓抑則是通過這些過濾器來完成,不為社會所容納的則被壓抑而成為社會潛意識。 習慣了用討好型人格來處理社交的人,會變得越來越?jīng)]有自我。 軀體和內(nèi)心開始兩極分化,也許會形成兩個自己。 一個是十歲就比成年人還成熟的自己,一個是就算20了,身體里還有一個小孩子的自己。 這樣的分化會導致很強的不確定性,思維也會形成分裂的兩個聲音。 表面上的自己,中規(guī)中矩的應(yīng)付著世界。 實際上內(nèi)心里的小孩子,早已按耐不住對生活的熱切,對夢想的渴望,對世界的好奇。 但是為了維持好自己的人設(shè),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壓抑著自己,任由那副面具不斷侵占著自我的領(lǐng)地。 久而久之,行為和思考都開始由那個社會化的成年人來控制,這就將導致自我分化程度降低。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個體是受理智還是受情緒支配的能力。 自我分化包括兩個過程:一是把自我從他人那里分化出來,另一個是分辨理智過程和感受過程。 自我分化水平較低的個體,其行為只能依據(jù)情緒反應(yīng),容易依賴他人,容易產(chǎn)生融合狀態(tài),在處理問題時極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缺乏理性的判斷。 對于習慣壓抑自我的人而言,處理問題時一旦發(fā)生一點不在預料之中的差錯,其自我價值認同感將會無限降低。 所思考的問題,往往首先建立在自我妥協(xié)的基礎(chǔ)上,通??紤]的是別人需要我怎樣,而不是自己想要怎樣。 在這樣低自尊的形態(tài)下,慢慢遺失充滿生命力的自我,對自我的低認同感也將撲滅對生活中許多事情的熱情,漸漸形成抑郁傾向。 可以說,自我壓抑帶來的不僅僅是對自我的囚禁和消耗,還有對世界的淡漠和分離。長期而言,可怕的并不是無法選擇自己喜愛的道路,而是發(fā)現(xiàn)自己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喜愛的心情。 長期壓抑,活在陌生的自我里,積累下的委屈或是憤怒會產(chǎn)生強烈的反擊力。 壞的結(jié)果我們都不想看到。 那么,不妨適當與自己和解,適當去接納這個世界。 父母期待的成就,按部就班的生活,世俗規(guī)定的成功。自我異化的人,帶著的面具在層層的社會規(guī)則中越來越厚,當它漸漸遮蔽了真實的自我時,我們開始放棄區(qū)分我們的目標,究竟是外界施加的要求,還是真實自我的渴望。 因此,接納自己的第一課就是,學會獨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要更多的關(guān)注自己在一個階段里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 在與世界和解的過程中,學會交流尤為重要。 我們傾聽自我,也要面對外界的要求。 了解己的真實感受,并不意味著就要將所有的外部要求隔離在外,大多數(shù)人都是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 我們不遷就,也可以向外界適當表達出自己的訴求,通過溫和暗示等方式,在不為難他人的基礎(chǔ)上,多照顧自己的感受。 從而一點點的重建自我,一步步學會與世界和解,在自己熱愛的事情里面找回那份純粹的快樂,給真實的自我創(chuàng)造空間。 最后,希望每個曾壓抑自我的人都能與內(nèi)心的小可愛握手言和。 References(參考文獻 ) Jaeggi, R. (2014). Alien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O., & Smith, J. (2010). The Stormy Search for Self in Early Adulthood: Developmental Crisis and the Dissolution of Dysfunctional Personae.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38(2), 120–145. 科里著,譚晨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及實踐(第八版).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0 The Authentic Personality/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henticity Scal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5(3), 385–399. 編輯 ▏敘知 排版 ▏敘知 圖源▕ 部分網(wǎng)絡(luò) 侵刪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