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條胡同里 最吸引我的就是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了 今天,我終于忍不住逛了逛 這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筑群 讓人看了心情都豁然開朗了 孔廟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 大德十年建成(1306),經(jīng)歷過多次的重修 是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師廟' 廟宇坐北朝南,仍保持著元代的風格 整座廟宇都是主體建筑再覆以黃色琉璃瓦 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筑規(guī)制 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 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 五龍戲珠,栩栩如生 走入第二座院落,這里是廟宇的中心 每逢祭孔大典,這里便鐘鼓齊鳴,樂舞升平 位于中心的大成殿是孔廟內(nèi)最神圣的殿堂 大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后毀于戰(zhàn)火 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重建 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 殿內(nèi)金磚鋪地,內(nèi)頂施團龍井口天花 可以與故宮太和殿媲美 殿的正中央供奉著孔子木牌位 兩側則有著“四配十二哲”的牌位 神位前的祭案 上面有著尊、爵、卣、籩、豆等祭器 全部都是清乾隆時期的御制真品 大殿內(nèi)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tǒng)9位皇帝的御匾 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贊語 是珍貴的文物 看著庭院中的古樹郁郁蔥蔥 與絕美的建筑交相輝映 就如同一幅畫卷 柏樹上的瘤以各種姿態(tài)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 紋理清晰卻 就像是特意雕刻而成 孔廟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 它有著十三經(jīng)碑林 十三經(jīng),是儒家的13部經(jīng)典著作 包括《詩經(jīng)》、《周禮》、《論語》、《孟子》等等 孔廟的十三經(jīng)刻石共有189座 與十三經(jīng)同在一處的還有 清康熙帝御筆《大學碑》 清乾隆登基60年(1795年)時鐫刻的 《御制說經(jīng)文》碑13座 以及《御制石刻蔣衡書十三經(jīng)于辟雍序》 滿、漢文碑各1座 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 明代永樂,正統(tǒng)年間曾大規(guī)模的修葺和擴建 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組皇家建筑 形成了現(xiàn)在的規(guī)制 是我國現(xiàn)存唯一一所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 ——琉璃牌坊 一進門就能看到這個琉璃牌坊 三門四柱七座,做工相當?shù)木廊A麗 牌坊頂上覆蓋著黃色琉璃瓦 具有典型的皇家建筑特征 跟其他的牌坊相比,與眾不同,別具一格 位于正中心的主體建筑——辟雍大殿 大殿四面環(huán)水,通高34米,建于四方高臺上 除了石基外,全部為傳統(tǒng)的木質結構 周圍環(huán)繞著長廊 四面架設精致的小橋 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象征著天圓地方 池岸則用漢白玉做護欄 其獨特建筑風格,體現(xiàn)了辟雍深邃的歷史內(nèi)涵 ——水下的小魚 ——冰面上的小鳥 走入大殿,正中間就是皇帝講學的地方 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做一次講學 設在東六堂內(nèi)的展館 中國的科舉制度發(fā)源于漢朝 創(chuàng)立于隋唐,終結于清末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實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它的影響所及,遠播海外 從八世紀到十九世紀 日本、朝鮮半島、越南 都模仿中國建立了各自的科舉制度 近代西方文官考試制度的形成 也吸取了科舉制的成功之處 科舉制度促成了中國在古代的先進 也是中國在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在這個展館里 您能看到科舉制是如何發(fā)展、興盛再走向終結 在展館內(nèi),看的最多的就是試卷 如何答卷,如何評卷 也展現(xiàn)的一清二楚 ——評卷 ——科試卷 康有為殿試卷 ?????? 考完試后每個考生最關心的就是 有沒有“金榜題名”了 那么這張皇榜就非常重要了 盡管考規(guī)很嚴 但作弊的方法依舊花樣百出 這兩張就是考生作弊用的夾帶 上面用蠅頭小楷寫滿了答案 ???? 科舉制有著成功之處自然也有著負面影響 在封建社會,一旦中舉就平步青云 所以導致讀書人如癡如狂的追求功名利祿 多少人才沿著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的階梯苦苦攀登 萬人爭過獨木橋 科舉牢籠士子,驅策英才 八股取士禁錮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