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1年,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剛剛完成了臥推練習。我感覺自己像個廢物——又一次糟糕的臥推訓練課,這讓我很生氣。我已經(jīng)厭倦了糟糕的臥推狀態(tài),厭倦了無能為力的感覺。 訓練計劃出了問題嗎?還是動作技術?我必須殘酷地面對自己的弱點——當時我可以臥推410磅,但卻只能肩推95磅。 所以接下來,每周日早上我完成臥推之后,額外加入5x10次的肩推(推舉)。不使用器械,也不是坐在凳子上把它變成上斜推。 我做的是最基礎的站姿杠鈴推舉。 經(jīng)過兩個月的站姿杠鈴推舉,我的臥推力量增長到440磅。一個月后,這一數(shù)字又上升至455磅。 我愛上了推舉,最初是因為它對臥推力量增長很有幫助。但到了現(xiàn)在,它不再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推舉已經(jīng)成為我訓練計劃的中流砥柱。 以下是一些幫助我把95磅弱雞站姿推舉發(fā)展到300磅的方法。 屏住呼吸,運用你的背闊肌 在站姿推舉時,如果你把杠鈴端出之后,身體就萎靡了,那么接下來你的整個推舉過程也是萎靡的。 在每組開始之前,我先用適中的寬度抓住杠鈴,然后做幾次短促的呼吸,開始穩(wěn)定我的軀干。當我站到杠鈴下方時,確保我的背闊肌和上背部是緊繃的(或者說將這些背部肌群捏在一起)。 運用背闊肌的緊繃端出杠鈴,這意味著你不僅要用手臂和肩膀來支撐重量,背闊肌也必須參與。這確保了杠鈴處于你的身體重心正上方,而不是偏前。 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在我最初的推舉訓練中,我做了5組x10次,這對我很有幫助,也是你可以借鑒的。但如果你的最終目標是推舉超大重量,5組x10次是不夠的,你需要有計劃地進行低次數(shù)訓練。 我推薦使用一個四周的循環(huán),每周組次如下 第一周:3組 x5次 第二周:3組 x 3次 第三周:3組 x 5, 3, 1次 第四周:減載 你不能隨便挑選一個重量來做每組5次或3次,而是必須遵循一個特定的百分比。但不是基于你的1RM極限重量,而是基于你90%極限重量。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推舉極限是60KG,那么就用54KG(60KG的90%)作為基礎數(shù)字代入下面的公式: ●計劃中每周的最后一組5+,3+,1+,指的是用這個重量做盡可能多的次數(shù)。 ●使用上面的例子,如果你的1RM是60KG,那么你的90%極限重量就是54KG。在第一周的訓練中,你的三組重量分別是35KG(54的65%)x5次,40KG(54的75%)x5次,45KG(54的85%)x5+次。(你不可能找到具有“小數(shù)點”的杠鈴片,所以在推算過后,根據(jù)實際條件來湊出近似的重量。) ●完成了4周的訓練后,在所有的訓練組中增加2.5KG。開始新一輪4周循環(huán)。如果你的推舉能每月進步2.5KG,那么一年就是30KG。而從多年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明顯的巨變。 ●這種基于嚴謹百分比的計劃正是它和其它愚蠢計劃的最大區(qū)別,對于增長極限力量來說,如果一個計劃沒有給你明確的百分比,那么它很可能是某個蠢人設計的。 ●我之所以用極限重量的90%而不是100%來代入計劃,是為了讓任何人在計劃初期都可以輕松進步(這能進一步造成更好的長遠力量增長)。 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容易高估自己的1RM極限重量,那么用100%代入計劃很可能會把整個過程搞砸!使用90%就能避開這些問題。 輔助訓練 以下是可以輔助你提高推舉能力的訓練動作: 雙桿臂屈伸:我喜歡做雙桿臂屈伸,盡管我100%確信它對我們的臥推力量并沒有幫助。不過,它們確實幫助提高了我的推舉能力。 腹肌輪:這是一個很好的腹肌和上背部訓練。這兩個部位在推舉時都需要強有力地做出穩(wěn)定。 面拉:采用較高的訓練容量(較高的組和次)來做繩索面拉,這是一個最佳上背部和肩外旋強化動作。 劃船:劃船從來都是個好東西,不光對推舉有用,對其它任何基本動作都有轉(zhuǎn)移效果。 引體向上:引體的動作軌跡與推舉相反,可以直接幫助你強化推舉的對抗肌和穩(wěn)定肌——比如背闊肌。 彎舉:杠鈴、啞鈴、曲杠、垂式彎舉......更強的肘部屈肌有助于在推舉時穩(wěn)定肘關節(jié)。 每次完成你的推舉訓練后,選擇以上3-4個輔助訓練,每個動作做3組x8-12次。輔助訓練的加重頻率不應該高于推舉,每隔1個月以上你才能往輔助動作中添加一點重量。 半握推舉和其它推舉 我第一次進行半握推舉是聽從了Jim Smith的建議,在切換成半握后,我的肌肉發(fā)力以及關節(jié)活動都變得更舒服了,而且讓我更容易控制杠鈴的運動軌跡。如果你是個新手、或者缺乏運動協(xié)調(diào)性,半握就暫時不適合你。但它可能是你今后推舉更上一層樓的訣竅。 有條件也可使用足球桿和圓木來做推舉:這能讓你做出“對握”姿勢,極大降低肩關節(jié)壓力。同時更有效強化到肱三頭肌。 誠實對待你的動作 有段時間我掉進了“欺騙動作”的陷阱,然后我的訓練搭檔指出了這個問題。雖然我的推舉力量提高了,但動作形式卻變差了,我習慣在動作的底部做出一點小小的腿部驅(qū)動。雖然不至于達到借力推舉的程度,但已經(jīng)偏離了原本堅實的動作結構。 在看了搭檔幫我錄制的視頻之后,我決定降低重量重新嚴格化動作形式。 關鍵在于——你每組開頭的第一次動作必須做對,這會讓你接下來一連串次數(shù)都形成正確的節(jié)奏。 在開始每一組之前,我都會告訴自己要“穩(wěn)如泰山”:保持腿部(膝蓋)、腹肌和背闊肌的緊繃,尤其是在杠鈴從底部啟動時要強有力——帶有“侵略性”用盡你的所有讓杠鈴盡可能快速向上。我看過很多人的推舉視頻,推舉啟動時又慢又懶,并美其名曰追求完美的動作形式——這個概念只適合駕馭小重量的功能性人群,而不是力量野獸。 穩(wěn)扎穩(wěn)打 推舉的力量增長是很緩慢的,比任何下肢動作的進步速度都要慢,比臥推也更慢。這可能會使某些運動員感到沮喪,想要更快的進步,更頻繁地添加重量,最終卻進入了頑固的瓶頸期。 你要學會的是,嚴格遵循一個計劃的百分比,接受緩慢的進步速度,每次訓練都帶著一個小目標,擊破小目標——想著小的,最終贏得大的。 強大的人會在生活中堅持,也會在健身房堅持。付諸你的毅力和耐心。 |
|
來自: 昵稱3054973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