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是很多人在選擇理財產(chǎn)品時最先關注的,大家總覺得“數(shù)字不會騙人”。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便都被稱為收益率,最終帶來的實際回報卻是不同的。 比如單利與復利、年化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還有隱藏在產(chǎn)品中的起息日、到賬日等等。細微的差異,也可能給你的投資帶來不同的效果。 各類理財收益率 你都明白嗎1、年化收益率 理財產(chǎn)品的收益往往會有一個特定的期限,這個跟年化收益密切相關。年化收益率是把實際的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得出的。它是一種理論收益率,并不是你實際投資獲得的收益率。 比如某銀行賣的一款理財產(chǎn)品,號稱91天的年化收益率為3.1%,那么你購買了10萬元,實際上你能收到的利息是10萬*3.1%*91/365=772.88元,絕對不是3100元。 2、七日年化收益率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指貨幣基金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進行年化以后得出的數(shù)據(jù)。我們在計算預期收益的時候,完全可以忽視“七日”兩字。需要注意的是,七日年化只能當作一個短期指標來看,通過它可以大概參考近期的盈利水平,但不能完全代表基金的實際年收益。 假設,某貨幣基金現(xiàn)七日年化為2%,且假設該基金在今后一年的收益情況都維持前7日的水準不變,投入1萬元。一年后可以得到10000×2%=200元,每日收益為200÷365=0.548元。 3、年利率、日利率、月利率 年利率是以年為計息周期計算的利息。所謂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就是指一定期限內(nèi)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通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種。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幾表示,日利率按萬分之幾表示。 例如:存款100元,銀行答應付年利率4.2%,那么未來一年銀行就得支付4.2元利息,計算公式是 100×4.2%=4.2元。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的換算公式是這樣子的:年利率÷360=日利率;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 4、年收益率 年收益率,是指一年到期收益除以本金得出的收益率,多出現(xiàn)在固定收益型產(chǎn)品中,例如,投資10000元購買一款保本固定收益型理財產(chǎn)品,期限半年(180天),產(chǎn)品給出6%的年收益率,那么,半年后就可以實實在在的拿到10000*(1+6%/2)=10300元,6%即實際年收益率。 如果購買的是浮動收益產(chǎn)品,投入本金10000元,不管中間收益率如何浮動,假如半年后到期或贖回,共得收益350元,那么,年收益率就是(350/10000)*2 *100% =7%。 影響理財收益的隱形因素1、單利與復利對收益率的影響 同等預期收益率情況下,復利比單利的收益多,這聽上去是老生常談,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你會換算嗎? 假設有兩款理財產(chǎn)品,A產(chǎn)品以單利計算,預期年化收益率4.8%,投資期限5年;B產(chǎn)品以復利計算,預期年化收益率4.55%,投資期限6年。哪一款產(chǎn)品的預期收益更高? 由于收益表述的方式不一樣,我們只需將B產(chǎn)品“換算”成A產(chǎn)品的表述方式。如以單利計算,B產(chǎn)品的年化收益率為[(1+4.55%)^6-1]÷6=5.1%,高于A產(chǎn)品。計算方法即為:將以復利形式計算B產(chǎn)品6年后的到期收益率,再除以投資期限6年,所得出的結果,就是以單利形式表示的B產(chǎn)品年化收益率。 2、起息日的長短對收益率的影響 大部分理財產(chǎn)品并不是即買即起息的,因為理財產(chǎn)品并不是存款,銀行用理財資金去投資,獲得收益后分配給客戶,這個“代客理財”的過程前后都需要一定時間來過渡。所以,不同的產(chǎn)品也就有了不同的募集時間。 起息日的長短對收益率到底有什么影響呢?舉個例子,老張花5萬元買了年化收益率4.5%的產(chǎn)品,老王同樣花了5萬元買了年化收益5%的產(chǎn)品,兩個產(chǎn)品的期限都是35天。到期后,老張獲得了收益215.75元(50000×4.5%×35÷365),老王獲得了收益239.73元(50000×5%×35÷365)??梢钥闯?,從收益額上看,老王要略勝一籌。 那么,實際的收益水平真是這樣嗎?假設老張的產(chǎn)品是在購買后一天起息的,也就是T+1;老王的產(chǎn)品是在購買后7天起息的,也就是T+7。對老張來說,他實際投資36天獲得了215.75元;而對老王來說,他實際投資42天獲得了239.73元。老張的年化收益率為215.75÷50000÷36×365=4.37%,而老王的年化收益率為239.73÷50000÷42×365=4.17%。 這樣一算,原來看似精明的老王敗給了“起息日”,最終還是老張更精明些。而且,從流動性角度考慮,老張這款產(chǎn)品占用的時間更短。因此,在購買理財產(chǎn)品時,大家別忘了關注產(chǎn)品的起息時間,同樣收益率下,越是臨近起息日的,實際回報水平會更高。 小心收益率的陷阱1、收益率=年化收益率? A:“現(xiàn)有一款收益率10%的產(chǎn)品正在發(fā)售,您有興趣嗎?” B:“年化10%,這么高?” A:“您好,這款產(chǎn)品的期限是3年,有良好的風控保障!” B:“那到底是不是年化10%的收益率?” A:“是3年到期后一共可以獲得10%的收益。” 表面看,10%的收益率還真是高,但仔細一聽,原來是3年10%,這其中的差距可大了。通常我們會習慣性地認為,理財產(chǎn)品亮出的收益率就是年化收益率,其實不然,有些銷售人員為了將產(chǎn)品包裝好看,會對其加以掩飾,投資者稍不留神,就會中招。 2、年化收益率=實際收益率? 小王投了5萬購買了一款年化收益率9%的產(chǎn)品,本想著這樣的收益率算是高水平了,可到期實際的收益才不到400!原來,這款產(chǎn)品是為了招攬新客特別推出的,期限只有30天,而產(chǎn)品介紹中的9%是指年化收益率,并非實際收益率,所以最終的實際收益就與預期產(chǎn)生了較大的差距。 以小王這款產(chǎn)品為例,實際收益=50000×9%×30÷360=375元。正是受到產(chǎn)品期限短的影響,這款理財產(chǎn)品實際的回報并不高。這一點應該引起投資者重視。如果你對流動性的要求并不高,那么在選擇產(chǎn)品時,除了要觀察收益率外,更要注重產(chǎn)品的期限,1年期產(chǎn)品的實際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是比較接近的,而越是短期的產(chǎn)品,實際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之間的差距會越大。 那么,是不是所有產(chǎn)品都用實際收益率來表達更清楚呢?未必!當你面對不同期限的產(chǎn)品時,最好把它們的實際收益率放在相同的維度上比較,也就是計算年化收益率后更清楚。 比如A產(chǎn)品30天,收益率0.75%;B產(chǎn)品6個月,收益率4%。乍一看,你很難判斷兩者誰的收益水平更高。這時候不妨將兩者的年化收益率算出來,得到的結果是A的年化收益率為9%、B的年化收益率為8%。 如果理財市場正處于比較穩(wěn)定的階段,你不用擔心產(chǎn)品到期后找不到對接的高收益新品,又或是希望產(chǎn)品流動性更高,那么選A自然更合適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