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人應該都非常熟悉,錦州義縣的奉國寺,遼開泰九年開始修建,由于工程過于龐大,一直到遼代滅亡也沒有建完,隔了三十多年后,于金天眷三年(1140年)才完成。這個橫跨兩代的巨大建筑,大殿面闊九間(48.2米),進深十架椽(25.13米),為了容納高達九米的7尊大佛,大殿用了徹上明造和減柱造,徹上明造即精細加工梁架,展示上架的縱橫交錯的結構美,站在外面看大殿,深遠的出檐,龐大的斗拱就給人一種壓迫感。進殿后,瞧見與自身極不成比例的佛像俯瞰蕓蕓眾生,你就好像一枚草芥一般,不自覺地融入了宗教氛圍。 湖州飛英塔,著名的塔中之塔,內外兩座塔建于北宋年間。高敞的室內空間僅僅占三層,宛如導彈發(fā)射基地,有胡梯層層旋級而上,小塔之上還有四層,所謂危樓高百尺,不過如此,整座建筑是磚木結構,外塔沒過多雕飾,內檐全靠層層的上昂斗拱支撐平座,簡單大方,非常有結構感,說一句話都嫌多,至為精美。 北京雍和宮大佛閣,中國最后的飛廊遺存,主樓從兩邊伸出兩座臂膀一般的飛廊,伸入兩邊的配樓中,同樣是為了供巨型佛像而建的閣,同樣的雄偉,富麗堂皇,由于施地仗彩畫,使得各個部分外觀效果高度統(tǒng)一,宛如石造建筑一般,沒有別國木造建筑那種原木色的粗陋的質感。可以說,中國有如此國寶建筑,是國之幸。 懸空寺位于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其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依山勢地形而建,遠觀如懸掛半空,層樓聳翠,飛閣流丹,非常壯觀。古代工匠根據(jù)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廟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樸壯觀,高超的建筑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國古代建筑精華的體現(xiàn)。 北京的湖廣會館戲樓、天津的廣東會館戲樓、北京正乙祠戲樓,三者并稱為中國三大戲樓。它們的跨度均達20多米,在里面看戲視線毫無遮擋,內部空間寬敞至極。尤其是正乙祠戲樓,很多京劇名角如梅蘭芳等,都在這里獻唱過。像這樣的戲樓,各地還有一些存世,但是遠遠不能與戲樓建筑全盛時期相比,不過可以側面映正功能決定形式這一理念,正因為戲樓需要不遮擋視線的大跨度無柱空間,所以才比皇家宮殿、寺廟柱間跨度大。在西方亦有這種類似的建筑,木屋頂桁架跨度可以達到20多米,但是還需要石壁來抵消桁架荷載所產生的水平推力,本質上是石木混合結構,而中國卻不需要,完全是傳統(tǒng)的木結構梁柱上架三級框架式結構。 獨宗格古城的松贊林寺,是云南省內規(guī)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西藏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該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又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倘若你在清晨時分前去朝拜,便能遙遙望見霧氣氤氳繚繞,整座松贊林寺宛如天上宮闕,妙不可言! 梁思成曾這樣贊美過它: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幾體投地的傾倒!始建于1056年的應縣木塔,67.3米高,這是什么概念?是從它建成之日起就是世界上最高的木結構建筑,記錄保存至今。并且建筑向來在戰(zhàn)爭中易損毀,而山西作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危險異常,然而歷史上的應縣木塔雖身中200多發(fā)炮彈,使二、三層略有傾閃和扭動,但主體結構仍基本完好,安然無恙,這是何等的令人驚訝于佩服! 最后,我們來講講故宮這個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群。在中國,往往不以單體建筑取勝,而以群組眾星捧月般蓄起一組建筑的規(guī)模,當然故宮即使單體建筑體量也很驚人,由于主要大殿內面都不開放,無法感受內部空間的柱網森嚴,但是即使只是站在太和殿丹陛石腳下,也可以感受天子氣度。 歷代帝王廟,裝飾華麗,卻又高度統(tǒng)一,一組建筑群的氣勢應運而生,氣貫長虹。 奉先殿,明代建筑,內檐裝修全部貼金箔,耗金量驚人,因為是供奉帝王祖先牌位,所以彩畫等級比太和殿的金龍和璽彩畫還要高,即全部貼金的渾金彩畫。想象一下,巨大的建筑外部是普通的旋子彩畫,調整呼吸,踏入殿內,立馬被金光閃閃的內檐震懾,幾乎不能睜大眼睛,心里頓時風起云涌。 太和殿,內部均是金龍和璽彩畫,中國到遼代就有減柱法,清代就可以建造梁架與柱間跨度達十幾米的建筑,但是太和殿還是柱網森嚴,暗含了一種政治哲學,即極其嚴整的對稱、一絲不茍的建筑格局。 |
|
來自: 昵稱7096541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