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朝開始,中國書法家不斷涌現(xiàn),名家、大家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不朽作品如璀璨明珠,成為中國書法寶庫中的珍貴遺產(chǎn)。 1、秦朝李斯李斯(?——公元前208年)楚國上蔡人,為秦始皇丞相,提出了統(tǒng)一全國文字,一律改為小篆。小篆是經(jīng)李斯從大篆改造后所創(chuàng)新的字體。 李斯寫的小篆,古今絕妙?!稁F山刻石》就是他用小篆書寫的代表作。 嶧山刻石 2、漢朝蔡邕、張芝蔡邕(公元133——192年)字伯喈,今河南杞縣人,博學(xué)多才,官至左中郎將。篆書隸書皆好,是東漢末年名氣最重的書法家,最著名的隸書代表作《熹平石經(jīng)》、《鴻都石經(jīng)》,他還創(chuàng)造了“飛白”字,這種強調(diào)飛白枯筆之美的書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十分流行。 鴻都石經(jīng) 張芝(?——約193年)字伯英,甘肅敦煌酒泉人,學(xué)書非??炭?,“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尤擅草書,“今草書”的創(chuàng)造者,是漢末最著名的草書大家。被稱為“草圣”,代表作《冠軍帖》。 冠軍帖 3、魏晉南北朝鐘繇、王羲之、王獻(xiàn)之鐘繇(公元151年——230年)字元常,今河南長葛縣人,魏明帝時進(jìn)太傅,封定陵侯,人稱“鐘太傅”。最擅長的是楷書,代表作有《宣示表》、《薦季直表》,流傳后世,影響極大,被后人尊為楷書之祖。 宣示表 王羲之(公元303年——361年)字逸少,今山東臨沂人,出身名門望族,官至右軍將軍,會稽(今紹興)內(nèi)史,被稱為王右軍。 王羲之自幼由父親傳授書法,并受其伯父王導(dǎo)(東晉丞相)和叔父王廙的教導(dǎo)和影響。早期隨衛(wèi)夫人學(xué)書法,衛(wèi)夫人是他的啟蒙老師。后來他又向鐘繇學(xué)楷書,向張芝學(xué)草書,向蔡邕等許多書家學(xué)習(xí)各種書體,博采眾長。他在繼承鐘繇的基礎(chǔ)上完善了楷書法則,規(guī)范了行書寫法,為后世樹立了行書書寫典范。 他的精品名作 很多,楷書有《黃庭經(jīng)》、《樂毅論》等,行書有《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草書有《十七帖》等。但真跡已蕩然無存,流傳下來的都是唐人摹本。 《蘭亭序》為王羲之的代表作,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節(jié),時任會稽內(nèi)史的王羲之與謝安等42名文人墨客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舉行了雅集“修稧”,飲酒賦詩,王羲之為詩集寫序,即《蘭亭集序》。 唐以后,學(xué)書者幾乎無人不臨,被后人公認(rèn)為“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李世民最愛他的書法,稱贊他的作品為“盡善盡美”。 《蘭亭集序》真跡被李世民收藏并作了他的陪葬品?,F(xiàn)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蘭亭集序》是唐朝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的臨本,及唐代書法家馮承素采用“雙鉤填廓法”的摹本,稱神龍本。 蘭亭集序神龍本 王獻(xiàn)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瑯琊臨沂人,王羲之第七個兒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 他從小向父親學(xué)習(xí)書法,后又向張芝學(xué)習(xí)草書。他善于變通古法,善于創(chuàng)新,在行書中夾雜楷書和草書,并創(chuàng)造了“一筆書”草書,史稱小王,與父親并稱“二王”,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于世。 楷書代表作《洛神賦十三行》,草書代表作《中秋帖》,行草書《鴨頭丸帖》等。 中秋帖 4、隋朝智永智永(生卒年不詳)今紹興人,王羲之第七世孫,早年出家永興寺,世稱“永禪師”,書承王氏,師宗“二王”。他的代表作《真草千字文》,對后世影響較大。 真草千字文 5、唐朝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孫過庭、張旭、顏真卿、懷素、柳公權(quán)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今湖南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稱“歐陽率更”,他是唐初“八體”即大篆、小篆、隸、真、行、草、飛白、章草皆能的書法家。他初學(xué)王羲之,后逐漸變體,為后人稱頌的是楷書,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等。 九成宮醴泉銘 虞世南(公元558年——638年)字伯施,今浙江余姚人。官至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世稱“虞永興”、“虞秘監(jiān)”。他與歐陽詢齊名,同在李世民王朝為官,他的書法師承智永,得“二王”法度,李世民非常賞識虞世南,并通過他學(xué)習(xí)王羲之書法??瑫碜鳌犊鬃訌R堂碑》。 孔子廟堂碑 褚遂良(公元596年——658年)字登善,今浙江杭州人。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官至中書令,受到唐太宗的重用。他的書法受歐陽詢影響,后師虞世南,楷書代表作《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 孫過庭(公元648年——703年)字虔禮,今河南開封人,孫過庭一生坎坷,善寫草書,宗尚“二王”,代表作《書譜》,系用草書寫就,是一部書文具佳的書論著作,對后人影響極大。 書譜 張旭(公元675年——759年)字伯高,今江蘇蘇州人。官至左率府長史,人稱“張長史”,又因性情怪異嗜酒,行為癲狂,世稱“張顛”,他善詩文,精于狂草,與張芝、懷素齊名,代表作《古詩四首》等。 古詩四首 顏真卿(公元709年——785年)字清臣,今陜西臨潼人,祖籍山東臨沂,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 他為人厚道誠實,個性剛直,忠烈正義。安祿山叛亂,他與兄聯(lián)合平叛,其兄和侄子顏季明被安祿山殺害,他得知后悲憤交加,寫下了千古名篇《祭侄季明文稿》,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顏真卿出身儒雅世家,幼承顏氏書學(xué),初學(xué)蔡邕、褚遂良,后師從張旭,上追“二王”??瑫碜鳛椤抖鄬毸袘?yīng)碑》,《勤禮碑》,行書代表作《祭侄季明文稿》,《爭座位帖》等。 多寶塔感應(yīng)碑 懷素(公元737年——?)字藏真,今湖南長沙人,自幼出家,誦經(jīng)坐禪之余,尤好書法,因家貧常用芭蕉葉當(dāng)紙寫字,非??炭?。初學(xué)歐陽詢,后學(xué)張旭,遠(yuǎn)追“二王”。懷素以草書著名,與張旭并稱“顛張狂素”。他的狂草對后來的草書影響深遠(yuǎn)。草書代表作《自敘帖》 自敘帖 柳公權(quán)(公元778年——862年)字誠懸,今陜西耀縣人,官至工部尚書,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初學(xué)顏體,遠(yuǎn)追“鐘王”。他以楷書著名,與顏真卿并稱“顏柳”,代表作《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 6、五代楊凝式楊凝式(公元873年——954年)字景度,號虛白,今陜西華陰縣人,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楊少師”。因避禍裝瘋,又稱“楊瘋子”。他的書法初學(xué)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后學(xué)“二王”。他的傳世代表作是行楷《韭花帖》。 韭花帖 7、宋朝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公元1012年——1067年)字君謨,今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學(xué)士,他始學(xué)顏真卿、歐陽詢、虞世南,后學(xué)“二王”,深得晉代書家之法。主要成就是行書、楷書。行書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帖》、《大研帖》,與蘇軾、米芾、黃庭堅并稱為“宋四家”。 大研帖 蘇軾(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今四川眉山縣人,官至禮部尚書。他的詩詞、文章、書畫俱佳,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的文學(xué)藝術(shù)家之一。 他的書法早年學(xué)“二王”,中年以后學(xué)顏真卿、楊凝式,還廣學(xué)晉唐其他書家,是“尚意”書法的倡導(dǎo)者,他的代表作《黃州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黃州寒食帖 黃庭堅(公元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后人稱他為“黃山谷”,江西修水人。蘇軾的學(xué)生,官至秘書丞兼國史編修官。 他善詩文、書法,書法擅長行書、草書。行書筆畫如長槍大戟,草書用筆生獷、拗折,剛?cè)嵯酀?jì)。傳世墨跡有《松風(fēng)閣詩》、《黃州寒食詩跋》等。 松風(fēng)閣帖 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字元章,祖籍山西,遷居襄陽,世稱“米襄陽”,官至禮部員外郎,又稱“米南宮”,為人狂放怪異,遇石稱兄,故人稱“米顛”。 學(xué)書法他自稱“集古字”,遍學(xué)唐楷,以顏、柳、歐為主,行草書多學(xué)“二王”,受王獻(xiàn)之影響較多,他的書法超邁入神,變化多端,自成風(fēng)韻,主要成就為行書,傳世代表作有《苕溪詩帖》、《蜀素帖》等。 蜀素帖 8、元朝趙孟頫趙孟頫(公元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今浙江湖州人。元時拜翰林學(xué)士承旨,官至一品。他能詩善畫,精通音律,篆、隸、真、行、草兼善,是自唐以后的集書法之大成者。 書法以小楷及行草書為長,受二王影響較深,大楷亦很出眾,與唐賢并稱為“歐顏柳趙”四大家,小楷代表作有《道德經(jīng)卷》,大楷代表作有《膽巴碑》,行草代表作《國賓山長帖卷》等。 膽巴碑 9、明朝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祝允明(公元1460年——1526年)字希哲,自號枝山。蘇州人,小楷學(xué)鐘繇、王羲之,行書學(xué)“二王”及“蔡蘇米黃趙”,草書學(xué)張旭、懷素,草書代表作《前赤塑賦卷》、《草書卷》等。 前赤璧賦 文徵明(公元1470——1559年)號衡山居士,江蘇蘇州人。一生與詩文書畫為伴,山水、人物、花鳥畫無不精通,書法諸體均善。 小楷初學(xué)歐陽詢,晚年上追“鐘王”,行草初學(xué)“蘇、黃、米、趙”,中年后學(xué)王羲之。小楷和行草書成就最高,傳世書法作品小楷《前赤壁賦》,行草書《西苑詩卷》、《滕王閣序》等。 榺王閣序 董其昌(公元1555年——1636年)字玄宰,號思翁,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是明代最杰出的書法家,山水畫家和鑒賞家。 書法先后學(xué)顏真卿、虞世南、鐘繇、王羲之,追求晉朝書風(fēng)。代表作品有行草書《五言詩軸》、《唐柳宗元詩》、《岳陽樓記》等。 岳陽樓記 10、清朝王鐸、傅山、鄭燮王鐸(公元1592年——1652年)字覺斯,號嵩樵,河南孟津人,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自幼學(xué)書,尤對“二王”流派情有獨鐘,米芾的書法對其影響較深。以行書、草書最為世人矚目,他的巨幅草書立軸和長卷代表作有《五言古詩軸》、《思臺州詩軸》、《杜甫律詩卷》等。 草書軸 傅山(公元1607年——1684年)字青主,號傅道人,為清初最為著名的學(xué)者之一,小楷主學(xué)鐘繇、“二王”,行書學(xué)顏真卿,他的書法主要成就是行草書,代表作有《草書軸》、《七言絕句詩》等。 草書軸 鄭燮(公元1693年——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世稱“鄭板橋”,江蘇興化人,官至縣令七品。他以詩書畫“三絕”著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碑學(xué)書法功力很深,獨創(chuàng)的自稱“六分半書”,是摻雜了“真草隸篆”而形成的新書體。傳世書法《劍南詩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