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ANA研究是一項開放標簽的、多中心隨機研究,涉及10個國家的126個研究中心,共納入2204例合并一項卒中危險因素的癥狀性房顫患者?;颊唠S機被分為導管消融組(n=1108)和藥物治療組(n=1096),中位隨訪時間長達48.5個月,其主要研究終點為死亡、卒中、嚴重出血或心臟驟停的復合事件,結果提示與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相比,導管消融并沒有顯著降低房顫患者的死亡、致殘性卒中、嚴重出血或心臟驟停的總發(fā)生率(導管消融組vs藥物治療組 8.0% vs 9.2%, HR 0.86 95%CI 0.65-1.15; P=0.30)。該研究為CABANA研究聚焦于導管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在房顫的遠期復發(fā)風險方面,納入1240例使用CABANA專有的心電圖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房顫患者,隨訪5年,分析房顫首次復發(fā)和房顫負荷情況,相關文章近期發(fā)表于JACC雜志。 共納入1240例患者,導管消融組(n=611)vs.藥物治療組(n=629例),中位年齡68歲,女性占比34.4%,非白色人種占比6.0%,陣發(fā)性房顫占比43.0%,入CABANA研究前中位房顫病程1年,中位CHA2DS2-VASc評分3分,其它相關基線資料見表1。 ▲表1 患者的基線資料 隨訪12個月,導管消融組和藥物治療組癥狀性房顫復發(fā)率分別為12.6%和27.5%,而導管消融組和藥物治療組癥狀性和無癥狀性房顫總復發(fā)率分別為36.4%和59.2%。隨訪5年,導管消融組較藥物治療組癥狀性房顫復發(fā)率顯著降低51%(HR: 0.49; 95% CI: 0.39-0.61; p < 0.001),癥狀性和無癥狀性房顫總復發(fā)率顯著降低48%(HR: 0.52; 95% CI: 0.45-0.60; p < 0.001),而癥狀性和無癥狀性房顫/房撲/房速綜合復發(fā)率降低47%(HR: 0.53; 95% CI: 0.46-0.62; p < 0.001)。房顫首次復發(fā)情況見表2、表3和表4。 ▲表2癥狀性房顫和癥狀性/無癥狀性房顫首次復發(fā)情況:導管消融組vs藥物治療組 ▲表3 房顫和房顫/房撲/房速綜合首次復發(fā)情況:導管消融組vs藥物治療組 ▲表4 房性心律失常復發(fā)類型:導管消融組vs藥物治療組 房顫負荷通過CABANA專有的心電圖監(jiān)測系統(tǒng)中的Holter監(jiān)測獲得,定義為記錄到房顫的時間占總記錄時間的百分比。兩組基線房顫負荷均為48%,隨訪12個月,導管消融組和藥物治療組的房顫負荷分別為6.3%和14.4%;隨訪5個月,房顫負荷分別為14.7%和20.8%(P<0.01)。不論是陣發(fā)性房顫還是持續(xù)性房顫,導管消融較藥物治療均能顯著降低房顫負荷。房顫負荷情況見表5和表6。 ▲表5 房顫負荷監(jiān)測情況 ▲表6 陣發(fā)性房顫和持續(xù)性房顫的房顫負荷監(jiān)測情況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1)隨訪5年,導管消融較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能降低大約50%的首次房顫/房撲/房速綜合復發(fā)率;2)無論是導管消融組還是藥物治療組,首次房性心律失常復發(fā)類型中,房撲和房速占比很??;3)隨訪5年,無論是陣發(fā)性房顫還是持續(xù)性房顫,導管消融較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均能顯著降低房顫負荷。 |
|
來自: 漠水llo9ygesv9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