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為什么會有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 由于年代久遠,戰(zhàn)亂不斷,加上誤抄誤讀嚴重,甚至有人為的篡改,導(dǎo)致《道德經(jīng)》有諸多版本。歷史學(xué)家蒙文通就曾說:“我國舊籍之訛誤紊亂,無過于《老子》”。要知道,他說此話時,馬王堆和郭店的竹簡《老子》還沒有出土呢!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道德經(jīng)》,主要是以三國時期王弼所編撰的《道德經(jīng)注》為底本,此為通行本。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分為甲本和乙本。其中,甲本成書年代早于漢高祖劉邦,乙本成書年代早于漢惠帝劉盈。 如果帛書老子甲本成書年代比劉邦早,那么就意味著,比王弼的版本要早四百多年。 另外,之所以能判斷成書年代,是因為寫書要避諱。對比帛書《老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當(dāng)今通行本《道德經(jīng)》因避劉邦、劉恒、劉啟、劉勶和劉弗這五代君主的名諱,將全文中的“邦”改成“國”、“恒”改成“?!薄ⅰ皢ⅰ备某伞伴_”、“勶”改成“徹”、“弗”改成“不”,導(dǎo)致全書出現(xiàn)了100處重大改動。 比如這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就為了避漢文帝劉恒的名諱,把“恒”改成“?!?,帛書老子原文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又出土了戰(zhàn)國后期的楚墓竹簡,其中關(guān)于《老子》的竹簡有三組,加起來不到老子原文的三分之一,而且破損嚴重,很多字已經(jīng)無法辨識。 與帛書老子和郭店楚墓老子對比,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通行本《道德經(jīng)》有不小的變化。 在往后分享《道德經(jīng)》的文章中,我會以王弼的通行本為主,同時參考帛書老子。 版本問題講完了,我們再回到這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關(guān)于這第一句,爭議就比較大。 南懷瑾先生在《老子他說》中說:“道可道”的第二個“道”,不應(yīng)該是說話的意思。因為在春秋戰(zhàn)國時,表示說話都是用“曰”字,“道”字是到唐宋以后才有說的意思。 其實,這種說法是有失偏頗的。事實上,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道”一直就有“說”的意思。 比如《詩經(jīng)·墻有茨》中有句:“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意思是家中的私房話,實在沒法說出口;《荀子》中有句“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xué)者不道也”,意思是通過觀察人的相貌來推測吉兇禍福,在古代根本就沒這回事,有識之士也不會談?wù)撨@種話題;《史記·刺客列傳》中也有句“且以雕鷙之秦,行怨暴之怒,豈足道哉”,意思是,至于秦國,正如那雕鷙一樣兇猛,一旦秦國懷著仇恨來進攻燕國,后果還用得著說嗎?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余不一一。 所以,該句翻譯為:道可以被語言描述,但那都不是恒常不變的道。 對此,通常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理解是,“道”不是永恒不變的,任何東西都在不斷變化中。許多曾被認為是永恒不變的道,當(dāng)達到某些條件之后,就不再有效了。比如牛頓三大定律,它只適用于宏觀和低速運動,在微觀或高速的情況下就會失效。再比如人們對宇宙的認識,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然后又到宇宙大爆炸理論。將來一定還會有新的理論出現(xiàn)。 法無定法,與時俱進,人類就是在不斷顛覆認知的過程中得以發(fā)展進化的。 我個人認同上述說法。因為《易經(jīng)》為群經(jīng)之首,萬學(xué)之源,講的就是變化之道。而老子的智慧,就是從易經(jīng)中發(fā)展而來。并且當(dāng)時的社會禮崩樂壞,處于變與不變的大爭論中,到底是恢復(fù)周禮,還是變法圖強,是所有人都關(guān)心和思考的問題。 第二種理解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任何語言或文字都沒法準確描述道是什么。就像陶淵明說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比如,你能告訴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人,戀愛是什么感覺嗎?你能告訴一個從沒聞過花香的人,桂花是什么味道嗎?很多道理,若不實踐經(jīng)歷,從書本上很難看明白。 后世喜歡佛學(xué)的人,往往更認可上述說法,認為“道”不可說,一說就錯。拈花一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名可名,非常名。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意思是,名可以用文字命名,但那都不是恒常不變的名。 名,即名稱,其實就是個符號。符號當(dāng)然不是永恒不變的,名實要相符,“名”會隨著“實”的改變而改變。比如諸侯要做諸侯該做事,天子要做天子該做的事,這就名正言順。但是,這個名依然不是永恒不變的。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由于古代沒有標(biāo)點符號,關(guān)于該句怎么斷句,有兩種觀點: 一種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代表人物: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輯本》,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蘇轍《老子解》,俞樾《諸子平議》,陳鼓應(yīng)《老子注釋及評介》。 另一種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代表人物:河上公《河上公章句》,王弼《老子注》,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jīng)疏》,朱熹《朱子語類》。 我贊成第二種斷句方法,因為如果按照第一種斷句,“名”感覺很多余,為什么不直接寫成“無,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呢? 為什么無名,是天地之始;有名,是萬物之母? 這個話題很大,簡單說,我們還沒出生前,有名嗎?什么都沒有。當(dāng)母親懷孕后,我們有了名,叫胎兒。自從有了名后,就有了后來的發(fā)育、出生、長大、衰老和死亡。最終,又歸于“無”。 凡是存在的東西,我們都能為之命名;而凡是無法被我們命名的東西,都不存在。我們沒發(fā)現(xiàn)的東西,也就沒法命名,對我們來說,它就是不存在的。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學(xué)界對斷句又有爭議,主要分為兩個觀點: 一種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另一種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自從馬王堆帛書老子出土后,越來越多的人支持第二種斷句。因為帛書老子的原文是:“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這樣只有第二種斷句才能說得通。而且,第一種斷句,讓“欲”顯得很多余。 注意,通行本的“妙”和“徼”,在帛書老子甲乙本中,均寫為“眇”和“噭”。 通假字嗎?好像不太對。 在《周易》的履卦中,有一卦辭為:眇能視,跛能行。 跛,是指人的雙足中,一足正常,而另一足患有微疾,行走困難之相。跛,雙足一正一奇也。 眇,也是指人的雙目中,一目正常,而另一目患有微疾,半睜而視之相。眇,雙目一正一奇也。 再引申一下,眇,還有以下含義:正與奇同時存在;正,可觀于長遠,奇,則觀于近微;正,為常態(tài),奇,為非常態(tài),正奇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等等。 “恒無欲也,以觀其眇”的意思是:去除主觀之欲,始終保持客觀,觀察“道”在萬物中發(fā)揮著亦正亦奇的作用。 再看噭(jiào),本意是吼,有呼叫的意思。引申意思是,泛指萬物所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的意思是:始終保持主觀能動之欲,才能聽到事物的呼叫,才能與之共鳴。 關(guān)于該句的翻譯,爭議也極大。其余解釋不再列舉,只寫我認為比較合理的翻譯。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這個“兩者”指的是哪兩者? 按照行文的順序和邏輯,應(yīng)該指的是“眇”和“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意思就是,正奇之變也好,呼叫共鳴也罷,都是道在萬物中的體現(xiàn)。區(qū)別只在于觀察者的角度不同,有欲或無欲,主觀或客觀。 “玄”指,兩個繩交替編織在一起;“玄之又玄”,指主客觀交織在一起,不斷復(fù)合,不斷交織。 “玄之又玄,眾眇之門”的意思是,主觀與客觀,不斷交織與復(fù)合,就是認識“道”的過程,也是認識一切正奇變化的入門之法。 當(dāng)然,在帛書老子出土前,人們對該句的主流理解大多是,有無相生,不斷變化。 未完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