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道、佛三家各自發(fā)展,各有傳承,衍生出眾多支派,開枝散葉,并成為華夏顯學,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在看似矛盾斗爭中融合發(fā)展,猶如三枝奇葩,相互輝映。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yè)。 儒、道、佛三家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人不清楚他們的本質區(qū)別是什么?看完下面三句話,也許你就明白了! 一、儒家 儒家講的是人與人的關系。 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提倡“仁禮安邦”的修行思想。 《易經》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儒家一心想有所作為,講究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希望通過刻苦努力,成為社會精英,并為社會服務。 孔子曰:“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意思是:如果國君為明君,我們就為國家服務;如果國君昏庸無道,我們就歸隱。 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儒家思想,而孔子的一生經歷也是其思想的鮮活印證。 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與母親相依為命;十七歲時,母親去世,孔子為母親守孝三年。 守孝期間,有件事對他影響至深。當時在魯國掌權的季氏,邀請“士”赴宴,以收攬人心,而孔子的身份也是“士”,于是也去了,但卻遭遇了人生第一次大辱。大庭廣眾之下,被人擋在門外,但無權無勢的他,只能默默把這一切咽下。 孔子十五歲時便已志于學,深知想要改變命運,只有通過才學出仕一途,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書法、數學、詩歌、尚書、周易……能學的,他都不落下。 終于在二十多歲時,孔子因博學知禮名揚魯國。這時的他入仕途,卻不再為自己。他想要傳道,讓禮樂崩壞的春秋,重新出現仁、義、禮、道。而為了讓更多像他一樣的人有上進之路,讓更多的人明白他的仁與禮,于是孔子創(chuàng)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人學校。 魯定公之時,孔子得到重用,升為魯國大司寇。但因魯國大權在季氏為首的三桓手里,孔子用計拆毀三桓所建城池,逐步削弱三桓勢力。經此番改革,魯國幾乎就要迎來大治。 但魯國國力大增引起齊國警懼,齊國送來80個美女,魯定公沉迷美色,荒疏朝政,讓孔子心灰意冷。 此后,孔子帶著徒弟們離開魯國,踏上周游列國的征途。從55歲到68歲,一直在外顛沛流離,卻終沒有遇到有道之君,也沒找到可令他施展鴻圖的凈土。 奔波14年過后,孔子最終還是回到魯國。天下無道,他退而著書,刪編《詩》《書》改定《春秋》,并且教誨弟子三千…… 二、道家 道家講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道家核心思想是“智”,提倡“無為而治”的修性思想。 道家追求自然無為、返璞歸真、瀟灑曠達,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不追求陰謀詭計,也不一味圓滑世故,而是一種智慧與謀略,它既防止別人傷害自己,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歷史上著名的謀士,如孫子、張良、管仲、范蠡等都屬于道家。天下太平之時,他們就隱居;而天下大亂之時,他們就出來安定天下;待安定天下后,又居功退隱…… 范蠡,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同時也是道家學者。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二十年后“三千鐵甲終吞吳”,就是范蠡一手導演的。勾踐成就復國霸業(yè)之后,范蠡卻選擇了功成身退,這是為什么呢? 在多年與越王勾踐共事的經歷中,范蠡明白:勾踐是只能共患難、不能共享樂的'雄主'。他決定'功成而不居',所以要急流勇退,離開越國,過自己想要的普通生活。 臨走前,他勸好友文種一同離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飛鳥射殺完了,好的弓箭就要收藏起來;狡猾的野兔獵捕盡了,獵狗的好日子也就不多了,將被烹煮。言下之意,趁現在大功告成之時,趕快離開越國,若還不離開越王勾踐,下場肯定會很凄慘。 而熱衷功名的文種不相信范蠡所說,認為其立了大功,受到越王重用,高居為相,怎么可能有不好的結局呢?死活不愿放棄得來的榮華富貴。 范蠡無奈,只好與文種作別。后來文種的下場果然驗證了范蠡之言。次年,越王勾踐就找了一個'文種想謀反'的罪名,賜文種一把寶劍,令他自裁…… 而深諳道家之道的范蠡,“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最終成名天下。 可以看到,道家自信心都非常強,他們不喜歡也不需要依附權貴,去過不一樣的生活,他們自己就可以活得很好。 三、佛家 佛家講的是人與心的關系。 佛家的核心思想是“空”,提倡“萬法皆空”的修心思想。 《金剛經》整本5176個字,其實核心就講一個字——“空”。佛家主張四大皆空,慈悲寬大、包容忍讓,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從自然,呈本性,體現了超脫修心的學問。 那么“空”的定義是什么呢?“無相”曰“空”。什么叫無相?我們平常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用過去來委屈自己現在,然后期望未來可以獲得更好的回報,那就會很幸福。 而禪宗不講這個,其認為“當下”即是天堂。沒有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所有的當下就是生命的細分,所有的當下相加就是我們的一生,這個就是禪宗的觀念。 河南嵩山少林寺立有一面碑文,刻有四個字:“用心若鏡”。意思是:心要像鏡子一樣來反射當下。比如:今天看到10個人,有男有女,然后一切如是之;而沒有自己心生判斷,哪個好、哪個不好,哪個好看、哪個不好看。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而未來還不能觸及。生命的驚奇之處在于,無論你擁有多少時間,我們兌現的只能是當下。 禪宗的開悟者,對當下都是以百分之一百的投入,直到止于至善。所以禪宗永遠是活在當下,他們感恩于周圍的一切。故他們情緒平和,沒有大喜、沒有大悲、更沒有憤怒,永遠活在平靜祥和之中。 四、結語 結合上面的剖析,我們可以看到:儒家講的是人與人的關系;道家講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佛家講的是人與心的關系。所謂“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儒家提倡“仁禮安邦”的修行思想,道家提倡“無為而治”的修性思想,佛家提倡“萬法皆空”的修心思想,為我們在為人處世和修身立德方面提供了最經典、實用的人生哲學。 如果你一味老實耿直,不懂應變之道,那么你也只能處處碰壁。 如果你總是心直口快,不知藏巧于拙,那么你也只能聰明反被聰明誤。 如果你素來爭強好勝,沒有正確的心態(tài),那么你也只能吃虧在后。 所以,我們可以從儒家修行中修煉正確的行為,道家修性中修煉良好的性格,佛家修心中修煉健康的心態(tài),如此定能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事事順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