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山坡地幾垅,貧瘠作伴扎根生。 春經(jīng)風雨迎難長,夏日藤蔓綠意濃。 秋風瀟瀟百草黃,埋頭掙扎土下紅。 這順口溜說的是紅薯,沂蒙山區(qū)叫地瓜。地瓜――抗干旱,耐瘠薄,易栽培,高產(chǎn)量,充饑飽。在沂蒙山區(qū),地瓜曾經(jīng)是主要的農(nóng)作物。我是在“地瓜窩”里長大的,從小就吃地瓜、秧地瓜、刨地瓜、挑地瓜、切地瓜、賣地瓜,有時還翻地瓜秧子。大半輩子與地瓜有著不解之緣。有關(guān)地瓜的一些事兒,至今仍然難以忘懷,回想起來歷歷在目。 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每年的春分季節(jié)前后,生產(chǎn)隊里就從地瓜窖里把儲存了一冬春的地瓜種取出來,畦在地瓜苗床上,讓地瓜發(fā)芽成苗。地瓜種在苗床上一個月左右就會冒出蔥蔥綠,密麻麻的苗芽兒,谷雨前后,就到了栽秧的季節(jié)。把地瓜苗芽從苗床上拔出來,再移栽到早已扶起的地瓜溝垅上。這是一年四季關(guān)鍵時刻,生產(chǎn)隊里男女老少齊出動,青年人挑水,壯年老年人栽秧,姑娘媳婦們澆水,婦女們埋埯。幾道工序,連環(huán)作業(yè),一氣呵成。小學(xué)生們也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加入到埋地瓜埯的行列。 秧地瓜還有兩種方式。在畦地瓜育苗時,會挑下一些個頭很小的地瓜崽兒,鄉(xiāng)親們就把這些小地瓜一個一個的埋在地瓜溝垅上,澆上水后,再埋上個“小圓堆”。苗床上的地瓜發(fā)芽后,溝垅上的“小圓堆”也會冒出地瓜芽。這種種植方式發(fā)源于煙臺地區(qū),叫“窩瓜下蛋”。沂蒙山區(qū)叫母地瓜,窩瓜下得“蛋”,個大豐產(chǎn),肉質(zhì)結(jié)實,淀粉多,很適合切地瓜干。 麥收過后,雨季到來,地瓜都竄出了長長的秧子,鄉(xiāng)親們把把地瓜秧子剪得一段一段的,每段二十公分左右,上邊留兩個葉子,插到溝垅上,就會發(fā)芽拖蔓成長。這個方式種出來的地瓜,細長嫩脆,含水分多,全部用作來年的地瓜種。 嫩弱的地瓜苗兒頂烈日,迎風雨,苦苦掙扎長大,地瓜垅上,先是一根根,后是一簇簇,后來就是一片片蔥綠,層層梯田在地瓜秧子的鋪蓋下,變成了一塊塊綠毯。秋風把綠毯吹成淡黃色,收獲得季節(jié)就來到了。寒露過后,最繁忙的農(nóng)活兒就是刨地瓜。 莊稼地里五谷雜糧,一到成熟季節(jié)都會爭相斗艷,各顯風騷。而地瓜卻是樸實無華,與世無爭,謙遜的藏在土壤中,默默的等待著主人的收獲。深秋到了,幾場寒霜后,地瓜葉子焉頭搭耳,由蔥綠變黃再變黑,割了地瓜秧子,就用镢頭刨出地瓜。從溝垅里刨出來的地瓜,有的被藏在家家戶戶的地瓜窖里,做為種子和冬天的吃食。大部分則被用地瓜鍘子切成一頁頁薄片,撒在荒坡上、田野里,經(jīng)過三至五天的晾曬,就變成了雪白的地瓜干。地如鋪霜,滿山遍野一片片銀白。此時,老少攜籃子,挎簍子,拿袋子一頁頁收起,聽著嘩嘩的地瓜干入袋子聲,人們的心里充滿了滿足和喜悅――莊戶人家一年到頭的口糧到手了。 我對地瓜情有獨鐘,因為我從記事起就是吃著它長大的。家住山村,土地瘠薄,生產(chǎn)隊里的三分之二的土地種得都是地瓜。地瓜也成了我們那一代人的主要食物?!暗毓细勺邮侵骷Z,雞腚眼子是銀行。”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家鄉(xiāng)有這樣一個順口溜,“地瓜沒有娘,隨意可插秧,土下到土上,根葉都是糧?!闭f的是地瓜全身都是寶,根根葉葉藤藤都能入肚充饑,這是對地瓜的贊美。 在那個困難的日子里,春黃不接的春末夏初,苗床上的“地瓜母子”都是莊戶人家的食糧。人們把苗床上的地瓜母子扒出來,削掉爛皮,上鍋煮熟就能充饑飽,只是略帶苦味。我第一次吃地瓜母子是六歲的那年,奶奶背著我路過滕向志爺爺家門口,在奶奶和鄰居說話的當兒,滕爺爺家伸出院墻的杏樹枝頭上就落下了個“刷馬架子”,恰巧落到我的脊梁上,我難受的嗷嗷叫,滕向志家奶奶就從家里拿出來一個煮熟的地瓜母子,我吃著它,也就停止了哭嚎。不過,地瓜母子處理不好也有毒,有一年春天,三隊的一頭小“趴古”牛,因為吃多了生地瓜母子,肚子漲得象漏斗,竟然就死了。 夏天來了,地瓜地里一片蔥綠,缺吃的莊戶人家就把地瓜葉子摘下來,洗干凈了,摻上玉米面,做成地瓜葉子糊糊,喝起來滑溜溜的,味道不錯,就是不太撐饑。喝得飽飽的,過個時辰尿泡尿后,還是感覺餓。 地瓜最平常簡單的吃法就是煮著吃。那時候的農(nóng)村很貧窮,但是窮的很平均。秋冬季節(jié),我們村的村前村后,從南到北,左鄰右舍大多都是一個食譜――煮地瓜,地瓜稀飯,地瓜糊糊。天長日久,拉屎都能拉出紅色的地瓜皮來。冬日夜長,晚飯吃上一頓地瓜,半夜三更就餓得睡不著。于是就提前把地瓜放在枕頭邊,餓急了伸手抓過來迷迷瞪瞪的往嘴里塞,寒冷的三九天,地瓜凍的棒棒硬,就先放在被窩里暖和過來再咬。味道感覺還不錯。 地瓜吃完了,就吃地瓜干。貧窮的年代里,勤勞節(jié)儉的鄉(xiāng)親們也學(xué)會了粗糧細作。手巧的農(nóng)村婦女,把地瓜干磨成粉,加水過濾成面團,再上鏊子上烙煎餅。烙地瓜干煎餅和烙玉米麥子煎餅不一樣,由于地瓜面子粗糙,面糊不能粘在鏊子上,就只能把地瓜面合成面團,倆手抱著面團在鏊子上滾,所以,黑乎乎的地瓜面子煎餅也叫滾煎餅?,F(xiàn)在生活好了,即使在農(nóng)村也不見地瓜面煎餅了。滾煎餅的手藝也基本失傳了??烧l能想到,那個年代能天長日久一天三頓都能吃上地瓜面子滾煎餅,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兒。 我家人口多,母親煙熏火燎,雙手被熱鏊子烤得通紅,烙一早晨煎餅,全家一般只能吃兩頓,到晚飯時還是得吃地瓜面子窩窩。有時候看煎餅不多了,我就提前藏起一個,晚飯時,全家人都吃地瓜面子窩窩頭,我卻吃著煎餅,弟弟妹妹們眼饞,母親就朝我翻白眼,我卻感覺自我良好,唉,不是饞嗎!再說了,年少無知也不懂得同甘共苦的為人之道,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自私!幸運的是,上高中后,是背著母親的煎餅卷子生活過來的,窩窩頭吃的就少了。 地瓜能充饑,地瓜面子煎餅是主糧,而由地瓜做成的粉皮、粉絲、粉條更是美味佳肴中的上品。莊戶人家一般在逢年過節(jié),來客訪親才能吃到它們。 地瓜,地瓜干養(yǎng)育了山村里的人們。而地瓜秧子也是山村里的一寶。秋去冬來,一垛垛的地瓜秧子星羅棋布的坐落在村頭場院,人們用它作為牛、羊、兔最佳飼料。而地瓜葉子則粉碎成糠,那時候的肥豬多是吃糠長大的,肉特別的香! 在我們那一帶鄉(xiāng)村,還給地瓜干起了個外號叫“萬能干”。 首先,地瓜干能換豆腐。那時候一般來說,二斤至二斤半地瓜干就能換一斤豆腐??汕f戶人家一般不舍得這樣奢侈。如果那家經(jīng)常用地瓜干換豆腐,會被笑話不過日子。我家有個大葫蘆瓢子,裝滿了也就二斤多地瓜干,實在是饞急了,母親才批準!最多就動用一瓢子瓜干。 地瓜干能換酒。當時的價格是三斤地瓜干、再貼上八分錢就能換一斤沂水酒廠生產(chǎn)的老白干。七一的冬至節(jié)的那一天,鵝毛大雪下得腳脖子深,父親讓弟弟到中峪門市部去換酒。走到村中石碾旁,村里滕元明姥姥讓我弟弟給她捎帶著裝醬油,回家路上弟弟給老奶奶送下醬油后,一腳滑倒,酒瓶子摔破了,白干酒撒了個干凈。他全身皆白,冒雪小跑著回家。怕父親罵,嚇得直流淚。問清原委后,父親倒也沒訓(xùn)我弟弟,可憐的是弟弟白挨了凍,而父親過節(jié)也沒撈著喝上那二兩老白干。 地瓜干子能換錢。小時候我家有個升笎子,裝滿地瓜干再晃晃,就能裝十斤。十二歲那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我挎著一升笎子地瓜干趕柴山集,任務(wù)是賣了地瓜干割肉剁餡子包餃子過十五。烈日炎炎下,我蹲在柴山村街頭,蹲在升笎子邊守候。熱汗淋淋的伸長脖子等待著買主??偹闶遣诲e,一笎子地瓜干換回來了一元一毛錢。我割了五毛錢的豬肉,(七毛一斤)還用兩毛錢買了兩條小臺巴魚。還買了芹菜韭菜。剩下的二分錢,又回家交給了母親。那次貿(mào)易活動,我受到了父親難得的表揚,他吃著餃子說,還行,買的還乖全,知道算計著過日子。 大半輩子與地瓜為伴,有一件事讓我終身難忘――到沂水城里賣地瓜種。七九的春天,我和村里的徐成余等伙伴們,用小推車推著兩簍子地瓜種到三十五里遠的沂水縣城去賣。雞叫起身,到達沂水城西馬荒村時,突然就感覺渾身無力腿發(fā)軟,肚子里咕咕叫。眼前一黑,小推車就歪在了路旁。蹲在路邊吃了一個地瓜面子煎餅,才覺得有了力氣。太陽冒紅時,把兩簍子地瓜推到了城西小河市場。那天老天爺不作美,竟下起了一陣小雨。天轉(zhuǎn)晴后,守候到太陽偏西也無人問津,我們只好把地瓜再往回推。途經(jīng)向沂村與新朱午村中間路段休息時,一陣大風刮來,我的地瓜車子整個就翻到了路邊的水渠里,我脫下褲子下水,在眾人的幫助下,才把車子從渠道拉上來,幸運的是,簍子裹扎的嚴實,地瓜沒有多大損失。那天我們再也沒有力氣把地瓜推回團坪峪,只好寄存在新朱午村親戚家。五天后,又是沂水大集,我們又從親戚家推著地瓜二次到了城西小河市場。二百四十多斤地瓜種,賣了十六元五角錢。那年春天,我賣了三趟地瓜種,收入近五十元?,F(xiàn)在來看,五十元不算什么,當時可是一大筆收入,救了很大的急?!鞘俏耶敱貋淼牡诙?,半月過后,我才結(jié)婚成家。 歲月流逝,時過境遷。時代變了,生活好了??墒牵谝拭缮絽^(qū)昔日貧苦人家相依為命的地瓜,卻種植的越來越少了。田野里再也見不到那滿山遍野的蔥綠,翻地瓜秧子的農(nóng)活也似乎失傳,秋收季節(jié),也沒有了刨地瓜的繁忙,更沒有了那一片片遍野雪白的風景線。而那吃了半輩子的地瓜面子煎餅也幾乎絕世。如今,地瓜由莊戶人家的主糧,變成了賓館飯店餐桌上的拔絲地瓜……昔日家家戶戶的煮地瓜,變成了沿街叫賣的烤地瓜,變成了商店超市里的地瓜脯,地瓜糕……。更有甚者,說,地瓜成了世上抗癌的第一食品! 贊美地瓜,是因為地瓜是憨厚樸實的。它生在貧瘠地,常住貧寒家。無論環(huán)境多么艱難,它總是默默無語的掙扎,頑強拼搏的生長。它從不講究生存條件,從不索取水分肥料,不與百花爭艷,不與五谷爭名,歷經(jīng)冬夏春秋嚴寒酷暑,一代又一代生長,一茬又一茬延續(xù)。――憨厚樸實的地瓜! 贊美地瓜,是因為地瓜是勇于犧牲無私奉獻的。從出生到老去,從土里到土外,從葉蔓到身軀,剁切割磨無怨言,煮燒蒸烤不抗爭!它從不嫌貧,也不妒富,即是百姓度饑荒的寶物,也是富人餐桌上的珍品,還是豬牛羊兔嘴里的食糧,只要需要,慷慨獻身!――無私奉獻的地瓜! ―― 沒有絢麗多彩的外表,沒有婀娜多姿的秀美,沒有高大威武的風采,有的只是憨厚樸實,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贊美你!可敬可愛可親的地瓜! 以下圖片轉(zhuǎn)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敬請原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