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對電影界有所耳聞的人們或多或少都看到了一則消息:法國最著名的電影雜志《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的大多數(shù)編輯因不滿新的領導層而宣布集體辭職,9位常駐編輯只留下了兩位。報道雖然令人震驚,但對于這份雜志的愛好者而言這稱不上意外。就在不到一個月前,法國電影網(wǎng)站Le film fran?ais的一篇掩耳盜鈴的報道宣稱,有20位“影迷”聯(lián)合購下了這份傳奇雜志。但很快我們從其它報道中發(fā)現(xiàn),這20位所謂的“影迷”其實是由8位電影制片人,幾位通信和電視業(yè)大亨,以及一部分來自法國政界和電影工會界的人士組成,而他們正是讓以主編斯蒂芬·德洛姆(Stéphane Delorme)為首的編輯部選擇離開的罪魁禍首。 新聞一出,整個電影評論界都為之遺憾,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影迷和影評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為編輯部叫好的聲音;在這群人中,有忠實讀者,有的并不認同《手冊》的觀點,有的則來自其他競爭雜志,但他們都看清了一點,這次集體辭職,本質上是一次極具《手冊》精神的攻擊和抗議。于是,看上去早已被新媒體和宣傳廣告蠶食得暗淡無光的電影評論人們,以此達成了一種面向自由的集結。 在他們的辭職聲明(中文版,由“深焦DeepFocus”翻譯)中,德洛姆的編輯部對新的股東們發(fā)起了激烈攻擊:“新股東成員中八名制片人的加入,對以批評為主的雜志造成了明顯利益沖突,《手冊》發(fā)表的任何關于這些制片人電影的評論,都將無法逃脫諂媚的嫌疑”;“我們還被告知《手冊》應該更 ‘友善’ 以及更 ‘時髦’ … 但《手冊》從未符合過以上任何一個描述…《手冊》素來是一本高度介入、立場鮮明的批判性雜志”;“新任股東還包括牽扯政治背景的企業(yè)家?!妒謨浴访鞔_反對媒體對待 ‘黃馬甲’ 的方式、反對法國大學系統(tǒng)變革、反對文化策略改革并且質疑現(xiàn)任文化部長的合法性,后者還曾公開祝賀私企《手冊》的轉讓。在這一點上,股東與雜志的利益沖突又是不言而喻的?!?nbsp; 已經(jīng)擔任《手冊》主編長達11年的德洛姆,就辭職事件在接受《解放報》的采訪時說:“我們很意外,因為當雜志宣布被收購時,反響并不激烈。我們因此感到缺乏支持,感到被吞沒;而我們的辭職聲明造成了效應,因為這次我們有所行動…… 股東們買下的只是一個品牌,而不是我們(編輯部),不是雜志的靈魂…… 大股東宣稱會維持我們的自由,但又在媒體上發(fā)表了自己的愿想,自己的’計劃’,他們對我們(編輯部)并沒有興趣,他們想重新招兵買馬,也不打算隱瞞這個事實?!?/span> 關于整個雜志被收購的細節(jié),或許需要一些更多的解釋和消化,但如果要真正理解此次集體辭職事件的大背景,我們得從《電影手冊》創(chuàng)刊以來最重要的幾個歷史時期中尋找線索。從巴贊時代到新浪潮的誕生,一直到五月風暴之后的歲月,我們需要審視這份雜志誕生以來里里外外的幾個最重要的理念與矛盾:它對法國電影的立場;它與“作者政治”、新浪潮的關系;它對電影評論政治性上的立場,等等。雖然此次集體離職在雜志的歷史上也是頭一遭,但這樣的人員更替在這七十年間經(jīng)歷了一代又一代,我們也有必要從每一次的更迭中去判斷,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手冊》精神。最重要的,則是回到德洛姆的這11年主編生涯,從這一代《手冊》評論人的視角,看清他們?yōu)槭裁幢仨氁c新上任的股東們劃開界限。以下的近萬字內(nèi)容是一次對這冊雜志歷史有偏頗的整理的嘗試,但毫無疑問的是,《手冊》遠遠不只是股東眼中一個“品牌”,它是幾個時代的“迷影”精神的產(chǎn)物,它在歷史中不斷地變化,它也是探索電影藝術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分分合合的復雜關系的最好縮影。 1951-1959:巴贊與“激進分子” 1951年4月,在《電影雜志》???,巴贊、雅克·多尼奧-瓦克羅茲(Jacques Doniol-Valcroze)和羅·杜卡(Lo Duca)創(chuàng)立了《電影手冊》,并吸納了當時最頂尖的一批影評人:阿斯楚克、皮埃爾·卡斯特(Pierre Kast)、Jean Domarchi、Luc Moullet等。比利·懷爾德的《日落大道》中的默片明星格洛麗亞·斯旺森的黑白劇照則閃耀在雜志第一期的金黃色封面上。在巴贊和多尼奧-瓦克羅茲主導的短暫時期,尋找新電影成為了首要任務,他們反對當時評論界對于“經(jīng)典電影”和默片時代過于懷舊的態(tài)度,致力于稱贊奧遜·威爾斯的電影,和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作品鏡頭中真實復雜的場面調(diào)度。由此,在美學上,對于場面調(diào)度和現(xiàn)實主義的追求成為了《手冊》最綱領性的標志。 1960-1968:摸索與變革 1968-1973:紅色浪潮 德洛姆于1998年進入《手冊》編輯部,像達內(nèi)一樣,都是在20出頭便開始寫作評論。彼時的《手冊》主編是查爾斯·泰森(Charles Tesson),雜志到此時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達內(nèi)的離去(1981年),托比亞納獨當一面的十年(1981-1991年),蒂埃里·朱塞(Thierry Jousse)的六年(1991-1996年),安托萬·德·貝克(Antoine de Baecque)的兩年。在這段時間內(nèi),《手冊》在理念上、經(jīng)濟上和設計上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在不少悲觀者看來,這已經(jīng)將雜志拖入死水中。先不談這種論調(diào)屬實與否,但確實能與我們今天看到的收購事件形成頗為有趣的對照。在托比亞納一人擔當主編的時期,在對數(shù)據(jù)更加在乎的他的影響下,雜志走向了主流化。1989年,在他主導下,雜志版面被設計成更加“矚目”和“可讀”的版式,不難讓我們聯(lián)想到如今新股東希望讓雜志更“時髦”(chic)的想法。 |
|
來自: 呂楊鵬 > 《20200302-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