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的“頓悟成佛”,是對傳統(tǒng)的印度佛教在中國的一次大膽改革。 他的“頓悟”理論,提出了“本性是佛”、“自性真空”的教義,認(rèn)為人性既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頓悟成佛”。 與之相反,北派禪宗(以神秀為首)卻主張“漸悟”,“常指誨大眾,住心觀凈,長坐不臥”,即從集中注意力來觀察無污無染的世界,多打坐而少休息,以此逐漸達(dá)到“悟”的境界。 兩種截然不同的追求“悟”的形式,并不意味著“頓悟”與“漸悟”是絕對對立不相融合。 —1— 《壇經(jīng)·定慧品第四》:“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非常明確地指明:正確的求“悟”的方法,是沒有“頓”和“漸”的區(qū)別,只是因為人認(rèn)識自己有聰明和愚笨的差別。糊涂的人慢慢才能修行明白,聰明的人當(dāng)下就領(lǐng)悟體會,法門的不同不過是以之為名而已,兩者既對立又相同。 禪宗北派大師神秀的弟子志誠以南北兩派在“戒定慧”的不同提問:戒定慧應(yīng)該只有一種,怎么還會有另外一種呢? 慧能答:“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肩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保ā秹?jīng)·頓漸品第八》)。 這段論述,按其自成一系的理論邏輯,以人人心中皆有佛的普遍性,又以認(rèn)識的不同,理解的快慢的特殊性來解決南北兩派在“戒定慧”問題上的分歧,又基于先天智慧的一般和超常來進(jìn)一步說明他的南派“頓悟”與北派的“漸悟”的區(qū)別和統(tǒng)一。把“悟”作為統(tǒng)一的基礎(chǔ),把人的智慧高低作為對立的矛盾來化解兩派理論上的對立。無形之中軟化了南北禪宗對立的矛盾,大胸襟求大根本,一石兩鳥。 —2— 慧能如此清楚明了地解釋“頓悟”與“漸悟”,卻依然無法改變信眾對“頓悟成佛”的神往。“頓悟成佛”,那多省事兒,不必面壁清修,不必行善積德,少吃那么些苦,誰不向往。 但是,不止慧能早就把話說的很明白,“頓悟成佛”之“佛”非彼“佛”,佛教領(lǐng)域?qū)Υ艘灿胁簧俚年U釋,指“頓悟成佛”只是方便說法。 佛教里面經(jīng)常講到的“佛”,那可是有果位的。按小乘佛教,有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四個果位。若按大乘佛教,則有阿羅漢、菩薩和佛三個果位?!邦D悟成佛”之“佛”與之相比,就如同,剛?cè)雽W(xué)第一天的與拿了大學(xué)本科學(xué)位的,雖然都叫學(xué)生,但卻是有大區(qū)別的。 所謂“頓悟成佛”,只是說:哦,恭喜你找到路了,要修成正果,路還很長,要不辭艱辛地堅持走到底。 頓悟之一剎那之前,也不是啥也不懂的一個小白,而是基本已經(jīng)成就無漏,水到渠成,剎那間完成。 人家都說的那么明了是“假名”,你非要往真“佛”那方面想,悟性不夠咯。 —3— 能從釋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人皆有佛性,透過各自修行,即可獲啟發(fā)而成佛”理解出來,進(jìn)而提出新的觀點,形成自己一整套的理論,出身貧寒、目不識丁的慧能,的確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物。 《壇經(jīng)·疑問品第三》慧能與韋刺史談經(jīng)時,有一段關(guān)于西方極樂世界的論述,認(rèn)為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人心中。 他說:說它很遠(yuǎn),那是相對于那些悟性較差的人而說的,說它很近,則是相對于那些具有超常智慧的人而說的。 韋刺史提出一道很有挑戰(zhàn)性的疑難問題:請慧能將西方世界顯現(xiàn)出來,讓大家看看。 慧能回答到:“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nèi)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庇诌M(jìn)一步說到去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常行十善,天堂便至……內(nèi)外明徹,不異西方。” 慧能以人作為解決極樂世界的問題,既上應(yīng)“本性是佛”的基本論點,同時也解決了有與無、見與不見的現(xiàn)實矛盾,達(dá)到自圓其說的目的。 把一個事物即對立又統(tǒng)一地認(rèn)識、辨析,在《壇經(jīng)》中頻繁出現(xiàn),是慧能運用較多的一種思辨方法。例如《壇經(jīng)·行由品第一》五祖弘忍送慧能過江時所述的“度”與“度”的不同;《壇經(jīng)·定慧品第四》“念”與“無念”的辨析;《壇經(jīng)·疑問品第三》西方極樂世界中的壞、東方人的好,好壞之關(guān)系等等,都讓人耳目清新,為之神動。 ☆ 作者簡介:河南許昌市建安區(qū)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