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察舉征辟制度崩壞,門閥世族掌控仕途升遷之路,致使王庭得不到人才補充,最終走向衰亡。就在各路梟雄并起之時,曹操率先注重到人才的重要性,他不拘一格賞拔人才,為曹魏興盛之始打下堅實基礎。 出于時代局限,庶族出身的曹劉孫三家最終被代表門閥士族的司馬氏取代。不過魏朝設立的九品中正制度,由于其歷史獨創(chuàng)性,最終得到司馬氏繼承,并一直延續(xù)到隋朝前期。由此,九品中正制度大行于世四百余年,并成為古代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
選官制度,自古以來便受到統(tǒng)治者重視。各類人才層出不窮,國家才能興盛不絕;而統(tǒng)治者掌控選官制度,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加強中央專權。從政治角度考慮,選官方式會直接影響朝堂格局、君王專權與國家興盛。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大概可分為世官制、察舉制與科舉制。而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的九品中正制,其本質便是對察舉制的繼承、揚棄和發(fā)展。因此研究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也有助于我們更好了解當時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 一、從選官角度看曹魏興盛原因 東漢末年,有諸侯割據一方,也有不少梟雄爭雄一時。經過常年混戰(zhàn),曹操擊敗袁紹,率先于中原地區(qū)崛起,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最大霸主。在此后多年間,曹魏政權始終鼎盛,各路人才俊杰層出不窮。吳蜀兩國只有聯(lián)起手來,才能堪堪抵御曹氏鋒芒。究其原因,多賴于曹操注重選賢與能,能夠不拘一格賞拔人才?!端螘ざ餍覀鳌酚涊d:"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yōu)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
(一)曹操頒布唯才是舉令 魏晉九品中正制雛形,起源于曹操頒布的"唯才是舉"令。據《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執(zhí)政時期,分別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九年(214年)和二十二年(217年)三次下令求賢。從主觀原因考慮,曹操渴求各類人才為自己出謀劃策和南征北戰(zhàn);從客觀原因出發(fā),此舉亦受到當時環(huán)境影響。 不難發(fā)現(xiàn),曹操欲對門閥士族進行一定打壓。眾所周知,曹操雖出身世族,但其所在的譙縣曹氏,只能算是地方豪強,并非是影響力巨大的名門望族。及至東漢末年,名士清議之風雖仍舊盛行,但早已脫離最初的積極影響,反而成為門閥士族結黨營私的主要手段。 法家李斯曾云:"主勢降上,私黨成于下。"曹操曾專研法家、兵家思想,并深受其影響,傅玄也說"魏武好法術而天下重刑名"。因此在曹操看來,欲專權于朝廷,則必須打擊世族門閥。而變革官制這一手段,則有利于破除朋黨之風繼續(xù)蔓延下去。
(二)吳蜀落后的選官制度 面對士族門閥的強大力量,曹操率先打破其壟斷,借此吸收到大批人才,從而為曹魏政權的興盛奠定了堅實基礎。反觀吳蜀兩國,盡管孫劉兩家都知道世族掌權的流弊,但出于經濟、政治等方面考慮,他們只能選擇妥協(xié)。 盡管蜀國不設史官,但從一些蛛絲馬跡中不難看出,劉備、諸葛亮在進行遴選人才時,是完全繼承兩漢選官制度。如王嗣、李密等人,皆是舉孝廉出身;而馬良、董和、劉巴、廖立等一干謀臣,皆是劉備征辟而來。從人數(shù)上看,蜀漢政權以征辟制為主體,察舉制為輔。 另外,諸葛亮的用人原則,也難免受到時代局限性影響。諸葛亮注重人才的賢名與出身,習慣任人唯親,并重用馬謖、蔣琬等荊州籍官員。而吳國選官制度,則沿襲不少漢初制度,顯得更豐富多樣。如任子制、征辟制、察舉制、軍功制、世官制,孫氏皆有采用。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曹魏統(tǒng)治者已經注重到世族流弊帶來的消極影響,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但曹氏畢竟不是名門出身,在聲望上難以與司馬氏相比。因此在曹魏執(zhí)政期間,其轄內也發(fā)生過數(shù)次世家反叛的例子。曹孫劉三家統(tǒng)治者,皆可算做庶族出身。在世族門閥盛行的時代,三家缺乏經濟和政治上的影響力,最終難免被名門司馬氏逐一取代。 二、九品中正制度的草創(chuàng)與發(fā)展 魏晉南北朝盛行的九品中正制度,始于曹丕時期。曹丕即位后,實乃篡漢之舉,難免受到世人詬病。曹丕即位當年,劉備也在蜀中稱帝,并于同年征伐東吳。 吳蜀兩國大戰(zhàn),這對曹丕來說,本是個絕佳機會。但由于曹丕新登大位,國內暗流涌動,不少世族門閥打算暗中做些小動作,因此曹丕只能先鞏固好帝位。在這之后,曹魏中樞更需要進一步打破士族壟斷,故而九品中正制應運而生。
除此之外,受天災、戰(zhàn)事所影響,各地百姓皆是流離失所。戰(zhàn)爭頻發(fā)之下,引發(fā)大量人口遷移。《通典》記載:"后漢建安中天下興兵,衣冠士族,多離于本土,欲征源流,難委悉。"在此情形之下,以鄉(xiāng)閭品評為基礎的察舉制度便難以實行,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便是解決這一現(xiàn)象的權宜之計。 以地區(qū)劃分,從同鄉(xiāng)中選擇一名德高望重的名士,令其負責對同鄉(xiāng)人物的評定工作。這個辦法,不僅縮短朝廷選拔官員的效率,還使得人才便于受中樞掌控,以此削弱世家大族的影響力。魏晉南北朝時期,戰(zhàn)事頻發(fā),人口遷移現(xiàn)象始終存在,且中正官逐漸為世族掌控,故而九品中正制能順利延續(xù)長達四百年之久。
(一)九品中正制的特點 九品中正制度,由曹魏名臣陳群率先提出?!陡底印酚涊d:"魏司空陳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各為輩目。州置都,而總其議。"負責選拔與舉薦人才的,便是中正官。中正官又分郡中正與州中正,作為基層的郡中正首先出現(xiàn),但隨著地方勢力擴大,州中正也隨之出現(xiàn)?!段郝浴ぜ瘋鳌酚涊d:"先時國家始制九品,各使諸郡選置中正。" 由此可見,郡中正最初由各郡長官推薦出任;不過到晉朝以后,郡中正又逐漸轉為朝中司徒選授。 (二)九品中正制的運轉 中正官選拔人才時,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查明薄世。《晉陽秋》記載:"陳群為吏部尚書,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贾臼溃缓笫谌?。"簿世,即一種家世的紀錄??梢娭姓龠x拔人才,依舊看重門第與家世。 其二,立下行狀。在確定人員名單后,中正官根據應舉者的家世、才干、道德、名聲等綜合因素考慮,寫下一份評狀。所謂"咨其行狀,度其行能",行狀便是中正官對應舉者的一種綜合性評定。 其三,定下品級。根據應舉者綜合條件考慮,中正官會給出一個最終品級,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是為九品之開端。最后,中正官將行狀與品級一同上交中樞,作為朝廷分配大小官職的主要依據。
(三)九品中正制的變化 在九品中正制度創(chuàng)立之初,中正官還能"蓋以論人才優(yōu)劣,非為世族高卑",做到德才并舉和秉公辦理。其選官方式靈活開放,為中樞提供了大批人才,同時在打壓世家大族上,此舉亦有不錯的效果。但隨著九品中正制不斷推行,門閥世族憑借自身強大的經濟、政治基礎,開始干預中正官的人選。 到了兩晉時期,九品中正制已經失去初衷,成為門閥世族鞏固自身地位的有力手段。幾乎九成以上中正官,皆是世家出身,因此他們在選拔人才時,自然會優(yōu)先考慮世族之人,故而便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xiàn)象。如東晉時期,瑯琊王氏逐漸在眾多世家中脫穎而出,其勢力之大,足以與司馬氏分庭抗禮。當時民間諺語有說道:"王與馬,共天下"。歷史上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便出自瑯琊王氏。 三、九品中正制傾頹的根本原因 自曹魏至兩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度逐漸傾頹,是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從表象上看,中正官的主觀意愿直接影響應舉者的品第。缺乏約束之下,中正官極容易被收買,進而行徇私舞弊之事。因此對門閥世族來說,他們完全有能力讓中正官輕易改變自己的主觀意愿。不過九品中正制傾頹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它是一種"權宜之計"。
曹魏首創(chuàng)九品中正制,是出于當時戰(zhàn)亂不休的背景考慮。西晉衛(wèi)瓘曾說道:"魏氏承顛覆之運,起喪亂之后,人士流移,考詳無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為一時選用之本耳。" 但隨著西晉統(tǒng)一,社會暫時進入和平年代,門閥世族開始有精力對九品中正制進行滲透,短短時間內,便將其收歸己用。即便是后來戰(zhàn)亂重現(xiàn),但九品中正制卻早已被世族收服,成了鞏固自身地位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宋書·恩幸傳》 《晉陽秋》 《傅子》 《通典》 《魏略·吉茂傳》 《三國志·武帝紀》 |
|
來自: 聯(lián)合參謀學院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