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是一味非常特殊的中藥,其壽命非常長,可達數(shù)百上千年,傳說何首烏歲久可以成精,尤其是在道家里的神仙學說里經??梢娖渖碛埃瑩f張果老是偷吃了一棵成了人形的何首烏成仙的,雖說只是故事,但也有其奇妙之處,為此道長曾對何首烏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究。 在唐朝,李翱《何首烏傳》詳細記有:一個名叫田兒的人,生來體弱多病,至五十八歲尚未婚配。平時喜好道術,一日隨師父去深山采藥,夜臥山石,忽見有藤兩株,相距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兒驚異,于是第二天挖掘其根,帶回村中,無人認識。山中一位老者說,此藤相交,必有異兆,恐是神仙賜藥,田兒既然未育,何不服而試試。 田兒聽之有理,將此藥研末,空腹酒服一錢。服后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后加到二錢,服一年,舊病皆愈,白發(fā)轉黑,容面變少,十年之內生數(shù)男。又與其子延秀同服,父子二人均活160歲,延秀字首烏,130歲時頭發(fā)仍黑。其鄉(xiāng)里李安期,與首烏親善,竊得秘方,服之亦長壽。李安期之子李翱著書而流傳,并將其藤名為夜交藤,其根為何首烏,認為野生五十年以上者為佳。 由此可見,何首烏可讓人長生,且頭發(fā)不白。再來看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何首烏的評價“何首烏,足厥陰,少陰藥也,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氣,所以能養(yǎng)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發(fā),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氣血太和,則風虛、癰腫、瘰疬諸疾可除矣” 我們在春季講這味藥,是因為何首烏秉春之生氣,而入于肝。入厥陰,少陰,其實意思就是專門入肝腎。而實際上,何首烏為滋陰藥,其專補肝中之血,之所以說入腎,也是因為肝為腎之子,肝血來源于腎水,補足了肝血,那么腎水也會減少消耗。肝腎為生命之源泉,肝腎足則壽命長而能有子,頭發(fā)又是血之余,所以肝血足則頭發(fā)黑。 何首烏的故事流傳許久,服食之人卻不多,嘉靖初,邵應蒼真人,以七寶美髭丹方上進。世宗肅皇帝服餌有效,連生皇嗣。于是何首烏之方大行于天下。這七寶美髯丹據說可以讓人到七十歲,仍一頭烏發(fā),且容顏年輕。這丹方很有味道,赤何首、白何首、赤茯苓、白茯苓、牛膝、當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是不是有一種何首烏配了青娥丸的感覺,其實就是收斂肝陰與腎陽了。 大多數(shù)滋陰補肝腎的藥,都偏于寒涼或者滋膩,如地黃,天冬等,而何首烏性溫,所以說其為陰中之陽藥,且性澀,所以補的同時還能收斂精氣,不會滑泄,相當于化妝品里的補水還自帶鎖水功能,這一點是何首烏所獨有的,所以才說功在天冬地黃之上,對于很多陽虛容易便溏之人來說,滋陰用何首烏就沒有腹瀉之患。 比較神奇的是,何首烏的藤若是雌雄兩株,到了晚上后就會交合在一起,說明此物之靈異。所以何首烏的藤又名為夜交藤,而人體到了晚上熟睡之時,心火也會下沉與腎水相交,從而水火相濟,這也是道家推崇何首烏的原因之一。 夜交藤的顏色為赤紅色,也能入心肝滋血,人體熟睡時魂藏肝中,若肝血不足則睡不深沉,此癥狀很多女人都有,尤其是35歲以后的女人,肝血大多偏枯。若是肝血偏枯造成的失眠多夢,何首烏的藤煮水喝便有效。 由于何首烏不僅補血,還能固澀,所以能降血脂,有一種脫發(fā),叫做油風,也就是斑禿,這種脫發(fā)一方面是血虛造成的不能營養(yǎng)發(fā)根,另一方面是因為血脂高,導致頭皮出油多,形成溢脂性脫發(fā)。若是頭吹了風受寒了,脫發(fā)會更嚴重。 對于這種斑禿,何首烏便是主藥。補血的同時降低血脂,再配合祛風的刺蒺藜,補血的當歸地黃,見效便很快。李可便經常用定風丹來治血虛風燥引起的皮膚瘙癢,以及各種皮膚病,而定風丹就是兩味藥,何首烏與刺蒺藜。 道長很小的時候體質較弱,也曾受風脫發(fā),看過醫(yī)生卻并無辦法,恰逢學校醫(yī)院的一個女醫(yī)生給我開了兩小瓶藥,就是何首烏片,她說讓我試試看,也沒報希望。沒想到我回來沒吃多久,就有細密的頭發(fā)長出來了,頗為神奇,讓我一直記住了何首烏這個名字。 后來長大了學過中醫(yī)后,也曾治療過多個脫發(fā)的例子,都用到了何首烏,效果都很好,一兩個月都長出頭發(fā)了,真是神奇。 可是何首烏補血補肝腎的效果雖好,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如果沒有炮制好,便有毒性,可傷肝,于是便制約了何首烏的普遍使用。沒有制過的何首烏里面含有大黃素和大黃酚等物質,吃了會讓小便的顏色發(fā)黃,若是大劑量服用,會導致眼黃而肝傷,甚至引起腎衰竭。 何首烏一個最大的忌諱是制作過程不能見鐵器,大家會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補肝腎之陰的藥材,都不可見鐵器,尤其是生鐵,一見則功效全失。我推測是陰不能見陽,木不能見金的原因。首烏的制法是先將何首烏用淘米水浸泡后去皮,去兩端,其毒素很大部分來自于皮與兩端。 然后用陶瓷刀切片曬干,取黑豆煮濃汁放入砂鍋,然后將首烏片浸泡于黑豆汁中,放入蒸籠里一直蒸到水吸干,然后取出來曬干,如此反復九次后,將剩下的干塊放入石磨中磨成粉服用,或者取塊煮水喝也行。也有直接在蒸籠里鋪上一層黑豆蒸的,不過卻沒有浸泡的方法徹底。 這種損耗會很大,道長曾經弄到一顆很大的何首烏,年份差不多二三十年,重量差不多5斤。去皮的過程很麻煩,由于太陽不大,只蒸曬了三次,最后磨粉后只剩了不到1斤,都送給師父了。做了一次后再不想做第二次了,確實太累。 如今藥店里面的制首烏很便宜,多數(shù)是人工種植的,不見鐵器的估計很少,而能如此費力去制的更少,服后一般小便會變黃,不過還是有部分效果,只是服用量不可大。不得不說,如此好藥,卻難獲得。 何首烏的服法也有很多忌諱,比如不能吃動物的血,不能吃豬肉,因為動物的血一般為陰凝污穢之物,首烏本屬陰中陽,如此便會失去清靈之氣。而首烏降血脂,豬肉卻最容易增加血脂,一澀一滑,兩物性質上相反。 服用的時候最好與黑芝麻枸杞桑葚等一起服,一方面是增強補肝腎的作用,一方面是以潤來緩解何首烏的澀,防止胃因澀而不舒服,道長以前是用三勺青絲粉配半勺何首烏粉。 雖然諸多麻煩,藥材也難得,但是不妨礙道長依然很喜歡這味神仙藥草。曾經游歷蘇州太湖邊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一個山民賣一盆何首烏,說是山上挖出來移栽成盆景的。于是心動買下,在老家的陽臺上種了幾年,后來越長越大,而且生了很多小首烏在旁邊,空間也不夠,于是便將其帶到山上,找到一塊地氣極好的地方種下,并無將其服食的打算,畢竟山精草木皆是生靈,希望它能在山中歲月長久,以謝當年一段緣份。 公眾號適合長文,生活與修行中一些小的感悟與想法,道長會發(fā)到青娥掌柜的微信朋友圈里,等不及更新文章的朋友可以加青娥掌柜微信qingext看看。 歷史相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