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來 37.3℃ 成為了2020年的網紅 為什么要以37.3℃作為臨界值呢? 今天 小編就帶各位了解一下吧~! 1851年,一位名叫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的德國醫(yī)生進行了一次實驗。在對德國萊比錫市約2.5萬受試者進行了數百萬次體溫測量后,Wunderlich醫(yī)生首次計算出了37℃這個平均正常值。 自這項開拓性工作以來,體溫一直是臨床上用來判斷健康狀態(tài)的關鍵生命體征。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我們開始了解到人體體溫會在一天中進行波動,并不是絕對“恒定”的。有不少學者曾質疑過這個“標準數值”,他們認為實際平均體溫要略低一些。比如后來有人研究得出平均體溫為36.8℃。 研究人員推測,體溫下降是過去200年來環(huán)境不斷變化的結果,而環(huán)境的改變又推動了生理變化,我們的新陳代謝速度,或者說消耗的能量比以前有所下降。 在Wunderlich醫(yī)生的時代,人類的預期壽命只有約40歲,未經治療的慢性感染(如結核,梅毒和牙周炎)困擾著大部分人口。 而過去200年來,由于醫(yī)療水平進步,衛(wèi)生條件改善,食物可獲得性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整體營養(yǎng)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這意味著,炎癥普遍減少了。 我們之所以今天將37.3℃作為本次疫情發(fā)熱病人的篩查臨界值,是因為醫(yī)學上按照體溫升高的程度可以將發(fā)熱分為4種(以口腔測量為準)。 低熱:37.3℃~38℃;中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 每個人對于體溫的敏感度不同,有的人耐受性較強,有的人耐受性較差。比如有的人體溫到了38℃仍沒有明顯感覺,仍可以正常上班、上課及生活,有的人體溫達到37.5℃就很難受了。 體溫測試≥37.3℃ 我是不是“中招”了!? 接著往下看 發(fā)熱是許多疾病過程的一種表現,但有些人的發(fā)熱并非是因為疾病所致,即有時不生病也會發(fā)熱,在醫(yī)學中稱為“功能性低熱”。 不少人對此認識不足,一出現低熱(37.3℃~38℃),心情就特別緊張,有的甚至亂求醫(yī)、濫服藥,危害匪淺。臨床上常見的功能性低熱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排卵期低熱 成年女子常在兩次月經之間或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開始排卵。排卵后的體溫較排卵前要高0.3℃~0.5℃,直到月經前1~2天才恢復正常。 二、妊娠期低熱 有些婦女在懷孕一月后,體溫會比懷孕前增加0.5℃左右,維持時間長短不一,個別直到分娩后才消失。這被認為是與體內孕激素的代謝和分泌有關。 三、情緒性低熱 緊張、焦慮、煩躁、失眠等情緒變化,可能導致腦下部的產熱和散熱中樞功能暫時紊亂,表現為低熱或體溫下降。 四、運動性低熱 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過度勞累后,體內產熱增多,但散熱相對緩慢,因而使體溫高于正常。如5公里越野長跑,體溫甚至超過38℃。 五、哭鬧性低熱 有些嬰幼兒由于饑餓、口渴、尋找親人、皮膚瘙癢或某些要求得不到滿足而引起反復哭鬧,此時測量體溫較安靜時偏高,臨床上時有出現錯誤判斷之例子。 六、環(huán)境性低熱 長期在熱環(huán)境下工作,或嬰幼兒衣著過多,也可導致體溫明顯高于正常。七、手術后低熱 胃、膽囊切除,剖腹產,輸卵管結扎等大小手術后1~2天,體溫會升高,如創(chuàng)口沒有感染,一般不會超過38℃,這是機體對創(chuàng)傷的反應,一般維持3~5天。 文 | 日月 圖 | 網絡 編輯 | 毛凱亮 審核 | 張海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