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格律詩四個句型和公式規(guī)律的探討 五絕、五律、七絕、七律各有四個公式,合起來共有16個公式。古今人們創(chuàng)作格律詩時都是按照這16個公式寫出來的,而這16個公式又是由格律詩的4個句型按照“一定的法則”排列組合而成的。 16個公式雖說不算很多,但是死記硬背確也比較吃力。因為它有288個平,288個仄,所以它往往是不得其法的初學(xué)者的攔路虎。許多人因過不了這一關(guān),而徘徊在格律詩的大門之外。其實,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學(xué)格律詩并不難。我認為四個句型和格律詩的第一句是主要矛盾,第一句中的第2個字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們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那么,四個句型是什么呢? 它們的意義和用途是什么?四個句型有幾種變通情況?它們是按照什么法則組合成16個公式的?16個公式又有哪些內(nèi)在規(guī)律呢? 我們通過學(xué)習(xí)研究,總結(jié)繪制出兩個表:《格律詩四個句型一覽表》(簡稱表一)、《五絕五律七絕七律16個公式規(guī)律表》(簡稱表二)。 格律詩四個句型一覽表(表一) 標準式 通用式 變通式 拗救自救式 甲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五 言 乙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丙 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 丁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 甲 平平····· 平平····· 平平····· 七 言 乙 平平····· 平平····· 丙 仄仄····· 仄仄····· 仄仄····· 丁 仄仄····· 仄仄····· 仄仄····· 仄仄····· 五絕五律七絕七律16個公式規(guī)律表(表二) 仄起仄收式五律 → 平起仄收式七律 ∥仄仄平平仄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起平收式五律 → 平起平收式七律 仄仄仄平平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起仄收式五律 → 平起仄收式七律 ∥仄仄平平仄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起平收式五律 → 平起平收式七律 仄仄仄平平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平起仄收式五律 → 仄起仄收式七律 ∥平平平仄仄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起平收式五律→ 仄起平收式七律 平平仄仄平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 第一、基礎(chǔ)知識。 (1)、關(guān)于“起”和“收”的概念:所謂“起”和“收”,指的是絕句和律詩的第一句的第二個字和尾字。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仄聲就叫“仄起”,是平聲就叫“平起”;第一句的尾字是仄聲就叫“仄收”,是平聲就叫“平收”。僅此而已。從表二中可以看出格律詩只有四種格式:仄起仄收式 、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 (2)、 聯(lián)——在近體詩中,從第一句開始,每兩句組成一聯(lián)。絕句共4句,組成兩聯(lián),依次叫首聯(lián)、尾聯(lián)。律詩共8句,組成四聯(lián),依次叫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出句、對句——在每一聯(lián)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3)、相對——在每一聯(lián)中,對句和出句的平仄相反叫相對,即仄對平,平對仄。相粘——在聯(lián)與聯(lián)之間,上聯(lián)對句第二字的平仄與下聯(lián)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叫相粘,即仄粘仄,平粘平。 (4)、偶句押平聲——正格格律詩的第二、四、六、八句最后一個字必須用平聲字,就叫偶句押平聲。 (5)、四個句型是什么?在表一中,有五言七言的甲乙丙丁四個句型。這四個句型中,又包含標準式、通用式、變通式以及拗救自救式。在表二中,最左邊有甲乙丙丁四個句型。 這四個句型是組成絕句、律詩的成品板塊。它們按照“相對、相粘、偶句押平聲”三條法則,可以排列組合成格律詩的16個公式,而這16個公式就是人們寫格律詩所依據(jù)的公式。 (6)、 四個句型的意義是什么呢?它們是“并列的、固定的、現(xiàn)成的、標準的”格律詩成品板塊。所謂并列的:甲乙丙丁四個句型是并列關(guān)系,誰也不能領(lǐng)導(dǎo)誰。所謂固定的:每句中幾個平幾個仄以及它們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所謂現(xiàn)成的: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時間用都是現(xiàn)成的,永遠用不完。所謂標準的:它們是組成絕句和律詩(包括排律,我們沒講)的標準板塊。就像今天的高檔家具的標準板塊一樣。 (7)、 四個句型的用途是什么?這四個句子在格律詩中、在宋詞中、在元曲中,在楹聯(lián)中,在新詞中都大有用途,所以,我們說“詩詞大如天,四個句型是擎天柱”。不過我們這里只討論它們在格律詩中的用途,其用途是“三當”:當首句,當配句,當橋梁。所謂當首句,就是充當絕句和律詩的第一句。所謂當配句,就是充當除了第一句之外的所有句子。在絕句和律詩中,除了第一句外,剩下的句子都叫配句。第一句在一首詩中第二次,第三次出現(xiàn)時還叫配句。配配句的原則是:“按照相對組成聯(lián),偶句押平聲;按照相粘組成篇,奇句押仄聲”。所謂當橋梁,指的是五言向七言過渡的過程中,充當一個橋梁的作用。其口訣(歌詞)是:“五言變七言,向前一步行。平頭加兩仄,仄頭加兩平。五絕五律當橋梁,七絕七律就誕生”。(參見表一表二)。 (8)、四個句型有幾種變通情況?從表一中可以看出四個句型有 “標準式”、“通用式、”“ 變通式”、“拗救自救式”。 “標準式”是組成格律詩的標準板塊。王力先生說:“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都叫拗句”(王力《詩詞格律》中華書局1977年12月第31頁)。王力先生所說的“常格” 指的就是“標準式”。通用式、變通式中的甲乙丙三個句子都不符合常格,所以,他們都叫拗句。但是,這幾種拗句都可以當做常格來使用。因為“通用式”在古今詩論著作中,都用來表達格律詩的16個公式,可見它完全當做常格使用?!白兺ㄊ健崩锛仔途洹⒍⌒途淅镉址艑捔说谌齻€字可平可仄,即也可平可仄。古代人們寫格律詩是常用的,今人寫格律詩時也是常用的。這在當今詩壇上是公認的。所以,“變通式”也可以當作律句放心使用了。 “拗救自救式”有兩種句子: (一)丙型句:平平平仄仄,它的第3、4字交換位置后變成:平平仄平仄。王力先生說:它是“特定的一種平仄格式~~~~~~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唐人的試帖詩也容許有這種平仄格式,可見它是正規(guī)的格式”。王力先生又說:“那種拗救(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拗救之一種”。王力先生說:“所謂救,就是補償。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后面必須(或經(jīng)常)在適當?shù)奈恢蒙涎a償一個平聲”。 (王力《詩詞格律》中華書局1977年12月第28頁29頁31頁)。而“平平仄平仄”就符合拗救的定義。所以,我們把它列入“拗救自救式”是很恰當?shù)摹?/p> (二)“?。浩狡截曝破剑?,第1、3字交換位置,完成拗救后變成:“丁:仄平平仄平”,這就是“拗救自救式”,我們可以把它當做律句大膽放心使用了。 綜上所上,“通用式”“變通式”“拗救自救式”都屬于對標準式的變通。但是,這幾種變通式都可以當做律句來使用。 (9)表一表二中平平、仄仄后面的五個圓點,表示對應(yīng)的五言律句,即一個圓點對應(yīng)一個字,不是“平”,便是“仄”。 第二、基本規(guī)律。 我們通過研究表一表二,發(fā)現(xiàn)有七條規(guī)律。 (一) 、五言變七言規(guī)律。 表一、表二中都有五言和七言兩種句子,我們應(yīng)先弄懂弄通五言句的含義,而后再過渡到七言,這個過渡就是把五言句子“當橋梁”。此規(guī)律是:在平開頭的五言句子前面加“兩仄”,在仄開頭的五言句子前面加“兩平”。口訣(歌詞)前面已講過,不再重復(fù)。 (二)、首句第二字的平仄決定全篇平仄布局的規(guī)律。 從表一和表二中,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不管律詩或絕句,抓住首句是關(guān)鍵。首句再抓第二字,全篇平仄它定完。”首句的第二個字的平仄,決定了全篇的平仄布局。絕句和律詩從第一句開始,每兩句組成一聯(lián)。以律詩為例,八句組成四聯(lián),依次叫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在每一聯(lián)內(nèi),對句第二字和出句第二字平仄相對,即相反,亦即仄對平,平對仄。在聯(lián)與聯(lián)之間,下聯(lián)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與上聯(lián)對句第二字的平仄相粘,即相同,亦即平粘平,仄粘仄。因為我們用的是四個句型的句子來組裝絕句和律詩的公式,所以,我們只抓每句的第二個字的平仄就夠了。即“聯(lián)內(nèi)平仄相對,聯(lián)間平仄相粘。”下面舉例說明。 例1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仄)知時節(jié), 當春(平)乃發(fā)生。 隨風(平)潛入夜, 潤物(仄)細無聲。 野徑(仄)云俱黑, 江船(平)火獨明, 曉看(平)紅濕處, 花重(仄)綿官城。 第一句“好雨知時節(jié)”中的第二字是“雨”,“雨是仄聲字”。所以全篇的平仄就由“仄”定下來了,即從上向下縱著看,每聯(lián)內(nèi)第二字是平仄“相對”的,聯(lián)與聯(lián)之間第二字是平仄“相粘”的:“雨與春是仄平相對”,“春與風是平平相粘”,“風與物是平仄相對”,“物與徑是這仄仄相粘”,“徑與船是仄平相對”,“船與看是平平相粘”,“看與重是平仄相對”。即“仄平 平仄 仄平 平仄”。 例2毛澤東《長征》 紅軍(平)不怕遠征難, 萬水(仄)千山只等閑。(軍與水是平仄相對) 五嶺(仄)逶迤騰細浪,(水與嶺是仄仄相粘) 烏蒙(平)磅礴走泥丸。(嶺與蒙是仄平相對) 金沙(平)水拍云崖暖,(蒙與沙是平平相粘) 大渡(仄)橋橫鐵索寒。(沙與渡是平仄相對) 更喜(仄)岷山千里雪,(渡與喜是仄仄相粘) 三軍(平)過后盡開顏。(喜與軍是仄平相對) 可見,只要抓住了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再用上“偶句押平聲法則”,全篇的平仄句子隨口就“溜”出來了,根本不需要死記硬背。 (三)、偶句押平聲規(guī)律。 從表二和上面講的五律《春夜喜雨》、七律《長征》詩可以看出,格律詩的偶句: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個字必須用“平聲字”,這就叫“偶句押平聲”。這是鐵律,不能變。 只有用“乙:仄仄仄平平”和“丁:平平仄仄平”當首句時,第一句的最后一個字才是“平聲字”。其余的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奇句的最后一個字永遠都用“仄聲字”,這也是鐵律,不能變。 (四)、“仄收”的五律七律公式的規(guī)律。 從表二中,我們發(fā)現(xiàn):“凡是仄收”的五律七律的公式,后四句和前四句是一樣的。我們用符號“|| ||”表示,即前四句再重復(fù)寫一遍就是五律和七律的公式了。在表二中共有四個公式屬于這種情況:1、仄起仄收式五律 2、平起仄收式五律 3、平起仄收式七律 4、 仄起仄收式七律。我們用符號“|| ||”表示這類公式,很有必要。它不但可以減輕學(xué)員的“視覺負擔”,從而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而且更便于學(xué)員記憶和運用,并快捷入門。 (五)絕句的公式是從律詩公式中截取來的。 從表二中可以得出,截取五律七律公式的前四句就得到對應(yīng)的五絕七絕的公式了。 (六)、“平起”的五律七律公式規(guī)律。 從表二中,可以看出,“凡是平起”的五律的公式,它們的后七句是一樣的?!胺彩瞧狡稹钡钠呗傻墓?,它們的后七句也是一樣的。而與它們是“仄收”或者是“平收”沒有關(guān)系。 (七)、聯(lián)內(nèi)相對、聯(lián)間相粘規(guī)律。 王力先生說:“如果首句用韻,則首聯(lián)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對立的。由于韻腳的限制,也只能這樣辦。”(王力《詩詞格律》中華書局1977年12月第26頁) 從表二中,可以看出“凡是平收”的五律七律公式的首聯(lián)中,對句和出句的平仄不能完全相対。而它們只有后三聯(lián),即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對句與出句的每個字都做到了平仄完全相對。 “凡是仄收”的五律七律公式中,它們的四聯(lián),即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的對句與出句的每一個字,都做到了平仄完全相對。 但是由于押韻的原因,不管是什么“起”“收”,不管五律七律,聯(lián)與聯(lián)之間都不能做到每個字都相粘。這就是我們只強調(diào)每句的第二字做到“聯(lián)內(nèi)平仄相對,聯(lián)間平仄相粘”的道理。我們強調(diào)這一點,不僅正確,而且更有利于學(xué)員易懂易記易用。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編個口訣(歌詞): 學(xué)格律詩并不難,四個句型要記全。 不管律詩或絕句,抓住首句是關(guān)鍵。 首句再抓第二字,全篇平仄它定完。 按照相對組成聯(lián),按照相粘組成篇。 組成篇,要記清,正格偶句押平聲。 頷聯(lián)頸聯(lián)要對仗,拗救句式記心上! 總而言之,上述口訣(歌詞)和兩個簡表,對學(xué)習(xí)格律詩十分重要。我們對每一句都要掌握住,理解透,并能熟練運用。只要把每一句都消化了,學(xué)習(xí)格律詩就入門了。 作者簡介:劉鴻岐,字江山,河南省開封市人。系中華詩詞學(xué)會、河南詩詞學(xué)會會員。在詩詞方面著作頗豐,已先后出版了《江山集》第一卷、第二卷,以及即將出版的第三卷,其所編《學(xué)習(xí)詩詞快捷門》一書,深受詩詞愛好者喜愛。 總 編: 英 君 網(wǎng)站站長:燕 子 策劃總監(jiān):前鋒詩叢 副主編:周 英 手留余香 責任主編: 英 君, 周 英,燕 子,手留余香 茉莉香,范官方,雪 荷,梁園客 荷出水面 孟 揚 歡迎原創(chuàng)稿件支持,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及照片,勿一稿多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