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陶瓷館」①

 二氧化硅2012 2020-04-04

中國古代陶瓷館展廳面積1300平方米,共陳列了展品500余件。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原始青瓷、東漢時代的的青瓷,還有唐朝的唐三彩。宋、金、遼時代,各地窯場林立。元、明、清三代,景德鎮(zhèn)成為中國瓷業(yè)的中心,所燒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顏色釉瓷器皆有展出。



中國古代陶瓷館

(徐展堂陶瓷館)



前言


陶器為全人類所共有,瓷器則是中國的創(chuàng)造。


中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出土了距今8000年以前的早期手制陶器。此後,各地陶器的製作日益精美,到了商代(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jì))我國出現(xiàn)了原始瓷器。成熟青瓷的燒造成功則當(dāng)在東漢前期(公元1世紀(jì))。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的300多年中,南方青瓷的生產(chǎn)突飛猛進(jìn)。


隋唐(公元581~907年)以後,白瓷獲得進(jìn)一步發(fā)展,形成了青瓷、白瓷並行的局面。10世紀(jì)下半葉至13世紀(jì)的遼、宋、金時期(公元960~1279年),各大瓷窯遍及南北各地,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也在民間廣泛使用,形成了制瓷工藝百花爭艷的繁榮景象。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景德鎮(zhèn)青花瓷的燒製成熟,為瓷都景德鎮(zhèn)的建立莫定了基礎(chǔ)。


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的景德鎮(zhèn)是中國制瓷業(yè)的中心。釉下、釉上彩瓷和五光十色的各種顏色釉器取代了青瓷和白瓷的地位,瓷器裝飾藝術(shù)發(fā)展到更為豐富多彩的階段。


中國向以「瓷國」著稱於世。從8世紀(jì)起,我國瓷器已源源不斷地輸往海外,千餘年來,它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xiàn)。



新石器時代陶器


陶器的發(fā)明,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biāo)誌之一。隨著原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出現(xiàn)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類學(xué)會了製作陶器。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廣泛,陶器製作幾乎遍及中華大地,品種十分豐富。許多產(chǎn)品裝飾技法講究,製作精美,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原始藝術(shù)特徵。



河姆渡文化夾炭黑陶雙耳罐

公元前4800年左右

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出土



裴李崗文化紅陶深腹罐

公元前6000~前5200年


河姆渡文化夾炭黑陶斂口釜

公元前4800年左右

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出土


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陶片

公元前6800年左右


桂林甑皮巖遺址出土陶片

公元前5000年左右



馬家窯文化彩陶幾何網(wǎng)格紋壺

半山類型 公元前2600~前2300年



甘肅青海地區(qū)的馬家窯文化彩陶具有鮮明的地區(qū)性特徵,其彩繪裝飾線條流暢,富於動感。馬家窯文化彩陶可區(qū)分為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在製作和紋飾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時代風(fēng)格。


馬家窯文化彩陶弦紋壺

馬家窯類型 公元前3100~前2100年



馬家窯文化彩陶圓圈紋壺

馬廠類型 公元前2200~前2000年



馬家窯文化彩陶曲折紋罐

馬廠類型 公元前2200~前2000年



以上海青浦崧澤村命名的崧澤文化,是江南地區(qū)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所制陶器有夾砂紅陶和泥質(zhì)灰黑陶等,形制多樣,器表裝飾技法有堆紋、壓印、彩繪和鏤孔等,以刻劃組合編織紋最具代表性。


菘澤文化灰陶四足帶把罐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崧澤文化黑陶鏤孔豆

公元前3800~3200年



崧澤文化灰陶繩索紋罐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崧澤文化灰陶四足帶把罐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崧澤文化彩繪黑陶壺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崧澤文化灰陶澄濾器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我國最早的陶器製作可上溯至距今約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距今約7000~8000年前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陶器,是黃河流域早期文化類型的典型代表之一。而江西萬年仙人洞、浙江余姚河姆渡和廣西桂林甑皮巖早期手制陶器的發(fā)現(xiàn),則證明瞭長江流域和華南一些地區(qū)都是中華遠(yuǎn)古文化較為發(fā)達(dá)的地區(qū)。


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陶片

公元前6800年左右


桂林甑皮巖遺址出土陶片

公元前5000年左右


裴李崗文化紅陶雙耳壺

公元前6000~前3200年

河南省長葛縣出土



裴李崗文化紅陶雙耳壺

公元前6000~前5200年

河南省長葛縣出土


裴李崗文化紅陶深腹罐

公元前6000~前5200年



河姆渡文化夾炭黑陶斂口釜

公元前4800年左右

浙江余姚縣河姆渡出土

河姆渡文化夾炭黑陶雙耳罐

公元前4800年左右

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出土


仰韶文化陶器是黃河中游地區(qū)原始文化的主要代表。半坡、廟底溝、西王村等類型陶器的不同風(fēng)格,反映了仰韶文化不同時期的文化特徵和制陶藝術(shù)。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陶器品種豐富,燒造技法進(jìn)步,尤其是黑陶的製作水平高超,精美無比。


仰韶文化彩陶垂幛紋缽

廟底溝類型 公元前3600~前3000年

河南省陝縣廟底溝出土

仰韶文化紅陶尖底瓶

西王村類型 公元前3000~前2700年

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仰韶文化彩陶弦紋壺

半坡類型 公元前4800~前3600年



龍山文化紅陶鬹

公元前2400~前2000年

山東省濰坊姚官莊出土



龍山文化黑陶盉

龍山文化 公元前2400~2000年


大汶口文化彩陶缽形鼎

大口文化早期。公元前4300~前3500年

山東省縣崗上村出土



崧澤文化紅陶盆形鼎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上海青浦縣福泉山出土



馬家窯文化彩陶烏紋壺

石嶺下類型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崧澤文化灰陶繩索紋罐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崧澤文化彩繪黑陶壺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崧澤文化灰陶澄濾器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分布於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qū)的良渚文化,以其1936年首次發(fā)現(xiàn)於浙江餘杭良渚而命名。所制陶器以灰胎泥質(zhì)黑衣陶最為典型,表面光亮細(xì)膩,造型規(guī)整別緻,少數(shù)器物刻有精細(xì)流暢的花紋。


良渚文化紅陶盉

公元前3100~前2200年


良渚文化黑陶竹節(jié)形闊把壺

公元前3100~前2300年

上海金山縣亭林出土



良渚文化黑陶細(xì)刻紋雙鼻壺

公元前3100~前2200年

上海青浦縣福泉山出土



良渚文化黑陶細(xì)刻紋雙鼻壺

公元前3100~前2200年


良渚文化黑陶高柄蓋罐

公元前3100~前2200年

上海青浦縣福泉山出土


商周原始瓷的出現(xiàn)及漢魏(吳)、

兩晉、南北朝的陶瓷


原始青瓷至晚出現(xiàn)於商代,盛燒於西周、春秋、戰(zhàn)國,西漢以後衰落。東漢時期,成熟青瓷成功燒造,至三國(吳)、西晉有進(jìn)一步發(fā)展。東晉、南朝、隋代燒造產(chǎn)區(qū)有所擴(kuò)大,但產(chǎn)品質(zhì)量有下降趨勢。


至晚從北朝開始,北方青瓷業(yè)走向成熟,並燒造出不少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



印紋陶以器身拍印幾何形圖案為主要特徵。興盛於商周時期,秦漢以後衰退?,F(xiàn)今所見最早的白陶發(fā)現(xiàn)於距今7000多年前的長江流域。商代為白陶製作全盛期,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白陶器,形制多仿青銅器,製作十分精美。


白陶刻紋殘片

商 公元前16~前11世紀(jì)

葉叔重先生捐贈


白陶刻紋殘蓋

商 公元前16~前11世紀(jì)

葉叔重先生捐贈


白陶刻紋尊

商 公元前16~前11世紀(jì)

葉叔重先生捐贈



印紋陶單柄壺

商 公元前16~前11世紀(jì)

上海馬橋出土



印紋硬陶罍

西周 公元前11世紀(jì)~前771年

上海青浦縣格駝出土



崧澤文化黑陶刻紋蓋罐

公元前3800~前3200年



青釉弦紋把杯

戰(zhàn)國 公元前475~前221年


青釉直條紋雙系罐

戰(zhàn)國 公元前475~前221年



商代至西漢的許多青釉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一、以瓷土為原料;

二、含鐵量在3%以下;

三、燒成溫度達(dá)到1200°C;

四、器表施石灰釉。

商周原始青瓷的燒造,以江南地區(qū)為盛,春秋、戰(zhàn)國的燒造規(guī)模漸次擴(kuò)大,製作質(zhì)量也明顯提高。


青釉水波紋三系鼎

春秋 公元前770~前475年

上海青浦縣出土


青釉獸首鼎

戰(zhàn)國 公元前475~前221年



青釉鐘

戰(zhàn)國 公元前475~前221年


青釉雙系壺

漢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秦力人先生、朱仁明女上捐贈



彩繪陶俑

東漢 公元25~220年


紅陶聽琴女俑

東漢 公元25~220年



灰陶持鏟男俑

東漢 公元25~220年



鉛釉陶是一種以氧化鉛為主要熔劑的低溫釉陶製品,通常以鉛粉和石英以3:1之比配制。若以銅為呈色劑,燒成陶器成綠色;以鐵為呈色劑,燒成後為黃褐色。由於長期水浸土蝕,部分漢代綠釉陶製品器表呈銀色,這是由於釉表面形成具有層狀結(jié)構(gòu)沈積物而導(dǎo)致泛色現(xiàn)象。


綠釉陶熊燈

東漢 公元25~220年



綠釉陶狗

東漢 公元25~220年



綠釉陶鴨

東漢 公元25~220年



褐綠釉陶刻花蓮瓣紋奩

東漢 公元25~220年



成熟青瓷約在公元1世紀(jì)的東漢時期燒造成功。經(jīng)科學(xué)測定,浙江上虞窯場的東漢青釉、黑釉製品已具備成熟瓷器諸要素。三國、兩晉時期,越州、婺州、甌窯等窯所燒瓷器胎質(zhì)和釉面光澤度均有較大提高,所燒產(chǎn)品富於裝飾性,尤其是堆塑、貼印、鏤雕、加彩等技法得到了廣泛的運(yùn)用。


青釉布紋雙系壺

東漢 公元25~220年

江蘇江都黃毛墩出土


青軸虎子

西晉 公元266~316年



青釉獅形闢邪

西晉 公元265~317年


青釉貼花佛像奩

西晉 公元265~317年



青釉雞首壺

西晉 公元265~317年


青釉蛙形水盂

西晉 公元265~317年



青釉雞首壺

東晉 公元317~420年


青釉褐斑雞首壺

東晉 公元317~420年

沈子槎先生捐贈



青釉褐彩蛙形罐

東晉 公元317~420年


青釉褐彩羊

東晉 公元317~420年



褐釉堆塑動物五聯(lián)罐

東漢 公元25~220年



青釉堆塑人物罐

三國(吳) 公元222~280年



青釉堆塑樓闕人物罐

西晉 公元265~317年



青釉堆塑樓閣飛鳥人物罐

西晉 公元265~317年



青釉堆塑樓闕人物罐

西晉 公元265~317年



青釉刻花蓮瓣紋四系罐

北齊 公元550~577年


青釉刻花纏枝紋水注

南朝 公元420~589年



青釉刻花蓮瓣紋唾壺

南朝 公元420~589年


青釉刻花蓮瓣紋罐

南朝 公元420~589年



湘陰窯青釉四系壺

隋 公元581~618年


青釉四系蓋壺

隋 公元581~618年



白釉陶奏樂女俑

隋 公元581~618年

仇大健先生捐贈


白釉陶女立俑
隋  公元581~618年



白釉陶吹箭女俑

隋 公元581~618年

仇大健先生捐贈


白釉陶彈琵琶女俑

隋 公元581~618年

仇大健先生捐贈



白釉陶捧罐女俑
隋  公元581~618年


白釉陶女舞俑
隋  公元581~618年

仇大健先生捐贈


婺州窯青釉堆塑人物罐

三國(吳) 公元2~280年

浙江武義縣出土



彩色釉陶駱駝

隋 公元581~615年



青釉弦紋尊

商 公元前16~前11世紀(jì)



彩色陶牽駝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繪陶駱駝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馬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天王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鎮(zhèn)墓獸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文吏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文吏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文吏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鎮(zhèn)獸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天王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馬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駱駝載樂伎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牽駝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唐代彩色釉陶器的盛燒和唐五代瓷器的發(fā)展


唐代彩色釉陶器的製作標(biāo)誌著我國中世紀(jì)制陶工藝的突飛猛進(jìn),而唐五代南北方瓷業(yè)的爭奇鬥妍更反映出中國古代制瓷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南方越窯青瓷燒造的精益求精,北方邢窯白瓷製作的盡善盡美,代表了南北兩大不同瓷系的燒造水平。



唐代彩色釉陶器又稱唐三彩,用白色粘土制胎,以含有銅、鐵、鈷、錳等元素的礦物為呈色劑,以鉛為助熔劑,在800°C左右低溫下燒成。由於多色彩的釉料在燒成過程中相互交融浸潤,因而燒成產(chǎn)品釉彩鮮艷,色澤斑斕。所燒產(chǎn)品中最突出的是大批人物、動物塑像,製作精美,形態(tài)逼真。


彩色釉陶女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托鸚鵡女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女坐俑
唐  公元618~907年



貼金彩繪陶女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繪陶女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騎馬男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騎馬女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騎馬女俑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騎馬男俑

唐 公元618~907年



藍(lán)釉陶罐

唐 公元618~907年

仇大健先生捐贈


彩色釉陶雲(yún)雁紋三足盤

唐 公元618~901年



彩色釉陶鳳首壺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貼花龍首執(zhí)壺

唐 公元618~907年


彩色釉陶鍑
唐  公元618~907年



浙江慈溪、鄞縣、紹興等地是唐代越窯瓷器的主要產(chǎn)地,以慈溪上林湖「貢窯」為中心。不僅大量燒制青中閃黃的艾色越瓷,還成功地精制出青中閃綠的「秘色」瓷器。五代至北宋初期,越瓷的燒造規(guī)模趨於鼎盛狀態(tài),但隨著龍泉等地青瓷窯場的興起而漸趨衰退。


越窯青釉執(zhí)壺

唐 公元618~907年


越窯青釉四足水盂

唐 公元618~907年



越窯青釉四系壺

唐 公元618~907年



越窯青釉唾壺

唐 公元618~907年


越窯青釉碗

唐 公元618~907年



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唐 公元618~907年



越窯青釉刻劃花牡丹紋罐

北宋 公元960~1127年

越窯青釉刻花鉢

五代 公元907~960年


越窯青釉刻劃花糧罌瓶

北宋 公元960~1127年


越窯青釉「太平戊寅」款劃花雙紋盒

北宋 太平興國三年 公元978年



我國早期白瓷的製作約始於3世紀(jì),湖南長沙等地東漢墓出土的白瓷始終反映著這一事實。北朝、隋、唐、五代,北方地區(qū)白瓷的製作質(zhì)量循序漸進(jìn),產(chǎn)區(qū)也陸續(xù)擴(kuò)大。最突出的是邢窯,以河北內(nèi)邱及臨城為中心產(chǎn)地。所燒白釉器被唐人譽(yù)為「類銀」、「類雪」的名品。


邢窯白釉穿帶壺

五代 公元907~960年


白釉印花雙系扁壺

隋 公元581~618年


白釉瓶
唐  公元618~907年


白釉唾壺

唐 公元618~907年



長沙窯窯址在今湖南長沙市郊銅官鎮(zhèn)瓦渣坪一帶,故又稱銅官窯。產(chǎn)品以造型多變和裝飾技法豐富著稱於世。所制釉下彩產(chǎn)品,以鐵、銅塗繪飾於器體,燒製成大量褐、綠斑點(diǎn)圖案和狀物圖像的產(chǎn)品。還成功地?zé)隽思t色,為以後釉里紅瓷的燒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邛窯青釉褐綠斑壺

唐 公元618~907年

顧麗江先生捐贈


長沙窯青釉褐彩執(zhí)壺

唐 公元618~907年



長沙窯青釉褐綠彩花卉紋枕

唐 公元618~907年

顧麗江先生捐贈



長沙窯青釉褐彩網(wǎng)絡(luò)紋雙系罐

唐 公元618~907年


長沙窯青軸褐綠彩油盒

唐 公元618~907年



唐代北方瓷窯燒造的花釉瓷,以黑、黃或黃褐釉為地,飾繪或揮灑天藍(lán)或月白釉斑點(diǎn),燒成產(chǎn)品裝飾風(fēng)格自然,色彩對比強(qiáng)烈。以河南魯山、郟縣兩地產(chǎn)品最負(fù)盛名,禹縣、內(nèi)鄉(xiāng)及山西交城、陝西銅川等地也有燒造。


花釉雙系罐

唐 公元618~907年


花軸執(zhí)壺

唐 公元618~907年



黑釉彩斑罐

唐  公元618~907年


花釉四系罐
唐  公元618~907年



岳州窯青釉劃花瓶

五代 公元907~960年


青釉六系蓋罐

五代 公元907~960年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