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jīng)》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商榮病重,老子前去探望。商榮見到老子,問:“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 老子看了一眼,回答:“在。” “那我的牙齒呢?”老子再看了一眼,回答:“都已經(jīng)掉光了?!?/p> 商榮于是便問老子:“你從中可否悟出什么道理?” 老子思索片刻,回答:“牙齒之所以都掉了,是因為它太強了,從不知示弱; 而舌頭之所以還在,是因為它知道何時展現(xiàn)柔弱的一面,故而能夠存在得長久?!?/p> 生活里,我們稱贊那些具有剛強精神的人。 但有時,過分爭強,只會適得其反。 01 示弱,做人的高級智慧歷史上,心學(xué)大師王陽明曾在《陳言邊務(wù)疏》一文里,寫到:“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蚓钘壟qR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p> 戰(zhàn)場上,遇到過于強大的對手,硬碰硬是下策,聰明人會假裝逃跑;或是假意示弱而暗中積蓄兵力;或是佯裝戰(zhàn)敗隨后悄悄設(shè)伏;或是隱藏實力冷靜假裝講和。 這四句話被稱為,王陽明“示弱四訣”??此坪唵?,卻利用最低的用兵成本,盡所能的取得最大勝利。 《論語·衛(wèi)靈公》里說,“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钡渤纱笫碌娜?,都能忍受得住眼前的屈辱和不公平。 示弱,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弱者,他只是知道什么時候不該逞強。 示弱是一種智慧。只要你運用得當(dāng),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民國時期,26歲的沈從文被邀請到大學(xué)講課。 教室里,擠滿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學(xué)生,沈從文站在臺上,看著這么多人,頓時升起緊張。 本來都提前準備好的課程,因為緊張,竟然將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不到10分鐘就全部說完了。 這時候,底下的學(xué)生,開始有些躁動,臺下小聲的談?wù)撝?/p> 這時候,沈從文拿起一支粉筆,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p> 看著這句話,臺下的學(xué)生一下子笑了出來,并用回以他熱烈的掌聲。 沈從文用弱者的低姿態(tài),來坦誠自己的不足與緊張,既得到了學(xué)生們的諒解與喜愛,又化解了自己的尷尬。 這就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智慧。 生活里,我們習(xí)慣的認為只有強者,才能占上風(fēng)。所以,把自己塑造成一副王者風(fēng)范。 但其實,那些會示弱的人,往往更容易被人同情,得到更大的機會。 02 示弱,做人的一種格局 曾國藩,帶領(lǐng)湘軍鎮(zhèn)壓太平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于是,他要求朝廷授予自己督撫大權(quán),不然就撂挑子,回家守制去。 面對他強硬的態(tài)度,朝廷拒絕了,還剝奪了他手中的兵權(quán)。最終曾國藩只好收拾行李,回家守制。 曾國藩回到老家,并沒有過上平淡的日子。而是,開始不斷反思,自己在官場里是否太過剛強,才導(dǎo)致報國愿望無法實現(xiàn)。 為此,他特意寫下一句話,“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用來警惕自己的行為。 《論語·子路》里,有一句話:“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意思是說,過于性急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一心只想要求速度,忽視效果就達不到目的。 求勝心切的滋味,我們都體會過。比如一次考試拿好的名次;一次考核被領(lǐng)導(dǎo)表揚等。 但,有時候越是著急心切,越是做不好。 反觀,那些做大事的人,不在意眼前的利益,有更長遠的眼光,和更大的格局,來獲取更大的目標(biāo)或成功。 所以,曾國藩后來重返朝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只身一人,低調(diào)樸素的去造訪左宗棠,并向左宗棠主動求和,希望與他重歸于好。 為此,曾國藩寫下一副對聯(lián)贈與他,“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他把自己比作雌,以此來向左宗棠示弱。 左宗棠看到曾國藩如此誠懇,終于低下了頭,回贈給曾國藩一聯(lián)“集眾思,廣忠義;寬小過,總大綱”。 從此,倆人共同努力,為討伐太平天國建立了功勛。 老話說,“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p> 看似柔弱的小草,卻懂得風(fēng)雨來襲時的低頭,因而躲過風(fēng)雨的侵襲。 所以說,示弱并不代表消極。 “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有時只是些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兩方爭執(zhí)不下,倒不如退讓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既顯示了自己的寬闊胸懷,還能夠讓對方敬佩,甚至化敵為友。 一個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更懂得大事講原則,小事不計較。 03 示弱,做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 老一輩人常說,“財不外露”,害怕家產(chǎn)暴露,遭到別有用心的人盯上,導(dǎo)致災(zāi)害。 其實,“才”同樣不能外露。這里,尤其說那些故意賣弄學(xué)問、耍小聰明的人。 不僅會遭到別人的嫉恨,還容易引起反感。 《曾國藩家書》里,有幾封書信,是曾國藩責(zé)備弟弟們胸?zé)o大志的書信。信里,他批評六弟愛發(fā)牢騷,否定四弟換學(xué)習(xí)環(huán)境的想法。 雖然曾國藩當(dāng)時已做了朝廷高官,又身為兄長。但眾兄弟們,收到這樣的來信,也是紛紛埋怨的。后來,他們聯(lián)手寫信給曾國藩。 信里,弟弟們責(zé)備哥哥待人不厚道、愛訓(xùn)斥別人,從未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 曾國藩收到弟弟們的“聲討書”,十分驚詫。 看完信,他反思自己的言行,決定向弟弟們示弱,并寫了一封書信寄回家。 曾國藩在信里寫到:
弟弟們收到信后,也決定原諒曾國藩的一派作風(fēng),從此家里面又恢復(fù)了平靜。 倘若,曾國藩面對弟弟們的控訴,還是端著架子去理論,那結(jié)果一定是兩敗俱傷的。 相反,學(xué)會適當(dāng)?shù)氖救酰攀桥c親人、朋友相處的更明智做法。 因為他們會明白,這種退讓妥協(xié),是因為愛。 所以,一個真正的強者,會懂得掩藏自己的鋒芒。 中國有一句諺語,“君子之心,可大可?。徽煞蛑?,能屈能伸?!?/p> 智者懂示弱,愚者喜逞強。 做人能屈能伸,善于示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