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說過:“不管是智力還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維,最基本特征是概括。”從這句話你就能推演出:高智力的人,其概括能力都強。 領導講話:我講“三點”——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協(xié)力奮進; 主持人圓場:不論有什么分歧,我們都有共同的初心-——凡此種種,我們都感嘆:這些人都是高智商。 “一分鐘描述清楚問題本質的,自然人生和別人大不相同”,這就是對零散信息進行快速抽象概括表達的能力。人類在不斷解決“吃穿住用行”的過程中,發(fā)明出越來越有力的工具來解放我們的四肢,與此同時,人類還不斷發(fā)明出越來越豐富的知識,形成了一個新的世界——知識世界。事實性知識是學習者在掌握某一學科或解決問題時必須知道的基本要素。具體包括:術語知識、具體細節(jié)和要素的知識。概念性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 概念性知識是指一個整體結構中基本要素之間的關系。具體包括:類別與分類的知識、原理與概括的知識、理論,模式與結構的知識。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
程序性知識是指“如何做事的知識”。具體包括: 具體學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識、具體學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識、確定何時運用適當程序的知識。元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
元認知知識是關于一般的認知知識和自我認知的知識。具體包括:一般性學習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的知識、認知任務的情境性和條件性知識、關于自我的知識。 對知識的分類,從不同維度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這里我們采用教育界比較通行的分類方法——布盧姆在“教育目標分類學”中的分類。看完關于“知識分類”的簡介,你就可以豁然開朗: 抽象概括能力,是與知識世界的多種知識相關的。因為如果你壓根兒就不知道這個“術語”(概念、原理、策略),要抽象概括出來是非常難的。而這種從無到有地“抽象概括”出這些屬性、概念、原理、策略、理論、模式等,這就是高級的“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過程。所以,你看出來了:人類知識世界的構建過程,就是歷史上無數(shù)杰出大腦進行“抽象概括”的思維創(chuàng)造過程。概括是從個別到一般的認識過程。概括就是把同類事物的共同屬性聯(lián)結起來,或把個別事物的某些屬性推廣到同類事物中去的思維方法。經(jīng)驗概括是從事實出發(fā),以對個別事物所做的觀察陳述作為基礎,由對個體特性的認識上升為對個體所屬的種的特性的認識。理論概括則是指在經(jīng)驗概括的基礎上,由對種的特性的認識上升為對種所屬的屬的特性的認識,從而達到對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的認識。概括過程包括比較、分析和擴張等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抽象是與具體相對應的概念,是對同類事物抽取其共同的本質屬性或特征,舍去其非本質的屬性或特征的思維過程。抽象的認知過程是從感性認知出發(fā),通過分析和比較,綜合得出簡單的、基本的、本質的規(guī)定。抽象的具體過程也千差萬別,但都包括如下基本過程:分離(與具體的感性分離)、提純(在純粹狀態(tài)下研究對象的性質和規(guī)律)、簡略(簡化對研究結果的表達方式)。例如,平行線概念的形成是從學生都看見過的“黑板相對的兩邊”、“筆直的兩條鐵軌”、“林立的旗桿”等,通過大量觀察,撇開這些具體的不同用途、不同質地、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長短等屬性,通過分離把兩邊的關系抽取出來,提純得到:在同一平面、直線、永不相交等性質,再簡略表達為:在同一平面內(nèi)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抽象得到的新概念與表述原來對象的概念之間不一定有種屬關系。例如我們從現(xiàn)實存在的事物中抽象出“重量”的概念,它與原來的“物體”并無種屬關系。概括得出的新概念是表述原來對象概念的一個屬概念。例如在數(shù)學中可由平行四邊形、菱形等圖形概念概括出“四邊形”概念,這是前幾個概念的屬概念。概括和抽象雖有差別,但又是互相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抽象是概括的基礎,沒有抽象就不能認識任何事物的本質屬性,就無法概括。概括本身可能也是抽象思維過程中所必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般說來,概括的范圍越廣泛(如:物質和意識的共同點,都是“存在”),其抽象程度也就越高;反之,較具體的概念,由于它反映著事物的較多的規(guī)定性,因而反映的事物就越少,其概括的范圍也就越小。由于抽象和概括是密切聯(lián)系的兩種方法。因此,人們常將抽象的方法和概括的方法統(tǒng)稱為抽象概括方法。科學家運用物理的抽象概括思維將物理知識形成體系,用最簡單的規(guī)律和理論來描述自然界的各種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如宇宙中的各種作用力在本質上可以歸結為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四種。有的將研究對象理想化,如:質點、剛體等; 有的將研究過程理想化,如:勻速運動、簡諧振動等; 還有的將研究條件理想化,如忽略空氣存在的真空狀態(tài)、絕對光滑的無摩擦面、不與外界進行熱傳遞的絕熱容器等。 然而,如質點、勻速運動等在實際中都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又何必研究呢? 這就要求學生理解,這正是科學研究問題時常用的簡化方法,它的實質是,忽略次要方面,突出主要方面,這就是一種科學的抽象概括思維。學生一旦掌握這個思維方法,其認識水平就會產(chǎn)生一個質的飛躍。北京師范大學馮忠良教授說:“概括是一切科學知識的領會所不可缺少的。這不僅對于領會數(shù)、理、化的教材是必需的,而且對于領會史、地、語文等知識同樣是必需的。”2014年開始,北上廣深等重點城市就曾掀起過一股網(wǎng)上買菜O2O浪潮,第一批試水的有愛鮮蜂、青年菜君等線上賣菜平臺。 叮咚買菜、每日優(yōu)鮮則是第二批玩家的代表,他們采取的是前置倉模式?!髞?,線上線下社區(qū)門店一體模式誕生,代表是阿里的盒馬鮮生、美團的小象生鮮等?!?/p> 現(xiàn)在,菜籃子的互聯(lián)網(wǎng)生意已經(jīng)從每日優(yōu)鮮、叮咚買菜等小型戰(zhàn)役,演變成了美團、騰訊、阿里、京東等巨頭的爭鋒。 阿里方面,“餓了么”3月份與叮咚買菜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后,“餓了么”口碑正在孵化“餓鮮達”的新項目,探索與菜場聯(lián)營合作,幫助菜場進一步提升數(shù)字化運營水平。 美團則是1月份在上海啟動美團買菜業(yè)務的測試,隨后在北京、深圳、蘇州、南京等城市試水,并于11月攻入深圳。此外,雙十一期間,蘇寧小店下屬的互聯(lián)網(wǎng)買菜業(yè)務“蘇寧菜場”也正式在上海上線。騰訊在這場競爭中并沒有親自下場,而是通過投資每日優(yōu)鮮、誼品生鮮進行布局。京東則是旗下京東到家聯(lián)手眾包物流平臺達達,目前已覆蓋133個城市,合作的連鎖商超200多家。 在充斥著碎片化信息的世界,抽象概括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應該如何訓練呢?在提取關鍵信息和整體分析的基礎上,用可視化圖形進行邏輯分析是有效的訓練路徑。經(jīng)過這樣圖示的概括(形成習慣后,可以在大腦中進行),很快就能將400多字的文章用十多個字進行準確概括,更為重要的是,能看出概念是如何層層抽象概括的。針對不同內(nèi)容的概括,可以抽象歸納出不同的方法。如:語文老師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是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還有,在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強調的中心句、關鍵詞等,而這一提煉總結的過程,都是“抽象概括”的應用。抽象概括這一思維方法,雖然劃分在“抽象思維”的范疇,卻是涉及到左右腦,藝術領域同樣需要“抽象概括”的思維方式。從抽象派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你就能感覺到:畫面要表達的,一定不是對“具體實物”的寫真,而是剝離了具體,要表達某種概念、思想、感覺。 一個有經(jīng)驗的警察可以一眼就發(fā)現(xiàn)混跡在人群中的小偷。但是,你問:你是怎么做到的?這位有經(jīng)驗的警察卻說不清楚,總之,就是一種感覺。這就是在長期具體情境中,提煉出的“經(jīng)驗概括”。經(jīng)驗概括是從事實出發(fā),以對個別事物所做的觀察陳述為基礎,由對個體特性的認識上升為對個體所屬的種的特性的認識。各個領域和行業(yè)的專家都擅長用抽象概括,從本質上去看問題,他們大腦中有許多框架和模式,在面臨問題時基于問題的特征快速從記憶中提出框架,而普通人可能面臨問題時想不到用什么知識,即便想到了也只是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主動地練習并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學思維”活動課程》十分重視“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的專項訓練課程如下:如:三年級《各式各樣的門》這個課例中,就是讓學生們?nèi)グl(fā)現(xiàn)生活中各種具體的 “門”——房屋的門、柜子的門、盒子的門、天安門,甚至虛擬的“腦門”等,從而抽象出“門”的共同屬性:通道、可開閉,經(jīng)常和一個空間相聯(lián)系。繼而,再和另外的空間通道(如窗戶)相區(qū)別,從而給出“門”的合理化定義。在上這樣的“抽象概括”的課時,是不允許查詞典和百度的,就是要經(jīng)歷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頭腦風暴”產(chǎn)生更多的想法,給出一個自認為準確的概括。這才能真正提高“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對于大多數(shù)家長朋友來說,如何提高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有三點建議:和孩子一起積累關于社會各方面生活的術語。抽象概括需要運用到各種關于概念的詞語。如果根本不知道這個“術語”,就不能進行準確快速地概括。 你能用“三句話”“幾個詞”來描述嗎?在生活場景中,孩子滔滔不絕地講,固然感覺其樂融融,但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比如9歲左右,就可以提出這樣“簡化精煉”的要求,并分享家長自己的關鍵句和詞語。 你可以從“某方面”來說一說。當我們從具體事物中進行抽象時,是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抽象概括的,如一件事的基本狀態(tài)、影響因素、發(fā)展趨勢、對周圍事物的影響、歷史脈絡、人性表現(xiàn)等,長期以往,孩子進行抽象概括的方向就形成了靈活的圖式。經(jīng)常,我們聽到這句話:讀書先把厚書讀薄,然后再把薄書讀厚。這第一個境界就是指“抽象概括”能力。但更關鍵的是,“讀薄”的這個“薄”需要是“一針見血”的本質性理解。比如:古往今來,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也或有不少雞湯美文,如是這般地說道。而只是記住這些“知識”是沒有用的,只會在這些碎片化信息中越發(fā)失去方向,我們需要的是在實際的學習生活過程中進行抽象概括,建立出自己的標準。 張蕾 《“學思維”活動課程》副主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思維型教學基地教學總監(jiān)、學優(yōu)雙創(chuàng)教育研究院STEAM+教學專家。2017年被授予全國第二屆“課改優(yōu)秀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