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 一個地名,一個故事,一段歷史。如果說城市有靈,這些普普通通的街巷胡同,就是城市的記憶。德州街巷地名變遷,從一個側面濃縮并再現(xiàn)了德州經(jīng)濟政治發(fā)展、風物典故、人物古跡等歷史文化符號。 1935年德州街巷示意圖 建城之初未規(guī)劃街巷 德州源于古鬲國,有兩個年齡,一個是它的誕生史,從夏封有鬲氏之國至今,約4000歲;一個是它的建城史,始于1397年,到今天622歲。 最初的德州城并不在目前位置,4000年的時間,經(jīng)歷7次大“搬家”,才輾轉“定居”這里。中國歷史上城市的出現(xiàn)大體有3個原因:政治中心、經(jīng)濟中心、軍事要地,德州城的誕生就是第三個原因。 地處黃河文明發(fā)源地,德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資料記載,自隋大業(yè)七年(611)到1948年,德州境內大小戰(zhàn)斗千余次。明朝政治中心轉移,漕糧罷海運走漕運,大運河年運糧達600萬石,年貨運量、周轉量、吞吐量都占各港口之首。運河上“舳艫首尾相銜,密次若鱗甲”。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將常遇春在德州設立守御千戶所,洪武九年(1376),在守御千戶所的基礎上,正式設立德州衛(wèi)。 洪武三十年(1397),運河裁彎取直,并在所截河灣東岸筑衛(wèi)城,德州衛(wèi)兵以營為單位,全部進入城內居住,同時搬進來的還有衛(wèi)兵的家屬。 當時建設的德州城面積約2.5平方公里,范圍大體為今東方紅路至共青團路,新湖路至迎賓路,周長5100米。由于是戰(zhàn)略要地,城墻厚度達9米,頂部寬敞,可行車、走人。護城河寬15米,深6米。有東長樂、南朝陽、西定邊、北拱極4個城門,后來,為方便取運河水,在西門以北開辟了廣川門,人稱小西門,俗稱水門。 永樂五年(1407),朝廷又增設德州左衛(wèi),至此,兩衛(wèi)士兵達到11200人,這些人基本都住在城里,德州城成為一個大兵營。這種情況下,沒有也不需要街巷名稱。 第一次城市規(guī)劃 作為中國漕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運河商貿(mào)業(yè),在明清時期的德州發(fā)展迅速,繁盛一時。德州迅速轉變?yōu)樗懡煌ㄖ劓?zhèn)和北方物資集散地。至永樂年間,德州已是“四方百貨,倍于往時”。運河兩岸商賈云集,舟車如鱗,產(chǎn)品堆積如山,進入全國33個重要的工商業(yè)城市之列。大運河里公家運漕,私行商旅,舳艫相續(xù),商船往來,日以千計。明陳亮彩《重修德州城記》曾寫到:“控燕云而引徐兗,襟趙魏而帶溟岳,神京藉為咽喉,漕艘由之通達。” 此時的德州,渴望與其經(jīng)濟地位相匹配的全新城市功能定位。明永樂九年(1411),機遇終于來臨,明政府頒布了“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的政策,這是德州建城史上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城市規(guī)劃,街巷地名正式出現(xiàn)。 《德縣志》記載:永樂九年,南北商旅被安置在城廂并設市:南關為民市,為大市;西關為軍市,為小市;馬市角南為馬市,北為羊市,東為米市,又東為柴市,西為鍋市,又西為綢緞市;中心角以北為舊線市,南門外以西為新線市……小西關軍市貨物皆自南關撥去,故市名以小字別之,后因每年冬天要從北廠運來糧食,因此又叫北市。以商業(yè)市場命名的街巷由此開始形成。 街巷命名特點 關于街巷命名,目前有個流行的說法:“南北為街,東西曰路?!钡窃诶系轮?,地名沒有以“路”命名的。 德州街巷地名豐富多彩。它的由來與德州城市的發(fā)展關系密切,在1935年的《德縣志》中,詳細記錄了城廂區(qū)10鎮(zhèn)85條街道名稱。對其淵源分析,可以歸納為10類。 軍營地名。源于設衛(wèi)筑城,最初德州城“營”符號特征明顯,但隨著商業(yè)的沖擊,到了1935年,城廂區(qū)的軍營地名只剩下:新營街、南營東街、南營西街、校場口街4條。當然,城外依舊保留著哨馬營、王家營、北營等當年十二連營的印記。 衙署地名。州衛(wèi)同城而治,衙署眾多,這個特點在地名中表現(xiàn)明顯。從《德州志》和《德縣志》中可以了解到,德州衛(wèi)軍有11200人,最高指揮官稱指揮使,正三品武官。德州有知州署、州同署等官署51家,有察院、山東兌糧公館等駐德衙署22家,有衛(wèi)庫、鈔關等倉庫關驛27家,有守備府等駐軍、軍屯51家。這些衙署,賦予了德州地名。主要街巷包括:縣政府街、戶部后街、舊州署街、法院前街、司令部街、尉署街、衛(wèi)署街、稅務街等10條。 商業(yè)地名。從明永樂九年“四方商旅分城”到1935年,德州城廂變化最少的就是以商業(yè)市場命名的街巷,主要有:當鋪街、招商街、水市街、棗市街、柴市街、羊市街、線市街、馬市街、鹽店口街、豆腐巷、米市街、大竹竿巷、小竹竿巷、葦子廠街和小鍋市街15條街道。 上世紀30年代的南門外大街,這一帶是當時德州商業(yè)最繁華的區(qū)域 水文特征地名。因黃河而名,因運河而興,德州地名水文特征明顯。這樣的地名有:橋口街、河西涯街等5條。除了這些正式名稱,更有遍布德州的72個海子,成為老百姓約定俗成的老地名。 上世紀50年代的南門外大街,當時叫角下涯 城垣地名。主要有南門內大街、南門外吊橋街、南門東街、南門西街、西門內大街、東門內大街、小西門內街、南關街、西門外街等10條。從洪武三十年建設,到1935年編寫《德縣志》,德州老城墻經(jīng)歷了5次大修繕和一次大危機,依舊保持著最初的風貌。5次大修繕分別進行于明正統(tǒng)八年(1443)、明正德五年(1510)、明萬歷十四年(1586)、清乾隆八年(1743)、清光緒元年(1875)。這期間最危險的一次是在1928年。當時,北伐勝利,百廢待興。德縣政府想發(fā)展城市建設,卻苦于沒有建設資金和建材,于是把主意打到了德州老城墻上面。城墻是防御水患的保命工具,聽到這個消息后,老百姓極力勸阻。德縣當局在拆除城堞后停下來。 廟觀地名。民國初年,德縣境內有寺廟160處,這些廟宇,一度成為德州街巷名稱的主角。但是1928年,經(jīng)歷了大規(guī)模的破除迷信后,保留下來的就不多了,僅余二郎廟南街、二郎廟西街、二郎廟街和馬神廟街4條。 人物地名。包括盧家井街、狀元府街、封家街、王家角街、呂家街等6條。 功能地名。包括預備倉街、馬道街、館驛前街、倉樓街等8條。 特征地名。包括石頭牌坊街、五路口街、公園后街、車站前街、車站后街、大井街、剪子股街等8條。 吉祥地名。包括興隆街、建設街、平順街、興華街、步云街、升平街、廣業(yè)大街、忠義街、自強街、興業(yè)街、新宅街、金城街等14條。這些名稱的誕生源于1928年北伐勝利,是伴隨著“改良風俗,破除迷信”的口號出現(xiàn)的,當時引導開展廢除封建迷信活動,各地都出現(xiàn)了拆廟拉神等情況,德州的一些老街,譬如火神廟街、大寺街就是那時候消失的。 1935年到2019年,當年的85條街道還剩下馬市街、柴市街、太平街、自強街和南營街5條。 編輯丨張瑩 |
|
來自: 耘禾 > 《德州人眼里的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