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本草五味化合

 369藍田書院 2020-03-18









用藥如用兵,乃策略布陣組方之法。知子莫若父,乃知人達性擇藥之法。若深知本草氣味歸藏厚薄,五味化合之妙用,擇藥組方了然于胸,處方用藥,效如桴鼓。此乃組方用藥之秘訣,前賢隱晦不傳之秘也。

本文內容導學:
五味歸藏厚薄論    

1、咸味歸藏厚薄 

2、苦味歸藏厚薄 

3、辛味歸藏厚薄 

4、酸味歸藏厚薄 

5、甘味歸藏厚薄

6、炮制修味調性 

“酸甘化陰”法    

1、酸甘涼潤法      

2、酸甘柔潤法      

3、酸甘溫潤法      

“苦辛通降”法    

1、調整氣機升降 

2、互相制約偏勝 

3、反佐從治引導 

4、選擇苦辛本草 

5.苦辛溫散論治寒熱錯雜證      

6.苦辛化痰論治痰熱互結證      

7.苦辛化濕論治濕熱中阻證      

8.苦辛解郁論治胃熱火郁證      

“引火歸原”法    
“提壺揭蓋”法    
“養(yǎng)陰祛濕”法    







藏象學術源于上古中醫(yī)核心學說“藏象(cangxiang)”,由藏曌(樊紅杰)先生倡導,其研究團體為藏亼門?(創(chuàng)始于2016年),實施藏象學術研究傳承推廣應用管理的機構為藏象齋?(創(chuàng)建于2017年),宣傳推廣教育藏象文化的協(xié)會組織為“藏象醫(yī)學協(xié)會(HSMMA)”(籌建于2016年)。藏亼門門人永藏初衷:“傳承上古精神魂魄意,凝聚藏象智慧性炁靈”,藏象齋和藏象人執(zhí)行使命:“掌握性命藏象,藏修圓融衡無,統(tǒng)攝亼機合一”,以《藏象內經》、《藏象外經》、《天道真經》、《鬼谷歸藏經》、《德道經》、《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為藏象學術入門基礎,以藏修五層進階:入藏、傳藏、論藏、修藏、歸藏為踐行目標。

藏象派,公眾號:藏亼門藏亼門:醫(yī)藏歸藏||藏象齋:攝生藏修

五味歸藏厚薄論

1、咸味歸藏厚薄

咸,位在北方,是太陰寒水之味,在人體乃是腎與膀胱之味。病在腎胱,處方咸味,咸厚入腎,咸薄入膀胱。

若腎水之藏被寒邪所傷,則利用厚咸溫氣,溫腎暖水,鹽制附子為首選。若腎水之藏被熱邪所傷,則利用厚咸平氣,補本扶正,和解熱邪,牡蠣常用。腎水之熱,不宜寒解,以免伐陽傷正。
若是膀胱寒腑為熱邪所傷,則利用薄咸寒氣,祛熱復寒,蟅蟲、蜣螂可用。若膀胱寒腑為寒邪所傷,寒腑變冰窟,則利用薄咸溫氣,使寒腑復正,鹽制附子為首選。腎水得溫,膀胱過寒可解。鹽制附子,其咸本就既厚又薄,入藏入腑。
厚咸氣平之品,入腎補水,而不致腎陽溫脫,牡蠣常用;薄咸氣平之品,入腑助藏,而不致寒淫為邪,鱉甲常用。
2、苦味歸藏厚薄

苦在南方,是太陽熱火之味,在人乃肺與三焦之味。病在肺焦,處方苦味,苦厚入肺,苦薄則入三焦。

若肺火被寒邪所傷,則利用厚苦溫氣,散寒復正,麻黃為首選。若肺火被熱(燥)邪所傷,則厚苦平氣可以利用,補本扶正,和解熱邪,黃芩等常用。肺為火藏,怕寒不怕熱,故肺藏之熱,不宜寒解,以免伐火傷正。
若三焦熱腑被熱(燥)邪所傷,則利用薄苦寒氣,使熱邪歸正。三焦乃統(tǒng)轄五藏和其余四府的大府,有上中下之別,所以三焦之熱有上中下之分。淫熱在上焦,宜用苦味小寒或苦平之品稍瀉和解;淫熱至中焦,宜用苦味大寒之品方能應效,并視病機所在助以辛涼或辛寒、甘涼或甘寒、酸涼或酸寒之品;若淫熱至下焦,宜用苦味大寒之品,并助以咸寒之品。
可見,中藥五味,苦味最難把握,難在它不僅管肺焦,還管上、中、下焦,難在用氣。用氣的原則應當是:氣薄者功力較弱,用于上焦,氣強者功力較大用于中下。一般而言,味厚者氣薄,味薄者氣厚。同為苦寒之品,苦味重的寒氣反而薄,苦味輕的寒氣反而重。比如,黃連甚苦,而寒用在上,芒硝微苦,而寒用在下,大黃、枳實之苦,寒用在中。具體情況,還應參照前賢經驗。若能返回到氣味的層面和境界活用經方,中醫(yī)就容易沿著前人提供的線索到達新的高峰。
此外,苦味還是“九”陽之燥和乾陽(乾金)的味道,所以,不少苦味藥,如骨碎補、牛膝、枸杞等,都入肝機,有補骨生髓之功。舊書所謂補腎,道理在此。
3、辛味歸藏厚薄

辛在東方,是少陽風木之味,在人乃脾與胃腸之味。

厚辛入脾。溫氣散寒,可解脾藏寒邪;寒氣祛熱,可解脾藏熱邪;平氣中和,可和解脾木寒熱。
薄辛入胃。溫氣散寒,可解胃腑寒邪;寒氣祛熱,可解胃腑熱邪;平氣中和,可和解胃腑寒熱。
4、酸味歸藏厚薄

酸在西方,是少陰燥金之味,在人乃肝膽之味。若病在肝膽,要用酸味。

厚酸入肝。溫氣散寒,可解肝藏寒邪;寒氣祛熱,可解肝藏熱邪;平氣中和,可和解肝藏寒熱。
薄酸入膽。溫氣散寒,可解膽腑寒邪;寒氣祛熱,可解膽腑熱邪;平氣中和,可和解膽腑寒熱。
5、甘味歸藏厚薄

甘在中央,是太極濕土之味,在人乃心脈之味。若病在心脈,藥用甘味。

厚甘入心。溫氣散寒,可解心藏寒邪;寒氣祛熱,可解心藏熱邪;平氣中和,可和解心藏寒熱。
薄甘入脈。溫氣散寒,可解脈腑寒邪;寒氣祛熱,可解脈腑熱邪;平氣中和,可和解脈腑寒熱。
心脈表里,與四象藏腑表里有所不同。心脈說是藏腑,實為體用合一之太極中樞,因此,甘味之藥,功在心者亦在腑,功在腑者亦在心。
濕淫生于太極中央脈腑,故治在脈。濕邪之治,可分三途。一途滲利,藥用薄甘平氣,比如茯苓,豬苓等。二途蒸發(fā),藥用甘薄熱氣。三途凝聚,藥用甘薄寒氣。因為濕乃寒熱之中氣,所以甘熱或甘寒之氣亦能解除濕淫,熱則蒸為霧露,寒則凝為水液。 
6、炮制修味調性


中藥經過炮制加工可以改變原有的氣味,或者加強其味,使厚味入藏?;蛘吒淖兤湮叮醋儎悠渥饔玫臅r方?;蛘呒訌娖錃猓购駳馊敫??;蛘吒淖兤錃?,即變動其功用。或者氣味同調,調味為主或調氣為主。同一藥物,經過不同加工,其治方和功能就不同。


1、加強其味
有時為了增強藥物功效的定向發(fā)揮,可以用其它藥物的“味”來加強某藥的味。比如《傷寒》烏梅丸中的烏梅,仲圣用苦酒,即酸醋浸泡一宿,就是增強烏梅的酸味,使其專攻于肝藏,和解燥邪,大補肝金,復正其變血生髓之力。
2、改變其味
有時為了將某藥的氣能用到另一個時方去,可以用所需時方的“味”來炮制藥物,以存其氣而改其味,比如制附子就是典型的一例。生附子味辛氣溫(有的記為大熱),功在脾胃,用膽巴蒸煮后,其味由辛變咸,并保留了一些辛味,其氣也由偏熱變得更為溫和,這樣一來,制附子的功用就變成了既在腎胱,又在脾胃,既增補發(fā)動之機,又接續(xù)生化之機,使陽精左出而升的功用十分清晰。至今還沒有哪味藥可以替代制附子的這種特殊功用,因此,制附子被稱為回陽救逆第一要藥。在中醫(yī)原本里,制附子的這一特殊藥理得到充分彰顯。
又比如炮姜,又稱姜炭,是將干焦炮焦成炭。干姜原本厚辛氣溫,功在脾木,炮焦成炭以后,其味由厚辛變成薄苦(其溫氣也同時加強了),治方由脾木轉到了三焦,功用由升木平風,變成了補益三焦熱腑,解除三焦沉寒痼冷,恢復三焦決瀆之力,尤解女子宮寒。
3、調整其氣
在炮制中藥的技法中,常用到“炒”這一法,就是在不改其味的前提下,加強或改變其氣。所謂加強,就是原本溫藥,炒制以后,其溫度更高,溫氣的作用增強,比如炒白術,原本苦溫,炒制以后,溫氣得到加強。所謂改變,就是原來寒氣過重的藥,經過炒制以后寒氣得到部分抑制,變成微寒或涼的藥,比如枳實經過炒制,寒氣就削減了,這樣一來,其功用就從下焦調到了中焦。
4、氣味同調
上述所說的調氣調味,其實都同時調了氣味,只是偏重味或氣。還有一種炮制中藥的技法叫炙,那就是要氣味同調了。炙法常有蜜炙或酒炙。比如炙甘草就是蜜炙,經過蜜炙的甘草氣味都同時改變了。首先,甘味增厚了,蜜制是甘上加甘;其次,氣變微溫了,原本氣平的甘草,經過蜜炙以后,其氣應該微溫。又比如酒炙巴乾天,也是氣味同調,巴乾天原本辛微溫,用白酒(辛溫)炙后變成辛上加辛,溫上加溫,藥力明顯得到加強。

“酸甘化陰”法

酸甘化陰法主要是將酸味藥與甘寒藥復合配伍,以達到加強養(yǎng)陰生津的目的,功能滋助五臟之陰,而尤以養(yǎng)胃陰為長。凡溫病后期恢復階段、某些久患胃病的人,或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等,因胃陰被耗,津液虛少,不能濡潤胃腑,而致胃的受納、腐熟失常,胃氣通降不利,反映胃陰虛的一系列癥狀,余每從其病理表現(xiàn)著眼,采用酸甘化陰法治療,取得滿意療效。酸與甘合,不但可以加強養(yǎng)陰作用,而且還能化陰生津。因為酸能斂陰生津,甘能益胃滋陰,酸甘配伍,一斂一滋,則可兩濟其陰,促進脾胃生化陰液,即酸得甘助而生陰。同時由于某些酸、甘藥具有“酸先入肝,甘先入脾”的特性,因此酸甘化陰法尤以養(yǎng)脾胃津液和補肝陰為其特長。具體而言,酸味藥入肝而能補肝、斂肝。凡肝虛而致厥氣橫逆,予疏肝理氣藥不效者,用酸味補肝之品,可斂其橫逆之勢,即補中寓瀉,補肝體而制肝用。另一方面,酸能開胃氣,少用之每能健胃開食。甘味藥入脾而能補益脾胃,有甘緩養(yǎng)胃之功,如中虛肝氣盛而乘胃者,尤當用甘味藥培中以緩肝。對于肝氣橫逆或上逆者,甘味藥又能調肝緩急。

酸甘化陰法的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具體方法:


1、酸甘涼潤法


將酸味藥與甘寒滋陰生津的重劑配伍使用,以資助胃液和肝陰,用于胃陰耗傷的重癥。脘中灼熱疼痛,或嘈雜如饑而不欲食,甚則厭食不饑,咽燥,口干渴,大便干燥,舌質光紅而干,苔少或無,或口舌生疳。治用酸味斂陰生津,并取甘寒潤澤之品,如鮮生地、鮮石斛、天冬、麥冬、天花粉、知母等。如因火盛傷津而胃熱內熾,脘中燒灼熱辣疼痛,痛勢急迫,心中懊,渴而多飲,唇赤,苔黃質紅絳,脈細數(shù)者,可在大隊酸甘涼潤的滋陰藥中,少佐黃連、黃芩、山梔等苦寒之品清胃泄肝。取酸苦泄熱存陰,苦甘合化,泄熱潤燥之意。但應注意不能過于苦寒清火,必須是以滋陰制火,以潤勝燥為原則。因苦藥有劫傷胃陰之弊,對胃陰不足的虛火證尤當慎用、少用。


2、酸甘柔潤法


將酸味藥與甘平養(yǎng)陰的輕劑配合使用,以化陰生津,調養(yǎng)肝胃。用于陰傷的輕癥,僅見脘部痞脹隱痛,食不知味,納少,口微干,大便雖干不燥,苔薄欠潤等胃津不足之候;或伴肝胃不和,兼有脘痛涉及胸脅,每因情志怫郁而加劇,噫噯較舒等癥,經投疏肝和胃理氣藥不效。治當用酸味養(yǎng)肝、斂肝,制其橫逆之勢,使肝氣不致犯胃,復合甘平薄味濡柔之品,如干石斛、沙參、玉竹、扁豆、蓮肉、谷芽等以養(yǎng)胃生津,使肝能得到滋榮。如雖見肝胃兩傷之癥,但尚無明顯陰虛現(xiàn)象者,可取酸甘合化之法,用烏梅、白芍配伍甘草、大棗等以養(yǎng)胃緩肝,而不必直接用滋柔養(yǎng)陰的藥物。


3、酸甘溫潤法


此為在酸甘柔潤法的基礎上,配合甘溫補氣類藥物,以益氣養(yǎng)陰。用于氣陰兩虛,津氣俱傷者,或肝陰與胃氣交虧。既有陰津不足的癥狀,同時又見神疲、氣短、音低、頭昏、肢軟、口淡、大便不暢或欠實,舌質淡紅而光,脈虛細澀等氣虛諸候。這類情況雖見胃津和肝陰不足之象,但一般多未至胃燥陰傷,虛火內灼的嚴重程度。加之又有氣虛的一面,故養(yǎng)陰當取上述酸甘柔潤法,不用或少用酸甘涼潤的純陰厚膩藥,同時還當配伍補氣的太子參、黨參、黃芪、白術等,使酸與甘溫相合,通過補氣以化陰生津,對于津因氣而虛者尤為要著。此外,即使單純表現(xiàn)胃陰虛證,用酸甘柔潤法而陰不復者,只要沒有虛火現(xiàn)象,亦可根據(jù)“陽生陰長”之意,參以甘溫補氣之品。

“苦辛通降”法


苦降辛通法,是將苦寒與辛溫兩種不同性味與功能的藥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種復法。從八法而言,是溫清的合法;從藥物性味來說,是寒熱藥的配伍及苦與辛味藥的組合;從方劑來說,主要來源于瀉心湯類方。按照“異類相使”的配伍原則,以求達到通降(開泄)的目的。在臨證中,苦辛通降法的應用范圍甚廣,既用于治療溫病的濕熱證,尤多用于雜病中之胃痛、痞滿、嘔吐等病證。聯(lián)系病名,涉及到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急性胃腸炎、膽囊炎及膽結石證、膽道蛔蟲或并發(fā)感染、胰腺炎、腸傷寒等多種疾病。概言之,它主要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一個重要治法。同時若其它系統(tǒng)病變影響到消化系統(tǒng),而致胃氣通降失常者,亦常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采用苦辛合法??嗪c辛溫藥合用的藥理作用主要在于通降胃氣。

1、調整氣機升降


苦寒藥性主泄降,寒能清泄胃熱、郁火,苦味又能瀉痞和健胃;辛溫藥性主宣通,辛能理氣開痞健胃,溫能宣陽散寒??嘈梁嫌茫梢郧鍩岷臀?,順氣降逆,使中焦痞結得開,痛嘔能平,氣機升降得和。

2、互相制約偏勝


苦寒太過,寒涼冰伏,每易伐傷脾胃陽氣,少佐辛溫之品,可制其偏弊;反之,苦寒藥又能制約辛溫燥烈之性,必要時適當合伍,可免助熱生火。

3、反佐從治引導


在用大劑熱藥或寒藥治療寒證或熱證而發(fā)生格拒,患者不能受納藥物時,根據(jù)“從治”之意反佐少許相反性能的寒藥或熱藥作為引導,則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如火熱上沖的嘔吐,純投苦寒而吐逆不下者,反佐辛通,每能取效。從藥物炮制來看,姜汁炒黃連或山梔即有寓辛于苦之意。

4、選擇苦辛本草


常用的苦寒類藥有黃連、黃芩、山梔及大黃等,它們雖都有清熱泄痞作用,但區(qū)別而言,黃連、黃芩性燥,梔子、大黃性潤,芩、連清熱燥濕,苦而性滯,寒而氣燥,守而不走;因此,“濕火”口苦粘、苔黃膩宜用芩、連;“郁火”口干渴、苔薄黃、舌質紅宜用山梔;有形熱結,脘痞腹痛拒按、苔厚取大黃,一般而言,邪熱郁胃所致的痞痛,多屬無形熱結,很少用大黃,但熱結程度較甚,或兼夾有形之邪時,則又需配合大黃以加強泄熱散結開痞的作用。常用的辛溫類藥有干姜、附子、桂枝、半夏、厚樸、紫蘇、吳茱萸等。 
這些藥雖然都有理氣開痞的作用,但在與苦寒藥配合時,當按其特長分別選擇,如干姜、附子、桂枝溫中散寒,以寒熱錯雜者為宜;半夏化痰和胃,以痰熱互結者最合;厚樸燥濕寬中,可治濕熱中阻;蘇梗理氣解郁,適用于胃熱氣滯;吳萸溫中利氣,入肝解郁,可治肝胃郁火上逆??嘈镣ń捣ǖ倪m應證很廣,凡病位在中焦心下至臍上脘部,病變臟器重點在胃,而與肝膽及腸密切相關,發(fā)病機理為邪阻中焦,胃氣郁滯,通降失常,病理因素以熱郁為主,并兼與其它病邪相合,而見寒熱錯雜、痰熱互結、濕熱中阻、胃熱火郁等各種證候者,俱為苦辛法的適應指征。臨床表現(xiàn)是以痞滿、脘痛、嘔吐等證候為主要特征,或伴瀉利,口中干苦,粘膩,舌苔黃濁膩或罩灰,或底白罩黃、質紅,脈弦或兼滑、兼數(shù)。
 
痞滿:是指心下脹悶如塞,氣閉不舒,按之濡,或硬滿似有抵抗感。是為邪熱與寒、痰、濕等互結,中焦痞塞,上下升降失調所致。
 
脘痛:為胃脘疼痛,連及脅肋,痛勢急迫,拒按,或心中疼熱、煩滿。是為寒郁熱伏,或胃熱火郁,胃氣失于和降,不通則痛。
 
嘔吐:多見嘔吐酸苦,甚則食入即出,常有噫氣,或見干嘔有聲,或見惡心泛吐痰涎,每兼吞酸、嘈雜。是寒格于中,拒熱于上,火逆上沖;或肝膽郁火上逆,胃氣不降;或痰濕與郁熱互結,胃氣上逆所致。
 
如無熱郁的病理表現(xiàn),僅單純由于寒、痰、濕濁、食、虛等所致的痞、痛、嘔,一般均非苦辛通降法的適應證,但在必要時,也可根據(jù)互相制約或從治之意,溫清合用,寒熱并投。

5.苦辛溫散論治寒熱錯雜證


脘部疼痛痞脹,或有嘔惡,或腸鳴下利,口渴而飲冷不舒,苔白罩黃,或邊尖露紅,脈細弦。治當清胃泄熱與溫中散寒并施。取黃連配干姜,以治寒熱交錯,腸胃不和之痞滿、嘔惡、下利;或配附子溫中助陽,以治上熱下寒、脾陽不振之胃痛、脘痞。亦可配桂枝溫散解表,以治胃腸失調或表寒里熱之腹痛、吐瀉、胸脘煩悶、形寒、發(fā)熱等。若胃中沉寒與郁熱相雜,胸痞切痛,可用梔子配附子清郁熱而祛陰寒之邪。由于寒熱錯雜之證熱象每易掩蓋寒象,故當細辨,以免獨用苦寒而致傷陽。

6.苦辛化痰論治痰熱互結證


嘔吐痰涎,時時泛惡,脘部痞脹或痛,口中膩濁,舌苔黃濁粘膩,脈弦滑。治當清熱與化痰并施,仿小陷胸湯、清中湯(即梔連二陳湯加草豆蔻)等方意,取黃連、半夏辛苦相合,清熱化痰開結。如痰熱夾食,脘部飽悶滿痛,按之硬,噯腐,大便不暢,可參入枳實、萊菔子等消食化痰導滯。

7.苦辛化濕論治濕熱中阻證


脘部痞滿悶脹,或脘腹疼痛,胸悶,惡心,或見身熱,大便或溏或秘,尿黃而短,口苦而粘,渴不多飲,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治當清熱燥濕并施,仿連樸飲方意。用黃連、黃芩清胃熱,厚樸、蒼術燥脾濕。夾有積滯,腑實熱結,或便下不爽者,加大黃、枳實;如屬感受濕熱時邪為病,兼有身熱不揚,有汗不解,心煩,可配豆豉、山梔,一開一泄以清解郁熱。臨證當注意濕與熱的側重和消長情況用藥,防止偏用辛溫燥濕藥助長熱邪,或過于苦寒而致濕遏不化。

8.苦辛解郁論治胃熱火郁證


脘脅疼痛,心下痞脹,噫氣、惡心,吐酸嘈雜,心煩,口干苦,舌苔薄黃,質紅,脈弦。治應在清泄胃熱的基礎上,配合辛味藥升散郁火。方如梔子干姜湯、左金丸、連蘇飲等。如郁火胃痛,拒按,心中煩滿而熱者,用梔子合干姜清泄郁火,佐以發(fā)散;肝經氣火犯胃,脘痞疼痛、脅痛,吐酸嘈雜者,用黃連合吳萸泄肝和胃,清中理氣,解肝郁,瀉痞結;氣滯熱郁,胃失和降,痞脹,噫氣,惡心干嘔者,用黃連合蘇梗清熱降逆,理氣和胃。肝胃氣火郁結,在用苦辛法時,還可佐入酸味藥,與苦味藥相合以加強泄熱作用,稱為苦辛酸法,如以黃連、吳萸、烏梅、白芍合用,代表方如烏梅丸。臨床觀察,對肝膽病的脘脅疼痛,如膽囊炎、膽道蛔蟲病等,確有較好療效。由于胃熱火郁的病理是“氣郁化火”,因此在治療時應按“火郁發(fā)之”的原則考慮,不宜單純苦寒逆折,以免郁熱不得宣泄。
此外,在用苦辛通降法時,若邪實與正虛互見,還當注意補虛。如濕熱、郁火證病久耗傷胃陰,癥見脘中灼熱,口干渴,舌質干紅,脈細弦數(shù)者,當佐以甘寒,配合麥冬、石斛、花粉、沙參之類,或取苦辛酸甘復法。寒熱錯雜證遷延病久,胃氣虛弱,癥見脘痞氣逆、嘔惡、食少、舌質淡、脈細弱者,當寒熱補瀉并投,配合甘溫益氣之品。仿半夏瀉心湯意,用人參、甘草、大棗甘溫補虛,黃連、黃芩苦寒清熱,半夏、干姜辛溫開結。至于陽虛熱陷,痞而惡寒汗出者,又當仿附子瀉心湯之意,既用附子辛溫扶陽,又用黃連苦寒泄痞。一般而言,在用苦辛法時,需要配合養(yǎng)陰或益氣的并不多,但某些慢性久病,表現(xiàn)脾胃氣虛或陰傷,全身虛弱情況較顯著者,又當復合并用。
關于苦辛通降法的臨證應用,首先應當注意掌握苦寒與辛溫藥配合的比例。一般多以苦寒為主,辛溫為輔,但在臨證時還應辨別寒與熱的輕重,相應施治。如寒熱相等者宜苦辛平衡;熱重于寒者當以苦降(泄)為主,少佐辛通;寒重于熱者當以辛通為主,佐以苦降。從藥味和藥用劑量兩方面加以調配,如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即是明證。其次,當針對病理的錯綜兼夾分別選藥,既要明確邪熱郁結中焦是其基本病理,同時還當注意兼邪的不同,區(qū)別寒、痰、濕或氣火內郁等各種情況,在苦寒清熱的基礎上,分別伍以溫中散寒,化痰燥濕或升散郁火之品。

“引火歸原”法


引火歸原是針對“火不歸原”的病理而提出的治法,適用于腎陽虛,陽不歸宅,虛陽浮越于上;或寒邪內盛,逼陽于外或格陽于上者。表現(xiàn)為上盛下虛,面色浮紅,頭暈耳鳴,口舌糜爛,齒齦腫痛,腰酸腿軟,兩足發(fā)涼,大便溏薄或下利清谷,舌質嫩紅,脈虛大無力。臨床上對上熱容易掌握,下寒則較難辨析。其實下寒特別注意“腳”即可抓住。辨證時一定要問病人的腳冷不冷,凡腳冷同時有陽虛見證即可用陽藥,使陰消陽旺,真陽歸位。

引火歸原法的常用方為都氣丸加肉桂,藥用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在用肉桂、附子以引火歸原時要注意掌握配伍。如同時用龍骨、牡蠣、磁石等重鎮(zhèn)藥以潛陽,使浮越之陽更好地歸下,不能純剛無柔。配伍重鎮(zhèn)與養(yǎng)陰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應該說明的是,陰虛火旺者也能用陽藥,這是作為反佐法而運用的。在大量滋陰藥中可少加肉桂或附子等溫陽藥,以免純陰格拒,即張景岳所說的“從陰引陽”之意。但要分清使用陽藥與陰藥的主次。引火歸原法以溫陽藥為主,少佐養(yǎng)陰藥;而陰虛火旺者,以真陰虧損為本,真陽浮越為標,故當以大量養(yǎng)陰藥為主,少佐陽藥。

“提壺揭蓋”法

肺主一身之氣,為水上之源,氣行則水行。如果肺氣失于宣暢,不能通調水道,則可引起尿閉。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亦塞。提壺揭蓋法即根據(jù)“升降相因”之理,通過宣暢肺氣,達到通調水道以利小便的目的。適用于邪熱壅肺,肺失宣肅引起的癃閉、小便不通,其病位雖然在下焦,但與上焦肺密切相關。臨床常用的開肺氣藥有升麻、紫菀、桔梗、枇杷葉等,再配桑白皮、木通、茯苓等藥通調水道,疏通三焦,開源導流,俾源清而流潔。如肺有燥熱者,加山梔、黃芩;肺虛合人參、麥冬;肺氣閉塞配麻黃、杏仁。
“提壺揭蓋”既可作為主法運用,亦可參伍于其它治法中以調整升降,導氣行水。如因中焦脾虛而不能轉輸或下焦腎虛不能開合,氣化失常導致尿閉者,在治腎治脾時,都可以加桔?;蛏榈乳_肺藥。

“養(yǎng)陰祛濕”法

養(yǎng)陰與祛濕二法臨床極少同用,因養(yǎng)陰則戀濕,去濕又傷陰,但如表現(xiàn)為津液不足而見濕邪時,二法可以適當同用。如脾胃濕困而腸津不足的腹脹、大便燥結,舌苔黃膩而少津者,當滋陰和燥濕并施,常用黑芝麻配蒼術。又如水熱互結,陰液耗傷,常見于熱病或濕熱淋痛,是因為邪熱與水搏結,水液不歸正化,津液不能上承,加之熱邪傷陰,以致口渴欲飲,心煩嘔惡,小便不利或尿痛,小腹脹痛。

治當滋陰利濕,養(yǎng)陰與利濕藥同用,方如豬苓湯。用藥時注意選用養(yǎng)陰而不滋膩類藥物,如蘆根、鮮石斛、天冬等,利濕則選用平和不易傷陰之白茅根、滑石等。再如在慢性肝炎、胃病中常見的脾濕內蘊,胃熱傷陰證,既有食少、膩苔、口粘等濕阻現(xiàn)象,又見舌邊尖紅,口渴等陰傷現(xiàn)象,這時也應養(yǎng)陰化濕同用,如蒼術合生地(便血者改用蒼術炭)、川樸合石斛或蘆根。

藏曌曰:一般用藥都是以功效而組方,能以五味化合組方之妙用者,方合神農藥祖之本旨。觀《神農本草經》全書,鮮有今日中藥功效之說,只有性味地道主病之謂。蓋神農深知本草性味化合之妙用哉!后世學醫(yī)者,以中藥功效牢記乃入藥之牢籠也。殊不知性味化合乃用藥之秘訣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