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星空帶給人們無限的想象,除了西方的希臘神話,在東方的中國人從觀察日月星辰的變化,知曉四時變換與農(nóng)耕時序,并把這片天空結合了人世間的政治秩序,建構出獨特的世界觀,即“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思想,更把皇帝看作“受命于天”的天子。為了確保天命不移、江山永固,防止有心人士觀天竄位,歷朝歷代嚴禁民間學習和研究天文歷法。故自古以來星象觀測一直都是帝王才擁有的權力,因此中國歷代京城皆設有天文臺,并有各式稱呼。 相傳夏代就有天文臺,當時稱作“清臺”、商代稱“神臺”,而周代則叫“靈臺”,不過當時上古時期的天文臺設施十分簡陋,僅在平坦開闊的地方設立一座較高的高臺,觀測天象之余也常用來舉行祭祀活動。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各國便不顧禁令,紛紛設臺自行觀測天象。到了漢代時的靈臺,已有規(guī)模并搭配觀測天文與氣象儀器。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以前的各朝所設置的天文臺,并非單純觀測星象、頒布歷法與占卜吉兇,同時還需要負責祭祀、紀錄氣候變化、風向與降雨等各項事務。唐代時則將天文與氣象分開,分設“仰觀臺”(天文觀測)與“觀風臺”(氣象臺),除此之外還在長安城(今陜西西安)附近設“清臺”,專門占卜吉兇,當時流行在皇宮內(nèi)院設置宮內(nèi)天文臺,以便就近觀測。宋代時,光是汴京(今河南開封)就設置了四座天文臺,其作用在于互相檢查觀測結果并核對,避免誤報或是作假。元代則將天文臺稱作“司天臺”,設置在大都城(今北京)東南方,其建筑相當完善共有三層,三樓擺放大型觀測天文儀器與工作局,二樓則存放圖紙,一樓則為辦公用房。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低微但奪得天下,更讓他格外感恩上天的眷顧,對于被視為反映天命的星象,自然帶有特殊的情感與認知。據(jù)《明太祖實錄》載,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打算在家鄉(xiāng)鳳陽興建中都(今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遺址公園),于洪武五年(1372)七月興建中都觀星臺,洪武七年(1374)又在中立府(后改稱鳳陽府)設觀星臺,并要欽天監(jiān)令管豫負責??梢姙榱舜_保“天命”,朱元璋對于老家的觀星臺設置,費了不少苦心。 可惜,由于中都營建工程浩大,耗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還引起工匠們爆發(fā)動亂,最后朱元璋只好以勞民傷財為由下詔罷建中都。匆匆停建的中都,使得建造的觀星臺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礙于文獻,今日學者對于當年中都天文臺所知甚少。 中都停建后,由于應天府雨花臺(今南京市雨花臺風景區(qū))已設置“回回欽天監(jiān)”之觀星臺,因此朱元璋便選雞鳴山(北極閣)作為觀天地點。此地過去曾于南朝劉宋元嘉年間(424-453年)設立日觀臺測風候,元代復建觀象臺,至正年間(1341-1370年)還運來各式天文觀測儀器,朱元璋便在元代的基礎上擴建為欽天觀星臺。明太祖在位期間,對于建設觀星臺之選址與天文儀器建造等動作不斷,尤其是中都觀星臺之建設,在在反映出朱元璋急于在建國之初,向民眾展示其為“受命于天”的天子形象。 然而,明代的天文觀測并不順利。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1360-1424年)發(fā)動靖難之變,成功從侄子明惠帝(1377-1402年)手中奪取帝位,讓明代的政治中心移到北方。不過明成祖與父親不同,他并不急著在京城建造新式觀星臺,而是繼續(xù)沿用應天府觀星臺,來進行觀測與頒布歷法的工作。除此之外,在順天府(今北京市)的欽天監(jiān)官員是站在高聳的齊化門(今朝陽門)城墻上用肉眼觀天,明成祖過世后,朝廷才在京師內(nèi)建觀象臺。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年),京城觀象臺終于有仿照應天府觀星臺而制作的天文儀器,但到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才進行調(diào)整并修改,這時距離永樂遷都已經(jīng)過去80年。 雖然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相當重視與天子、天命與國運相關的天文觀測,但自永樂帝后,明代天文臺雖隨著遷都而北遷,但明代欽天監(jiān)官員對于仿制的天文器材與測量技術相當陌生,且缺乏專業(yè)天文知識。另外,明初訂定歷法以宋代天文圖為正統(tǒng),配合不夠精確的儀器,終于導致歷法無法精準??梢哉f,整個明代朝廷與民間,都長期使用錯誤的歷法,當誤差大到無法忽視時,對準確的歷法就有迫切的需求。到了晚明時期,朝廷只好向來華的傳教士尋求協(xié)助,開啟了皇室與傳教士接觸的第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