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直在辯論一個比較玄的命題: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這種辯論,其實都少了場景感,沒有場景的辯論,就像是個屁。 很多時候,善也是惡,惡也是善。而唯一能保護自己的,則是,對善不傷害,對惡不姑息。 只是,我們所有的成長經(jīng)驗,都是在被教導(dǎo),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但是,因為對善的缺乏明晰的定義和必要的規(guī)則,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很有可能,我們終其一生,不知道“善良”到底是怎么樣的。 尤其,當(dāng)善良被無數(shù)次踐踏之后,我們陷入了人性邪惡論,陷入了不可自拔的人性暗黑所帶來的創(chuàng)痛里。 從此,有人說,我不再相信任何人。從此,有人暗暗發(fā)誓,我要做一個壞人,以惡制惡。很多人,越來越相信是人性本善,但社會把人變壞,而且這種“壞”,無可救藥。 01如果沒有善良,我們的世界該多冷漠。但是,你給予善良了,世界卻跟你翻臉了。 最震驚的,莫過于那個扶孕婦回家的中學(xué)生,她的善良,卻換來強奸、殺害,這樣極盡人性之惡的結(jié)局。從此,我們是不是就要教導(dǎo)我們的孩子,不要隨意去幫助他人,因為,那可能是惡魔們設(shè)的一個圈套。 還有那個扶摔倒的老太太起來的男子,你的好心,卻被訴諸法律,成為了被告,要求賠償醫(yī)療費。多可笑的世界,你一身正義,胸懷仁愛,卻成為壞人對付你的籌碼! 這些事情還有很多,都是人性之惡以非常人的方式,搏殺了人類最珍貴的“善良”。你甚至防不勝防。 又比如,家暴。這是需要怎樣的惡,才能對那個與你相識、相戀、相守的枕邊人,揮舞拳頭,讓她以血洗面。 這些惡,我們該怎么識別?該怎么遠(yuǎn)離?該怎么反擊? 我們面面相覷,渾身冰涼。 但是,惡,真的是隱蔽的,它仿佛永遠(yuǎn)都穿著保護色,我們即使如履薄冰,謹(jǐn)小慎微,總還是有人,誤入惡的魔域。 那是剜心之痛! 02惡,總是在善良面前,露出猙獰的面容。 我記得前些年,認(rèn)識一個姑娘,是那種很好說話的個性,也是從不多言他人是非,安分守己的孩子。即使別人說她點什么,她也是寬容笑笑,不予回?fù)?,在職場里,?yīng)該就是大家說的那種“無公害型”存在。 但是,有一天,她哭著說,為什么自己從不惹事,還經(jīng)常幫別人的忙,最后,自己卻是那個做錯最多的人?領(lǐng)導(dǎo)煩她,同事讓她幫忙,卻時不時拿她當(dāng)炮灰,有錯都是她的鍋。更甚至,有人落井下石,結(jié)果自己被辭退。 被辭退后,她總說:是不是我太好說話了,人家都覺得我好欺負(fù)? 毫無疑問,這個姑娘,是個好孩子。但現(xiàn)實生活中,她的“好”,并沒有換來應(yīng)該有的“好”的結(jié)局。反而,她成為了別人隨意可以拿來背鍋,拿來利用,拿來掩飾自己的一張擋箭符。 可是,為什么,她就會成為那張“擋箭符”呢? 或許,這個問題,那個孩子需要很長的時間,受很多的傷,才可能悟明白。 而這個“悟”的過程,世人稱之為“黑化”。看過《甄嬛傳》的,都說,甄嬛的黑化,是多么的合情合理。你看,如果不黑化,那么,甄嬛能活到第幾集?不黑化,怎么跟壞人斗?不黑化得更勝一籌,怎么斗得過壞人? 你越善良,壞人就越來欺負(fù)你,因為你善良啊。 難道,善良,真的就是要這樣任人宰割? 不是,只有那些沒有原則,沒有度的善良,才會被壞人盯上。 03壞人引導(dǎo)我們前進。有“度”的善良,才能保護善良,才能反擊邪惡。 無可否認(rèn),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其實就是正義與邪惡的混戰(zhàn)史。 我們后人,一直標(biāo)榜在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歷史的是與非,因此,不評判誰是善,誰是惡。 你看,這里就有一個問題,那么,到底誰是善,誰是惡呢?專家說,要看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利益集團、派系爭奪。 然后,就有了一個結(jié)論:成者王侯,敗者寇。與善惡,還是無關(guān)。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參與到政治里面。善惡,只能基于人性的場景而言。 比如,那個很委屈、很怨憤、被辭退的孩子,她毫無拒絕能力,也沒有反擊能力,任由同事壓榨她的勞動,出了錯,又拿她頂鍋,然后,她也不去跟老板分辨,以為自己不屑,或者不想傷人。但事實是,老板覺得你這個人做錯事,還不來解釋,真是扶不起的糞土,難不成還清高到這種程度? 然后,其他同事,看你頂鍋不回?fù)?,不辯白,不爭論,就覺得下次也可以拿你頂鍋,反正你就是任人拿捏的,在你身上做點壞事,沒有風(fēng)險系數(shù)。 你看,姑娘善良吧,但是,問題來了,她的沒有度的善良,招來了更多的壞人。是不是也可以說,沒有度的善良,也催生了邪惡。 這就是人性,與那個每天給饅頭的人遭遇,是不是如出一轍? 對于乞丐,偶爾施舍即可,每天給,便慣壞了人家,覺得你每天給的,本來就是他自己的饅頭,哪天不給了,你就罪大惡極了。 04善,永遠(yuǎn)是人性大道。 但要保護好善,需要給它一些不一樣的色彩。 一、給自己的善良,一定設(shè)一個“度”。 這個“度”,就是你拒絕的能力。 拒絕,是一種起碼的安全意識。拒絕,是告訴別人,這個事,這個地方,你們不可以逾越。拒絕,也是告訴別人,你的原則和底線。 你看,有人對朋友的求助從不忍心拒絕,最后,朋友反目成仇。你到最后都想不明白,為什么朋友會這么壞。但實際上,是朋友的內(nèi)心覺得你真的太好了,好到真的可以隨意對待,因為,你沒有對自己的好,設(shè)一個度。 善良,一定要有度,有節(jié)制,要不然,你就永遠(yuǎn)成為那個被辭退的孩子。 二、適當(dāng)給自己一點惡,可以增加反擊的能力,可以嚇到壞人。 善惡,很多時候,真的沒有明顯的界限,它要看場景。而且,除了法律的審判,我們真的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善,到底是不是善?;蛘?,它僅是對別人是善,對自己卻是惡。 那個被辭退的孩子,但凡有一次去拒絕,去辯白,去爭論,去反擊,那么,或許,她會活得很好。那些拿她當(dāng)炮灰的人,一定會看到欺負(fù)她的風(fēng)險系數(shù)。 給自己增加一點惡,比如別人幫你的時候,可以寫張委托辦理字條。等到真有錯了,你完全可以跟老板說,這真的與自己無關(guān),下次,有這種事,一定先跟老板匯報,不會直接幫別人忙。 有時候,善惡真的只是一念之間。但我們沒有必要為別人的一念惡,去買單。 三、學(xué)會看人做事,多看看,懂點人性,彎路會少走點。 人性貪婪,人性多變。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人性。但可以為我們自己的人性加一把防護傘。 對人,不輕信,不討好,不委曲求全。有的人偽善,看他做事的目的。有的人真惡,看他的品行。凡遇人遇事,都留三分。 這不是中庸,而是知道人情易變,人心總有不古。 到最后,善于惡,需要一點界限 05愿你一生明辨是非,守善之本心,與世間人心井水不犯河水,但該出手時就出手。 |
|
來自: 昵稱Zpzg8fzu > 《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