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918:49導語朱允炆,明朝的的第二個皇帝,朱元璋的孫子,這個人深受老天垂青,歷史照顧,本應該是一位幸運兒,但他卻十分巧妙的錯過了所有機會,最終敗給了他的叔叔朱棣,那下邊就讓我們來看看,朱允炆如何一步步走向失敗,走向滅亡。 朱允炆的太子之路實際上朱允炆的太子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關于太子之事,朱元璋其實早就在考慮了,朱元璋最早定下的太子為朱標,朱元璋的長子,于情于理都十分合適,而且朱標性情溫順但內心卻十分堅韌,對于問題有自己的看法,雖然不如朱元璋一樣驍勇善戰(zhàn),但是也無妨,江山已經(jīng)打下來了,只要他能守得住就行了,況且,朱標曾多次此幫助他的弟弟們,使他們免于朱元璋的責罰,深受弟弟們的尊敬,在幾位藩王中的威望最高,所以說,朱標做太子是沒問題的。 就這樣,朱標登上了太子之位,不出意外的話,朱標就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或許也是一代明君。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年僅37歲的朱標因病去世,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使得朱元璋十分的傷心,培養(yǎng)了這么久的兒子說沒就沒了,換成誰都不會好受吧,更何況,朱標的這一死,太子之位就空缺出來了,還要再選一個太子也并非易事。 朱元璋當時也考慮了很長時間,到底該如何選太子,其實當時他糾結的就是兩個人,一個就是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一個是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為何會有朱棣呢,其實在朱元璋的幾個兒子里,除了朱標以外,朱元璋最欣賞的就是朱棣了,他不僅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是朱元璋幾個兒子里少數(shù)對讀書感興趣的人),而且打仗也是十分了得,他鎮(zhèn)守北方的時候曾多次出兵攻打元的剩余兵力,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并且頗有謀略,稱得上是有勇有謀,而且他還是明朝第一名將徐達的女婿,其實在朱元璋的幾個兒子中,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一個,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朱元璋是想立朱棣為太子的,但是有人勸他說: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于何地?朱元璋可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朱棣只是老四,怎么說也輪不上他呀,而且就是,如果朱棣上位,那他的那些哥哥,還有他的侄子們估計都難逃一死,而且再來看,雖然朱允炆看起來有點柔弱,但是他十分的孝順,朱標生病的時候,朱允炆每天都在身邊照顧,寸步不離,朱標死的時候更是傷心不已,更是連飯都吃不下去,后來朱元璋心疼了說:而誠純孝,故不念我乎。 或許就是朱允炆的柔弱和孝順打動了朱元璋,最終立朱允炆為太子,而朱允炆登上太子之位時才21歲,少不經(jīng)事,身邊有齊泰、黃子澄、方子儒等人的輔佐。 君臨天下,一心治國,卻終生禍端1398年,朱元璋駕崩,朱允炆順理成章的繼承皇位,開始了自己的治國之路,一開始就修改朱元璋時期的嚴政苛刑,他的治國想法是:“專欲以仁政化民”,他大力糾正洪武年間的冤假錯案,并且大大的減少了人們的賦稅,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他一改朱元璋時期重武輕文的政治習慣,開始提升文官的地位,六部尚書的官職從二品提升到了正一品,想走“以文治國”的路線,像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文人儒士都得到了重用,而且修改《大明律》,使其更加親民,規(guī)則,以上的種種史稱“建文新政”,深得民心。《明史》對朱允炆給出的評價是:天資仁厚、親賢好學。原文如下
可見,人們對他的治國為民還是挺贊同的,不多也確實如此,不過在另一個問題上,他做的確是 不那么的明智,最終引起了禍端,這就是"削藩” 實際上,這應該是朱元璋時期遺留下來的弊端,朱元璋把宗室二十五人封為藩王,使得邊境的藩王手握重兵,甚至有了威脅中央的能力,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他們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但是朱元璋死后,那就不一定了,有的一些史學家還認為朱元璋后期之所以殺了那么功臣、名將,就是怕朱允炆繼位后控制不住他們。朱允炆其實早就意識到了,藩王是一個大問題,而且還十分的棘手。特別是他的四叔朱棣,更是難以對付,久經(jīng)沙場,且手握重兵,而自己,只是一個小孩,政治上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因為在此之前,做所有的決定,都有朱元璋幫著他,所以他無所顧忌,但是朱元璋已死,他又天性優(yōu)柔寡斷,跟果敢的朱棣比起來相差甚遠,而且他也深深地知道,自己沒有什么軍事作戰(zhàn)能力,跟朱棣比起來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對于藩鎮(zhèn)這一問題,朱允炆還是很擔心的,也很糾結,不知該如何是好,因為如果不管他們的話,他們會越來越壯大,但如果削他們的話,他們又很可能舉兵造反,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但當時近臣黃子澄用漢景帝的例子給他說,解決這樣的問題不用慌忙,“削藩”是最好的辦法。 于是朱允炆聽從了建議,就開始了削藩大業(yè)。然而錯誤就是從這一刻開始釀成。 朱元璋剛一去世,朱允炆就開始了削藩,一開始可謂是雷厲風行,勢不可擋。在一開始,就有大臣卓敬上書:改燕王封地于南昌。這樣就等于間接的分解燕王的實力,消弱他的兵權,無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但奈何建文帝沒有聽取他的意見,而是聽從了黃子澄意見,應該先“斷其手足”,所以先把周王廢為庶人,又在建文元年四月一月之內連削三王,齊、湘、代三位親王,這樣的做法實際上非常的不好,因為削藩的速度有點太快,又加上是新君繼位,造成了人心動蕩的局面,況且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其實就是燕王朱棣,但是這樣下來,不僅搞得人心惶惶,而且對朱棣并沒有實質性的打擊,反而使他生了防備之心。 之后建文帝一方面拉攏燕王府葛城作為自己的內應,一方面又以防衛(wèi)元兵為借口,調走了朱棣帳下許多精兵馬匹,還安排了自己的親信去接管北平的兵權,這些措施看起來非常的有用,但實際上也沒有起到什么作用,朱棣就更老狐貍一樣,十分狡猾,不管皇帝怎么做,我就是什么也不做,就是讓你抓不到把柄,而且燕軍中大多數(shù)為燕王親信,換句話說,他們無論如何只聽一個人的命令,就是朱棣。 隨著建文帝的進一步施壓,朱棣感覺不能就這樣下去,于建文元年三月,進京朝賀。朱棣這無疑是自己送上門來,這時如果建文帝將他抓捕,那一切都會結束,朱棣也不可能稱帝,然而朱允炆念及叔侄情分,猶豫不決,遲遲不肯動手,最終放朱棣回到北方,無疑是放虎歸山。 然而兩個月后,朱棣的兩個兒子也進京朝賀朱允炆,這個時候上天又垂青了建文帝,如果捉住了兩個兒子,那朱棣一定不敢輕舉妄動,但又因為他的優(yōu)柔寡斷,使得他們平安地回到了北方,至此,朱允炆喪失了最后一個阻止“靖難之役”的機會。 最終,朱棣見幾位藩王都紛紛被貶,而且朝廷一直步步緊逼,無奈之下,起兵造反,援引《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聲稱要清楚皇帝身邊的奸臣齊泰、黃子澄等,稱自己的行動為“靖難”意思就是為國家消除災難。自此,長達三年的靖難之役拉開了帷幕。 這讓我想到了當時的一句俗語:“莫逐燕,逐燕必高飛,高飛上帝畿。”其實在我看來,感覺非常有道理,感覺朱允炆的削藩之所以不會成功都是因為聽從了黃子澄的建議,其實黃子澄、齊泰、等這些文人的愛國之心自然不可置疑,只是他們只是一些書呆子,根本不具有治國的才能,若是當時聽取卓敬或是高巍的建議,結果肯定不會如此。而且在我看來,朱棣在早期的時候根本沒有狼子野心,完全是被逼的,因為當時面對皇帝分解他的兵權,減少他的封地,他都無動于衷,如果有謀反之心,那為何不直接揭竿而起?更何況,之后他還親自進京朝賀,試想,他如果真的有那種想,他肯定不敢也不會進京,那不是羊入虎口嗎?所以在看來,朱棣造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方法不對,他屬于被逼無奈。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一次次錯過老天給他的機會,最終走向失敗錯過第一次機會 靖難之役打響之后,朱棣一路勢如破竹,連克云中、開平、懷來、上谷等地,建文帝也做出了反應,派出了長興候耿炳文,耿炳文可不是一般人,他一度被認為最后可能改變朱允炆命運的人,耿炳文是明國的開國功臣,曾屢次擊敗張士誠的軍隊,也曾和常遇春、徐達一起并肩作戰(zhàn),屢建奇功,有不可比擬的軍事才能,所以被朱元璋封為長興候。但朱元璋后期,殺了大量的功臣、名將,剩下的耿炳文算是給朱允炆的秘密法寶。當時耿炳文出兵對抗燕王的時候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絕對算得上是久經(jīng)沙場,有著十分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在他于燕王的對峙中,雙方互有傷亡,但是呢,耿炳文最擅長的就是“守”而并非攻,這也可能是朱元璋沒有殺他的原因,想著萬一以后有什么突發(fā)事變,有耿炳文一人即可。雙放就這樣一直僵持著,實際,當時的情況明顯對朱棣不利,因為他們屬于半路起兵謀反,幾乎沒什么后援、糧草準備,相比之下耿炳文這邊就不怕拖著,有實力,有資源,所以,如果一直拖著的話,朱棣必敗。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建文帝居然臨陣換帥,還彈劾耿炳文,換李景隆代替他。 要知道,李景隆何許人也?為名將李文忠之子,自認為飽讀詩書,兵法,目空一切,自認為帶兵打仗無敵于天下,深受建文帝的喜愛,被視為心腹,其代替耿炳文時,朱棣顯得十分開心,對他的評是:“趙括之敗可待矣?!边€有對他的評價為:寡謀而驕,色厲而餒。其實事實也就是如此,朱棣完全沒把李景隆放在眼里,李景隆號稱率兵五十萬進駐河間,而朱棣讓自己的侄子朱高熾僅率一萬人鎮(zhèn)守北平,而且,當時城里邊還有很多的傷員、老弱病殘,但即使如此,李景隆都沒有成功,雖然曾攻破張掖門,但因為李景隆的猶豫不決最終錯過了最佳機會,最終了了之。到了最后的決戰(zhàn)時刻,李景隆現(xiàn)在北平城被擊敗,又在白溝河整軍再戰(zhàn),然而接下來的事更加的令人吃驚,他居然拋棄數(shù)十萬的軍隊,自己一人逃跑了,導致幾十萬大軍瞬間潰散,使得數(shù)十萬人的輜重被燕軍繳獲,這一仗打下來,燕軍的實力反而得到了增強。 錯過第二次機會 李景隆逃走后,盛庸被封為平燕大將軍,盛庸和鐵鉉奮力抵抗燕軍,雖然雙方交戰(zhàn)時也屢次受挫,但是幾次戰(zhàn)爭下來,燕軍的傷亡也比較嚴重,其中著名的東昌之戰(zhàn)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這場戰(zhàn)爭中燕軍大將張玉戰(zhàn)死,朱棣傷心的吃不下、睡不著。實際上,在兩軍交戰(zhàn)的過程中,朱棣好幾次都身陷重圍,但都因為朱允炆的一句話: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最終使得朱棣突圍成功,甚至朱棣憑借這一特權,單騎殿后,南軍士兵無一敢向前,更過分的是朱棣還在南軍面前大搖大擺的走過,士兵都不敢有任何動作,想想真是感到可笑,人家都拿刀對著你了,你還在想著仁慈,果然優(yōu)柔寡斷、猶豫不定者難成大事,果然,只有心狠,才能站得穩(wěn),“寧要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這一點就做得很好,其實東昌之戰(zhàn)是靖難之亂后朱允炆首次獲得勝利,但是,朱允炆憑借著“自己的實力”又成功錯過了一次平息靖難之役,降伏朱棣的機會。 錯過第三次機會 靈璧之戰(zhàn)時雙方隔河對峙,盛庸、平安與朱棣互不相讓,幾日之后朱棣想要偷襲南軍,不料南軍的支援及時趕到,雙方展開大戰(zhàn),這一戰(zhàn)燕軍慘敗,而且屋漏偏逢雨,又加上這個時候天氣變得特別差,朱棣的軍隊里邊很多人病倒,這個時候燕軍的軍心不穩(wěn),甚至有一部分人提議退回北方,他們以為,他們的人生就要就結束了,但就是這個時候,歷史又開了一個玩笑,這個時候,朱允炆有出手了,他聽取了方孝孺的意見,京城兵弱,所以調兵回京,只留下平安一人,最終朱棣發(fā)起最后的反攻,打敗了平安,并且平安也被俘。到這里,朱允炆失去了最后一個打敗朱棣的機會。 錯過第四次機會 彼時,朱棣兵臨城下,但朱允炆這一次態(tài)度堅決,堅決不逃,準備留下來堅決抵抗,雖然所剩兵力不多,但還有幾萬殘兵,雖然無法進攻,但至少可以在拖一些日子,等待援兵的到來,說不定還有希望,然而就在此時,建文帝又做了一個十分搞笑的決定,他把鎮(zhèn)守京城的任務交給了李景隆,也不知朱允炆什么想法,像李景隆這樣的人,不直接殺掉,留著有何用?還敢委以重任!到此,朱允炆失去了活下去的機會。果然,李景隆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打開了城門,迎接燕軍進城,而朱允炆放了一把大火,也隨著一把大火消失于世。靖難之役徹底結束,以朱棣的成功告終。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朱棣登基,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結語縱觀朱棣造反的整個過程,朱允炆有很多次打敗朱棣的機會,但因為他優(yōu)柔寡斷,心慈手軟,而且不會用人,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雖然歷史垂青他過很多次,但因為它的無能,追究沒能斗過朱棣。實際上,他的失敗也是必然,他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子儒等,都是一些書呆子根本就沒有治國,平天下的本領,而且像李景隆這樣的人居然能被重用,而耿炳文這樣的能人卻不得善終,而且心慈手軟,面對要殺他的叔父卻十分仁慈,殊不知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所以說,建文帝的失敗是必然,就算沒有朱棣,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參考資料: 《明史》-------張延玉 《明朝原來是這樣》------張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