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治療疑難雜病的常用方藥。 麻黃細辛附子湯的組成為:麻黃二兩(4克),細辛二兩(4克),炮附子一枚(5~10克)。若痰濕盛者,加陳皮10克,杏仁10克;血瘀者,加當歸10克,丹參15克;有表邪者,加荊芥10克,白芷10克,桂枝10克。《傷寒論》301條: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少陰病一般是不發(fā)熱的,為什么這里有發(fā)熱呢?可以理解為虛陽外越所致,非外邪襲表直接使然,其證據(jù)為“脈沉”。 這種證候主要見于體質(zhì)陽虛,不慎感受外寒,寒邪入里,迫虛陽外越,故而出現(xiàn)“反發(fā)熱,脈沉”的癥狀。隨之會出現(xiàn)惡寒,肢冷,頭痛,身痛,精神不振,舌質(zhì)淡白,脈象沉細。 前人講,這一條(301條)是太陽與少陰合并病,即既有太陽病之發(fā)熱,又有少陰病之脈沉,表里同病。要解太陽病之表邪,須有麻黃之辛溫解表,要溫少陰經(jīng)之“脈沉”,須有附子之溫腎壯陽,故方選走表之麻黃與入里之附子。而細辛則有通達表里,溫通上下,溝通太陽與少陰兩經(jīng)之作用,如同“中介”之位,非此莫屬。具體地講,麻黃達表,附子溫里,細辛通絡;麻黃得附子,助陽解表,祛邪而不傷正;附子得細辛,溫陽通絡,使經(jīng)氣通利而不滯。三藥配伍,可溫可散,可表可里,可上可下,可升可降,對于寒象比較明顯且有疼痛癥狀者,此方最為貼切。應用此方的重要指征是:脈象沉細,舌質(zhì)淡白;非此脈象與舌質(zhì)者,當審慎選用此方。今舉一例三叉神經(jīng)痛說明之。 于某,男,37歲,于1998年5月就診。 3年前患右側(cè)頰部并及右上齒連及右眼劇痛,痛如電擊,發(fā)作無定時,發(fā)作時寒溫不適,影響吃飯、說話與表情,曾用針灸、藥物注射、外敷貼劑及維生素、中藥湯劑等治療,均無顯著效果。在多家醫(yī)院均診為三叉神經(jīng)痛(第1、2支)。 近月來,發(fā)作頻繁,每日發(fā)作一次或數(shù)次,說話困難,張口痛甚,伴有面肌抽顫。 刻診:表情痛苦,患部有涼風吹樣感,時有流涎,脈象沉細弦,舌質(zhì)淡白,苔薄白而滑。辨為風寒襲絡,衛(wèi)陽被遏,久而不出,每遇風寒或氣郁即發(fā)。治以溫經(jīng)通絡,調(diào)和營衛(wèi),佐以祛風止痛。方取麻黃細辛附子湯加味。方藥:生麻黃6克,炮附子6克,細辛3克,白附子10克,全蝎6克,炒白芥子10克,白芷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二診:上方服7劑,疼痛發(fā)作明顯減少,一日或兩日發(fā)作1次,但右面頰仍感拘急不舒,張口不利,上方加蜈蚣3條,研末,分2次沖服。 三診:上方繼服14劑,疼痛消失。改用散劑,以鞏固療效。方為:生麻黃30克,炮附子15克,細辛15克,白附子30克,全蝎30克,白芷30克,生甘草30克。 共研細末,每次3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半年后隨訪,病未復發(fā)。 在我學習的時候,老師教我們麻黃細辛附子湯是“太少兩感”之方。當時只是字面上理解為治療太陽與少陰兩感的方子,而在臨床上遇到這樣的外感病很少,所以對于它的真正用途比較模糊。到了臨床上,經(jīng)過實例觀察方才知道,“太少兩感”就是少陰陽虛的體質(zhì)患了風寒感冒,所以就不能用麻黃湯、桂枝湯類方治療了,既要治療風寒感冒,又要照顧他的陽虛體質(zhì),張仲景設立了一首麻黃附子細辛湯,這種既治本又治標的思路,應當是我們學習的真諦。 前人對麻黃、附子、細辛三味藥的應用都比較謹慎,如麻黃易于發(fā)汗亡陽,附子毒性明顯,“細辛不過錢,過錢勝人言”(即勝過砒霜之毒,人言者,信也)。 經(jīng)過臨床實踐反復應用,才對它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我的體會是,凡是寒性疼痛,都可以考慮使用這個方。三叉神經(jīng)痛是非常痛苦的疾病,由于它發(fā)作突然,痛如電擊,而且沒有特效鎮(zhèn)痛藥,所以給病人帶來很大的痛苦。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屬于“面痛”和“頭風”范疇,是由于反復感受風寒,外邪潛伏于面部經(jīng)絡,久而不散所致。因風性動而不拘,每因外邪或情緒激動而誘發(fā),故治療應以溫經(jīng)散邪解郁為法。而《傷寒論》中的麻黃細辛附子湯即具有這種獨特的功效。方中三種藥物均為辛溫流動之品,既可以外散風寒,又可以溫通解郁;另外所加藥物如全蝎、蜈蚣等動物藥,其搜風止痛作用更強;他如白芷、白芥子,也是辛溫通絡的藥物,白芷為陽明經(jīng)藥,尤適宜于祛除面部風寒之邪,白芥子善于搜皮里膜外之風痰,且辛溫走竄之力非常顯著,余常用來治療頑固性疼痛、麻木、震顫、抽搐等。由于所服藥物多為辛溫之藥,若有傷陰耗津之弊,可加麥冬、沙參、玉竹等藥以潤之。 ( 白芥子:辛溫,歸肺胃經(jīng)。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①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看何證多,則以所主者為君,余次之。每劑不過三錢,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韓氏醫(yī)通》三子養(yǎng)親湯) ②治風濕涎痰,結成痞塊:外用白芥子為末,醋凋敷患上。內(nèi)用白芥子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清晨參棗湯下。(《方脈正宗》) ③治翻胃,吐食上氣,及羸弱不欲動:白芥子,曬干,為末,酒服方寸匕。(《普濟方》) ④治傷寒后,肺中風冷,失音不語: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熱,帶熱包裹熨項頸周延,冷則易之。(《圣濟總錄》芥子酒熨方) ⑤治臂痛牽引背胛,或輟或作,由榮衛(wèi)循行失度,痰滯經(jīng)絡,或似癱瘓:真白芥子、木鱉子各三兩(麩炒),沒藥(另研)、桂心、木香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下。(《婦人良方》白芥子散) ⑥治風濕腳氣腫疼無力:白芥子、蕓薹子、蓖麻子、木鱉子(去殼)、白膠香各一兩,胡桃五枚(去殼)。上六味,一處搗三千杵,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疼處。(《圣濟總錄》芥子膏) ⑦治腫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調(diào)涂之。(《瀕湖集簡方》) ⑧治小兒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調(diào),攤膏貼之,以平為期。(《本草權度》) ⑨治牙痛:白芥子、舶上莎羅、蕓薹子各一兩。搗細羅為散。每用一字,如患左邊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邊,即吹左鼻中,仍先凈洗鼻中,吹藥。(《圣惠方》白芥子吹鼻散)) ( 白附子: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有毒。歸胃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溫化寒痰藥。 【臨床應用】一般炮制后用,用量3~6克,水煎服;外用生品適量搗爛,敷膏或研末以酒調(diào)敷患處。用治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痹咽痛、破傷風;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藥理研究】現(xiàn)代研究證實,有抗結核桿菌的作用,其療效僅次于鏈霉素。有顯著抗凝血酶作用和鎮(zhèn)痛作用,還具有鎮(zhèn)靜、抗驚厥、抗炎、抑菌、催吐和刺激等作用。
【使用禁忌】血虛生風、內(nèi)熱生驚及孕婦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口眼歪斜:制白附子12克,僵蠶、全蝎各9克。共為細末,分9包。每次1包,每日3次,黃酒送下。(《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谥纹⒄^痛,三叉神經(jīng)痛:制白附子、白芷、豬牙皂角各30克。共為細末,每次3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③治腰腿痛,關節(jié)痛:制白附子4.5克,雞血藤12克,牛膝9克,獨活9克,五加皮12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苤勿勰[癰疽:白附子根研末,用醋、酒調(diào)涂。(《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⑤治療瘰疬:白附子球莖搗爛外敷。(江西《草藥手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