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時盼過年,女孩子更盼過年,過年可以穿新鞋穿新衣。 那時候,全家六口人的鞋子無一例外是母親做的千層底布鞋。過大年,每人配備一雙棉、一雙單。 母親的手工是一流的,做得又快又好。鞋底早早拾掇好,平時抽空納好了,臨近年關(guān),先揎好厚厚的布襯樣子,俗稱“牛舌頭鞋”,再用漿糊粘上條絨布,留有兩個洞眼,用來縫松緊繃帶,以便有彈性好穿。上口下口縫上黑白兩條斜紋沿條,鞋幫子就做好了。棉鞋是新樣式高腰“三片齊”,裁好樣子貼上鞋面,絮上棉花打上氣眼,沿條照舊用縫紉機(jī)車好。 母親白天要操持家務(wù),到晚上才能顧得上鞋。煤油燈挑亮,一只鞋幫卡住一只鞋底,鞋底的頂頭與后跟中央用針線崩一針定住位,然后一針一線開始干活。常常是一覺醒來,還聽見母親在燈下“嗤拉、嗤拉”的拉著線索在給我們上鞋面。如此連著勞累好幾個晚上,到初一早上,一雙雙嶄新的條絨鞋擱在摞得整整齊齊的新衣服上面,擺放在各自枕前。 初一如果是下雪天,就穿上棉鞋,晴天則穿單鞋。有一年,由于我的腳“突飛猛漲”,坐在炕沿上新棉鞋怎么也穿不進(jìn)去,母親拿起鞋又是崴又是掰,還是不行,趕緊拿出木頭鞋楦子給撐起來,眼看著窗外天色大亮,接神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的鞋子還沒有撐好,急得我嗚嗚咽咽的哭聲不斷。后來腳伸進(jìn)去在炕磚上又踢又踹總算套了進(jìn)去。踩了一天下來,鞋子終于合腳了。母親才算松了口氣,說這幾個小蹄子正長個,以后再不能提前幾個月納鞋底啦。 許多年不穿布鞋了,但舊情難忘,每每想起母親親手做的那一雙雙鞋子,心里暖暖的。過年回到家摸著母親粗糙的雙手,心疼的同時,暗暗發(fā)誓,余生定要盡心愛護(hù)雙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