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10月)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過廣播宣布無條件向盟國投降,這時駐于我國、朝鮮、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俾斯麥群島、菲律賓以及中太平洋各島嶼上之日軍,相繼接到停止戰(zhàn)斗的命令,并于8月19日起先后向蘇軍、美軍、澳大利亞軍、英軍、中國軍隊投降。 (一)向各國之投降狀況 向蘇軍投降: 向美軍投降: 9月2日,在日本東京灣內的美國“密蘇里”戰(zhàn)艦上,由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由日本陸軍大將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向聯(lián)合國軍最高司令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簽定了投降書。 9月3日,在菲律賓北部呂宋島的碧瑤,由日本第14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將,向美軍西南太平洋陸軍部隊參謀長投降。山下因在新加坡、菲律賓犯有戰(zhàn)爭罪行,隨之,美軍將其逮捕,并就地處以死刑。 9月2日,在中太平洋的特魯克島上,由日本第31軍司令官麥倉俊三郎中將,代表其所屬部隊,向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的代表投降。 9月9日,在南朝鮮的漢城,由朝鮮軍(第17方面軍一部,其全部為294000人)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將,向美軍第24軍團軍團長霍奇中將投降。 9月3日,在小笠原群島上的日軍第109師團殘部,由其新任師團長立花芳夫中將,向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的代表投降。
向我國軍隊投降: 9月9日,在南京軍官學校禮堂,由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代表在我國關內的日軍1056000人,向中央軍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投降。 9月28日,在越南的河內,由日本第3臺軍司令官土橋勇逸中將,代表在越南十六度線以北地區(qū)之日軍,向我國已入越的第1方面軍司令官盧漢將軍投降。 10月25日,在臺灣的日本第10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代表其在臺灣的部隊。向我國臺灣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陳儀將軍投降。
向英軍投降: 9月12日,在新加坡,由日本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元帥之代表,代表南方軍744000人之一部約500000人向英軍東南亞司令蒙巴頓將軍的代表投降,隨之,英軍將寺內壽一予以看管,直至死于該地。 9月8日,在泰國的首都曼谷,由日本第18方面軍(原泰國駐屯軍)副參謀長濱田中將,向進至泰國的英軍指揮官投降。投降后濱田即自殺。 9月13日,在馬來半島的吉隆坡,由日本南方軍第29軍司令官石黑貞藏中將,向進至馬來亞的英軍指揮官簽定了投降書,并交出了武器。 9月16日,在香港由日本第23軍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將(軍部駐廣州),向英軍哈考特少將簽訂了投降書。田中久一因犯有戰(zhàn)爭罪行,而被我國逮捕,并處以死刑。 9月25日,在越南的西貢,由日本南方軍副參謀長代表在越南十六度線以南之日軍,向英軍第20師師長投降。 10月1日,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由日本第16軍司令官長野祐一郎中將代表其部隊,向英軍克里斯金中將投降。 10月21日,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西岸之巴東,由日本第25軍司令官田邊盛武中將,向英軍代表投降。 10月24日,在緬甸的仰光,由日本的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木村兵太郎大將,向英軍第12軍軍長投降,木村因犯有由其個人負責的戰(zhàn)爭罪行。而被扣押并被處死。
向澳大利亞軍投降: 9月6日,在俾斯麥群島的新不列顛島(位于赤道以南)之臘包爾,由日本第8方面軍今村均大將,向澳軍第1軍軍長投降。 9月2日,在布干維爾島(亦在赤道以南,屬所羅門群島),由日本第17軍司令官神田正種中將,代表其所屬部隊,向澳大利亞軍沙維基中將投降。 9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的摩羅太島上,由日本第2軍司令官豐島房太郎中將,向澳大利亞軍在該島上之指揮官投降。 9月10日,在加里曼丹島上的日本第37軍司令官馬場正郎中將,代表其部隊,向澳大利亞軍第9師師長投降。 9月13日,在新幾內亞島北岸的威瓦克,由日本第18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中將,代表其島上的部隊,向澳大利亞軍第6師師長投降,之后安達即自殺。
(二)投降時,日軍之序列與位置 日本從“九·一八”開始,侵略我國東北和關內部分地區(qū),直至“七·七事變”時,其陸軍一直保持4個軍,17個師團,海軍為聯(lián)合艦隊所屬之第1、第2、第3艦隊及第1、第2遣外艦隊。 “七·七事變”后,日本為對我國進行全面入侵,其陸軍在1937年新成立了7個師團,至年底為24個師團。1938年為34個師團,1939年為41個師團;1940年為49個師團,1941年入侵東南亞等地時,為51個師團,1942年為58個師團;隨著戰(zhàn)局的惡化,在1943年為68個師團;1944年為95個師團;當1945年形勢對日本極其不利時,日本則在幾個月內驟然又新成立了69個步兵師團。至投降時,日本陸、海軍在我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印度、馬來亞、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加羅林群島、菲律賓、朝鮮、千島群島、南庫頁島等地及日本國內之序列與態(tài)勢為: 陸軍大臣 阿南惟幾 大將 陸軍次官 若松只一 中將 軍務局長 吉積正雄 少將 人事局長 額田坦 少將 兵務局長 那須義雄 少將 調查部長 都甲徠 少將
參謀總長 梅津美治郎 大將 參謀次長 河邊虎四郎 中將 第一部長 宮崎周一 中將 第二部長 有末精三 中將 第三部長 磯谷伍郎 少將 陸軍大學校長 恒憲王 中將
教育總監(jiān) 土肥原賢二 大將 教育總監(jiān)本部長 原守 中將 炮兵監(jiān) 山室宗武 中將 工兵監(jiān) 吉岡善四郎 中將 輜重兵監(jiān) 落合忠吉 中將
海軍大臣 米內光政 大將 海軍次官 井上成美 中將 軍務局長 ??粕扑睦伞∩賹?/p> 人事局長 大野竹二 少將 教育局長 上阪香苗 少將 軍需局長 森田貫一 少將 經(jīng)理局長 山本丑之助 少將 醫(yī)務局長 保利信明 中將 法務局長 島田清 少將 艦政本部長 渋谷隆太郎 中將 航空本部長 和田操 中將 設施本部長 鍋島茂明 少將
海軍軍令部總長 豐田副武 大將 海軍軍令部次長 大西瀧治郎 中將 第一部長 富岡定俊 少將 第二部長 高田利種 少將 第三部長 中瀨沂 少將 第四部長 野村留青 少將
1.陸軍 (一)中國派遣軍 總司令官 岡村寧次 大將 南京 (二)關東軍 總司令官 山田乙山 大將 長春 (三)南方軍 總司令官 寺內壽一 元帥 西貢 (四)第1總軍 總司令官 杉山元 元帥 東京 (五)第2總軍 總司令官 畑俊六 元帥 廣島 (六)航空總軍 司令官 河邊正三 大將 東京
2.海軍 (一)聯(lián)合艦隊 司令長官 小澤治三郎 中將 (二)西南方面艦隊 司令長官 大川內傳七 中將 (三)東南方面艦隊 司令長官 草鹿任一 中將 (四)中國方面艦隊 司令長官 福田良三 中將 (五)海上護衛(wèi)艦隊 司令長官 小澤治三郎 中將 兼 (六)橫須賀鎮(zhèn)守府 司令長官 戶塚道太郎 中將 (七)吳鎮(zhèn)守府 司令長官 金澤正夫 中將 (八)舞鶴鎮(zhèn)守府 司令長官 田結穰 中將 (九)佐世保鎮(zhèn)守府 司令長官 杉山六藏 中將 (十)大湊警備府 司令長官 宇垣莞爾 中將 (十一)大阪警備府 司令長 官岡新 中將 (十二)鎮(zhèn)海警備府 司令長官 山口儀三郎 中將 (十三)高雄警備府 司令長官 志摩清英 中將
最后的瘋狂——日本投降的前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