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說明 青竹學(xué)霸攻略:秒殺七科考點,二輪提分秘籍 適合人群:二輪中醫(yī)考研中綜復(fù)習(xí) 主攻方向:中綜考點中高頻考點、重難點、易錯點、易忽略考點等 主要形式:選擇考點內(nèi)容,學(xué)霸講師通過音頻講解考點、剖析真題、考點延伸、青竹特制導(dǎo)圖總結(jié)、真題演練、講師親情答疑等方式解決二輪考點中的所有考點,化難為易、高效復(fù)習(xí)! 相信大多數(shù)小竹子的方劑學(xué)的第二課 恐怕就是 解表劑了吧 首先 我們來復(fù)習(xí)一哈方劑的緒論 可戳??? 復(fù)習(xí)結(jié)束 我們開始今天的學(xué)習(xí)啦 今天有四章內(nèi)容 不要被嚇到哦 方劑知識點瑣碎 緊跟小妮學(xué)姐的腳步 輕松搞定方劑 戳音頻 1 思維導(dǎo)圖 2 功效主治表格 方劑學(xué)背完方歌、組成 就要背功效、主治啦!
瀉下劑
和解劑
表里雙解劑
3 考點延伸:注意點 解表劑 辛溫解表劑 一、麻黃湯 1.麻:桂=3:2 2.“輕可去實”,屬于輕劑。 3.【附方】 a. 三拗湯→-桂+[生]姜→{宣肺解表}[外感風(fēng)寒,肺氣不宣證]。 b. 麻黃加術(shù)湯=麻黃湯+白術(shù)→{發(fā)汗解表,散寒祛濕}[風(fēng)寒濕痹證]。 c.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名即組成→{發(fā)汗解表,祛風(fēng)除濕}[風(fēng)濕在表,濕郁化熱證]。 d. 華蓋散→-桂+紫蘇子、陳皮、桑白皮、赤茯苓→{宣肺解表,止咳祛痰}[風(fēng)寒襲肺證]。 二、桂枝湯 1.臣:芍藥→益陰斂營。 2.適寒溫、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三、九味羌活湯 1.屬表寒里熱兼治。 四、小青龍湯 1. 配伍特點:散中寓收。 2. 方中“溫肺化飲”的藥物組合:干姜、細辛。 3. 配伍芍藥、五味子的目的是:養(yǎng)陰斂肺,防傷津耗氣 五、香蘇散 1. 配伍特點:解表理氣并行,表里同治,重在解表。 六、正柴胡飲 1. 組成中有陳皮、生姜。 2. 治療外感風(fēng)寒輕證。 辛涼解表劑 一、銀翹散 1.用法:煮散 2.銀翹散和桑菊飲組成中的共同藥物:連翹、薄荷、蘆根、桔梗、甘草。 3.辛涼平劑,體現(xiàn)了“治上焦如羽,非輕莫舉”原則; 4.【加減應(yīng)用】 (1)渴甚者→+天花粉→生津止渴。 (2)項腫咽痛者→+玄參、馬勃→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3)咳者→+杏仁、貝母→加強止咳之功。 (4)衄者→-荊芥穗、淡豆豉,+白茅根、側(cè)柏葉、梔子炭→涼血止血。 (5)胸膈悶者→+郁金、廣藿香→芳香化濕,辟穢祛濁。 二、桑菊飲 1. 臨床表現(xiàn):咳嗽,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shù)。 2. 屬“辛涼輕劑”。 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1.此方為辛涼重劑。 2.麻黃:石膏=1:2,“去性存用”。 四、升麻葛根湯 1.升麻的配伍意義:解肌透疹,清熱解毒。 五、柴葛解肌湯 1.屬三陽同治。 扶正解表劑 一、敗毒散 1. 君藥:羌活、獨活; 2. 臨床表現(xiàn):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苔白膩,脈浮而重按無力。 3. 配伍人參的意義:益氣以扶其正,助正氣鼓邪外出;祛邪不傷正,防邪復(fù)入。 二、參蘇飲 1 治療氣虛外感。 總結(jié):氣虛外感:參蘇飲; 陽虛外感:麻黃附子細辛湯; 陽氣虛外感:再造散; 陰虛外感:加減葳蕤湯; 陰血虛外感:蔥白七味飲。 三、再造散 1. 臨床表現(xiàn):惡寒發(fā)熱,熱輕寒重,無汗肢冷,倦怠嗜臥,面色蒼白,語聲低微,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或浮大無力。 四、麻黃細辛附子湯 1. 用法:先煮麻黃(同:小青龍湯)。 五、加減葳蕤湯 1. 臨床表現(xiàn):頭痛身熱,微惡風(fēng)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干,舌紅,脈數(shù)。 2. 君藥:(諧音:“微薄”) 葳蕤:潤肺養(yǎng)胃,清熱生津; 薄荷:疏散風(fēng)熱,清利咽喉。 六、蔥白七味飲 1. 主治血虛外感風(fēng)寒證; 2. 勞水(甘瀾水)。 瀉下劑 寒下劑 一、大承氣湯 1. 煎法:先煎枳實、厚樸,后下大黃,納入芒硝。 總結(jié): 大承氣湯:先煎后下納入; 小承氣湯:三味同煎; 調(diào)胃承氣湯:先煎納入。 二、大陷胸湯 1. 臨床表現(xiàn):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心下至少腹硬滿疼痛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結(jié),日晡潮熱,或短氣煩躁,舌上燥而渴,脈沉緊,按之有力。 2. 用法:先煎大黃納入芒硝。 三、大黃牡丹湯 1.方中大黃的功用:瀉熱逐瘀,蕩滌腸中濕熱瘀毒。 溫下劑 一、大黃附子湯 1. 溫下法的代表方 二、溫脾湯 1. 治療冷積便秘:便秘腹痛,臍周絞痛,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潤下劑 一、麻子仁丸 1. 由小承氣湯加麻子仁、杏仁、芍藥、白蜜而成。 二、濟川煎 1. 主治:腎虛便秘:大便秘結(jié),小便清長,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逐水劑 一、十棗湯 1. 以甘遂為君藥(同:大陷胸湯) 2. 主治:懸飲;實水 3. 配伍大棗的目的:益氣護胃,培土制水,緩其峻毒。 二、舟車丸 1.組成中含陳皮、青皮(同:木香檳榔丸)。 攻補兼施劑 一、黃龍湯 1. 方中桔梗的作用:宣肺以助大黃通腸腑。 二、新加黃龍湯 1. 用法:沖參汁、姜汁服用 三、增液承氣湯 1. 配伍特點:增水行舟 和解劑 和解少陽劑 一、小柴胡湯 1. 配伍特點:柴胡、黃芩相合,乃和解少陽法之基本配伍。 升降并用,邪正兼顧。 【注】:①柴胡:黃芩=8:3;②去滓再煎;③柴胡用量最大。 二、蒿芩清膽湯 1. 配伍特點:清透為主,降利共施,暢少陽之樞機,化濕郁之痰濁。 三、達原飲 1. 苦溫芳化與苦寒清熱之中少佐酸甘,透達膜原而不傷陰。 【注】:白芍、知母[凡溫?zé)岫拘?,最易化火傷陰]→清熱滋陰,防諸辛燥之藥耗散陰津。 調(diào)和肝脾劑 一、四逆散 1. 配伍特點:主以調(diào)和肝脾,疏暢氣機,且升降同用,氣血并調(diào)。 【注】君柴胡之意→①透邪升陽以疏郁;②合枳實升降調(diào)氣;③合芍藥調(diào)肝理脾 二、逍遙散 1. 配伍特點:肝脾同調(diào),疏肝為主,氣血兼顧,理氣為重。使木郁達之,則脾弱得復(fù),血虛得養(yǎng)。 【注】:①姜→煨生姜;佐以煨生姜之意→增其溫性,溫運和中;辛散達郁;②薄荷→疏肝解郁,透達肝經(jīng)郁熱。 三、痛瀉要方 1. 配伍特點:補脾柔肝,寓疏于補,扶土抑木。 【注】:防風(fēng)之意→①伍白術(shù)→鼓舞脾之清陽,并可祛濕以助止瀉;②合白芍→散肝之郁[風(fēng)氣通于肝];③“補脾胃非防風(fēng)為引不能行”→藥引。 四、當(dāng)歸芍藥散 1. 配伍特點:肝脾同調(diào),補清同用。 調(diào)和寒熱劑 一、半夏瀉心湯 1. 配伍特點:①寒熱并用→和陰陽;②苦辛并進→調(diào)升降;③補瀉兼施→顧虛實。 【注】:①中氣虛弱、寒熱互結(jié)、升降失常之基礎(chǔ)方;②寒熱平調(diào)、辛開苦降、散結(jié)除痞之代表方。 表里雙解劑 解表清里劑 一、 葛根黃芩黃連湯 1. 特殊考點:“清熱升陽止利”之法。 二、石膏湯 1.特殊考點:黃芩、黃連、黃柏同用 解表溫里劑 一、五積散 1. 特殊考點:消、溫、汗、補四法并用,生姜、干姜同用。 解表攻里劑 一、防風(fēng)通圣散 1. 特殊考點:汗、下、清、以瀉代清。 4 真題穿越 1、組成藥物中含有甘草,桂枝,煨生姜的方劑是( )【2017.29 】(單選) A 再造散 B 桂枝湯 C 炙甘草湯 D 溫經(jīng)湯 2、濟川煎中配伍當(dāng)歸的用意有( )【2012.155 】(多選) A 補血潤燥 B 活血化瘀 C 潤腸通便 D 下氣止逆 終于找到組織了! 21考研的小伙伴 可以進群啦 資料和干貨拿到手軟哦~ 花最少的時間 記最快最牢的方劑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