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魯超 《墨子·魯問》記載著一個故事:“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p> 這是傳說我國著名的工匠魯班發(fā)明了一只可以飛三天的木鳶,甚至另有傳說,這種木鳶可以載人飛行到很遠的地方。即使是現(xiàn)在,如果沒有電池、燃油等動力,這也令人難以置信??上У氖?,魯班的神秘設計沒有保存下來,大多數(shù)人相信這不過是一面木頭風箏。 【魯班雕像,傳說他發(fā)明的木鳶可以載人飛行……】(圖片來源:wiki)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jù)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p> 諸葛丞相造木牛流馬的故事更加廣為人知,據(jù)稱 “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焙髞淼摹度龂萘x》則描述的更為神乎其神,號稱木牛流馬可以不用人力,自行走動,并且還有暗鎖功能。 《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書中都有制造木牛流馬的具體方法,但動力來自哪里沒有詳細說明。據(jù)記載,后來劉宋朝的祖沖之還復制出了木牛流馬,但同樣沒有留下資料和繪圖。人們只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來揣測這一逆天黑科技了,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相信,諸葛亮制造出的不過是獨輪車,經(jīng)過后世的傳說添油加醋一番,才變成了《三國演義》里的那副模樣。 【電視劇《新三國》里選擇相信這不過是一種獨輪車?!浚▓D片來源:愛奇藝) 這里無關民族主義,為何現(xiàn)代人更愿意選擇不相信魯班木鳶和木牛流馬的存在?因為我們會質(zhì)疑:它們的動力來自哪里呢? 是啊,自古以來,工匠們絞盡腦汁,用他們的智慧不斷改進手里的材料,讓機械更加有力,希望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如果能制造出一種不需外力就可以自動運轉(zhuǎn)的機械,那簡直可以解放全人類了,一大批智者對此心馳神往,前赴后繼,這種機械被稱為“永動機”! 【家里的這種擺設算永動機嗎?】(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永動機”的準確定義在歷史上有過多次變遷,回顧這段歷史,從古老簡單的機械到如今各種各樣的新式能源,簡直難以置信??梢韵胂螅绻麑⒁慌_電扇展示在古人面前,一定會讓他們驚呆到下巴墜地。然而,從現(xiàn)在的角度來看,電扇當然不能算作永動機,它必須通電才能轉(zhuǎn)動,真正的永動機不需要能量輸入。 “永動機”在科學史上背負了太多的罵名,從現(xiàn)代人的角度去看,這段歷史笑點頗多。這里不乏有愚者甚至騙子,但必須指出,大部分“永動機”追求者的本心都是積極的,他們絞盡腦汁,為了改進工藝,提升機械效率。他們不是戰(zhàn)士,然而他們的對手卻是宇宙造物主;他們不會坑蒙拐騙,不是小偷盜賊,卻試圖利用自己的智慧去盜取上帝的能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這些人類文明的先驅(qū)真堪稱“宇宙大盜”,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必須向他們致敬! 【(設計臺詞)人類:老爹,借點能量啦!上帝:送你三個字,想——的——美!】(圖片來源:wiki) 話說 12 世紀的印度有一個叫做婆什迦羅的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據(jù)稱他比牛頓、萊布尼茨早了 5 個世紀就有了微積分的構想。除此以外,他還構造出了一個“婆什迦羅輪”,號稱可以永遠轉(zhuǎn)下去,這是最早的關于“永動機”的記載。 【最早的“魔輪”由印度人制造?!浚▓D片來源:wiki) 這個奇異的裝置在 13 世紀傳到歐洲,法國匠人奧內(nèi)庫爾的手稿里記錄了一種“魔輪”的裝置。由于這玩意摩擦力很小,后來這玩意被拿去在渾天儀上使用。 “魔輪”貌似可以永遠運動,但卻不是傳說中的永動機。永動機必須能夠?qū)ν廨敵瞿芰浚簿褪俏覀冋f的“做功”。如果“魔輪”中間的軸承以及裝置各物體之間的摩擦力足夠小,這個輪子確實可以轉(zhuǎn)很久,但卻無法向外輸出一丁點能量。 【歐洲最早的魔輪?!浚▓D片來源:wiki) 如此精巧的設計當然逃脫不了達芬奇的法眼,達芬奇堪稱西方歷史上的一位全才,繪畫、工程學、建筑學、天文學、解剖學、幾何學、數(shù)學、物理學、動力學樣樣精通。傳說中,直升機、滑翔機、縫紉機等劃時代的發(fā)明,都被登記在他的賬下。他還留下了不可計數(shù)的機械制圖,都是些極其靈巧的機械。從中可以看出,他對能夠免費獲得能量的“永動機”也是心馳神往。誰知道,迎接他的只有一次又一次失敗,這讓達芬奇終于心灰意冷:“哦!你們這些永動機的追求者,你們糾纏于多少虛無的幻想?去吧,找煉金術士去吧!”(當時的煉金術更加玄幻……) 【達芬奇研究各種永動機的手稿?!浚▓D片來源:youtube) 達芬奇的感嘆并沒有澆滅工匠們對“永動機”的追求,一波又一波的匠人甚至科學家都去通過改進“魔輪”而得到永恒的免費能量。 比如下面這種,看似有點道理,右邊的擺錘力臂更長,似乎可以帶動輪子。但仔細研究一番,就不難理解,左邊的擺錘雖然力臂短,但是明顯數(shù)量更多,加權一下,綜合力矩恰好一樣。所以,在不受外力驅(qū)動下,這種魔輪根本不會自發(fā)轉(zhuǎn)動起來。即使給了它一個最初的驅(qū)動力,之后也許可以轉(zhuǎn)動很長時間,但由于空氣阻力和軸承轉(zhuǎn)動遇到的阻力,最終它還是會停下來。 (圖片來源:wiki) 其他還有各種各樣的改進版“魔輪”,都換湯不換藥。 (以上圖片來源:youtube) 早期“永動機”追求者里竟然還包括大科學家波義爾,他發(fā)明了一個“永恒的高腳酒杯”,試圖用水的重力驅(qū)動水通過酒杯和管道進行無限的循環(huán),如下圖。顯然,這是徒勞的嘗試,就連現(xiàn)在的初中生也會明白,水最終會停下來,像在 U 型管里一樣,兩邊高度一致。 (圖片來源:youtube) 英國博物學家福魯?shù)掳l(fā)明了一種水輪機,號稱可以自發(fā)將水從低處運到高處。人們仔細分析一番,這就是很多年前就發(fā)明出來的“阿基米德螺旋”的原理,不靠能量輸入顯然無法完成抽水。 【羅伯特·弗洛德 1618 年發(fā)明的“水螺旋”永動機?!?/p> 【上兩圖為阿基米德螺旋的原理,你認為它不需要能量輸入嗎?】(圖片來源:wiki) 這個時代里,永動機的集大成者當屬德國人貝斯勒,他一生中共發(fā)明了 300 多種永動機。 1712 年,貝斯勒在萊比錫附近的一個村莊建造了一個 2 米多高的“自動輪”,據(jù)說可以提起 18kg 的重物。這項發(fā)明還驚動了著名數(shù)學家萊布尼茨、約翰 * 伯努利和哲學家克里斯蒂安 * 沃爾夫,這些大牛紛紛資助貝斯勒,讓他繼續(xù)造出更大的輪子。他又成功忽悠了黑森卡塞爾城邦的卡爾王子,被任命為商業(yè)顧問,還讓他在維森施坦城堡里一邊居住一邊繼續(xù)改進輪子。他在這里建造了更大的輪子,足有 3.7 米高。 【永動機的集大成者:貝斯勒?!浚▓D片來源:wiki) 卡爾王子也不是個傻子,他叫了一大波科學家過來鑒定,當然貝斯勒也并非善類,他以防止別人竊取他的發(fā)明為由,只允許科學家們在窗外觀看,科學家們確實看到了大輪子在轉(zhuǎn)。貝斯勒又把房間的門窗緊閉,貼上封條,讓科學家們兩周后再來看,結果發(fā)現(xiàn)輪子確實仍然在轉(zhuǎn),但這又能說明什么問題呢?貝斯勒這回倒是更有信心,開價 20000 英鎊,出售他輪子的秘密。 萊布尼茨甚至幫忙給彼得大帝的私人醫(yī)生寫信,介紹貝斯勒是他的好朋友,他的大輪子是一項了不起的發(fā)明。彼得大帝對此很感興趣,讓荷蘭數(shù)學家格雷夫森德去幫他鑒定一下。格雷夫森德圍著輪子轉(zhuǎn)了半天,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把能量從外面?zhèn)魉偷捷嗇S上,這時候,貝斯勒大怒,竟然當著數(shù)學家的面將自己的輪子給砸了,并指責對方:“你不按套路辦事啊,竟然沒付錢就想破解我的商業(yè)機密?!?/p> 就后來的物理學家分析,貝斯勒的大輪子不過是和“魔輪”類似的“超平衡輪”,通過精巧的設計確實可以讓它轉(zhuǎn)很長時間,但卻無法對外輸出能量。 看看吧,古今騙子的風格都差不多。 【貝斯勒的“大輪子”。】(圖片來源:wiki) 進入 18 世紀,對磁學的研究成為一門時尚,磁鐵之間的存在一種神秘(在當時)的超距作用。這讓“永動機”的研究者們找到了救命稻草,能否用磁性達到永動的目的呢? 下圖就是一種磁鐵“永動機”,只不過他們忘了磁鐵之間的吸引力也是力,符合牛頓第三定律。如果這種方式可以驅(qū)動的話,那還不如讓人坐在車上,不斷錘擊自己,就可以把車開走了。 【民科風……】(圖片來源:youtube) 所以,有人說:“能不能搞點技術含量的?”于是他們用磁鐵改進了“魔輪”,如下圖: 【磁鐵版魔輪……】(圖片來源:youtube) 還有人想,何必如此麻煩,用磁鐵將鐵球吸到高處,然后鐵球再由于地球引力吸引而落下來,不就可以做功了嗎?如下圖。 【這種裝置可以成功嗎?】(圖片來源:youtube) 這個裝置極其簡單,自己在家都可以做一下,結果很簡單,小鐵球一開始會被磁鐵吸住,經(jīng)過足夠長的時間,磁鐵的磁力耗盡,小球最終落下。 【這個想法很好……】(圖片來源:youtube) 總之,到了 18 世紀末,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大多數(shù)明眼人已經(jīng)看出,我們的宇宙似乎有這么一道無形的障礙,保護這宇宙造物主的財(neng)富(liang),任憑我們窮盡智慧,也無法突破這道屏障,盜取宇宙奧秘。 1775 年,法國皇家科學院宣布,今后不再受理關于永動機的申請。 話說波義爾不光折騰永動機,還是熱力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他利用格里克發(fā)明的真空泵研究出了波義爾定律。(高中物理都要考的)在這個背景下,蒸汽機應運而生,在瓦特大幅提升了蒸汽機效率之后,工業(yè)革命正式來襲,科學技術大幅度提升生產(chǎn)效率,反過來工業(yè)效率的提升又極大的加深人們對科學原理的認知。一大批科學家投身熱力學,在他們的研究過程中,人類接觸到了宇宙終極奧義。 【熱力學是一種可以改變?nèi)松^的學問。】(圖片來源:google) 1842 年,德國物理學家邁耶提出:在恒壓過程中,用來產(chǎn)生膨脹的熱量與功是普遍可互換的, 1850 年,克勞修斯在此基礎上給出了一個更加明確的說法:在所有熱機做功的情況下,所消耗的熱量與所做的功成正比;反過來,通過等量的功,產(chǎn)生等量的熱。這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這時候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封閉體系的能量都是一定的,只是從一種形式轉(zhuǎn)化成另一種形式。比如你抬起一個乒乓球,然后放手讓它落下,球的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速度越來越快,直到彈到地上,動能轉(zhuǎn)化成空氣振動的機械能,這就是乒乒乓乓的聲音,除此之外,還將地面和自己也加熱了那么一點點。 (圖片來源:google) 當我們打開電燈,電能通過電線輸入,轉(zhuǎn)化為我們可見的光能,也產(chǎn)生了一點熱能。 (圖片來源:google) 我們點燃酒精爐加熱食物,這是蘊藏在酒精里的化學能變成熱能和光能。 (圖片來源:google) 就連驅(qū)動我們?nèi)梭w運動的能量,也來自我們食物里的化學能。不吃飯餓肚子,更跑不動。 (圖片來源:google) 而如果你要想跟造物主耍點小聰明,想要通過精巧的設計來創(chuàng)造出額外的能量,上帝會給你出示警示牌:“對不起,你沒有權限!”而如果想要偷取上帝的一點點能量,那更是癡人說夢了! 上帝:“跟我斗,你還嫩著呢!” 上帝:“防火防盜防人類!” 【(設計臺詞)上帝:把人類那幫小兔崽子都盯緊了,防火防盜防人類!】(圖片來源:wiki) 盡管人們在自然界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看似有額外的能量,就想辦法去利用它們。但最終仍然是失敗了,因為能量守恒定律無處不在啊。當然他們的工作仍然很有意義,因為他們擴大了我們的認知。 比如,1827 年,英國發(fā)明家康格里夫爵士觀察到毛細現(xiàn)象,水在特別細的管子里竟然會自動上升,這能量是從哪里來的呢?他就此腦洞大開,設計出一套裝置,用滑輪帶動一個斜面,從頂部到底部,貼附了一整圈的海綿,康格里夫相信,由于海綿的毛細作用,他的裝置會持續(xù)運作。 【英國發(fā)明家康格里夫爵士?!浚▓D片來源:wiki) 靠一塊海綿就可以產(chǎn)生無盡的動力,這種設計當然是異想天開了,康格里夫爵士的錯誤在哪里呢? 原來,毛細現(xiàn)象絕非上帝的施舍,或者宇宙系統(tǒng)的 bug。水進入毛細管中,水和玻璃的界面增加,玻璃和空氣界面減小,前后的表面張力不同,釋放了一部分表面能,轉(zhuǎn)化成管中水的勢能。所以,水在毛細管中的上升,提升的勢能實際上來自表面能的變化。 表面能其實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水面放置回形針、硬幣,水蜘蛛在水的表面漂浮行走等。 【水蜘蛛為何能在水面行走?】(圖片來源:google) 再比如面粉爆炸,這是一件讓很多人莫名其妙的事情。面粉,這可是用火也很難點著的東西??! 我們要從制作面粉說起,粉碎機把小麥加工成很細很細的面粉,在這個過程中,粉碎機消耗了電能對小麥做功,一部分能量轉(zhuǎn)化成面粉的表面總能量,被粉碎的程度越大,顆粒越小,表面積越大,那么總表面能也就越大。我們把面粉揚在空氣里,看似烏煙瘴氣,實則高能危險。當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超過 9.7g 面粉時,被空氣均勻分散后,比表面能很高的面粉由于與空氣接觸更充分,面粉和空氣這個系統(tǒng)總的化學勢能增加,更容易達到活化狀態(tài),一旦遇有火星,甚至適當?shù)臏囟?,就會瞬間燃燒并形成猛烈的爆炸。我們理解了從加工面粉開始的能量變化,就不會對面粉爆炸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懷疑。(必須強調(diào),面粉爆炸并非表面能釋放,而是表面能促進了面粉爆炸) 回過頭來,雖然康格里夫爵士犯了錯誤,但那是因為當時人們還沒有深入了解表面能,他的努力加深了對表面能的理解,所以仍然是有意義的。 【面粉廠發(fā)生爆炸。】(圖片來源:wiki) 與之類似的還有克魯克斯的光能輻射計,在一個局部真空管里放置一組金屬葉片,所有葉片一側是拋光或白色的,另一側是黑色的。當用光照射時,葉片竟然會自發(fā)轉(zhuǎn)動,因此這個裝置也被稱為“太陽風車”。 (圖片來源:wiki) 克魯克斯的這個神器被制造出來以后,一時間各種解釋紛紛來襲,引發(fā)了巨大的爭論,連大神麥克斯韋也參與其中。后來,真正被科學界接受的解釋是雷諾斯于 1879 年作出的,恰逢這一年麥克斯韋去世,而麥神又曾批評過雷諾斯的這一解釋,因此雷諾斯的論文未能及時發(fā)表,理由是:“麥神剛一去世,就發(fā)表你的論文,不太好吧?”這反而讓“太陽風車”更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直到現(xiàn)在,很多學校和博物館里仍然展示著“太陽風車”,作為激發(fā)孩子好奇心的玩具。我們雖然知道這絕不是傳說中的永動機,而是光能轉(zhuǎn)化成機械能,但你去問一個物理學教授,多半也很難給出最準確最細節(jié)的解釋。 現(xiàn)在我們有了更好的方法,可以直接將光能轉(zhuǎn)化成電能,那就是光伏。 (圖片來源:wiki) 再比如居里夫人提取出鐳元素后,一到夜間,居里夫人的板屋就成了一個精靈的世界,玻璃、紙張、甚至自己的衣服都在閃閃發(fā)光。那是鐳一刻不停的釋放著光、熱以及那不可見的、巨大能量的射線,一時間,無數(shù)科學家質(zhì)疑居里夫人的發(fā)現(xiàn),這讓他們腦里那牢不可摧的能量守恒定律往哪放去呢? 【居里夫婦在實驗室觀察鐳。】(圖片來源:google) 1904 年,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甚至寫了一部短篇小說《與撒旦的交易》,文中的撒旦身高一米八五,體重 400 千克,他通體由鐳構成,所以全身都發(fā)出綠色的冷光,它的放射性讓它渾身發(fā)熱,足以點的著雪茄??梢娫诋敃r,全世界都被鐳元素這神奇的能量所驚嘆。 現(xiàn)在我們知道,鐳的強大能量來自原子核反應的質(zhì)量虧損,居里夫人們對于放射性現(xiàn)象的研究,帶領我們進入了原子能的時代,我們終于制造出了原子彈、氫彈等核子武器,并享受著安全的核能。 【人類通過對放射現(xiàn)象的理解,進入了原子能時代!】(圖片來源:google) 熱力學第一定律出爐之后,確實打消了一大部分人對于永動機的奢望,但還有一部分科學家指出,雖然能量守恒,但宇宙終歸浩渺,地球畢竟廣闊,留給我們的能量空間還很大呢。如果能設計出一種裝置,從海洋、大氣甚至宇宙中吸取熱能,并將這些熱能轉(zhuǎn)化為驅(qū)動機械的動力,豈不是既不違反能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得到無盡的能源嗎? 這種機械被稱為第二類永動機,而之前各種違背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機械被稱為第一類永動機。 比如有人認為,海洋如此遼闊,我們可以利用海洋的熱能,讓熱的海水進入機器,通過精巧的設計,排出冷水,其中的熱能不就可以用來給我們做功嗎?如下圖。 【美國人 19 世紀設想的船舶,吸進溫暖你的海水,排出寒冷的冰塊,想法很好……】(圖片來源:youtube) 這個想法太完美了! 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空氣啊,它們中不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嗎?按照這個道理,把空調(diào)反過來開,能源不就源源不斷了嗎? 你可能要說:“不用學習什么定律、理論,按照我多年的生活經(jīng)驗,我就知道不插電讓空調(diào)自己開,這是不可能的!” 是啊,我們都看習慣了,熱量從熱的地方轉(zhuǎn)移到冷的地方,從而讓物質(zhì)的溫度更加均勻。而要讓熱量反過來走,就必須依賴空調(diào)、冰箱,但誰看過空調(diào)、冰箱不插電就能工作呢? 【不插電,空調(diào)能自動運轉(zhuǎn)嗎?】(圖片來源:google) 【冰箱和空調(diào)的核心部件:壓縮機。】(圖片來源:google) 確實如此,空調(diào)的原理來自卡諾對于熱機的研究,卡諾一開始倒不是為了造空調(diào)、冰箱,而是為了提升熱機的效率,也就是如何將高溫熱源里的熱量提取出來,對外做功。 窮盡自己的智慧之后,卡諾發(fā)現(xiàn),要將高溫 TH 處的熱量 QH 提出來做功 W,必須還要傳遞一些熱量 QC 到低溫 TC 處。我們只能得到輸出功 W=QH-QC,而無法得到所有的 QH。而因為 QH 和 QC 分別正比于 TH 和 TC,因此熱機效率 k=W/ QH=TH-TC/TH,這肯定是小于 1 的。 于是,卡諾終于在終極宇宙奧秘面前折服,總結出了卡諾原理:準靜態(tài)卡諾循環(huán)和可逆卡諾循環(huán)的效率只取決于兩個熱源的溫度,而且無論工作物質(zhì)是什么,它們的效率是相同的。這樣操作的卡諾熱機是利用這兩種溫度最有效的熱機。 【卡諾熱機原理圖示:熱量 QH 要想做功(W),必須從高溫區(qū)域(TH)傳遞到低溫區(qū)域(TC),其中會損失熱量 QC?!浚▓D片來源:wiki) 上面的話看不懂沒關系,大致意思就是,我們無法利用所有的熱量而將熱機效率提升到 100%。反過來,要將熱量從冷的地方提出來送到熱的地方去,那就必須“付費”,消耗額外的能量。如下圖,這就是空調(diào)、冰箱的原理,也就是一個“反熱機”,將熱量從低溫區(qū)域(室內(nèi))移到室外,則必須要輸入功 W(插電),才能將熱量 QH 移到高溫處(室外)。這個道理你終于懂了嗎? 【空調(diào)就是一種“反熱機”,用熱泵(Heat pump)將熱量從冷源(Cold reservoir at Tc)提取出來送給熱源(Hot reservoir at Th),必須輸入額外的功(W)?!浚▓D片來源:wiki) 卡諾原理算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雛形,要知道,卡諾提出卡諾原理的時候才只有 1824 年,這還在熱力學第一定律之前很多年。很可惜的是,卡諾英年早逝,一直到 1850 年,克勞修斯才在卡諾的基礎上,提出了比較完整的熱二定律的表述: 熱不可能從一個較冷的物體傳遞到一個較熱的物體而不發(fā)生與此相關的其他變化。 【克勞修斯兩句話說完熱力學兩大定律?!浚▓D片來源:wiki) 再后來,開爾文也有一個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種循環(huán)動作的熱機,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變?yōu)楣Χ灰鹌渌兓?/em> 這個說法等效于: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實現(xiàn)。 【開爾文】(圖片來源:wiki) 原來,我們身處一個充滿“摩擦”和“坎坷”的世界。只要你想將能量從這里搬運到那里,就必須被消耗掉一部分。比如我們開車,就有一部分的汽油需要消耗在地面和輪子的摩擦力上。 而當我們打開發(fā)動機,仔細研究其中的機械,會發(fā)現(xiàn)盡管存在很多機油潤滑,還是會有很多地方有磕碰和摩擦。當它運轉(zhuǎn)起來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發(fā)動機可不會光把氣體加熱,而不加熱氣缸,當尾氣排出,工程師也真的想大喊一聲:“停!留下買路錢!”讓這些高溫的氣體把熱量留下來,而自動變涼出去,雖然這不過是縹緲的幻想。 因此,一臺汽油發(fā)動機的機械效率只有 25-50%,也就是說,我們油錢的一半以上都被浪費了。 【設計如此精巧的汽車發(fā)動機,機械效率卻如此之低?】(圖片來源:google) 其實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可不止上面兩條,再比如氣體的不完全燃燒。現(xiàn)實中的氣體當然不是理想氣體,分子與分子之間存在微小的范德華力,這些微小的吸附力導致氣體難以充分混合,有時候需要“排排隊”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因而最終不能完全燃燒。所以我們的汽車尾氣里總會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毒性物質(zhì),更因此我們的發(fā)動機總會遭受積碳困擾。 【小伙子,要不要加瓶燃油寶?】(圖片來源:google) 說起化學反應,有人會說:“碩大的機械過于笨重,我喜歡柔軟的化學之美。構造一個化學可逆反應,比如氫燃料電池,先將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再讓氫氣在電池里“燃燒”,氫燃料電池貢獻的能量不正好等于電解水的能耗嗎?” 【一種燃料電池示意圖。】(圖片來源:google) 理論上似乎很美麗,但這位同學忘記了一個“活化能”的概念。將氫氣和氧氣混合在一起,在常溫下它們也不會燃燒,必須有明火、火花這種事件提供活化能,它們才會發(fā)生激烈的化學反應。 更何況,各種電池也難以避免熱量的損耗,氫燃料電池的能量轉(zhuǎn)換率最多也只能達到 80%。 【活化能(EA)示意圖,雖然從反應物(reactants)到產(chǎn)物(products)之間的吉布斯自由能(△ G)小于零,反應理論上完全可以發(fā)生,但還必須克服活化能(EA)才能發(fā)生反應?!浚▓D片來源:wiki) 說到電,這似乎是一條最好的能量傳遞方式。但是傳遞電的介質(zhì)也會有電阻,這是電流遇到的“摩擦”。 當然現(xiàn)在人類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超導體”,這是后話。 【電阻的示意圖?!浚▓D片來源:google) 這時候又有小伙伴有話要說:“我能找到一個沒有‘摩擦’的地方,那就是太空?!?/p> 是啊,太空比人工制造的任何真空都還要“空”,這也是最好的驗證“牛頓第一定律”的地方:如果沒有摩擦力,物體將保持原來的運行狀態(tài)。然而我們知道,有溫度的物體都會自發(fā)的熱輻射,如果一個宇航員不慎墜入太空,經(jīng)過足夠長的時間,他的肉身會輻射殆盡,變成虛無的粒子。 【墜入太空的宇航員最終會變成什么?】(圖片來源:google) 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的:熱——這種“可恨”的東西——總是希望變得更加均勻。 熱的物體和冷的物體接觸,會變成中間溫度,這是熱傳遞;將熱的流體和冷的流體放到一起,它們會彼此穿插到對方的隊伍里,這是熱對流;就連兩個相隔幾光年遠的不同溫度的物體,它們還是會跨越時空,希望通過熱輻射的形式達到熱平衡。 【三種熱的傳遞方式:熱傳導(conduction),熱對流(convection),熱輻射(radiation)。】(圖片來源:google) 1865 年,克勞修斯更進一步提出了“熵”的概念,可以理解成體系的無序程度。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一個封閉體系的熵總是不斷增加,直到熱平衡狀態(tài),這時候體系的熵最大,也徹底喪失了做功的能力。 【熱二告訴我們:體系總是變得更加混亂?!浚▓D片來源:google) 我們可以認為宇宙是一個封閉體系,因此可以推斷出,宇宙最終也會達到熱力學平衡,這叫做“熱寂”。這時的宇宙無序程度最大,所有的生命都不復存在,這是宇宙的終極末日。 【宇宙的終極歸宿是“熱寂”嗎?】(圖片來源:google) 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的出現(xiàn),似乎已經(jīng)宣布了各種永動機的死刑,但是大神麥克斯韋有話要說:熱力學第二定律真的成立嗎? 于是他構造了這么一個思想實驗: 由一個小妖精控制著兩個氣室之間的一扇小門,我們知道氣體分子的速度按照玻爾茲曼分布,有快的,也有慢的。這個小妖精讓快的氣體分子進入左邊,而讓慢的分子進入右邊,這樣,體系的熵不是減少了嗎?兩邊不是產(chǎn)生了溫差了嗎?這個溫差不就可以用來做功了嗎? 這個小妖精因此被稱為“麥克斯韋小妖”,位列物理學四大神獸。 【設置一個小妖精開門關門,就可以燒開水啦!】(圖片來源:google) 其實想一想,就知道麥大神的錯誤在哪里。這個小妖精可不是“活雷鋒”,它在如此勤勞的操作過程中,也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比如它需要觀察每個分子的速度,還要不斷的開門關門,如果它是碳基生命,可能還需要進食和排便,這些能量從哪來呢? 所以,有了麥小妖,就不能僅僅把左右氣室作為孤立系統(tǒng),而應該將麥小妖和氣室放在一個大系統(tǒng)里,這時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整個系統(tǒng)還是遵守熱力學第二定律的。 【小妖:你們把我忘了嗎?我餓了……】(圖片來源:wiki) 與麥克斯韋小妖類似,約一個世紀后,聰明的費曼設計了一個“費曼棘輪”,如下圖,在《費曼物理講義》第一卷 46 章里可以找得到。 右邊的箱子里是一根帶葉片的轉(zhuǎn)軸,當氣體分子撞擊葉片,葉片就會轉(zhuǎn)起來。這根轉(zhuǎn)軸連到左邊箱子的一個棘輪,輪上安置了一個掣爪,讓這個棘輪只能向一邊轉(zhuǎn)動。這樣,即使兩邊溫度相同(T1=T2),這個裝置也可以對外做功。也就是說,費曼的裝置竟然利用氣體碰撞的漲落做出了功,很多人誤以為這里的能量來自布朗運動,因此這也被稱為“布朗棘輪”。 【《費曼物理講義》第一卷第 46 章里有介紹?!浚▓D片來源:《費曼物理講義》) 難道“費曼棘輪”真的駁倒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嗎?剛才不是說熱二是宇宙終極定律嗎? 顯然不可能,那么“費曼棘輪”的問題出在哪里呢? 費曼本人在《費曼物理講義》里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左箱的棘輪和右箱的葉片都處于溫度 T,因此也具有布朗運動(熱漲落)。由于這種漲落,掣爪會時不時地抬起來,于是無法控制棘輪的轉(zhuǎn)向。棘輪一會倒轉(zhuǎn)一會正轉(zhuǎn),自然不能做出有效的功。 你看,任憑我們“宇宙大盜”中的翹楚(麥克斯韋、費曼)多么智慧,也無法從上帝手里討到一點便宜。 【費曼棘輪】(圖片來源:google) 麥克斯韋雖然在小妖的問題上犯了錯誤,但“麥克斯韋小妖”卻堪稱最偉大的思想實驗之一??茖W界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深刻反思,結果是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又深入了一大步。 比如香農(nóng)就借鑒了熱力學的概念,把信息中排除了冗余后的平均信息量稱為“信息熵”,并給出了計算信息熵的數(shù)學表達式。香農(nóng)因此而被稱為“信息論之父”! 【信息論之父:香農(nóng)?!浚▓D片來源:wiki) 俄裔比利時物理學家普利高津提出了“最小熵產(chǎn)生定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原來,熱力學并非簡單粗暴的禁止有序結構的自發(fā)產(chǎn)生,在系統(tǒng)和外界有物質(zhì)和能量交換的情況下,同時伴有系統(tǒng)的熵產(chǎn)生(耗散),是可以產(chǎn)生更有序結構的,這種有序結構就是“自組織”。這種“耗散結構”理論后來甚至被用于解釋生命和社會現(xiàn)象。 普里高津因此而榮獲 1977 年諾貝爾化學獎。 【提出耗散結構的普利高津。】 總之,熱力學第二定律誕生以后,已經(jīng)被各種實驗和現(xiàn)象證明是宇宙最最普適的物理定律。愛丁頓曾對此高度評價:“熱力學第二定律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無上的……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的理論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就敢說你沒指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臉、垮臺!” 【愛丁頓(右)和愛因斯坦(左)在思考人生?!浚▓D片來源:wiki) 來源:知乎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