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篇 人們都知道飲食為什么能養(yǎng)生,卻不知道飲食失調(diào)也能害生,所以能夠做到調(diào)理好使飲食恰到好處的,就是通曉醫(yī)養(yǎng)而又善于未病先防使人們不生病的賢哲。大凡是飲食所宜,無論四時八節(jié),常要以溫暖胃腸為宜。夏天天氣雖然酷熱,而腹胃腸道卻陰寒凝重,所謂“伏陰在內(nèi)”,尤應溫暖食物為宜,也不可太過飽食,太飽則血行滯緩,筯脈橫解,腸道瘀堵形成痔瘡。因此又說,飲多則氣機暴亂而上逆。養(yǎng)性的方法是不能吃后就順便趟下睡眠,也不能一天常坐著不運動,都能使氣血凝滯而運行不暢,滋生百病,天長日久就會損傷壽命。吃飽喝足之后,經(jīng)常要用手撫摩臍腹幾百遍,并仰起頭來,呼呵出入口氣數(shù)百次,且慢步緩行幾百步,這是消導飲食的基本方法。吃了之后就臥床休息,可使榮衛(wèi)氣血不能暢通,血行滯澀,氣機不達,令人患肺痿、頭痛、痞滿之疾。食飽不宜快步或小跑,甚至于騎馬飛馳,以及于登高涉險,這樣恐怕因氣滿胸膈胃腸而激發(fā)逆亂,致傷臟腑。不應該深夜進食,這樣會脾臟受傷,出現(xiàn)氣滯。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碎食物,日落之后,天地寧靜,萬響都絕,脾乃休息不再磨動,此時進食不易消化。食物不消化則胃腑受損,胃損則不接受谷氣,谷氣不受,胃氣、胃陰虧虛則嘔吐,逐漸成為翻胃的疾病。飲食宜量少而吃飯的次數(shù)要多,不應每頓吃很多。常要飽中有饑,饑中已飽為宜。吃了熱食之后就不宜再吃冷食了,吃了冷食之后就不宜再吃熱食了,冷熱混淆相互激蕩,必然患牙齒疼痛的疾病。不是時令的瓜果,自然死亡的禽獸,以及生酢煎煿之肉,和那些油膩較大難以克化的食物,都能損傷脾胃,并且生痰、生病,全都不應該吃。入口的滋味,不應太多太雜,太多則隨其臟腑的偏頗各有所傷。所以咸多傷心,則血脈凝澀而變色;甘多傷腎,則骨肉疼痛而毛發(fā)脫落;辛多傷肝,則筋脈攣急而爪甲枯槁;苦多傷肺,則皮膚枯槁而毛發(fā)掉落;酸多傷脾,則肌肉痿縮皺褶而口唇皴裂。食物太偏,其中的危害是如此不堪。故而善于攝養(yǎng)的人清淡適宜,其次的人葷素搭配,保持中和,這是飲食養(yǎng)生的基本原則。酒飲少則益人,過多則損人,心情舒暢,則停止即可。飲酒少則能活血脈,開散滯氣,導引藥力,潤澤肌膚,滋益顏色,調(diào)和榮衛(wèi),辟除穢惡。如果飲酒過多而且大醉,則肝氣浮越膽脈橫逆,肝膽氣橫則諸脈沖激,由此而可敗壞腎氣,使筋脈軟化,骨骼腐敗,胃腑消靡,日久惡性循環(huán),就會內(nèi)傷精氣,使人神散魄冥,甚至不能飲食,如果再縱情聲色,離死亡就沒有幾天了。飲酒感覺過多,吐出來最好,飲酒后不可以再次冷水、冷茶,如果冷飲被酒引入腎中,時間長了則停集為冷毒,必然腰膝沉重,膀胱冷痛,導致水腫消渴之病,筯脈拘攣腿腳不利的病就發(fā)作了。飲酒后不宜在風中坐臥,日久則令人四肢不遂。不應當特別餓的時候才吃飯,吃亦不可以太過飽滿。不應當特別渴的時候才想到飲水,飲水也不可過多。食物過多則結聚成積滯,飲物過多則成為痰濁癖積之癥。所以說:大渴不大飲,大饑不大食,恐怕血氣失常,卒然得了急癥就不可救治了。饑荒之年,少食挨餓,如果吃飽就會死亡,這是經(jīng)驗?。∷陨朴陴B(yǎng)生的人養(yǎng)內(nèi),不善于養(yǎng)生的人養(yǎng)外,養(yǎng)內(nèi)的人恬淡臟腑,調(diào)順血脈,使一身之正氣流行沖和,百病就無以作起。養(yǎng)外的人,恣口腹之欲,縱情吃喝,極盡滋味美食,窮竭飲食中的快樂,雖然肌體充腴,容色悅澤,但是卻不知酷烈之氣,已然內(nèi)蝕臟腑,形體精神已經(jīng)虛憊,卻怎么能保合太和,以達到自然的壽命呢?《莊子》曰:人之可畏者,妊席飲食之間。卻不知道正是咨縱口食成為禍患之故,正因如此??! 飲食與疾病 仲景說:人體陰陽氣血平和無病無災的時候,唯有平時注意養(yǎng)護,調(diào)理好飲食即可,不須要服食藥物。藥物的性味歸經(jīng)主治都有所偏,一旦服藥不當或服食過長過多,或許使人臟氣不能平和,并且內(nèi)不和的時候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害。自然界凡是含有氣息的生物,沒有不是以食物滋養(yǎng)其生命的,豈能不知道食物之中對自身有益有不益的嗎?只是人們每天日常應用習以為常并不自知罷了,就像水火一樣在身邊卻難以對它有所認知,我感嘆人們?nèi)绱说拿H淮笠?,所以姑且在閑暇之時,費點筆墨,撰寫五味損益,稱謂“食治”篇,希望能啟發(fā)童稚,喚醒蒙昧之人。倘若能日常稍有用心參考,就必然達到如影隨形,如響應聲的效果。 《河東衛(wèi)汛記》曰:扁鵲說:人的生命所依賴的是自身的形體,而使人體氣血失和的是疾病,調(diào)理陰陽化毒祛煩的是藥物,扶危解難拯救生命的是醫(yī)生,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定是食物的滋養(yǎng),解救疾苦迅速必然是憑借藥效。不知道食物對人有益處的,不可以使生命永存,不明白藥物有禁忌的,就不能夠達到祛疾除病的目的。食與藥,生與病這兩類事情,具備生命靈性的人類是必須要明白的,如果忽視而不學,的確是一生的遺憾??! 所以說,善于食飲的就能達到排除邪氣而且安定臟腑,神情愉悅,志意清爽,有助于血氣旺盛。倘若能用食物使陰陽平和,沉疴化解,解郁釋情,逍遣祛疾的可以稱謂“良工”。長年用奇特的方法服食的人,可以說是養(yǎng)生的方術已經(jīng)達到極致了。 凡為醫(yī)者,首選應當洞曉疾病發(fā)生的源頭,知道病人觸犯了什么,病因是怎樣的,為什么得的病。然后首先用食物療治,如果食療不能治愈,之后再請病人服藥。藥性大都剛烈,猶如統(tǒng)兵打仗。軍隊戰(zhàn)爭的猛烈、暴虐、殘酷可想而知,豈能容許隨意號令三軍呢?妄自用兵,國體損傷不可估量,亂投藥物,身體遭殃,貽害無窮。王熙說:飲食菜肴不要過多,菜味過多或許有所克犯,若有所克犯,對身體就有所傷害,或者當時即使沒有覺察到因食物帶來的困苦,日積月累,天長地久就會留下禍患。又說:吃那些美味佳肴,魚鮭肥膩,一定要少之又少。魚類禽獸、水果之屬,對人有益的可以多吃些。大凡日常飲食,都要注意節(jié)制儉約,如果貪圖滋味眾多,又食量過多,食飲太飽,飯后又感覺脘腹飽滿膨脹,并且擁堵胃腸,呼吸短氣,濁氣上逆,下行困難,或許一旦招致急癥暴疾?;蛘呤谷送聻a昏瞶,成為霍亂。又且夏至以后直到秋分,必須慎吃肥膩食物,肉餅、酥油之屬,這類食物與酒漿瓜果,從理論和食用經(jīng)驗上,兩者是極端地相互妨礙的。人身之所以多有疾病,都是因為春夏季節(jié)飲食冷物太多太過,飲食又不加以節(jié)制之故。況且魚鱠和各種腥膻生冷之物大都對人有損害,若能斷絕它們則善之又善。乳酪酥油等適量經(jīng)常食用,可使人筋骨勁強有力,肌膚潤澤。倘若突然一時地過多過量吃了,也會使人胸腹?jié)M,頭顱脹,甚至于泄瀉痢疾,但是可以漸漸地自然痊愈。 黃帝說:五味進入口中,各自有它的道路。五味不正也會各自有所發(fā)病。酸味走人筋絡,多吃酸味使人小便淋瀝不止,生成癃癥,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呢?少俞說:酸性食物進入胃中,它形成的氣味酸澀收斂,向上走入上中二焦,兩焦形成的氣澀滯不能滑利出入,不能出入又返流于胃中,胃中如果和緩,就會下注于膀胱,膀胱再走人胞中,胞膜即薄又軟,遇到酸澀則縮卷一團,約束而不能通利,水道行駛不暢利,故而癃滯不利。外陰是積精養(yǎng)筋之所,筋氣所凝聚之終端,所以酸味入于胃可最終進入筋膜。 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何也?回答說:咸味進入胃中,其氣進入中焦,注入到血脈之中,脈是血氣所行的道路,和咸味相互粘合,血液即凝結,血凝之后則胃中胃液減少,胃液減少則胃液缺失而口干而渴,心中思飲,口中渴則咽部焦干,咽部焦干故而舌干口干而喜歡飲水。血脈是中焦生化出來的,所以咸味入于胃中,進入血液?;矢χk說:胃合于三焦之脈,雖然隸屬于肝心,終歸中焦之化所產(chǎn)生,故曰咸入而走于血脈。 辛走氣,多食辛,令人慍心,何也?回答說:辛味入于胃中,辛之氣走于上焦,上焦本來就是制約駕馭全身之氣的,而且是榮養(yǎng)衛(wèi)護全身陽氣的。姜韭之氣,熏蒸榮衛(wèi),榮衛(wèi)經(jīng)常接受辛氣,滯留于心下,所以有慍悶郁煩之狀。慍是感覺心下悶雍的狀態(tài),辛味若和辛氣同行,所以說:辛入胃而走入氣機,又和氣同出同行,故而使人感覺氣煩而滿。 苦走骨,多食苦,令人變嘔,何也?回答說:苦味進入胃中,它產(chǎn)生的氣味干燥而使人涌吐泄瀉。五谷的氣味都不能勝過苦味,苦味進入下管,下管就是三焦的道路,三焦之道路都因苦味而閉塞不通,下行不通,所以因苦之氣味而上逆變?yōu)閲I吐。牙齒是骨骼的終端部分,所以苦味進入胃中繼而變化走人骨內(nèi),雖然進入骨內(nèi)卻又復出,這時可以發(fā)現(xiàn)因食苦過多,牙齒必然黧黑而稀疏?;矢χk說:水火相濟,故曰骨氣通于心。 甘走肉,多食甘,令人惡心,何也?回答說:甘味進入胃中,甘的氣味弱小而勢劣,不能一下子上行進入上焦,而且和五谷雜糧全都停留在胃中。甘味入于胃則柔和勢緩,柔和勢緩可招致蛔蟲蠕動,蛔蟲蠕動就會使人惡心,因中焦脾胃外通于肌肉,所以說甘走肉,甘味吃太多可使人肉厚肉多,肌膚起栗而且長繭子。皇甫謐說:甘味外通于皮,故又曰:甘入走皮,皮是肉的保護層,皮雖然又屬肺,因其與肉相連,故又曰:甘潤肌肉并于皮。 黃帝問曰:食物都歸五味所主宰,您聽說過嗎?伯高回答說:以風為食的,聰慧靈明而且身輕如燕;以氣為食的,和氣安靜而且壽命長久;以谷為食的,善用心思揣摩 所謂是有智慧的人,并且操持事務勞傷精神;以草為食的,愚蠢癡呆而且勞動有力;以肉為食的,勇猛勤勞而且多有嗔恨惱怒。因此肝木配青色,宜與酸味相合;心火配赤色,宜與苦味相合;脾土配黃色,宜與甘味相合;肺金配白色,宜與辛味合;腎水配黑色,宜與咸味相合。在身內(nèi)五味配五臟,在身外與五行相應,從顏色上與五方相合。 五臟所合法: 肝合筋,其外榮為爪甲;心合脈,其外榮為顏色;脾合肉,其外榮為口唇;肺合皮,其外榮為膚腠;腎合骨,其外榮為毛發(fā)。 五臟不可食忌法: 多食酸性食物,則皮毛枯槁而發(fā)疏色夭;多食苦性食物,則筋膜緊急轉(zhuǎn)動而且爪甲枯槁;多食甘味食物,則骨骼疼痛而且毛發(fā)墜落; 多食辛味食物,則皮厚強硬而且口唇掀起;多食咸味食物則血脈凝泣而且顏色晦暗。 五臟所宜食法: 肝病的人,宜吃麻、犬肉、李、韭; 心病的人,宜吃麥、羊肉、杏、薤; 脾病的人,宜吃稷米、牛肉、棗、葵; 肺病的人,宜吃黃黍、雞肉、桃、蔥; 腎病的人,宜吃大豆黃卷、豬肉、栗、藿 。 《素問》云:肝色青,宜食甘, 米、牛肉、棗、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黃,宜食咸,大豆、 豬肉、栗、藿皆咸;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五味動病法: 酸走筋,筋病勿食酸;苦走骨,骨病勿食苦;甘走肉,肉病勿食甘;辛走氣,氣病勿食辛;咸走血,血病勿食咸。 五味所配法: 米飯甘、粳米甘、麻酸、小豆酸、大豆咸、麥苦、棗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黃黍辛、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蔥辛、牛甘、犬酸、豬咸、羊苦、雞辛。 五臟病五味對治法: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瀉之,禁當風。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甘瀉之,禁溫食厚衣。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肺苦氣上逆息者,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瀉之,禁寒食寒衣。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潤致津液通氣也;腎欲堅,急食苦以結之;用咸瀉之,無犯焠矣,禁熱衣溫食。 是以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肉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精以食氣,氣養(yǎng)精以容色;形以食味,味養(yǎng)形以生力。此之謂也。 儲藏精神的臟器有五,五五二十五;運行精氣之藏有四,以四方、四時、四季、四肢等相聯(lián)屬,共為五九四十五,以此輔助神機,可以長生久視也,精順五氣以為靈。若食氣相惡,則傷精;形受味以成,若食味不調(diào),則損形。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藥物以防命,故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氣味溫補以存形精。 食與治 岐伯說:陽的屬性可以為無形之氣,陰的屬性可以為有形之味。味歸有形所納,有形又歸無形之氣所收攝。氣足可以生化陰精,陰精的產(chǎn)生是機體的氣化作用,陰精需要陽氣的化合,形體需要滋味的充養(yǎng)。陽氣化合可以滋生精液,陽氣蓄積可以壯實形體。滋味偏嗜容易損傷形體,陽氣亢盛氣機逆亂可以耗及陰精。精足可以化生陽氣,滋味不當可以傷及陽氣。陰濁滋味外出于下竅,清陽之氣化出于上竅。滋味太過厚重的屬于陰性之物,滋味輕薄的屬于陰中之陽性之物。氣厚的屬于陽性之物,氣薄的屬于陽中之陰性之物。滋味厚重的往往會下泄,滋味輕薄的則可以通達流行;氣薄的可以升發(fā)疏泄,氣厚的可以壅滯閉塞?;鹆^大過旺,即所謂“壯火”,反而因火旺火壯損耗體內(nèi)陰精,使正氣衰弱;火力和緩,循序漸進則增益自身的內(nèi)力,稱謂“少火之氣壯”。如此可以說是壯火蠶食人的正氣,少火資助人的正氣。又可以說,壯火使人正氣消散,少火使人正氣生長。滋味屬于辛、甘的為陽性食物,有升發(fā)疏散作用;滋味屬于酸苦的為陰性食物,有涌吐下泄作用。陰性食物過多則易傷人陽氣,使人有陽性不知的虛寒之病;陽性食物過多則易傷人陰精,使人有陰液虧虛的陰虛之病。如果善于攝生,知道食物對自身的宜忌,則必然可使身體的陰陽調(diào)和,平安健康,無疾無病。 在一年四季中,春季七十二日,飲食要減少酸味,增加甘味,因春肝木旺盛,不能再多酸味,使肝木無制而過盛,克伐中土,所以要減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 夏季七十二日,飲食注意減少苦味,增加辛味。因夏心火旺盛,不能再多苦味,使心火無制而過盛,克伐肺金,所以要減苦增辛以養(yǎng)肺氣; 秋季七十二日,飲食要注意減少辛味,增加酸味,因秋肺金自旺,不能再多辛味使肺金無制而過盛,克伐肝木太過,所以要減辛增酸以養(yǎng)肝氣; 冬季七十二日,飲食宜減少咸味,增加苦味。因為冬腎水自旺,不能再多咸味,使腎水無制而過盛,克伐心火太過,所以要減咸增苦以養(yǎng)心氣; 四季月之各十八日,飲食要減少甘味,增加咸味。因為季月之后各十八日,屬于辰戌丑未之土自旺之時,不能再多食甘味,使脾胃中土無制而過盛,克伐腎水太過,所以要注意減甘增咸以養(yǎng)腎氣。 服藥食法 養(yǎng)生的大要都是說在春季要服小續(xù)命湯五劑,以及培補陽氣的散劑各服一劑;夏季天熱之時,應服腎瀝湯三劑;秋季服黃芪等丸藥一兩劑;冬季服藥湯兩三劑,直到立春日則停止。這個方法按一年四季服用,終身習以為常,則百病不生。世俗之人見識淺薄,只知道鉤吻吃了能害人性命,卻不相信黃精可以延年益壽;只知道五谷雜糧可以治人饑餓,卻不知道百千種藥物可以濟人性命;只知道男女交合施瀉可以生兒育女,卻不知道封藏固守可以頤養(yǎng)天年。所以醫(yī)道有藥食同源,藥食宜忌,藥用服餌的方法。 郗愔曰:想要依法服食藥物,應當明白藥物之中可以服食的以及其中的性味歸經(jīng)宜忌,再審查服食之物的冷熱,對人群的適宜情況,不可以看到他人有效,我便隨之服用。初試服食先從草木開始,其次服食金石類,這是調(diào)治服食藥物的基本方法,即所謂精細與粗制配伍,次第從粗制到精細的過程。人們都從少小至到長大成人,身體習慣五谷雜糧,切不可以一日一頓不吃它。大凡服食藥物受益遲微,并且服食藥物沒有象吃糧食那樣有充饑的感覺,然而倘若累月積年服食不停,方可感覺骨髓填實,精神愉悅,五谷雜糧卻可以自然斷絕不吃?,F(xiàn)如今人們大都希望立竿見影,療效迅速,祈求眼下的應驗,臟腑精氣尚未充實,即便斷絕五谷,谷氣始斷,藥效未驗。又要行房中之術,形體與精神和普通人沒有差別,因此而使身體敗壞豈不可笑嗎?服食的方法都是有次序有規(guī)矩的,不知道這種方法的,不只是交合有損傷,始終也不能得到益處。所以服食大法,首先要去除人身之三蟲,三蟲去盡;其次才服草藥,也好得益藥物之力;再次服用木質(zhì)藥材,得益之后再服金石類藥物。依次順序,方可順其藥性,諸事得以安穩(wěn),即可以達到體健而延年益壽了。 服食諸藥大致有:生地黃、天門冬、黃精、烏麻、柏實、松脂、茯苓、枸杞、云母、鐘乳、石斛、黨參等等。 飲食《千金翼方》 生活在田間荒野之處,尤其要熟悉一切植物的宜忌,不可因為飲食之物傷身損命,所有資助充養(yǎng)身體,無非是藥食蔬菜而已,如果配料調(diào)節(jié)如法,特別有益于人。枸杞、甘菊、白術、牛膝、商陸、白蒿、五加等對于經(jīng)常服用石類養(yǎng)生的人不宜吃。商陸以上之藥物,應在三月以前苗嫩時採收食用較好。不論是煮、炒、腌或者作齏,全都搭配土蘇咸豉汁和大米等材料加工,以此下飯最為妥當。蔓菁作齏最好。如果飲食不計較五辛的人,春秋兩季的嫩韭菜,四季都可以採到的薤,吃下對人很有益處。麯類食品雖有擁郁積熱之嫌,但是甚益人氣力,卻也不可以過多食用,可使人煩悶昏瞶,如果料理依法,可以適當調(diào)節(jié)食用。宜煮、蒸餠及糕類,還有索餅起面等法,均在《食經(jīng)》中已經(jīng)說明。白粳米、白梁、黃粱、青梁米,常須貯積。炊飯煮粥都有法度。綠豆、紫蘇、烏麻也須宜貯,都是安神下氣之物。其它如豆豉、酸醬、甜醬之品因食所需,皆須貯蓄。吃肉的人,一定不要有意傷害生命,只用錢購買,也類似于殺傷,第一戒切慎勿殺。如得到的肉食必須新鮮,似有氣息則不宜食,腐爛的內(nèi)臟損害正氣,切須慎之戒之,料理法在《食經(jīng)》中。 食后將息法 早飯后,兩手搓熱,用熱手摩腹,然后出門走五六十步,再繼續(xù)慢慢撫摩。午飯后,再次用熱手摩腹,緩緩慢行一二百步,不要心急氣躁,行走之后,回到床上平臥。手足伸展開來,不要睡著,頃刻之間氣息平定,隨即起身正坐,吃五六顆蘇煎棗,再喝半升人參、茯苓、甘草等飲料,感覺稍有身熱,再吃麥門冬、竹葉、茅根等飲品,隨自己飲水量而定多少。吃飽飯后不能急走,稍有饑餓時也不能大聲呼喚人,睡覺之后更不能多喜多嗔。感覺食物消化之后,宜順應事務、心情,自然而然,不能過于勞心勞力。感覺肚子饑腸轆轆,即須索取食物,不能忍饑挨餓,只是一定不能在此時吃生硬粘滑之物,大都可使人揮霍繚亂,上吐下瀉。秋冬季節(jié),溫暖腹部,腹中稍有不適,即服厚樸、生姜等飲品,如此將息身體,必然沒有橫疾。 服食丹藥 人非金石,更何況觸犯寒熱霧露,若不及時調(diào)理,日久必生重病。常宜服藥,辟除外邪,和調(diào)臟腑。日常生活居住之時,服五補七宣丸,鐘乳丸,辯其體質(zhì)冷熱虛實,可按自身情況調(diào)配服用。至于紅雪三黃丸,青木香丸,理中丸,神明膏,陳元膏,以及春初使用的水解散,天行茵陳丸散,都需要事先儲備,以備疾病發(fā)生之用。一旦急卒之時,不提前儲備即難以找到。每年臘日合一劑烏膏、楸葉膏,以備預防癰瘡等病。若善于服食,大其可稱為高人。世上有一些偶然間學習合煉之術,又不是真正的愛好者,或者身在朝廷,心迫名利,如此之輩, 何言服食。現(xiàn)今退居之人,豈能寄希望于不死羽化而登仙之事?只不過避免外事牽累,希冀于保全自身頤養(yǎng)天年罷了。然而些小金石之事,豈可等閑視之,益神養(yǎng)精之丹可以防危救急,這是不可以缺少的。至于說伏火丹砂保精養(yǎng)魄,尤宜長期服用。伏火石硫黃,可以化解腳氣,消除冷痹之疾,治理腰膝關節(jié)疼痛,也可以使人胃口大開,增強氣力;還有小還丹,可以療疾祛風;伏火磁石,明目堅骨;火煉白石英、紫石英,治療結滯氣塊,強力堅骨;伏火水銀,壓熱鎮(zhèn)心;金銀膏,養(yǎng)精神,去邪氣。這些處方藥物一定要留心它的療效力度,都要依《本草》宜忌配制。其它的丹藥火候,希寄于自己精神領悟,并不是一時可以辦到的。有心的人也宜精誠所至,或者偶遇其中的秘密。 養(yǎng)性禁忌 《文論》中張湛稱:凡是撰寫?zhàn)B性的好方法,大都是轉(zhuǎn)載論述歷代的經(jīng)驗,其中嵇叔夜論述的最為精到,然而文辭的意趣久遠,沒有新的內(nèi)涵。我所說的養(yǎng)性禁忌,著重在其旨義和具體事情的總綱上,為的是照實收錄,以便流傳而有益于后人。不違背人情和本性的善意,俯仰趣舍可以順其本性,也不掩蓋耳目的好惡,而且顧眄均可施行。為的是文義簡約,然而可以展開視野的地方卻很廣大,出力少而功果多,所謂: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所以其中的大概有幾點:一曰嗇神;二曰愛氣;三曰養(yǎng)形;四曰導引;五曰言論;六曰飲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醫(yī)藥;十曰禁忌。除此十項內(nèi)容之外的尚未可知。 列子說:一個人身體的盈虛消息,即虛實陰陽的消長盛衰,都與天地的陰陽相通相應,又與自然界同類的物種相類似。所以陰氣盛的人就會夢見穿越大江大河,身沒水中,而且恐懼害怕;陽氣盛的就會夢見大火燒灼,身處大火之中,有燒灼發(fā)熱的感覺;陰陽二氣都比較壯盛就會夢見與人打殺爭斗。吃的太飽就會夢見給予他人食物;因為饑餓就會夢見向他人索取食物;所以說心思浮躁而體虛多病的人,就會夢見身軀飛揚上升;下體陰濁沉潛而體虛多病的人就會夢見到處想解大小便的問題。假使憑借著繩帶而睡眠的,就會夢到蛇;發(fā)現(xiàn)飛鳥口含著頭發(fā)的人,就會夢見飛翔;心煩氣躁的時候就會夢見著火焚燒;即將要生病的人,會因此而夢見飲酒歌唱舞蹈;將要形勢衰敗的人,就會夢見哭泣。因此說心念和平安定,慎終如始,虛靜浴神,泯滅妄想等,養(yǎng)生的大道理,都已經(jīng)涵蓋其中了。 彭祖說: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百裹,不如獨臥。色使目盲,聲使耳聾,味使口爽。假若能夠調(diào)節(jié)宣發(fā)其有意義的方面,暢達其滯塞的地方,就可以使人增壽。一日之忌者,暮無飽食;一月之忌者,暮無大醉;一歲之忌者,暮須遠內(nèi);終身之忌者,暮常護氣。夜飽損一日之壽,夜醉損一月之壽,一接損一歲之壽,慎之。 清晨起床用雙手交互搓摩兩耳,再從頭上交互挽兩耳,接著梳理頭發(fā),面部氣脈通達流暢。如此經(jīng)常這樣挽摩可使人頭發(fā)不白,耳竅不聾。再者雙手搓掌熱后摩面,自上而下,十四遍可去皯氣,使人面有光澤,又可使面部肌膚不怕冷風,至于面部寒熱,以及頭痛,各種疾病都可以消除。 古代的真人說:想尋求長生不老,又想服食各種培補精神的丹丸散膏的人,應當先斬斷房室,肅清妄想,齋戒沐浴,室內(nèi)常熏香。再者不要去有亡人穿喪服和生產(chǎn)哺乳小兒的家庭,一定要謹慎這些地方。古代學道修道的人,之所以在深山里居住,大都是因為如此。 老子說:人欲求道,勿起五逆六不祥,會出現(xiàn)兇惡之事的。大小便向西,一逆;向北,二逆;向日,三逆;向月,四逆;仰視日月、星辰,五逆。夜半裸形,一不祥;旦起嗔心,二不祥;向宅罵詈,三不祥;以足納火,四不祥;夫妻晝合,五不祥;盜師父物,六不祥。晨起常言善事,天與之福;勿言奈何及禍事,名曰請禍。慎勿床上仰臥,不祥;臥伏地,大不祥;飲食伏地,大兇。用匙箸擊打碗盤,大兇。過度勞累后行房,之后再裸露睡覺,易發(fā)癲病。醉后不要再飲食熱物,食后摩擦腹部,能消除百病。熱食損傷骨骼,冷食損傷肺氣。飲食熱物不要有燙口唇的感覺,飲食冷物不要有冰牙齒的感覺。食后緩慢行步就可以達到健康長壽。吃飯時不要大聲說話,不要吃的太飽,太飽易致血脈閉澀。睡覺之后,最好多次翻轉(zhuǎn)身軀。冬天溫暖,夏季涼爽,切勿冒犯。若飲酒大醉之時,精神易離散飛越,太大的快樂時,心氣也亦飛揚;太大的怨愁時,氣脈不能通達。久坐傷筋,久立傷骨。大凡想坐下時,先解開脫掉右腳的靴鞋,這樣比較順利吉祥。使用精神太多,易令人氣力匱乏;太多的睡眠,使人目視不明;經(jīng)常吐痰,可使人心生煩惱;貪圖美味,可使人有泄痢之疾。沒有規(guī)律的沐浴,不吉祥。愛說夢的人,不吉祥。 日月薄蝕,大風大雨,虹霓地動,雷電霹靂,大寒大霧,四時節(jié)變,不可交合陰陽,慎之。大凡夏至后丙丁日,冬至后庚辛日,皆不可合陰陽,不吉祥。凡大月十七日,小月十六日,此名毀敗日,不可交合,犯之傷血脈。凡月二日、三日、五日、九日、二十日,此生氣日也,交合令人無疾。 凡剛剛沐浴之后、遠行疲勞、飽食醉酒、大喜大悲、男女熱病未瘥,女子月經(jīng)期、生產(chǎn)之后,皆不可交合陰陽。如果熱病剛痊愈之后,交合陰陽者,就會死亡。 老子說:凡人生多疾病者,是風日之子;生而早死者,是晦日之子;在胎而傷者,是朔日之子;生而母子俱死者,是雷霆霹靂之子;能行步有知而死者,是下旬之子;兵血死者,是月水盡之子,又是月蝕之子。 雖胎不成者,是弦望之子;命不長者,是太碎之子;不癡必狂者,是大勞之子;生而不成者,是平曉之子;意多恐悸者,是日出之子;好為盜賊貪欲者,是禺中之子;性行不良者,是日中之子;命能不全者,是日昳之子;好詐反妄者,是晡時之子;不盲必聾者,是人定之子。天地閉氣不通,其子死。夜半合陰陽,生子上壽賢明;夜半后合令生子,中壽,聰明智慧;雞鳴合令生子,下壽,克父母。此乃天地之常理也。 天老曰:不稟五常行貌,而尊卑貴賤不等,皆由父母合會稟氣壽也。得合八星陰陽,各得其時者,中也,得中宮;不合八星陰陽,得其時者,下也,得下宮。不合此宿,不得其時者,則為凡人矣。合宿交會者,兆唯生子富貴,亦利身,大吉。八星者,室、參、井、鬼、柳、張、房、心。一 云:凡宿也,是月宿所在此星,可以合陰陽。 老子說:人生大限百年,善于調(diào)節(jié)養(yǎng)護的可至千歲。人一生如同樣多的燈油,俗話說:油盡燈滅。在于燃燒的時候,是小炷還是大炷之火,是省是費,以此而論。眾人大言而我小語,眾人多繁而我小記,眾人悖暴而我不怒。不以不必要的事情牽累心意,不接近世俗的繁文縟節(jié),淡泊寧靜,自然無為無事,保持精神氣血自然和平,以此為不死之藥,成為生活的全部,天下沒有不知道的。不要說黑暗昏昧之中,神明可察我的行跡;不要說聲小無人聽到,陰鬼可聞我的響動。如果觸犯千條禁戒,地獄自然收攝人形。人為陽善,人自報之;人為陰善,鬼神報之;人為陽惡,人身治之;人為陰惡,鬼神治之。故天不欺人,示之以影;地不欺人,示之以響。人生天地氣中,動作喘息,皆應于天,為善為惡,天皆鑒之。人有修善積德而遭兇禍者,先世之余殃也;為惡犯禁而遇吉祥者,先世之余福也。故善人行不擇日,至兇中得兇中之吉,入惡中得惡中之善。惡人行動擇時日,至吉中反得吉中之兇,入善中反得善中之惡。此皆必然之符契也。 議論的人說:成神作仙的道路難以達到,養(yǎng)性的方術是容易被人崇尚的。所以善于攝生保命的人,經(jīng)常作到謹慎地面對這些忌諱,勤于服食調(diào)理,那么百年之內(nèi)就不怕身體出問題了。所以全部抄錄這些服食的理念和方法,作為遺傳后代子嗣的養(yǎng)生之道。 養(yǎng)老大例 我們的日常生活,很多事情難以逾越,青少年之時,只知道尋找快樂,到處游玩戲耍,性情雖然樸實,行為卻放蕩不羈,不能也不可能知向道。時光倏然白頭,方悟此生已經(jīng)虛度,最終卻無所收益。年至耳順之時,才希望餐露服食達到長生的目的。然而即使想要養(yǎng)頤元性,卻不知依賴相信和遵循什么,慎終追遠,不妨先從服食中求索,或許幾近于道,足以延年益壽,無災無疾。有人說過:人年老有病不治,這是最大的失誤。緬懷追尋前賢古圣的意旨,此本為老人鋪設諸方,為什么呢?少年時期,陽氣盛長猛烈,吃的東西大都甘甜,不需要醫(yī)藥調(diào)養(yǎng),全都是肥健壯實之人,到了年紀老邁之時,氣力稍已微弱,非藥物服食不能救療。就好譬是新建的房舍和太舊的房舍相比較,不用大家決斷就可以知道,哪一個更能經(jīng)歷歲月了。 人們議論說:人到了五十以上,陽氣日漸衰弱,精氣的損耗與日俱增,心力漸退,忘前失后,人心懶惰,精神懈怠,有心無力,知行皆不稱心。視聽不穩(wěn),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食飲無味,寢處不安。子孫不能知曉內(nèi)情,只是說:人老了之后,他們的壞習慣不可以當面咨詢、諷諫。因此作為行孝的道理,常須謹慎地維護,盡心地依順他們。每有需求,也應快速地使他們稱心如意,不要讓他們心里常負擔著不愉快的事情。所以說:為人子者,不植見落之木?!痘茨献印吩唬耗救~落,長年悲。栽種花木,尚且有避忌,更何況從少到老都在俯仰之間,時光荏苒,轉(zhuǎn)瞬即逝,哪個人能輕易逃脫生老病死呢? 古論曰:人們到了五十以后,大多都大便不利,或者常年苦于痢疾,若有此狀況,且須預防。如果常年秘澀不通,宜多食葵菜等冷滑之物;如果有下痢之病,宜吃姜韭溫熱性的菜品。所以老年人,一年四季常宜溫食,不能忽視隨意。 老年人的性情,一定是因其年老,習性日久,秉性難移,率性而為,大多恣情驕慢,不循軌度,忽然有了所好,隨即急需快意稱情。若知曉養(yǎng)老之道,應當經(jīng)常持守,日常生活謹慎為之。所以養(yǎng)老的要領,首先要安定心身,耳無妄聽,口無妄言,身無妄動,心無妄念,這都有益于養(yǎng)性養(yǎng)老和老年人的精神狀態(tài)。又應當愛惜自己的情感,沒有說話語言思慮念想之時,不要入于耳聞,入于內(nèi)陷于思念則耗精傷神,此為養(yǎng)者之要妙。又養(yǎng)老之道,常念善無念惡,常念生無念殺,常念信無念欺。養(yǎng)老之道,不要作打斗彈跳戲耍動作和勉強用力,不要舉重物,不要奔跑快行,無喜怒、無極視、無極聽、無大用意、無大思慮、無籲嗟、無叫喚、無吟吃、無歌嘯,無啈啼、無悲愁、無哀慟、無慶吊、無接對賓客、無預局席、無飲興,若能如此,則可無病長壽,并且一定不會因事迷惑。又當常避大風大雨,大寒大暑,大露霜霰雪,旋風惡氣,若能不觸冒的就是大吉祥。大凡所居之室,必須大周密,不要有些許風隙。善于養(yǎng)老的,非其書勿讀、非其聲勿聽、非其務勿行、非其食勿食。非其食的意思就是所謂的那些肥豬肉、雞魚蒜燴,生肉生菜,白酒大醋大咸等食物,所以必須禁忌它們。常宜吃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面粳米等為佳。又忌勉強用牙齒咬那些堅硬的肉脯,反而招致牙齒折斷破敗之弊。人要經(jīng)常保持不饑不飽,不寒不熱,比較良好。行住坐臥、言談、語笑、寢食、造次之間,能行而不虛妄有失者,方可延年益壽。 養(yǎng)老食療 衛(wèi)汜稱贊扁鵲說:安身之本,必須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藥性者,不能以除病。所以食物能排除邪氣而安養(yǎng)臟腑,藥材能恬悅神智養(yǎng)性且宜資助血氣。因此作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這兩件事情。所以君父有病,應先用食物調(diào)養(yǎng),食療若不能起作用,再考慮用草藥。所以孝子賢孫,須深入學習飲食藥物之性,其方莊《千金方》第二十六卷中。 古論曰:作為人子的要明白養(yǎng)老食物之道,即使富有水陸百品珍肴,每次進食一定要禁忌于太多繁雜,太雜則五味相互干擾,食下不適,造作疾病,因此啖食鮮美佳肴,須令簡單味少。飲食應當節(jié)儉,如果貪圖滋味則損傷太多。老人腸胃皮薄,多則不易消化,使肚腹膨脹,乏力短氣,必致霍亂。夏至以后秋分以前,切勿多進肥濃羹臛油酪等食物,就不會因此而罹患他病。老人之所以多病,大都是因為年輕時春夏貪圖寒涼過多,飲食太冷,所以那些魚燴、生菜、生肉、腥冷物,損傷太多,應該時常斷絕它們,唯有乳酪酥密,常宜溫熱之后再食用,這些都對老人大有益處。雖然如此說,一旦這些食物吃的太多,也會使人腹脹泄痢,宜應少而漸食。 古人曰:并非是說老人只須知道飲食的節(jié)制宜忌即可,更需要知道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具體方法,如按摩、搖動肢體、導引行氣等。行氣的方法在于筋脈和諧,心息相依。不能使心念常止于身軀一處,以至于壅滯。因此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大義就在于此。若能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可以有一二百年的壽命。所以說:安者非安,能安在于慮亡;樂者非樂,能樂在于慮殃。 論食藥宜忌 如果用毒性強烈的藥物治病,先試用如黍米大小的用量,病情好轉(zhuǎn)就停止,病若不見好轉(zhuǎn)即加倍用量,再不見好轉(zhuǎn),添加到十倍用量,至到病邪消退為止。病在胸膈以上的,先進食而后再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后再進食;病在四肢血脈的,宜在早晨空腹時進藥;病在骨髓的,宜在晚飯后吃藥。 凡服丸散,不說用酒水飲用的,是可以隨意服用的。 凡服通利湯藥,應在饑飽適中之時。 凡服湯劑,須在稍熱時服用,即易消化下行,并且不至于嘔吐。如果待冷時則易嘔吐不能下行,若太熱易破傷咽喉,切勿用意,湯藥必須澄清,若混濁則令人心悶不解。每次飲湯藥,需中間相去如人步行十里再服,如果過于接近,前湯未消,后湯來沖,必然引起反胃嘔吐,必待病者腹中藥物消散,方可再飲。 凡服湯法,大約都可分為三次服用,準備三升,然后乘著病人谷氣強盛進食,第一次須多飲,二服漸少,三次須最少,如此則較為穩(wěn)妥。 凡服補湯,一日應服三升半,白天三次,晚上一次,這樣湯氣灌溉百脈,容易得到藥力。 凡服湯藥,不能太緩太急,又須左右仰臥、覆臥時各一次,食后即湯勢遍行于腹中,可以在住室內(nèi)行走一百步左右,一天不要外出,即大益。 凡服治風藥,第一次服后,蓋厚被發(fā)汗,汗后即需薄被,不能出大汗,中間亦須吃飯,不然使人無力,更加虛羸。 凡制丸藥,皆如梧桐子大,需要補養(yǎng)的一次十丸,逐漸增加,不超過四十丸,太多也會有損傷。雖然說一日三次服,也需服用一段時間,漸次分段服,待藥氣漸增,蒸熏五臟,藥氣積久為佳,不必一次性服盡,若藥力不能消疾凈盡,及早服完,白白浪費藥材,并且獲益甚少。 凡人四十以下有病,可服瀉藥的,不要太過泄瀉,否則可用補藥。若必須損折病氣的,不在此限。四十以上,就不可以服瀉藥了,當須服補藥。五十以上,一年四季不要缺少進補之品,如此方可延年,得養(yǎng)生之術?!端貑枴吩唬簩崉t瀉之,虛則補之,不實不虛以經(jīng)調(diào)之。這是治病的法則。 凡有臟腑積聚,不問年少年長,須瀉則瀉。凡有虛損,也不問年少年長,須補即補。以自意揣量使用補瀉則可。 凡服痣漏疳?等藥,皆宜慎食豬、雞、魚、油等味,至到病情痊愈。 凡服瀉藥,不過以利為度,慎勿過多,令人下利無度,大損人。 凡諸惡瘡,病見好之后,在百日之內(nèi)都要慎飲食,清淡素食為宜。 若不這樣,原來的瘡病仍然會復發(fā)。 凡服藥酒,須得酒氣相接,不能間斷,斷絕則不得藥力,量多少皆以自知為度。也不可喝至醉及吐,如此亦大損人。 凡服藥,皆宜斷生冷。尤其是大補丸散,切忌吃陳腐宿滯之物。另有天門冬忌鯉魚;白術忌桃李及雀肉、胡荽、大蒜、青魚等物;地黃忌蕪荑;甘草即菘菜、海藻;細辛忌生菜;薏苡仁忌兔肉;牛膝忌牛肉;黃連、桔梗忌豬肉;牡丹忌葫荽;藜蘆忌貍肉;半夏、菖蒲忌飴糖及羊肉;恒山、桂心忌生蔥、生菜;商陸忌犬肉;茯苓忌醋物;柏子仁忌濕面;巴豆忌蘆筍羹及豬肉;鱉甲忌莧菜等等之說。 凡服藥,忌忿怒憂勞。 凡餌湯藥,其中粥食肉菜皆須大熟,熟的易于消化,與藥相宜,若生則難消,且損藥力。仍然須少吃菜及硬物,對藥效有益。也須少吃鹽、醋為益。也不能勞苦心力,以及房室喜怒等。因此說治病用藥有效,也須飲食調(diào)節(jié)恰當才好,飲食大半于藥性有益方可,所以患者務必藥食節(jié)制謹慎得力,如果謹慎調(diào)養(yǎng)達到藥食相益,不但愈病,還可以長壽。 凡服瀉藥以及各種丸散酒等,在吃飯進食之時,都要先喝一口冷醋,一會兒再進食為佳。 凡人忽然遇風,使得身心不適,或者一時不能言語,如此的當服大小續(xù)命湯及西州續(xù)命、排風、越婢等湯,在無風之處,或密室當中,不論白天黑夜喝四五次,不要計算熬多少劑數(shù),也不要考慮病人是否體虛,常要做到使病人頭面、手足、腹背汗出不絕為佳。服藥之時,湯液吸收之后即可食粥,粥消化即又服湯藥,也可以少吃一點羊肉等補品。如果受風比較重大,可以連續(xù)服五日五夜,不要斷絕,或者休息二天,進補湯羹,調(diào)養(yǎng)四肢。如果稍有好轉(zhuǎn)即當停藥,慢慢調(diào)養(yǎng)。如果仍然不好,就繼續(xù)服湯,以見好為度。 凡患風病服藥,必須要出汗,否則其風不除。所以治風湯中皆有麻黃,以至于西州續(xù)命湯用八兩麻黃,越婢用六兩,大小續(xù)命湯有用一兩、三兩、四兩,所以知道不出汗不能好。因治風非密室不能,連續(xù)服用湯藥,否則勞而無功,并且更加增重病情,看不到療效。 (李宇林道長編輯整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
|
來自: 會心不遠 > 《休養(yǎng)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