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陳湯 方歌: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濕化痰兼理氣,濕痰陰滯此方珍。 處方: 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150克,白茯苓90克,甘草炙45克。 制法: 上藥為粗散。 功能: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 痰濕阻于中焦之痞證。痰濕內(nèi)阻,痰飲為患,脾胃不和,或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中不快,或發(fā)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胸膈痞悶,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病癥: 內(nèi)科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 服法: 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烏梅1個,同煎至90毫升,去滓熱服,不拘時侯。 辯證: 癥見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出,胸膈痞悶,不欲飲食,惡心嘔吐,頭眩心悸,肢體困倦,舌苔白滑,脈滑。 臨床總以胸腹脹滿、舌苔滑膩等痰濕證為辨證要點,只要有痰濕的典型證候,不論新久、寒熱、虛實,都可用二陳湯加減變化施治。 治痰治痞的名方,世稱為治痰之通劑。臨證以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出,胸膈痞悶,舌苔白滑,脈滑為辨證要點。 本方的使用指征: ①有形之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質(zhì)清稀或粘稠,喉間有痰鳴音,嘔吐清水或痰涎。 ②無形之痰:胸腹脹滿,惡心嘔吐,頭暈,心悸,身重,或惡心。 ③舌脈特征:舌苔滑膩,舌質(zhì)胖嫩;脈滑。 ④輔助檢查:皮下包塊,局部有波動感,肺部聽診有濕啰音,腸鳴音亢進,輕度腹水等。 ⑤不渴或渴而不欲飲,尿少,大便不干,身重,不饑不食,舌苔滑膩,舌質(zhì)胖嫩,脈滑;或惡心嘔吐清水,呃逆;或有喉鳴聲,咯痰清?。ɑ蚍斡袧駟簦?,氣悶;或胸脅疼痛;或有腸鳴,甚或有輕度腹水。 備注:本方是治療濕痰的要方。濕痰之成,多因飲食生冷,脾胃不和,運化失健,以致濕聚成痰。 本方所治痰濕之痞證,系以脾肺功能失調(diào)為主要病機。 濕痰之生,責之于脾,脾失健運,濕聚成痰,濕痰郁積,氣機受阻,諸癥由生; “肺為貯痰之器”,濕痰上犯于肺,肺失宣降,則見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出; 脾氣不運而生濕,治當理氣調(diào)中;水濕凝聚而生痰,又宜燥濕祛痰,使中焦健運,則濕無由積、痰無由生。 半夏辛溫性燥,歸脾、肺、胃經(jīng),最善于燥濕化痰,降逆和胃止嘔,為君藥。 陳皮和胃、理氣化痰;半夏治胃良藥,化痰溫胃散結(jié);二藥同時還兼具祛胃寒的作用; 茯苓、甘草健脾益氣,四藥搭配既能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又能溫養(yǎng)脾胃。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禁忌: ①無痰飲征象者不宜。 ②痰熱壅肺證、陰虛燥熱證的痰中帶血者不宜使用。 ③凡燥證均不宜使用。 ④忌與烏頭、附子合用,因半夏反烏頭、附子。 ⑤甘草用量宜小,特別治嘔吐時可以不用,因嘔家忌甘,又中滿或有水氣腫滿,甘草亦不宜用。因諸甘皆緩,甘草能延緩脾之運化水濕的功能,而使?jié)裥巴A簟?/p> 二陳湯:陳皮和半夏以陳舊者效果最佳,所以取名叫“二陳”。 濕痰內(nèi)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則咳嗽痰多; 二陳湯的組方略為加減變化,就能用于多種痰證,為一切痰飲病的基礎方,廣泛應用于各種痰證。 與三拗湯、三子養(yǎng)親湯等合方, 加黃連、黃芩等清熱藥, 加枳實、檳榔等理氣藥, 加海藻、貝母等化痰軟堅藥同用。 肥胖的上腹部脹滿,加枳實、白術和木香三味藥; 兼有嘔吐呃逆者,可加竹茹15g,代赭石20g; 兼有膽虛痰熱,虛煩不得眠時,可加竹茹15g,枳實10g; 兼有頑痰膠結(jié)不化時,可加膽星10g,枳實15g; 兼有脾胃虛弱,腹脹食少者,可加黨參15g,白術15g,砂仁10g。 腹部脹滿,可加入木香、大腹皮、厚樸行氣利濕。 加沙參、麥冬,治中焦停濕又兼肺陰不足者(名參麥二陳湯)。 加木香、砂仁,治痰濕內(nèi)阻,氣滯脘痞者(名香砂二陳湯)。 加吳茱萸、黃連,治濕滯中焦,肝胃不和者(名左金二陳湯)。 加炒蒼術、厚樸,治濕困脾陽,嘔逆苔膩者(名平胃二陳湯,又名陳平湯)。 加天麻、白術,治痰濁上涌,耳鳴眩暈者(名麻術二陳湯)。 加紫菀、款冬花,治中有痰飲,喘咳難平者(名款菀二陳湯)。 加枳殼、桔梗,治濕滯中焦,胸悶食少者(名枳桔二陳湯)。 加白芥子、杏仁泥,治內(nèi)有宿痰,外感風寒者(名六安煎)。 加枳實、竹茹,治痰熱上擾,虛煩不寐者(名溫膽湯)。 加枳實、膽南星,治痰涎壅盛,胸痞咳逆者(名導痰湯)。 加當歸、熟地,治陰血內(nèi)虛,水泛成痰,咳嗽氣急者(名金水六君煎)。 加白術、五味子,治五臟受濕,咳痰身重者《濟生方》。 1、寒痰而見咳吐痰稀、胸膈滿悶者,加干姜、細辛以溫肺祛痰; 2、熱痰而見痰黃而稠,舌苔黃膩者,加瓜蔞、黃芩、浙貝母以清熱化痰; 3、風痰而見眩暈頭痛,舌苔白膩者,加制南星、白附子、僵蠶以祛風化痰; 4、食痰而見脘脹納呆,噯腐吞酸者,加萊菔子、枳實、神曲以消食化痰; 5、頑痰不化、咯痰艱難者,加海浮石,青礞石以攻逐陳伏之痰。 6、治濕痰,可加蒼術、厚樸以增強燥濕化痰之力; 7、治熱痰,可加膽星、瓜蔞以清熱化痰; 8、治寒痰、涼痰,可加干姜、細辛以溫化寒痰; 9、治風痰眩暈,可加天麻、僵蠶以化痰息風; 10、治痰食交阻,可加萊菔子、麥芽以消食化痰; 11、治痰氣郁閉,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 12、治頑痰阻滯經(jīng)絡,形成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蠣以軟堅化痰。 二陳湯加減歌 二陳橘半茯苓草,清氣化痰為至寶。 二陳丸:腸胃清道夫 可以給胃腸做“清道夫”,清除停留在胃腸的痰濕、積滯。 可以治怪病,“怪病多痰”,甚至可以用它來治失眠。 胃口差、舌苔膩的痰濕特點,借助陳皮和半夏化痰去濕 濕,性質(zhì)是黏滯、重墜,身體里有濕的人,總會感到身體發(fā)沉,如果是因為濕邪導致的頭痛,也是覺得頭發(fā)蒙、發(fā)沉,好像有塊濕布裹住了一樣。 痰濕分寒與熱 1、舌苔白膩是寒濕:用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等份,三藥微炒,搗碎,布包微煮,頻服。 舌苔白膩的胖子,往往屬于寒濕體質(zhì),別看胖,但胖反倒容易陽虛,而且已經(jīng)虛到了和老年人一樣的地步。 2、舌苔黃膩是濕熱:用二陳湯合二妙散 濕熱引起的男性的陰囊濕疹、瘙癢,女性白帶黃、臭,泌尿系統(tǒng)感染都可以用它洽療。這兩種藥都是治療下部濕熱的,即便沒有上述這幾個癥狀,但小便黃,也可以吃,吃它是為了給濕熱之邪以出路。 濕熱很明顯,加利濕的薏苡仁,不超過50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