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是一則古代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xùn)》。后衍生為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qū),人稱'塞翁'。塞翁生性達(dá)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么原因,從馬廄里逃跑了,越過邊境一路跑進(jìn)了胡人居住的地方。鄰居們知道這個消息都趕來慰問塞翁不要太難過。塞翁一點(diǎn)都不難過,反而笑笑說:'我的馬雖然走失了,但這說不定是件好事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丟失的馬從塞外跑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的駿馬。鄰居們聽說這個事情后,又紛紛跑到塞翁家來道賀saiweng,塞翁這回反而皺起眉頭對大家說:'白白得來這匹駿馬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喔!' 塞翁有個兒子很喜歡騎馬,他有一天騎著這匹胡地來的駿馬出外游玩,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來跌斷了腿,鄰居們知道了這件事又趕來慰問塞翁,勸他不要太傷心,沒想到塞翁并不怎么太傷心,反而對大家說:'我的兒子雖然摔斷了腿,但是說不定是件好事呢!' 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qiáng)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dāng)了,結(jié)果大部分的年輕男子都戰(zhàn)死沙場,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免服兵役,反而保全了性命。 這個時候鄰居們才體悟到,當(dāng)初塞翁所說的那些話里頭所隱含的智慧。
大風(fēng)車 '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塞翁失馬'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反之亦然?/strong>它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無論福事變禍?zhǔn)?,還是禍?zhǔn)伦兏J?,我們都要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樂觀向上,以辯證的態(tài)度去看待。
用先哲老子李耳的話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與禍,有著辯證的因果關(guān)系。得到是福,失去未必是禍。得與失,誰又能分得清是福還是禍?永遠(yuǎn)都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要靜看得失,笑看風(fēng)云。 笑看風(fēng)云 史鐵生是當(dāng)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dá)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史鐵生通過《我與地壇》等無數(shù)讓人震撼的文字,讓我們觸摸到了他那顆深邃而又堅強(qiáng)的靈魂,以及在病痛中永恒站立的樂觀精神。他告訴我們,生命是美麗的,是多姿多彩的,不論上天先前對你是否公平,是生命,總會發(fā)出耀眼的光彩。 西楚霸王項羽,成就了一番偉業(yè)后,沾沾自喜,自認(rèn)為功高天下,不聽亞父的勸告,三次放過殺劉邦的機(jī)會,最后落得自刎烏江的悲劇。得到的同時也存在失去,他失去了做人原來的志氣,失去了別人的愛戴。所以防治失去就要'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必須從得中察覺失,不斷提升自己,更新自己。 有的人雖然得到了物質(zhì)和金錢,但卻可能失去了精神支柱,甚至由此毀于一旦;有的人雖然失去了錢財甚至一無所得,但卻使精神變得很富有,在堅強(qiáng)的精神支柱支撐下有所獲得。我們要善于把握自己的得與失,得不驕,失不餒,這樣才能使自己活得輕松自在,也有可能引禍得福。 得失之間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些挫折,不可能會天天順心,事事如意。人生旅途中的福與禍,既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一種心靈感受。同是一日三餐,有人感到只要身體健康、能吃上粗茶淡飯就算有福氣,有人則覺得天天酒足飯飽、頓頓山珍海味才叫有口福。由此看來,福與禍本身并無定數(shù),是福是禍全由人們自取。至于什么是禍?zhǔn)裁词歉T趺慈∩幔匀灰仓荒苡扇藗冇眯撵`去感受體會品味。 有人感受到'想得開,看得透,就是福;想不開,看不透,就是禍';有人體會到'沒禍就是福,有福就有禍';有人品味說'知足常樂福自在,貪得無厭禍自來';有人歸結(jié)為'吃虧是福,利己是禍;忍讓是福,沖動是禍;積德是福,積怨是禍;行善是福,從惡是禍'……諸如此類雖未必算得上至理名言,但仍值得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求福之人謹(jǐn)記。 陽光心態(tài) |
|