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有云:“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span> 漫漫人生路,不順坦的事情時常發(fā)生。困難,是人生路上的絆腳石,也是人生路上的試金石。 梁啟超過:“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span> 面對困難,弱者抱怨,強者學習,智者借勢。 一個人的遇事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01/ 弱者抱怨 古人言:“牢騷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span> 經(jīng)常抱怨的人,人生路上的阻礙也多。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喪夫喪子,整日郁郁寡歡,怨恨自己沒照顧好孩子,導致孩子被狼吃了。剛開始,魯鎮(zhèn)上的人聽了她的故事,都會掉幾滴淚,同情她的遭遇,安慰一下她。 可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你越是抱怨,越會不幸。 祥林嫂沉浸在自己的這段往事,依舊每天逢人就哀嘆。她不知道的是,所有事都有一個期限,總有一天,周圍的人會失去興趣。 果真,漸漸地,大家不耐煩了,開始躲著祥林嫂,甚至有些使壞的人特意拿這件事取樂。 不到四十歲的祥林嫂,最終在抱怨中離世。 正如魯迅所說:“往往人一開始抱怨,事情就會朝著他抱怨的方向前行?!?/span> 每個人都有抱怨的權利,可一味抱怨,不僅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反而會讓自己的生活越過越糟。 人生處處不如意,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察己;與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02/ 強者學習 被后人譽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參加科舉考試,六次落榜。他的文章被學臺“懸牌批責”。 面對這一奇恥大辱,他化悲憤為動力,把自己歷年的考卷和模范試卷放在一起反復對比,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對癥下藥,逐一攻破自己的弱項。 終于,在第七次科舉考試中,曾國藩成功考取秀才。在之后的考試中,他聯(lián)捷舉人,28歲這年,高中進士。 即使沒有顯赫的家室,即使資質平庸,靠著不斷地學習,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在動蕩的時代中,超越眾人,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 郭沫若說:“古往今來有成就的人并不都是天資高,有許多天資差的人經(jīng)過勤學苦練也做出了很好的成就?!?/span> 強者都懂得,人生所有最難熬的時刻,終究得靠自己掙扎著爬起來。 把時間留給自己,不斷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堅不可摧。 03/ 智者借勢 《宋史》有這么一句話:“所當乘著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取之易?!?/span> 意思是:做事應當擅于借助形勢,抓住機會,成功就會變得更容易。 清朝末年,沙俄攻占新疆大片領土,朝廷和沙俄的紛爭每況愈下,胡雪巖敏銳地察覺到,在動蕩時期,軍需采購和轉運是最賺錢的生意。 于是,他豁出去,不計血本地籌集了十萬石糧食,送到左宗棠軍營。當時,左宗棠的軍營已經(jīng)缺糧許久,更有士兵被活活餓死。 胡雪巖的這一舉動,無異于給正為軍糧愁眉不展的左宗棠雪中送炭,更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就這樣,他很快就獲得了左宗棠的信任,并且拿下了軍需采購轉運的生意。 后來,左宗棠還把胡雪巖引薦給了慈禧太后。慈禧知道他出錢出力地幫助朝廷,直接封為三品布政使。就此,胡雪巖成了名副其實的“官商”。 借著時局動亂,朝廷用兵頻繁,胡雪巖的家產(chǎn)得到了快速積漲,一躍成為晚清首富。 正如他所說:“勢利、勢利、利與勢是分不開的。有勢就有利,所以做實現(xiàn)在先不必要求利,要取勢?!?/span> 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強,而是懂得借勢而為,于千仞之上推千鈞之石。 真正的智者,都擅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借勢躍遷,取得成功。 ▽ 楊絳曾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無論什么時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span> 每個人的生活都刻著歲月的痕跡。自己的苦只有自己品,自己的人生得靠自己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愿塵世間的我們,都能放下抱怨,堅持學習,學會借勢,讓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