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p> 背誦全文是做不到了,但你大概率不會忘記《赤壁賦》中的這一句。 這一名句,或許是無數(shù)從小到大都沒見過這種小昆蟲的中國學(xué)子,關(guān)于蜉蝣的昆蟲學(xué)啟蒙了。 蜉蝣是蜉蝣目(Ephemeroptera)昆蟲的總稱。圖為分布于歐洲的 Rhithrogena germanica。圖片:Richard Bartz / wikimedia 朝生暮死的五月飛蟲 紅斑蜉(Ephemera rufamaculata)屬于蜉蝣目蜉蝣科蜉蝣屬——這一串不加修飾“蜉蝣”告訴你,它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蜉蝣;紅斑蜉所在的蜉蝣屬(Ephemera)即是蜉蝣科(Ephemeridae)的模式屬。 英語比較好的同學(xué)看到這幾個詞,可能會突然察覺到:這不是和 ephemeral(短暫的)的拼寫差不多嘛!恭喜你答對了。它們來自同一個古希臘語詞源 ?φ?μερο? (eph?meros),意為“只持續(xù)一天的時間”。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蜉蝣朝生暮死是世界各地人民自古以來通過觀察達成的共識。 一只剛完成羽化的蜉蝣。圖片:David Evans / flickr 蜉蝣的英文俗名 mayfly,則是出自對蜉蝣活動季節(jié)的觀察。在北半球,蜉蝣通常在五月左右大量羽化,在水面和河岸邊紛飛,所以獲得了“五月的飛蟲”這個頭銜。需要注意的是,may 和 fly 之間不能有空格,因為獨立的單詞 fly 只能且必須用于雙翅目昆蟲的俗名,比如 house fly(家蠅)。 是真的吹彈可破 蜉蝣成蟲的壽命極其短暫,它們也沒發(fā)展出什么對抗外敵、保護自己的強力手段。因此,這些飛舞在水畔的精靈不但壽命稍縱即逝,身體也極其纖細脆弱,完全可以說是(字面意義上的)吹彈可破。 我們在野外燈誘進行昆蟲學(xué)考察時,被燈光吸引來的昆蟲如果不是我們的采集對象,往往可以在熄燈后平安離去;但蜉蝣的傷亡率卻要比其他昆蟲高得多,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它們實在太脆了! 蜉蝣稍微碰著點就傷筋動骨,遇上甲蟲這樣皮糙肉厚的,被踩踏兩下就會不可逆形變;而且它們的能量儲備也就夠活動那么一會兒,被燈光改變了既定行動路線后,往往也沒法重返之前的只有一天安排的短暫旅途,最后筋疲力盡地把卵產(chǎn)在沒法孵化的地面。 燈誘而來的蜉蝣。圖片:蟲爺ChenZ 采集蜉蝣時也得特別小心,要立刻放進酒精保存,不然一會兒就成了肉泥或者肉干(取決于失水和破碎的速度哪個更快)。也不能把很多蜉蝣塞進同一個酒精瓶里,否則很容易就會撞碎。 為釣魚,我們?nèi)嗽炝恕跋膳?nbsp; 這份脆弱給蜉蝣和采集蜉蝣的昆蟲學(xué)家都帶來了不少麻煩,但也為蜉蝣平添了一番別樣的美感。“衣冠楚楚”這個耳熟能詳?shù)某烧Z,最初便是用來形容蜉蝣的。
細弱到難以支撐自己的腿,柔軟而透明的翅膀,還有兩到三根細長如飄帶的尾須,飛起來姿態(tài)格外飄忽輕盈,再加上朝生暮死的設(shè)定,人們不禁覺得,“飄飄欲仙”、“羽化登仙”這樣的詞似乎就是為蜉蝣創(chuàng)造的。 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看到美麗、飄忽不定又隨時會消逝的蜉蝣,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創(chuàng)作欲也像河邊羽化的蜉蝣一樣展翅而飛。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圖片:pxhere 在歐美文化里,蜉蝣有另一種獨特的地位,那就是飛釣運動中假餌的重要原型之一。每年春天,集體羽化后貼著水面飛行產(chǎn)卵的蜉蝣,是魚類們一年一度最為期待的盛宴。飛釣愛好者會仔細觀察蜉蝣,以及其他很多水生昆蟲例如石蠅、石蛾等的結(jié)構(gòu)和姿態(tài),然后用羽毛等材料精心制作模仿這些昆蟲的、對魚兒吸引力最強的假餌。 對飛釣運動的熱愛,意外地促進了一些地區(qū)的民眾對蜉蝣的興趣和觀察。我的一位研究生同學(xué)就是飛釣愛好者,設(shè)計和制作各種假餌是他的拿手好戲,而水生昆蟲更是最終成了他的研究方向。 以蜉蝣等水生昆蟲為原型制作的飛釣假餌。圖片:freyfisher / flickr 童年盡是吃香喝辣 比起柔弱的成年形態(tài),以紅斑蜉為代表的蜉蝣科,它們的稚蟲簡直判若兩蟲。 這些稚蟲有著可以在水底的隧道里自由來去的結(jié)實身軀和有力大腿,甚至還裝備著獠牙,成功打破人們對于蜉蝣的刻板印象。 健壯的蜉蝣稚蟲堪稱水生世界的螻蛄,能利用結(jié)實的腿腳和長牙在水底挖掘出四通八達的隧道。和螻蛄相比,蜉蝣科的稚蟲可能是更不好惹的角色:它們其實是吃肉的。只能活一天,不吃不喝,弱不禁風(fēng)?那只是吃香喝辣度過相當(dāng)長一段歲月的蜉蝣短暫的羽化儀式而已,并不需要人類去憐憫。 蜉蝣科的稚蟲。圖片:蟲爺ChenZ 蜉蝣有一個在所有昆蟲中獨一無二的特點——亞成蟲階段(Subimago)。當(dāng)蜉蝣稚蟲從水中爬出來羽化時,羽化成的帶翅膀的蜉蝣并不是它的完全體;再蛻皮一次,它才能成為真正的成蟲。 一般來說,蜉蝣的亞成體不會維持很久,大部分不超過一天,有些種類甚至只持續(xù)幾分鐘。不過褶緣蜉科(Palingeniidae)非常特殊,它們沒有成體,交配和繁殖都在亞成體階段完成。 絕大部分蜉蝣的生活史示意圖。比起成年階段,稚蟲階段實在漫長。圖片:Encyclop?dia Britannica 由于蜉蝣科稚蟲善于在水底打洞,它們也被稱作“穴居蜉蝣”(burrowing mayfly);不靠采集工具的話其實不太容易見到。除了“穴居蜉蝣”,廣大的蜉蝣家族其實還有很多稚蟲形態(tài)和習(xí)性差別巨大的成員。 如果有機會來到水質(zhì)比較好的清澈山溪,更容易見到的其實是石頭上的扁蜉科(Heptageniidae)稚蟲。扁蜉長著一張扁臉,非常容易辨認,喜歡在激流中的石頭表面活動,強有力的足可以牢牢抓住石頭不讓自己被沖走。 扁蜉科稚蟲。圖片:蟲爺ChenZ 等蜉科(Isonychiidae)則是游泳健將,可以像魚兒一樣在水流中輕快地穿梭;前腿長長的剛毛構(gòu)成了一個濾網(wǎng),告訴我們它是濾食動物。 等蜉科稚蟲。圖片:Bob Henricks / flick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