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感動很詩意 ——讀《聽王崧舟老師評課》有感 一、 輕扣心靈三次門,與君相逢沐春風 與王崧舟老師的相逢有三次,接觸到王崧舟老師的名字是在母校做課題研究時,對于“詩意語文”四字頗感興趣,越嚼越有味;二逢王崧舟老師是在“西湖之春”的母校禮堂里,聆聽了王老師的《孔子游春》,遒勁的書法,渾厚的嗓音,唯美的課堂氛圍和娓娓道來的語言智慧讓我癡迷與沉醉,也讓我對“詩意”有了直面的感觀;三逢王崧舟老師是母校聘請他擔任小教專業(yè)的導師,在看望導師的間隙再次近距離地聆聽到了王崧舟老師的講座,觸碰心靈的觀點讓人回味。 二、穿梭古今融心跡,鉛華洗凈化無痕 在品讀到評肖紹國老師執(zhí)教的《月跡》時,王老師詩意的文字讓我品之甘之若飴。說這些文字通神,那是一點都不為過的。當聽說月宮中有桂樹時,倏忽間覺著“哪兒好像有了一種氣息”,而且似乎“就在我們身后裊裊”,仿佛又“到了頭發(fā)梢兒”,甚至還“添了一種淡淡的癢癢的感覺”,以至于產(chǎn)生了一種幻覺,覺得“我們已在了月里,那桂樹分明就是我們身后的這一棵了”。 如果讓我來評課,我會從教學的三步驟進行切入,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實則看了王崧舟老師的評課覺得穿梭于時空的扉門,把心物不二,物我同一的感覺刻畫得淋漓盡致。教學時,王老師更看重的是對于語文的追尋史跡時的禪思慧心。 《月跡》對語文詩意的追尋顯得更為內(nèi)斂和溫婉,課堂中不刻意地制造某種審美張力,不去呈現(xiàn)那種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的情感節(jié)律,課的騰挪伸展舒暢了許多,灑脫了許多,套用哈羅德.布魯姆針對詩歌創(chuàng)作所提出的“影響的焦慮”這一詞語,《月跡》一課“詩意的焦慮”依然揮之不去,《月跡》在反射各自的心跡的同時,也反射著“為了詩意”的痕跡。無痕的課,無痕的詩意語文,依然是“皎皎空中孤月輪”。 三、“三味課堂”三重境,春風化雨潤課堂 此刻,手捧王老師的《聽王崧舟老師評課》一文,是一份歲月沉淀的禮物,有了莫名的感動。 王老師教會了我一堂好的語文課應有“三味”。第一味是“語文味”,語文味越濃,課就越好,表現(xiàn)為“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注、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語文課,必須有“人情味”。這里的“人情味”有三層意味:一是指語文課要有情趣,缺乏枯燥、機械刻板的語文課注定不受學生們的歡迎,不受學生歡迎的課能稱為好課嗎? 二是指語文課要注重情感熏陶、價值引領,否則,語文課就會犯上“喪魂落魄癥”,淪為“空心課”。三是指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充滿人文關(guān)懷,對學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賞識其個性、激勵其潛能,真正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三味是“書卷味”。一堂好的語文課,最好還能有點“書卷味”。 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初聽時可能不覺得怎樣,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內(nèi)含豐富的文化底蘊;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儒雅、從容、含蓄、純正,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常常靈氣勃發(fā)、靈光閃現(xiàn),或在教學設計上別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獨具慧眼,或在課堂操作上另辟蹊徑??傊?,有“書卷味”的語文課是大有嚼頭的語文課。 王崧舟老師在《聽王崧舟老師評課》一文中,也點出了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的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重佳境?!梢娺@三種境界是層層遞進的關(guān)系,而且境界越高,人與課的關(guān)系就越緊密。 所以,上課一定是要上經(jīng)過自己思考的課,這樣才能進入佳境。我想,對于我們年輕教師來講,首先要確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如果說,第一重境界所側(cè)重的是教師依照學生的情況適當調(diào)整教案的話,那么“人如其課、課如其人”則是要突出自己的個性。 對于剛踏入教師行業(yè)的人來說,由于經(jīng)驗欠缺,很有可能不自覺地陷入“模仿”他人的境地,這種模仿對于新老師的成長是有利的,模仿的過程會逐漸使教師找到教學自信,會使教師逐漸成長為一名教學熟手。但教師在熟悉教學后,不能就安于現(xiàn)狀,以為模仿的方法已經(jīng)很適合自己就不再需要改變了,殊不知一味模仿他人會埋沒自己的個性,而且也會限制自己的發(fā)揮。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課堂,看其是否有新意,是否有自己的個性,是否有改善的空間,當有了這些意識后就會促使自己去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使課堂中含有自己的個性,從而達到第二重佳境。 至于第三重“人即是課、課即是人”的境界,指的是,我就是課、課就是我,我和學生一起完全進入一種人課合一的境界。我喜怒哀樂時,我的課就是喜怒哀樂的,課堂將是師生間感情的互動,情感的交流。師生在課堂中猶如是在詩情畫意中,畫中只有人沒有課,既是在上課,學生又感覺不到是在上課,而實際上學生已經(jīng)學到了要學的知識。 這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也是上課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需要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學識,良好的教學技能,還需要教師對于課堂的熱愛,對于孩子們的熱愛。教師只有愿意為教育為孩子付出感情,才能使課堂富有人情味,才能學生使覺得他們不是在上課,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一起快樂的成長。 四、情到深處詩意濃,激揚文字萬指柔 品讀王崧舟的老師的課,我學會了感悟文字之情,既是語文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亦是情感教育在語文學科的一種滲透,“以情悟文字之情,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美好情感”是語文學科義不容辭的責任。詩意語文的表現(xiàn),來自于課堂教學的四個維度:第一,來自文本的詩意;第二,來自教師的詩意;第三,來自學生的詩意;第四,來自教程的詩意。 只有四個維度的協(xié)同與融合,方能將詩意語文推向一種理想的境地。教師的詩意,集中表現(xiàn)在執(zhí)教者真摯、豐富、頗具感染力的教學情感上,對于教師而言,沒有情感就沒有詩意,但是,情感與詩意還不能夠完全畫上等號。只有那種合于審美特質(zhì)的情感,才是詩意的。合于審美特質(zhì)的情感,首先是真摯的,它一定是打動了教師心靈之后的自然流露,它絕非虛情假意、無病呻吟。 在欣賞王崧舟老師為肖紹國老師指教的《木笛》一課中我鑒賞到了另一種意境,那是繼文本詩意、教師詩意、教程詩意后的最終目標取向—學生詩意。在我看來,詩意語文最終的歸宿一定落在學生的詩意上。 離開了學生的詩意的涵養(yǎng)和陶冶,其他三個維度的詩意也就多半失去了課程論和教學論的價值,這是毋庸置疑的。學生詩意是一種整體的、生命化的語文素養(yǎng)。這種狀態(tài),更是“情動于中,辭發(fā)于外”的狀態(tài),入情入境的言說成就了學生的詩意人生。最感人的一段是王老師選擇的課堂生成上學生對朱丹心聲的移情描寫: 生:笛聲在向人們傾訴著那段已經(jīng)被人忘記了的國恥,以及朱丹心中那說不出的苦澀和讓人不忘國恥的吶喊聲。 生:笛聲在向人們傾訴:請別忘記這段國恥,這是中國的國恥,忘記是不可原諒的。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生:寒冷的夜里,我們不應該忘記冰冷的國恥,無數(shù)死去的百姓們記載了歷史,讓我們用一顆熾熱的心來告慰祖國。 其實,真摯、真切的言說本身就是一種詩意,何況這種語言裹挾著學生生命的全部理解、思想和尊嚴。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shù)。是科學,就要求課堂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情感規(guī)律,要依據(jù)課程邏輯和教學原理。是藝術(shù),就要以審美的標準和尺度設計并實施課堂教學,使課堂充滿詩意、充滿魅力。 之前我在教學時都是通過片面的讀詞語來積累詞匯,但是讀過王崧舟老師的評課筆錄后,我覺得讀詞亦需“語境感”。詞被從文本中揀出來,而非剝離出來。因此,這些詞身上依然留存著母體的膚溫和體香。詞雖然已經(jīng)成了寂寞的獨體,但是其身處文本的經(jīng)歷,卻讓它和文本之間自有一種貫通的氣息、涌動的韻律。由詞散發(fā)開去,傾聽也罷,凝視也罷,聯(lián)想也罷,終究是對文本語境這一存在的回歸和擁抱。以“語境”之筆抒寫課堂細節(jié),當是詩意語文的一種本體智慧。 讀王崧舟老師《聽王崧舟老師評課》,讓我對如何上好語文課有了更深層次的見解,很多平時模模糊糊的想法就從書中找到了理論的支撐,可以說這篇文章也為我打開了一扇窗,開拓了我教學中無法觸及的視野。一如品一杯香茗,輕嗅之清香撲鼻,細品之回味無窮。 (作者系寧波市鎮(zhèn)海蛟川雙語小學教師) |
|
來自: 新用戶0055Uznz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