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察顏觀心”文章中,有好多粉絲私信小編“我們平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以保護好我們的心臟呢?” 俗話說“病從口入”,在開始這話題之前,我們還是先捋一下導致心臟病發(fā)作的幾個因素吧。 其實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也提到過“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都是影響心臟的重要因素。而這些指標與我們體內的糖代謝和脂代謝是息息相關的。 回歸主題“病從口入”。眾所周知,人類要維持生命,需要攝入營養(yǎng)素。目前人類有七大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根據這些營養(yǎng)素在體內發(fā)揮作用不同,我們將七大營養(yǎng)素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能源物質,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第二類就是作為人體的“建筑”材料,供給人體能量,如蛋白質;第三類就是調節(jié)物質,調節(jié)人體的生理功能,如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對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六種營養(yǎng)素,大家都不陌生。 對于膳食纖維,好多人卻不是很了解。 膳食纖維是一種非淀粉性多糖,它既不能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也不能產生能量。因此,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無營養(yǎng)物質”而長期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然而,隨著營養(yǎng)學和相關科學的深入發(fā)展,人們逐漸發(fā)現了膳食纖維具有相當重要的生理作用。以致于在膳食構成越來越精細的今天,膳食纖維日益成為普通百姓關注的物質,并被營養(yǎng)學界補充認定為第七類營養(yǎng)素,和傳統的六類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與水并列。 膳食纖維的分類與作用根據是否溶解于水,可將膳食纖維分為兩大類: 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可溶性膳食纖維來源于菊粉、果膠、藻膠、魔芋等。臨床研究最多的是菊粉型膳食纖維,在歐洲已有40年的歷史。能量很低,吸水性強。很多研究表明,菊粉有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及良好的通便作用;可溶性纖維在胃腸道內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織在一起,可延緩后者的吸收,故可以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主要來源是全谷類糧食,其中包括麥麩、麥片、全麥粉及糙米、燕麥全谷類食物、豆類、蔬菜等。不可溶性纖維對人體的作用首先在于促進胃腸道蠕動,加快食物通過胃腸道,減少吸收,另外不可溶性纖維在大腸中吸收水分軟化大便,可以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膳食纖維的作用如果將上述兩者結合起來,膳食纖維的作用可列出長長的一串:
······ 我國人民的膳食素以谷類食物為主,并輔以蔬菜果類,所以本無膳食纖維缺乏之虞。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動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大為增加。一些大城市居民膳食脂肪的產熱比例,已由幾十年前的20%~25%增加至目前的40%~45%,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卻明顯降低,所謂“生活越來越好,纖維越來越少”。由此導致一些與膳食纖維過少有關的疾病,如腸癌、便秘、腸道息肉等發(fā)病率日漸增高,以及一些所謂“現代文明病”,如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等。而血糖、血脂等指標又與心臟疾病息息相關。 所以,墻裂建議國人平時注重飲食結構中增加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我們要做到不但生活越來越好,體質也越來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