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理,即佛學(xué)之義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念佛、參禪所悟的道理。翻開我國古代詩歌史,就有不少蘊(yùn)含禪理的名篇佳作。唐代詩人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就寫過極具禪理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后來王維還有了“詩佛”之稱。而此類蘊(yùn)含禪理的詩,也就是禪詩。在古代眾多詩人間,除了王維,宋代的蘇軾也是一個寫禪詩的妙手。 如《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以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都是禪詩中的杰出作品。說到蘇軾,我們都知道他在青年時期,就躊躇滿志,一心想要從政報國。 可惜命運(yùn)多舛,蘇軾人生中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貶謫的凄涼境地。但也正是長期貶謫的生活,讓蘇軾得以逐漸參透人生禪理,形成豁達(dá)樂觀的心性?!队^潮》便是蘇軾在臨終前,聽聞小兒子蘇過即將赴任中山府通判,寫給他的一首蘊(yùn)含禪理的詩。雖然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讀懂后卻具體佛家所說的讓人醍醐灌頂?shù)乃囆g(shù)效果。 《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首先,詩的前兩句“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即廬山上美麗的煙雨和錢塘江壯觀的潮汐,都是值得前去觀賞一番的。倘若未能前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那么會遺憾終生的。單從字面意思來看,蘇軾對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慕名已久。但是我們又都知道這兩個地方,蘇軾其實(shí)早就前往觀賞過。 不然也就不會有《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以及《觀浙江濤》:“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了。所以對于蘇軾來說,自然不會出現(xiàn)“未至千般恨不消”的情況,也就不止是字面意思那么簡單了。然后,詩的后兩句“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即后來我飽覽了廬山的煙雨,欣賞了一年一度的錢塘江潮,卻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只覺得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如果也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它像極了我們?nèi)缃袢ツ切┧^的旅游勝地的感受。沒去之前,心中百般歡喜,千般期待,去了之后,卻發(fā)現(xiàn)名不副實(shí)。但蘇軾這首詩的本質(zhì)是以禪理入詩,所以我們就要深挖其具有的禪理。其實(shí),蘇軾這首詩演化自宋代吉州(今屬江西)青山惟政禪師的上堂法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即在蘇軾看來,無論是聽聞還是初次親歷,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都只是風(fēng)景罷了。但只要“到得還來別無事”,超越了事物的表面,而去觀察它的內(nèi)在,且有所感悟,直至進(jìn)入禪的意境中,便會發(fā)現(xiàn)廬山的煙雨還是那么美麗,錢塘江的潮汐還是那么壯觀。這個時候便是惟政禪師所說的“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了。 當(dāng)然,對于蘇軾來說,他之所以能夠禪悟出“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主要是因?yàn)樗簧潞3粮?,?jīng)歷了人生道路上的太多坎坷,對世事有了很清晰的認(rèn)識。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也知道要放棄的是什么。山或水看在眼里的同時,其內(nèi)涵便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了。而對于我們來說,它無疑具有啟迪人生的作用。所以說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蘊(yùn)含禪理,讓人醍醐灌頂。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