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漕運總督和河道總督,清朝共有9位總督,也是9名最高級的封疆大吏。 直隸總督其中由于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隸總督也被稱為疆臣之首,直隸總督按例兼任兵部右尚書右都御史,可直接上奏皇帝。 直隸總督的前身是設(shè)于順治五年的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咸豐年間屢經(jīng)升降裁撤,到了同治九年,清廷將北洋通商大臣一銜一并授予直隸總督,從此直隸總督多駐天津,冬天回到保定,原因是冬季是外貿(mào)淡季。 直隸總督管轄的范圍是直隸省,包括今天的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既然作為疆臣之首,直隸總督人選當然非常重要,在順治到乾隆年間,基本都是在滿八旗或漢八旗中選擇,比如首位直隸山東河南總督張存仁,就是明朝寧遠副將,崇禎四年投降皇太極,被編入漢軍鑲藍旗,隨清軍入關(guān),表現(xiàn)得忠心耿耿,擊破南明魯王朱以海部屬,擒殺馬士英,因此得以官居一品,深得清廷信任。雍正年間,人選稍有放寬,開始出現(xiàn)了漢人總督,比如首位漢人直隸總督,江西臨川人李紱。 清朝最有名的幾位直隸總督,大概是乾隆朝的劉墉、道光朝的穆彰阿、同治朝的曾國藩、李鴻章,光緒朝的榮祿、袁世凱等,這與他們所處年代的時局分不開。 最后一位直隸總督,是袁世凱的表弟張鎮(zhèn)芳,張鎮(zhèn)芳當然是始終忠于袁世凱,大清滅亡后,張鎮(zhèn)芳仍然在袁世凱手下?lián)我?,袁世凱去世張鎮(zhèn)芳投靠張勛,在張勛復(fù)辟之后被任命為內(nèi)閣議政大臣、度支部尚書。復(fù)辟失敗后被逮捕,隨后保外就醫(yī),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張鎮(zhèn)芳病逝。享年71歲。 兩江總督兩江總督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wù),是在當時全國所設(shè)總督中,唯一掌管三省,是管轄省份最多的總督,政治地位僅次于直隸總督。 首任兩江總督是漢軍正白旗的馬國柱,當時名稱是江南江西河南總督,也就是兩江總督的前身。兩江總督人選直到嘉慶年間,都基本由八旗把持,只有寥寥幾位漢人,道光年間,漢人總督開始增加,直到清末。最出名的兩江總督,有康熙朝的于成龍,道光朝的陶澍、耆英,咸豐朝的何桂清、曾國藩,同治朝的李鴻章、馬新貽,光緒朝的沈葆楨、彭玉麟、左宗棠、曾國荃、張之洞、端方。 最后一任兩江總督是張勛,此君以復(fù)辟留名史冊,復(fù)辟失敗后避居天津租界,1923年病逝,終年68歲,前清宣統(tǒng)帝謚之為忠武。 閩浙總督閩浙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閩浙等處地方提督軍務(wù)、糧饟兼巡撫事,總管閩浙的軍政、民務(wù)。 順治二年,設(shè)浙閩總督,總督府駐福州。首任浙閩總督還是張存仁,就是上文那位首任直隸總督,他在浙閩總督的位子上坐了兩年調(diào)任直隸總督。從順治到乾隆三年之間,浙江福建的管轄權(quán)時分時合,有時設(shè)福建總督,有時設(shè)浙江總督,到乾隆三年,閩浙總督乃定直到清末。 較有名的閩浙總督有范承謨、朱昌祚、??蛋病ⅠR新貽、端方等,最后一任閩浙總督是松壽,滿洲正白旗人,辛亥革命爆發(fā)后,閩軍舉事,松壽兵敗,吞金殉國。 云貴總督云貴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云貴等處地方提督軍務(wù)、糧饟兼巡撫事,總管云南和貴州的軍民政務(wù)。順治十六年,設(shè)立經(jīng)略,然后改設(shè)總督,首任總督是洪承疇,當時的職位是湖廣兩廣云貴總督。 比較有名的云貴總督有洪承疇、趙良棟、??蛋?、林則徐、魏光燾,末代總督是安徽廬州人李經(jīng)羲,是李鴻章三弟李鶴章之子。李經(jīng)羲算是比較開明的人士,蔡鍔、唐繼堯等留學(xué)日本的學(xué)生都是他起用的,還創(chuàng)設(shè)了著名的云南陸軍講武堂,他對鎮(zhèn)壓革命派也并不積極,所以革命軍也沒有為難他,昆明起義時李經(jīng)羲被抓,但被蔡鍔釋放,逃往上海,隨后活躍在民國政壇,1925年9月18日,李經(jīng)羲在上海病逝。享年69歲。 湖廣總督湖廣總督又稱兩湖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wù)、糧饟兼巡撫事,正式簡稱為湖北湖南總督,總管湖北和湖南的軍民政務(wù)。因為湖北、湖南兩省在明朝時同屬湖廣省,因此通稱為湖廣總督。 湖廣總督的前身是順治元年所設(shè)置的湖廣總督,總督府駐武昌,康熙七年被廢,康熙十三年把川湖總督改稱為湖廣總督,光緒三十年裁撤湖北巡撫,由湖廣總督兼理湖北巡撫事。 洪承疇、林則徐、周天爵、官文、李鴻章、李瀚章、張之洞等都擔任過湖廣總督。末任總督是正黃旗人瑞澄,為大學(xué)士琦善之孫,黑龍江將軍恭鏜之子。這是個悲劇人物,年少時就紈绔成性,與勞子喬、岑春煊并稱“京城三惡少”。1910年升任湖廣總督后,在武昌起義中的表現(xiàn)堪稱大清豬隊友,起義爆發(fā)后瑞澄棄城而走,乘坐軍艦從漢口,經(jīng)過蕪湖、九江、逃到上海,隨后又遠遠地逃到日本,到了宣統(tǒng)退位后才敢回到上海,1915年在上海病逝。 兩廣總督兩廣總督總管兩廣(即后世廣東,包括今海南省,和廣西兩?。┑能娒裾?wù),清朝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wù)、糧饟兼巡撫事。 清朝的首任兩廣總督是漢軍八旗的佟養(yǎng)甲,佟養(yǎng)甲與李成棟一起滅亡了南明紹武政權(quán),值得一提的是,佟養(yǎng)甲鎮(zhèn)壓南明手腕非常殘酷,在雙門底,佟養(yǎng)甲把紹武帝一家二十余口全部砍頭,在四牌樓,他腰鋸死了陳子壯,活剮了陳邦彥,號令了陣亡的張家玉的首級。不過沒多久,佟養(yǎng)甲就與李成棟發(fā)生矛盾,李成棟發(fā)動兵變,宣布反正,處死了佟養(yǎng)甲。 末代兩廣總督是張鳴岐,辛亥革命后曾被廣東革命軍立為廣東都督,后逃到日本,抗日戰(zhàn)爭時期與日本合作成為漢奸,1945年9月15日病逝。 東三省總督東三省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東三省等處地方兼管三省將軍、奉天巡撫事,在清末總管奉天省、吉林和黑龍江三省的軍民政務(wù)。前身是康熙元年所置的遼東將軍,后改為奉天將軍、盛京將軍。光緒二年加總督、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的頭銜。 末代東三省總督是漢軍正藍旗人趙爾巽,在他任內(nèi),張作霖得到重用,逐漸發(fā)跡,辛亥革命后息隱青島,民國三年被袁世凱委任為清史館館長,《清史稿》由他主編,民國十六年(1927年),《清史稿》完稿,旋即逝世于北京。 陜甘總督陜甘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陜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wù)、兼理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始設(shè)于中國明朝時期,總管陜西和甘肅兩省的軍民政務(wù)。 年羹堯、岳鐘琪、傅爾丹、??蛋?、楊遇春、曾國荃等都擔任過陜甘總督,末代總督是滿洲正黃旗人長庚。武昌起義爆發(fā)后,西安等地繼而響應(yīng)。長庚與伊犁將軍志銳、陜西巡撫升允等謀劃迎宣統(tǒng)帝溥儀西遷,并占據(jù)潼關(guān)以西為根據(jù)地謀求恢復(fù)。升允率領(lǐng)甘軍反撲,連下十余城,然而這是宣統(tǒng)卻退位了。旨意傳至蘭州后,長庚只得將總督印交付布政使趙惟熙后回到北京。袁世凱曾希望其擔任北洋政府的邊省將軍,但長庚沒有接受。民國三年(1914年),長庚病逝。 四川總督四川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wù)、糧饟兼巡撫事,總管四川省的軍民政務(wù)。首任四川總督是漢軍正紅旗人李國英,原來是左良玉部下總兵,順治二年降清后跟隨肅親王豪格征討張獻忠立功。 末任四川總督許多人認為是趙爾豐,其實應(yīng)該是端方,趙爾豐于1911年4月被任命為四川總督,8月2日到任,9月10日就被免職,由端方署理。當然端方的結(jié)局和趙爾豐類似,最終都被斬首,成為了起義的投名狀。端方倡導(dǎo)新式教育,頗有建樹,趙爾豐更是抵抗住了英國對川藏的強力滲透,展現(xiàn)了卓越的經(jīng)營邊疆的才干,兩人都罪不至死,不過在當時的亂世之下,有誰會在乎這一切呢? 以上列舉的這些總督代表,人人都有本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考慮到篇幅,就不一一詳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