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冠心病的認識是血管堵住了,用些活血化瘀藥“通一通”就好了,其實在臨床上,并非所有的冠心病都是要用活血化瘀藥,而是要看具體的證型。
陽氣虛衰型
陽氣虛衰型多見于心腎陽衰,和寒凝型明顯的不同,這些病人會有明顯的陽虛的表現(xiàn):
畏寒怕冷,四肢發(fā)涼,胸痛隱隱,因天氣變涼變冷而加重。舌質(zhì)淡苔潤,脈沉而少力。
治療方法:益氣溫陽,活血通絡(luò),代表方參附湯合右歸飲。右歸飲和左歸飲一個是溫陽一個是滋陰。參附湯人是參和附子這兩個藥物,所以大補心腎之氣,還有溫陽活血通絡(luò)的作用。附子是一個毒性藥物 ,如果我們用制附子,藥典規(guī)定是9g。
那么人參呢?人參一般采用生曬參和或紅參。一般來說的話,如果說用生曬參的量也要達到5g以上,甚至是10g,20g。人參的用量可以從5g開始,再逐漸增加也可以。
氣虛血瘀型
氣虛表現(xiàn):倦怠乏力,心悸氣短,不得勞作,同時有胸痛隱隱,因勞而誘發(fā),舌質(zhì)淡暗,有瘀點,脈沉細無力。
我們在治療的時候就強調(diào)補氣為主,先以補氣活血通絡(luò)。
我們首選的補氣藥物,大家知道補氣藥物中活血作用最強的,那就是黃芪,所以我們推薦了補氣活血要重要的一個方劑啊,就是補陽還五湯,有黃芪、當歸尾、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和地龍,那么這里其實關(guān)鍵的藥物是補氣藥,而不是活血藥物。
所以黃芪的用量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般來說的話,這個黃芪我們一般的選擇的是生黃芪,認為生黃芪補氣活血的作用更強。我們在臨床用黃芪治療氣虛血淤型的冠心病的話,它的用量最小是從30g開始,逐漸增加達到90g和120g,用量越大,補氣活血作用越強。如果是健脾的話,我們一般是用炙黃芪。那么補氣藥量非常大,活血藥量相對較小,像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地龍用量都在10g以下那么,大家重點的關(guān)注黃芪的用量最少是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